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回族婚礼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5: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婚礼,是回族人民一生中的一个大礼。回族老人常常把给儿子举行婚礼、完婚叫“卸担儿”,认为这是“终身大事”,是老人的责任。回族对婚礼特别重视和讲究,回族的婚礼习俗,各地大同小异,概括起来经过以下几道主要程序:请媒人提亲,看人看家道,说色俩目(也叫定茶),插花(也叫定亲),迎娶,念尼卡哈,撒喜,闹洞房,摆针线,回门等。

提亲

提亲一般都是男方家通过各种途径看准女方家的姑娘后,请媒人去提亲。男方家的媒人提亲时,要带上茶、糖等四色礼,并通报男方家的姓名、家庭经济状况和教派等情况,有的还详细介绍男方家小伙子的相貌、性格、文化程度、手艺等,女方家长听后觉得大体合适,便给男方家媒人给话。女方家也请媒人到男方家看家道,并由男女双方媒人安排姑娘、小伙子在集市或亲戚朋友家见面,看男女双方相互能否看上相貌人品。

定茶

有些地方的回族也叫“说色俩目”或“道喜”。定茶一般要选择主麻日(星期五),男方家要准备回民喜欢喝的花茶、绿茶、陕青茶、龙井、毛尖等各种高中档茶叶,还要准备一些红糖、白糖、桂圆肉、核桃仁、葡萄干、红枣、花生米、芝麻等等,然后分别包成一斤重的小包,每个小包上放一条红纸,表示是喜庆的事。另外,还给未婚妻送二至三套合体、漂亮的衣服,由男方父母和未婚夫一起送去。女方家要宰鸡、宰羊,以糖茶、宴席热情款待。吃完宴席,双方当着众亲戚朋友的面,互道“色俩目”,表示这门婚姻大事已经定下和许诺。

插花

回族也叫“定亲”,有的地方还叫“提盒子”,也叫纳聘礼,意思是为姑娘插朵美丽的花。

插花一般都定在主麻日,男方由一位阿訇等带领,父母和嫂子或奶奶、婶子跟随。女方家也有一位阿訇或回族老人在家迎客,接盒子接聘礼。女方家还要炸油香、宰羊、过“尔麦里”。“尔麦里”,即由男女双方请的阿訇或懂得伊斯兰教义的人,诵读《古兰经》有关章节,其余人聆听。“尔麦里”过后,两家人和亲戚一起赴宴,这时相互寒暄,讲婚配和攀亲的重要意义。最后由双方商量结婚的大致日期,以便做好准备。

娶亲

结婚这天上午,姑娘要洗大净,这叫“离娘水”。要绞脸,用交*的线绞掉脸上的汗毛。梳妆完之后,要穿上红色的棉袄,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要穿上,这叫“厚道”,主要是讲究吉庆,如果穿得太薄,则认为是“薄情寡意”(当然现在不需要了,各式各样的婚纱已经代替了大红袄),头上要搭上一块红绸子或红纱头巾,将新娘的面孔盖得严严实实。

接亲车快到男方家大门口时,恭贺新喜的人要自动排成两行,迎接新娘和送亲的宾客,并向来宾道“色俩目”问好。然后将宾客安排到客屋先喝茶、入席。新娘要由新郎抱着新娘走进洞房。无论如何,新娘的鞋是不能沾土的。同时,将新娘的陪嫁物和箱子也抬进院里的桌子上,待男方家给了开箱钱或搭门帘钱后,女方家陪新娘的嫂子或新郎才揭新娘头上的“搭妇巾”。

念“尼卡哈”及其他

当新娘子人了洞房,送亲客人进屋后,主人一方面安排接待客人,一方面请阿訇给新郎新娘念“尼卡哈”:在堂屋正中设一张方桌,上方坐阿訇,左右坐证婚人和父母亲,地下铺上毯子,新郎、新娘跪或站在上面,聆听阿訇的教诲。证婚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准备人洞房时,教长或家长将早已准备好的果子、糖、枣子、核桃、花生向新郎、新娘身上撒去,意为感谢真主赐给的良缘,祝新郎、新娘长生到老,早生贵子。有些地方新人人洞房时,将喜枣、喜糖等撒向围观的群众,以表示喜庆的施舍,众人皆从地上抢着拣,回民把撒喜也叫撒金豆。

回门

婚礼后三天或七天,新郎要准备礼品陪同新娘回门,也叫回娘家,看望岳父母及亲属。岳父母家也要事先做好准备,款待女婿女儿。除此以外,新娘家亲戚还要一家挨一家的请新郎、新娘吃饭,并给新娘回赠礼物。回门的当晚,新郎要赶回家中,新娘一般住上三五天或一星期后再由娘家人送回家或新郎自己来接回家。

婚礼习俗

回族有着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最严格的饮食习惯的禁忌,回族遵守“许进不许出”婚姻原则,还有斋月期不举行婚礼等等[3] 。

1、内部通婚外教徒结亲必须进教

回族一般在本民族内部通婚,若欲缔结婚姻的双方中女方为非穆斯林,则要遵守回族“许进不许出”婚姻原则:首先女方要自愿“进教”,其次女方要以“从夫居”的方式生活。

2、周五为婚斋月期不举行婚礼

回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周五为婚,因为周五在回族的风俗习惯中被认为是非常吉利的日子。其次,回族婚俗规定斋月期间不得举行婚礼。

3、结婚前两天新人“大、小净”

结婚前两天新人双方都需要全身沐浴,俗称“大、小净”。同天下午,同乡的其他男女青年则设宴邀请新人(女请新娘、男请新郎)。同时请本乡的老妇为新娘梳妆打扮。晚上,新人们则需在各自家里设“迎宾堂”接待客人,筵席则需排列成双,以示新婚成双成对。宴席上,年青人们可以尽情歌唱,念清真教道,直至深夜。

4、结婚前一天过大礼

结婚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家送礼,女方家也要给男方家回礼,这种形式被称为过大礼。过大礼时,男方家送出的礼物要有给女方家宴请宾客用的肉食、果品等,还要有送给新娘装扮用的装饰类用品。这些礼品一般由阿訇带领男方家的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家的回礼一般是新娘陪嫁用的东西,如家俱、衣服、被褥、生活用品等,回礼则由新娘的兄弟在收到男方家礼品的当天,送到男方家。

5、婚礼当天男方家挂古兰经文听诵经

举行婚礼当天,男方家要贴红喜字和对联,堂屋墙正中还要挂阿拉伯文写的(古兰经)选段,两边则是阿拉伯文条幅。婚礼当天,男方的内亲们一大早都要跪在堂屋里,听阿訇跪着朗诵(古兰经),祈求真主赐福。听阿訇念完经后,负责婚筵的首席要招待阿訇。

6、三道槟榔、三道糖茶款待迎亲队伍

新郎在陪郎、媒人的陪伴下,坐轿(或骑马、走路)去新娘家迎亲。到达新娘家时,新娘家的大门都是关闭的。这时则需要陪郎代表新郎上前叫门,说一些祝贺、感谢的话,等待女方家开门,只有等到新娘家大门大开时新郎等人才能进入新娘家。而女方家对需要热情款待迎亲的队伍,进茶点时要让新郎坐上席,更要上三道槟榔、三道糖茶款待迎亲者和陪同的客人。茶点过后,还要上一道牛肉冷片、一碗凉鸡和一条鱼。鱼上了桌,就代表迎亲者可以迎走新娘了。这时候,新郎则起身向女方父母行礼,让陪郎与媒人周旋,让新娘坐进轿子,然后启程上路。

7、遇井盖盖红布遇娶亲换裤带

在迎娶的路上,若遇到水井,则要用红布或红纸覆盖,表示新人们将来不会遇到坎坷。此外,娶亲途中,还不能与其他的娶亲队伍相遇,如果不期而遇,新娘们则需交换裤带,以防“冲喜”。

8、新娘轿上吃红饭下轿提钱捧古兰经

新娘坐轿到男方家后,由两位女性老人打开轿帘,喂新娘吃红饭:红饭里拌有松仁、瓜子和芝麻,意为早生贵子,多子多孙。新娘吃完红饭后下轿,再由两位姑娘搀扶进门。进门时新娘要一手捧赫听(古兰经)选段及圣训选,一手提钱,意为祈求真主赐福,把幸福和钱财带到新郎家。

9、晚上举行婚礼阿訇主持婚礼仪式

回族的结婚仪式一般在晚上举行,堂屋里红烛高照,阿訇主持婚礼。双方父母、亲戚和宾客就坐后,阿訇询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得到肯定答复后,阿訇念《古兰经》中的“喜经”部分,然后抓起桌上的松子、瓜子、红枣之类撒向新郎新娘,并让新郎新娘用衣襟接住。撒过喜果后,阿訇再对新郎新娘进行训导性的讲话,然后再跟新人们讲述一些回族的礼俗、历史等传统。最后,在阿訇的主持下,大家一起感谢真主。婚礼结束,新郎家则要以茶点、糯米饭等招待阿訇和宾客。

10、婚礼第二天清晨新娘早起准备饭菜款待全家

婚礼第二天清晨,新娘则需早起打扫屋前屋后及邻近大街小巷卫生,然后自己掏钱购买羊或鸭做顿丰盛的早餐款待全家,然后将从娘家带来的鞋靴送给新郎的父母兄弟姐妹,表示自己今后是婆家的人了,希望自己能受到欢迎并与大家和睦相处之意。

如果你是汉族去参加回族葬礼应注意:

1、不要送花圈,回族没这个讲究。如果你是女生,不要穿裙子。穿着要朴素,以黑白为主,不要穿鲜艳的颜色。

2、不要大声哭泣,会惊扰了亡人。

3、禁食猪、马、驴、骡、狗等一切不反刍动物的肉;忌食凶禽猛兽的肉、动物的血和自死之物。油香、饼等食物要掰开吃,家中不挂人物像和鸟兽画,

4、到清真寺不能吸烟、喧哗、歌唱;

5、如遇礼拜,不偷看取笑或在其面前走动、站立等。

按照伊斯兰教规和当地回民习俗,穆斯林实行土葬、速葬、薄葬。葬不择时,不用棺椁,不用任何陪葬物和祭品,仅用3丈2尺白布装裹,主张三日必葬,入土为安,葬必从俭。待葬期间,不磕头,不设祭棚,不动乐器。当一位穆斯林临终之际,亲属要在枕边念“清真言”,亡者的亲属不能号啕大哭,亲朋好友也只是暗自伤怀,默然坠泪。

回族葬礼的程序

回族的葬礼,东自长江三角洲,西至帕米尔高原,南起海南岛的天崖海角,北达黑龙江畔。大同小异,回族在陆地上一律实行土葬,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在远渡海洋中,可实行水葬。中国古今不少回族到圣地麦加朝觐,途中若逝世了。则在尸体上缠一块石头或铁棒,葬入水中,以免尸体浮在水面上。回族的葬礼,从以上情况看,虽然有其简约、俭朴的良好习俗,但仍有不足之处。

回族葬礼中的“善面”

善面。也叫探埋体(尸体)。这一程序相当于汉族向遗体告别。当阿旬、满拉、亲朋、乡邻来丧主家后,在向丧主和亲属表示哀悼后,到停尸房揭开亡人头上覆盖的白布单。看看面容。然后根据亡人的年龄、去逝的原因。多方而劝说丧主家不要过于悲哀和号淘大哭,讲述人生客观规律。回族反对丧家拍胸抓发、跺脚喊叫的怨恨之哭。

回族葬礼中的净身

净身。也叫着水或称洗埋宜台。净身无论在清真寺还是在丧主家,都要准备好浴床(一般是洗干净的门板)、汤瓶、温水、毛巾等。如在丧主家净身,离清真寺较近的,都从寺里担水,途中担水人累了,可以由另一人替换,但水桶底不许落地。净身一般由三人承担,即一人专门灌水,一人帮助冲洗,一人带上手套,双手轻轻洗涤。

回族的“折纳则”

殡礼,回族称为折纳则。殡礼,是回族丧葬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凡参加殡礼的人必须洗大净。殡礼的领导者,一般都是由本坊清真寺里的教长担任,也有的根据亡人的遗嘱来确定,不论辈份、地位,只要懂伊斯兰教规,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即可。殡礼有的在丧主住宅院里进行,有的在院外选一块平坦、干净的地方进行。其形式颁礼拜差不多。

回族的下葬仪式

下葬。回族的坟墓全部是南北方向,均呈长方形的一个坑,且口大底小。土质坚硬的地方,墓深五至六尺。土质较软的地方,深约一丈左右。一般坟长六尺宽三尺。在坑底的西边挖一个与坟坑平行的深洞,长约六尺,宽三尺,高三尺,其形状,上面是弓形,下面是平的。这个小洞只要人能弯腰出入即可。在地下水位较高或易塌陷的沙滩上,一般只挖一个三尺左右的坑,同时准备一个无底石棒和木盖,将尸体放入石椁中再加上木盖,

回族人逝世,一般都称“无常”,有些地方称“归真”或“毛提”。“毛提”是波斯语,也即逝世之意。“归真”是回族群众对笃信宗教和宗教职业人员以及宗教上层人士去世的称法。回族无论怎么称呼逝世。但部忌说“死”这个词。为什么呢?这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因为伊斯兰教把死当作一个人最后的必然归宿,并把它理解为嘎来布(即肉体)的消失和“罗罕”(精神)的升华,是.人生的复命归真,而不是生命的归结。所以,久而久之,在回族当中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忌说“死了”

全世界穆斯林社会对丧葬都遵循以下基本习俗过程:

(一)、一个人停止了呼吸,并且获得了死亡的确认,首先帮助他把双眼闭上,用手巾把他的下巴托起合上嘴。然后帮助他脱去平常的衣服,把身体放平,双腿顺直,用白布把尸体盖上。

(二)、及时通知家属和亲友,说话要注意用词和语气,避免给亲人一次精神震惊。发通告者,要表示深切同情和哀思,提醒人们这是真主的意欲,不论什么原因死亡,都应当表现平静,耐心地接受无可挽回的事实,祈求真主饶恕他生前的罪过。

(三)、亡人在停尸房安静地躺着,他是在等待尽快安葬,禁止喧哗。家属和亲友应当为他的后事研究最佳方案,因为尽快速葬是伊斯兰的法规。

(四)、在计划和料理安葬期间,家属们应当为接待客人做些准备,例如这几天的饮食和外地来客的食宿。需要有一位丧葬经理担任总指挥,一切都有条不紊,分工合作,按部就班,人多而不慌乱。其余的人应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不可在枝节问题上争论不休。

(五)、根据伊斯兰的法制规定,对死者的安葬有四件大事:用水净身、穿上包裹尸体的白布(克凡)、为亡者举行站礼(哲那者)和入土为安最后埋葬。

(六)、给亡人净身最好是亲近的人,一般男性洗男子,女性洗女子,但是配偶或子女可以不受限制。如果亲近的人不知怎样洗死人,可以请人代理,洗尸者必须是敬畏真主的虔诚穆斯林,人品可靠,受人尊敬。

(七)、洗净身体之后,用白布裹尸体,有传统规定的方式,男性用布三块,女性用布五片,严密裹紧。

(八)、为死者的站礼,可以在清真寺中举行,也可以在其它地方举行,如家中或空旷的地方。

(九)、站礼时,死者身上有遮盖,安放在前,众人面向克尔白,仪式由一人领导。参加站礼仪式的人,类同于礼拜,但只站立而无鞠躬和跪叩。

(十)、站礼中,领导仪式的人向真主祈祷,内容有赞颂真主和穆圣及其家属,也向真主祈求恕饶和恩赐亡故者和所有活着的人。这些都是传统的念词。

(十一)、站礼仪式之后,尸体应当立即运往墓地安葬。跟随送葬的人,以沉默为高尚,送葬过程是每个人为亡者祈祷和敬意、沉思死亡意义的时刻。克制感情,切忌嚎啕大哭。

(十二)、把亡人的尸架抬到墓穴附近,轻轻把死者的身体托起,放入墓穴中,面朝克尔白方向倾斜。与此同时,诵读祈祷经文,例如诵读《古兰经》:“我从大地创造你们,我使你们返回大地,我再一次使你们从大地复活。

(十三)、每个参加送葬的人,都从土地上拾起一小块土,投入墓穴中,口诵同样经文。墓中禁止放置任何纪念物或陪葬品。

(十四)、坟墓全部掩埋之后,继续诵读《古兰经》经文,赞颂真主,并且为亡者祈祷。葬礼的全过程,都许可在尸体周围用美香,如熏香、香料或香水,如在室内、庭院和墓穴中。伊斯兰葬礼要点有三:速葬、简葬和土葬。

(十五)、在墓地的事务一切完毕之后,参加送葬的人都必须向埋入坟墓中的亡者默默道声色俩目,表示告别。一般可以这样说:“安息在此的人们啊! 按色俩目,艾莱伊库姆。在真主意欲的时候,我们都将来到这里,与你们做伴。祈求真主饶恕你们和我们。先知穆圣说:“如果有人归真,不要长时期保留尸体,应当尽快安葬。在他头的方向诵读‘法谛海’,在他的脚下诵读‘黄牛章’。

回族婚礼

回族婚礼

回族婚礼习俗

回族婚礼讲稿

回族婚俗

回族爱情观

回族婚俗

回族教案

清朝回族

回族节日

—回族婚礼
《—回族婚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回族婚礼习俗 回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