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回族婚礼

发布时间:2020-03-02 19:32: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宁夏回族婚礼习俗

社会工作121 1203010144 李璇

本文就宁夏固原回族的婚礼礼仪进行了探究与分析,从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宗教背景开始,并着重介绍了当地婚礼的流程,其中包括了正式婚礼前的“尔麦里”、喜宴的构成、迎亲送亲的习俗以及核心部分的“米卡哈”等当地别具特色的婚礼礼仪。最后总结了固原回族婚礼礼仪的风俗和特点。

一.地理环境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东临陕西省,西部和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自古以来就是内接中原,西通西域,北连大漠,各民族南来北往频繁的地方,宁夏地势南高北低,山地、高原约占全区的3/4,剩下的就是平原地区,其中沙漠占宁夏面积的8%。从地形分布来看,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鄂尔多斯草原、黄土高原、六盘山地等,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北面的贺兰山脉绵亘250公里成了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南边则为郁郁葱葱的六盘山脉。古老的黄河穿越宁夏中北部地区向北流淌,在宁夏境内总流程达397公里,流经12个县市。黄河宁夏段水面宽阔,灌溉垦殖,他们的辛勤劳动使宁夏成了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的“塞上江南”。(百度文库)这从唐代诗人 二.宗教背景

宁夏主体民族为回族,且宁夏的回族总体上都会信仰伊斯兰教,这为当地的婚礼礼仪增加了独特的色彩。伊斯兰教崇尚和平,从伊斯兰教崇尚绿色就可以看出,穆斯林是希望和平的。但是穆斯林在民族的生命和信仰受到威胁和迫害时,伊斯兰教允许信徒进行强烈的反抗与征服。伊斯兰教希望团结,要求“穆斯林四海皆兄弟”(中国伊斯兰文化1996:128)。无论种族,语言,肤色存在多大的差异,只要皈依伊斯兰,相互之间都以兄弟相称。同时伊斯兰教也是教崇尚科学,正如先知所教诲的“求知是每一位穆斯林男女应尽的责任”。东西方思想和新老观念的融合,带动了医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建筑学、艺术、文学以及历史学等领域的前所未有的进步。许多关键的学科及概念体系,诸如代数学、阿拉伯数字,以及零的概念(对于数理科学的进步至关重要)都是经由伊斯兰文明传播到中世纪的欧洲大陆。许多复杂的仪器,包括观象仪(星盘)、象限仪和精确的航海图的发展为欧洲人的远航探索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中可以的到印证。

三.婚礼习俗

(一)娶亲

回族青年男女结婚不看黄道吉日,一般都以伊斯兰教的主麻日或者主麻日的前日以及阴历双日为佳期。在结婚的前一天,由男方带一只羊,一百斤大米和半斤重大馒头,香油若干个,送到女方家,这叫催装礼,意为女方家老人放心,保证姑娘过门后,好光阴赛蜜糖。女家接受催装礼后,要尽快做好准备,结婚当天上午,如果女方住的比较远,接亲要早点出发,主要是为了避免遇见怀孕的妇女,以图吉利。(回族风情录1994:63)去时还要带核桃之类的东西,到女方家后先把核桃之类的东西撒到院子里,趁人不注意是赶忙到客屋吃饭,之后,陪同新娘上车。女方家一般在结婚头一天要设宴款待亲戚朋友和邻里乡亲,来的人一般要给新娘送衣服,袜子,鞋子,毛巾被,布料和钱,回民把它叫“填箱”。结婚这天上午,姑娘要洗大净,这叫“离娘水”。要绞脸,用交叉的线绞掉脸上的汗毛。梳妆完之后,要穿上红色的棉袄,即使是炎热的夏天也要穿上,这叫“厚道”,主要是讲究吉庆,如果穿的太薄,会被认为是“薄情寡义”。头上要搭上一块红绸子或红纱头巾,将新娘的面孔盖的严严实实。在送亲途中,若遇见其他娶亲的人马,新娘子要互相交换腰带,以防“冲喜”(青铜峡民间故事1987:98)。 (二)”尔麦里”祈祷活动

宁夏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婚礼过程隆重且具有宗教和民族特点。因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在结婚之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尔麦里”,可以在婚礼当天早上或者前一天进行。这是伊斯兰教的传统祈祷活动,源于阿拉伯词语“amal”的音译,希望能带给新人和家庭带来幸福和好运。“尔麦里”可以在家里举行也可以再清真寺举行,邀请阿訇念诵《古兰经》,赞圣。家庭成员、重要亲友、阿訇和满拉一起参加,阿訇是比较重要的客人,要招待好。通常需要准备好祈福有的香炉、香、果碟等等。尔麦里的过程不算复杂,就是阿訇和家中懂教门的男人围着桌子跪坐一圈朗诵《古兰经》,当地话叫念“索儿”人数可多可少,具体的章节和内容因人、教派不同而有所差异,但目的主要都是祈祷真主保佑和赐福。(余贵孝1997:57)在婚礼上有专门一段是祈祷和祝福婚姻的,新郎必须也跪在其中。不光是念“索儿”,听“索儿”也能得到真主的祝福,因此一般念“索儿”是都有很多人听的,也叫跟耳麦里。在耳麦里现场的人包括听耳麦里的人都是要戴帽子的,回族的白帽子也是传统特色服饰的。念完后要接“都哇”,就是接真主的赐福的。完事主人要给阿訇等所有人散“乜贴”,就是散钱,除自家人外的所有人都有的,依经济能力可多可少,“乜贴”也是《古兰经》规定的施舍财物,一般是不能拒绝的。有个细节需要注意,就是钱要反面递送,因为伊斯兰教中只崇拜真主,不崇拜任何人,因此在这种宗教活动的场合中不能出现人或动物的塑像、画像的,包括钱上面的人像。 (三)宴席 (1)饮食 “尔麦里”之后就是开席了,通常在乡村或没有大场地时坐流水席,阿訇等众客人都入席,随来随吃。首先是干果水果等,之后是牛羊肉等,肉是重中之重,一般家庭结婚最少宰一头牛,还必须是能宰300斤以上肉的大牛,经济好的家庭还要宰羊或鸡若干只的。肉必须是经过阿訇宰的牛或羊等伊斯兰教规定的动物,其他的肉是不能出现在这里的。这里值得特别提到的是回族的特色食品:馓子和油香。可能北方其他地方也有类似的小吃,但是宁夏回族有其特有的食材与加工过程。新娘来之前待客首先是阿訇等“尔麦里”上的人,接着是亲戚和帮忙的人。之后是正式的婚礼流水席,招待来的亲朋好友。

(2)宴席场和宴席曲

回族在比较盛大的节日包括宗教节日,都有举办宴席的习俗,但是有宴席去表演的只有婚礼宴席。在婚礼中部但有大摆宴席的习俗,而且在宴席过程中有专为婚宴增添热闹气氛的宴席场,即专门为歌手设置的表演宴席曲的场所。这在1985年以前是比较盛行的。在许多地方,没有宴席场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没有宴席场不但会遭到乡亲们的数落,而且还会让人们瞧不起。主人一般要在婚礼的前几天邀请本村或者外村的“曲把式”口头讲明时间,到时候,他们会在晚饭后按时赶到东家,女方一般是女儿出嫁的前一天晚上,男方是娶亲的当天晚上。现在宴席场的流行度则大大降低了,在婚礼中已经不是一个必备的形式,有无皆可。

“花儿”是回族十分著名的一种演唱形式。凡是演唱宴席曲的著名歌手,同时也是演唱花儿的好手,但是由于回族一直以来男尊女卑的传统,回族婚礼的宴席场里没有女性参与演唱的现象。

在宴席场中最叫人开心的是“装”,有二三人就地取材,将随身的短皮袄翻穿起来,戴顶破草帽,切两块萝卜做成眼镜戴上,用灶灰抹上胡子,用面粉擦上脸,一副十足的丑角像,化妆女人的就在堂客中间借服装,看上啥借啥,看上谁的借谁的,很少会出现拒借的事。简单的化妆起来了以后表演独有的“毛老汉”,“拉鹅”等十种喜剧主题的小表演唱(回族宴席曲1984:64)。这些小戏虽有固定唱词和对话,但表演者多是些能言善辩者,他们可以随机应变地结合本地区和现场,灵活地加上不失大雅的怪话博得众人的大小。 (3)以茶代酒

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明确规定禁酒。回族在各种宴席上都没有饮酒的习俗,婚宴也不例外。然而,在婚宴特特定的场合即宴席场也是有喝红酒或者白酒的。回族的先民原来是非常喜欢饮酒的,由于在征战中,多次因饮酒误事,后来才在古兰经中明确规定禁酒(任继愈1990:126)。

(四)“米卡哈”

回族再简单的婚礼中一切都可以省,唯独“米卡哈”不能省,只有经过阿訇念“米卡哈”的婚礼才是合乎教法的婚礼,否则教法不认可此婚礼。“米卡哈”是有双方阿訇念在新郎面前念一段经文,中间要问女方主事人是否同意(问是否同意将女儿嫁给某某做丈夫的),回答同意,问新郎是否同意(是问新郎是否愿意或同意娶某某为妻的),回答同意,念完全部经文,并祈祷真主赐福和保佑,也祝福新人恩爱幸福。

(五)闹洞房

新郎新娘准备入洞房时,教长或家长将早已准备好的果子,糖,枣子,核桃,华生想新娘身上撒去,意为感谢真主赐给的良缘,祝福新郎新娘长生到老,早生贵子。撒喜之后,不让新郎随便进入洞房,新郎一般要请姐夫等人保驾或者掩护,准备冲进洞房。如不慎被恭喜的人挡住了,要将锅底黑粉墨汁等往新郎面上抹,直到抹成“黑包公”时才放进洞房。有些地方不耍新郎耍公婆。(回族风情录1994:84)

简单的说宁夏回族的结婚礼仪充满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和伊斯兰教特点。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也有一些现代结婚理念融入其中,有些繁琐的仪式正在不断的精简,但根植在宁夏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和文化,依然使得当地的婚礼礼仪充满了迷人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文史知识编辑部合编《中国伊斯兰文化》,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11月

2.余贵孝《固原回族研究》,宁新出管字第57号,1997年10月 3.《青铜峡民间故事》,宁夏青铜峡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1987年7月

4.《回族宴席曲》,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编,1984年6月 5.任继愈编《伊斯兰教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 6.《回族风情录》,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9月

回族婚礼

—回族婚礼

回族婚礼习俗

回族婚礼讲稿

回族婚俗

回族爱情观

回族婚俗

回族教案

清朝回族

回族节日

回族婚礼
《回族婚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回族婚礼习俗 回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