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

发布时间:2020-03-04 00:25: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

一个成功的职业教育包括六大核心要素:系统的专业设置,完备的课程体系,优秀的师资力量,科学的教学方法,严格的学员管理,广阔的就业出路。

一、系统的专业设置

哪些专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为什么选择这样的专业?作为校企合作方,一定要考虑清楚专业开设的意义和价值。专业设置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招生、教学、就业等一系列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以及专业生存时间的长短。(现在通用的校企合作,都是在原有学费的基础上增加了额外的高收费。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是:高收费意味着高回报,当高收费不能带来高回报的时候,校企合作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其竞争力只能越来越差。)纵观就业现状,困扰社会的就业难问题,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现阶段社会所提供的一些工作因为工资低、技术含量低等问题,难以减轻就业者所面临的高房价、高物价、发展空间小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大学生就业,既要有现阶段的工资保障,还要有发展的前景保障。而后者往往更为重要--希望)

(一)开设专业需考虑的首要因素

1、社会需求量 (没有社会需求量的专业,与普通大学无异,并不能突出对比优势)。市场经济环境下,个人工资收入水平与社会总需求量有直接联系: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只能满足初级供给,于是造成了毕业生工资低、无议价空间;但是一些有技能需求的行业,会因为人才缺乏而就业工资相对较高。针对这种状况,一定要选择有大量社会需求、整体行业工资较高的专业开设。(对比:流水线工人也有大量的需求,但是这样的行业工资并不是很高)

2、课程价值 (职业教育的课程与大学类似课程之间要有明显区别,增加实战内容才能使这个课程价值突出。概括来说,就是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这么贵的职业教育课程而非其

他同类性质公办学校。)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以后的就业工资怎么样?发展空间怎么样?(职场五元法:①收入②发展③稳定④地位⑤安全)

3、专业具有前瞻性 专业除了要满足现阶段社会需求,还要考虑在学生学习周期内课程的适用性、入职后的发展空间、工作岗位上的长期发展。(培养人,其实是培养人对未来的希望。)

(二)开设专业需考虑的其他因素

1、师资来源 (老师从哪里来?是否容易招聘?工资水平如何?打造什么样的教师队伍?以何种形式授课?)

2、培养模式(有没有现成培养方法可供借鉴?)

举例:市场营销专业在与公办专科院校合作过程中,不太好开设。原因在于市场营销本身就具备高社会需求量,而作为职业培训结构,校企合作方难以在此基础上,提供给学生更多、更有价值的捷径;职业教育缺乏成熟的培养模式,校企合作,需要更加注重对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开设专业考虑因素的总结

要按照企业需求做课程设置。企业需求有如下类别:市场类、行政类、财务类、技术研发类。相应课程,不是通过一个月的简单学习就能弥补知识的欠缺。否则,若专业的可替代性太强、企业需求不旺盛,学生便会遭遇就业瓶颈。

二、完备的课程体系:

以前的教育,以老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收知识;现在的教育,,是以学生个人的本能为主,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教育只是发展他们本能的工具。能否吸引学生的兴趣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学生感兴趣并且容易学会,才会有好的就业前景。

(一)游戏对比普通课程

1、案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玩儿电脑游戏、而不是上课。为此,很多老师很苦恼,觉得是学生贪玩。其实是老师讲课的魅力没有游戏魅力大而已。曾经有人说:在线教育如果以游戏的方式展开,一定能够打败传统教育,的确如此。

2、游戏的特征:

①游戏入门简单:入门简单,难度循序渐进,有人指导,辅以大量的提示;

②结果可见:练级,装备效果随时可见,今天下的功夫,当天就能验证出来;

③活动刺激:不停的组织活动,鼓励你去PK,鼓励你去组队,鼓励去和小伙伴拉近关系;

④激发探索欲望:不停的书写攻略,鼓励分享;

⑤树立目标意识:你知道你的结果,你知道你的目标偶像是谁。

3、思考:教学如果按照这种模式去设置,也一定能够取得好的结果。

(二)课程体系设置需注意:

1、课程目的性:从整体课程、到每一本书、到每一个章节都应该目的明确,让学生知道知道学习方法,学习这个课程的目的,知道前后继承关系,知道结果检测;

2、结果可见性: 每一次课都要能有可见的结果,每一次课有可以实现的结果,可对比、可创新、可验证,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3、循序渐进性:课程设置由易到难,抓住学生兴趣点。

4、活动多样性:活动课程设置、竞赛课程设置、项目比赛课程设置,利用活动刺激,增加学习兴趣,增加团队学习氛围。

三、优秀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的重要性

优秀的师资,是实施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明确该上什么课、以什么顺序上课,而教师是整个课程直接实施人。这就要求其除却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具体企业工作的项目经验,这样才能深入浅出的描述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工作场景,为学生学习建立画面感。(人是靠画面记忆的,很多知识老师讲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学生却怎么也理解不了。原因无它,老师未把脑海中既定成型的画面感传递给学生。譬如我们在谈论某一个公司的时候,每一个人脑海里展示的都是不一样的内容,当我们谈起来百度的时候,大多数人脑海里出现的是百度的首页面、也有的人联想到百度的logo,当然也有人会想到李彦宏。)

(二)建设师资队伍需注意的问题

提高教师实施教学的能力,多渠道拓宽师资来源。确保有充足、新颖的师资融入进来,强化师资队伍中成员间的竞争意识。

在师资队伍形成之后,要注意完善以下内容:师资培训培训机制、师资淘汰机制、师资提升、师资检查机制,师资评价机制、集体学习、集体备课、教法研讨、金牌名师评选、师资晋升机制。

四、科学的教学方法:

具有了完备的课程、优秀的师资,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就成了重中之重。教师应该思考:怎样才能把课程讲的生动有趣?去教室听听课我们会发现,有时候不能怪学生不听课,也要怪老师讲的实在无趣。有些课,听课老师都要睡着了,那么学习

能力并不强的学员,逃课、玩手机、睡觉自然而然的发生了,又怎么能保障其学习效果呢?

针对这一问题,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理论课教法、上机课教法、目标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设计教学法、翻转课堂、竞赛课、知识竞赛、职业素质课、就业能力课。多种授课方法并存,保障授课效果,减少学生学习障碍,提升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抵抗学生畏难情绪。

主从关系:

从主从关系来看,尽管教学方法和学习的原则等都很重要,但这些都只不过是完成教学内容、教育目标的途径。如果将教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看得更深一点,甚至可以说,如果只有相对较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的原则,而没有完善的教学内容、健康的教育目的观,其结果往往会南辕北辙。

五、严格的学员管理:

教和学是相互作用的两个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教方法、教原理、教思维模式,有了好的课程体系,有了好的老师,有了详细的教学方法,但也不一定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成才。学生是否学了?是否学会了?老师面对新问题的时候能否举一反三?

从教学结果上看,学比教更重要,教的目的是为了使学员学会自驱。学员管理、教学模式,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起作用。教师授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避免学生因学习困难而选择放弃学习的情况。班主任管理,目的在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其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来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入的学习时间、学习的意愿是内因;班主任的日常管理、教员授课是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讲求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方法,是通过班主任、教员的日常引导、灌输,方可逐步形成。

六、广阔的就业出路:

就业是校企合作的首要目的、最终目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不保证就业,职业教育就无法生存。

好的就业取决于两个因素: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社会需求是在课程设置的时候已经确定下来。而岗位需求,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与企业需求对应、超越社会需求。

保证就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通过与就业企业联系,让企业人才深入学校讲解,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充分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方向、薪资、发展、所需技能;

2、与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学员日常的培养要满足企业基本需求,尽量超出超出企业预期;

3、暑假提供见习实习、就业实习,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增强就业竞争力;

4、培养学生的就业技巧、以工厂模式开展就业实训。(每一年提供优秀学生免费半个月实训机会,根据学生出勤,及综合评定10%学生参加总部组织的免费实训,其他在校学生收费实训)

5、以就业需求带动招生、带动教学管理。

如何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

做好基础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做好综合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
《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