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0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8: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答: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一是从学科上来定位,它是一门体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

带有哲理性质的学科;二是从功能上来定位,它具有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门

类来说,更偏重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哲学和实践的双重特性。

2.自然辩证法学科包括哪些研究内容?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答:研究的主要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科学论和科学发展理论;3技术论与技术创新论;4科学

技术与社会研究。

学习意义:1.感悟人与自然的辩证法;2.吸取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思想;3.探索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机

制;4.求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5.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掌握科学方法论6.

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增强科技意识,有助于提高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和辨别伪科学的能力7.可以提高科

学工作者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方法意识

3.简答系统自然观的观点?

答:系统自然观的核心是,用系统的观点方法理解和把握自然界。其观点是:1)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2)自然界的物质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的。3)自然界的物质系统是有层次的,是不断演化发展的。4)自然

界系统的演化是自组织的,有序的,不可逆的。5)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演化有其机制。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科学基础和哲学资源有哪些?

答:自然界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

的产物、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和发展的三大规律。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

人类史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辩证唯物学关、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科学和技术提

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前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

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5.什么是自组织现象?自组织现象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原理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余

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开放性、远离平

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组织现象是指自然界中自发形成的宏观有序现象。自组织理论除耗散结构理论外,还包括协同学、超循

环理论等,它们力图沟通物理学与生物学甚至社会科学,对时间本质问题等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在相当

程度上说明了生物及社会领域的有序现象。

自组织的条件1.边界条件是系统开放2必要条件是系统远离平衡态。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在较强的耗散

中,利用负熵流建立和维护的有序结构称为耗散结构“非平衡是有序之源”3涨落:涨落是系统演化的诱

因4.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的正反馈作用把微小的偏差迅速放大使系统失稳形成新的有序结构.

6.生态自然观的内涵和实质是什么?

答: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本文

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揭示了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

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生态科学基础;论述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

重大意义。

生态学中的整体的观念、循环的观念、平衡的观念和多样性的观念,以及它所揭示的生态规律,构成了生

态自然观的重要理念和科学根据。

整体的观念,是说生物(包括人在内)与其环境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生物均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

存在;循环的观念,是指作为生产者的植物、消费者的动物、分解者的微生物,它们互相耦合,形成由生

产、消费和分解三个环节构成的无废弃物的物质循环;平衡的观念,认为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金字塔

结构和循环体系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多样性的观念,即“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生态原理,它强调

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认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直接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陈昌笃认为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协调稳定”、“负载

定额”、“时空有宜”等几条规律。“物物相关”和“相生相克”的规律,揭示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共存共生的生态关系。自然界任何生物物种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这是生态系统维持其动态平衡的动力之网,因而保持物种多样性,使人与生物伙伴协同进化,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而“能流物复”和“协调稳定”的规律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保证。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把生态系统进而把生物圈联成一个整体,虽然各系统、系统的各部分有它们独特的运动形式,但都遵循整体性的原则。

“负载定额”规律揭示了任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它由生物物种(包括人类)自身的特点及可供它利用的资源和能量决定。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上都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接近或已超过生态系统的“负载定额”的限度而造成的?。“时空有宜”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特征,使人类在构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规划人的生产消费理念和行为时,能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因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7.结合影片《后天》,谈一谈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的重要性或意义?

答:电影《后天》描绘了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异变,地球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体现了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之思想根源的强烈批判,对人类肆意掠夺大自然的谴责以及对建构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观的向往。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国家治国理念的一个新发展,是根据中国国情条件、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做出的正确决策。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洞察.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飞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充分彰显我们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攀升、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行动,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人类生态环境保护积极不懈的努力有目共睹。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面对自然无所作为,而是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在我看来,这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自身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也是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环境生态问题所做出的庄严承诺。

(二)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中国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生态文明观将指导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一个舒适、便捷、安全、和谐、美丽的城市人居环境的形成,使城市真正成为社会安定文明、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活繁荣、市民风尚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生态城市。另外,把生态文明建设同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从而变被动的生态欠账补救建设为主动、有规划、大规模的生态文明建设1,也将有效地促进城镇经济的高速、健康地发展。

(三)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物价上涨等问题日益浮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有由于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忽视生态平衡、盲目发展而犯的错误引起的。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范围的扩大,生态文明地提出必然能使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缓解现有的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8.如何看待科学划界问题?这个问题能够在科学内部解决吗?

答:科学划界就是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及伪科学之间的界限。科学划界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科学哲学的各大流派所关心的重要论题。20世纪20年代以来,关于科学划界问题大致形成了以下四种

观点: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证实标准)、批判理性主义(证伪主义)的观点、科学实在论的观点(精致证伪标准)、科学历史主义的观点(范式标准) 。

科学划界问题并不是能够简单回答的问题,其中的原因在于现代科学已经从“小科学”变为“大科学”从一种兴趣爱好变为一种职业和国家行为,因此,科学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对科学本质的考察也就不能单纯从科学内部来进行必须考虑到更多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哲学家们也提出科学发展的不同结构和动力理论,其中:

一、科学发展的否证模式:

二、科学发展范式理论,

三、科学发展的社会观科学发展的内在结构和动力问题,除了可以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也可以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

9.如何理解“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欧洲现象”的观点?

答:科学,从字意上讲,应是指符合宇宙自然现实的正确学问。自然辩证法是科学理论中的一种方法论,科学的本质是科学与现实与实践与方法相包容且是符合现实的正确学问。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西方的文化现象,它特别地与西方人对于人性的认同有关系,那就是自由,没有自由的理念,就不可能出现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本质上就是自由的精神。科学并不是一种在所有的主明所有的民族中都能见到的普遍的文化现象,并不是说你只要是个人,要吃、喝、穿、住就得搞科学。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保证人类的物质生活的东西那叫技术不叫科学。也就是说,你为了保证吃好穿好,过着或者过得去或者很富足的生活,用不着科学。在人类的历史上,大部分民族在大部分时期是没有科学的,有科学的民族,也不见得就物质生活很丰裕。所以科学并不是人类生存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它使得人类的生活发生质的飞跃,也就是说科学是有文化依赖的,所以说科学的本质是一种欧洲现象。

10.科学认识要经过哪些阶段?

答:(1)科学认识阶段:选题---收集材料(观察和实验)----思维加工(概念,定律,原理,推论,假说)----验证(逻辑分析,实验)---科学理论建立。

11.科研选题的步骤及原则?

答:(1)科研选题步骤:1.选题意向,思维倾向和初步打算。2.文献调研与实际考察。a了解有关选题研究状况。b了解有关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3.初步论证。4.立题。

(2)遵循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选题应满足某种需要以判断选题价值。a理论需要。为理论发展做出贡献或创新。b实践需要。能为现实生活或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满足社会需要。2创新性原则。科研劳动是创造性劳动,其本质在于创新。所以,应力争第一次涉足,第一流水平,第一流质量。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3科学性原则。选题以科学理论和科学事实为依据,一个选题不能与先前被反复证明了的理论发生矛盾,还要以事实为依据。4可行性原则:a主观方面:科研人员的能力、个人品质、知识结构、分工协作人事关系。b客观方面:仪器、设备、图书情报、经费来源。5需要性原则。选题既能使研究工作顺利进展,又能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就是要求用最少的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益。

12.亚里士多德曾明确提出“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请说说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答:不赞同此观点。我们赞同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的观点。

科学发现从问题开始,这是由科学发现和科学问题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科学发现不是重复,不是模仿,而是探索和创造。单纯的已知和单纯的无知,都不是科学发现的起点。能成为科学发现起点的东西,必须是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又是能推动科学研究作为目标去解决或寻找的东西。唯有科学问题才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科学问题作为一类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矛盾,把已知和未知,现实和目标,客观和主观的矛盾从科学认识中分化出来,使之成为科学发现的起点和目标。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展开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贯串于研究工作的始终。问题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一旦问题消失,科学的生机将不复存在。有人将科学问题和科学发现的关系比作“种子”与“收获”的关系。提出问题相当于播下了发现的“种子”,只要勤于探索,就有可能结出发现的“果实”。

13.如何看待科学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答:1科学研究中的机遇是指科学实践中由于意外的偶然事件而导致科学上的新发现2机遇的最大特点是

意外性3机遇导致新的科学发现存在两种情况:(1)意外的偶然发现使遇到的难题迎刃而解,从而加快了科研进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2)本来为了探索某一现象,但在实验过程中,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和目的,意外地得到了新的发现4机遇导致科学发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5.机遇产生有客观根源,能否捕捉到机遇,有观察者的主观方面原因6对待机遇的正确态度:(1)重视意外事件提供的机遇;(2)不能把机遇看作一种独立的方法;(3)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14.创造性思维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会出现辨析题有些人认为:“科学家只要有聪明的头脑,只需坐着等待灵感的出现便会取得科学成就。”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两道题答案一样) 答:此观点错误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创造性思维具有突发性2创造性思维具有跳跃性3.创造性思维具有整体性4.创造性思维具有或然性。灵感是一种人们自己无法控制、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突发性心理过程。即文艺、科学创造过程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思虑成熟而突发出来的创造能力。灵感的产生是创造者对某个问题长期实践、经验积累和思考探索的结果,它或是在原型的启发下出现,或是在注意转移致使紧张思考的大脑得以放松的时机出现。灵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人脑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对问题长期进行探讨,是捕获灵感的最基本条件。例如大陆漂移假说就是科学家在长期的实践和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得到的灵感启发,所以创造性思维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坐等灵感的说法是错误的。

15.试说科学评价和科学检验的看法?

答: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是很复杂的。原因: 首先,这种复杂性是由于观察的易谬性。而观察的可谬性会使我们对相应的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成为可错的。因此,如果某个理论命题与某个观察陈述相抵触时,错误的也可能是观察陈述。当理论和观察发生冲突时,被抛弃的并非就一定是理论,很可能被据弃的是错了的观察结果,而被保留的倒是与观察相抵触的理论。 其次,这种复杂性来自科学理论的复杂结构。构成一种现实的科学理论的,是一种全称陈述的复合体。在一个理论之中,除了理论中的受检陈述以外,还有其他陈述,诸如辅助性假说、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等等。在检验理论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应对错误负责的,并不是受检理论,而是复杂的检验情况的某一部分。 科学理论的辩护方式一般是转嫁难题。最常见的办法是把问题转嫁给观察陈述,就是对观察结果提出质疑,以保护理论。如果受质疑的观察结果得到确证,理论的辩护者就把难题转嫁给背景理论。如果背景理论没有问题,一般是修改受检验理论的辅助性假定,以保证该理论的核心假定。如果核心假定遭到证伪,这才意味着受检验理论的失败。 再次,这种复杂性还在于评价和检验受制于评价者和检验者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 最后,这种复杂性还在于科学共同体从表述方式及其社会形象方面对科学理论的确认。科学理论在形成和传播过程中,需要理论的提出者和传播者有一定的表述技巧和修辞学手段。这些技巧和手段有时候直接嵌入了科学理论本身,反映了科学理论的提出者对科学共同体的认知倾向和风格的把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科学共同体对该理论的接受程度。

16.如何认识马克思关于技术的本质的解释?

答:十九世纪上半叶,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技术进行了宏观的、动态的哲学分析,对技术的本质有过一系列的论述:其一,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把自然科学技术看作“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把工业看作是“人对自然界的实践关系”。从人和自然的关系来考察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关系。其二,技术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首先,技术属于社会实践范畴,应该被理解为是形成和产生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的实践活动。马克思早在1844年就提出了人类“从事科学技术之类活动”的问题,指出即使是个人从事的活动,也是在从事“社会的活动”。其次,马克思还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活动是一种社会劳动,是社会总劳动中的一项基本内容。它“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科学技术属于一般劳动,是“精神生产领域”。其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在考察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后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与“精神生产领域内的进步,特别是和自然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进步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指出,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技术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最先提出了“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的观点。

17.技术的体系构成要素及特征?

答:技术的特征: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进性与累积

性。技术的体系构成要素: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经验和技能,不同的时期或者时代经验和技能不同。2)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按被操作和不被操作分为活技术和死技术。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是现代技术构成的主导因素。

18.日本学者提出关于技术体系三次的更迭划分及标志?

答:日本技术论学者星野芳郎通过对人类技术史的考察,提出在近代技术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技术体系更迭:第一技术体系形成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在第一技术体系中蒸汽动力技术是主导技术,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动力时代。第二技术体系建立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是适应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阶段向垄断阶段发展对强大和廉价的动力能源的需求而产生的,其主导技术是电力和内燃机技术。第三技术体系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微电子技术处于核心的主导技术地位,并已经逐步取代了工业化时代的第二技术体系。 19.技术伦理所关注的范畴?

答: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朝阳正冉冉升起,人们对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注可谓前所未有。互联网、克隆羊、人类基因图谱等,都提出了科技与伦理相互关系的一些尖锐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20.怎样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的思想看待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

答: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述了社会环境对技术及其发展所起到的正面作用,而且还着重论述了社会环境对技术及其发展所起到的负面作用。一方面,技术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马克思认为,技术是人以自己的劳动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机械发明引起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指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对工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恩格斯认为,技术决定着产品的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分配方式。另一方面,社会对技术的促动与控制。马克思认为,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技术的发展受到政治的制约和束缚,恩格斯认为,社会需要和社会交往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只有消除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消除技术对人的异化,为技术进步创造更积极的社会条件,实现技术与社会的协凋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既承认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也强调了社会对技术及其发展所起影响和作用。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

上海大学自然辩证法考试题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0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