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冀文娟

发布时间:2020-03-02 02:02: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们的共同理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能力目标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

1 新的里程碑?

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方法和手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课前准备

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让学生预习课本。

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依据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 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学生面临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奋斗了几十年,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如何看待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在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四有”新人。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诗歌导新课: 教师出示: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让同学朗诵。

3 听了这位同学的朗诵,感受到什么?说说你的理想(个人)是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体会,理想起到了导向和激发人前进的动力。今天学习我们国家的理想,导入新课。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为后面讲课做了铺垫。

2、出示教学目标:

① 知道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② 结合几代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③ 知道并理解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④ 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现实以及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⑤ 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活动一:

在中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曾经为建立一个理想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甚至付诸于实践,结果如何?请同学们把你们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成果。目的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一直没有。感受历史知识,做到了政史相结合,比如康有为提出幻想一个所谓“无

4 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并付诸于行动,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了;孙中山在民族存亡的关头确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社会理想。并付诸于行动,辛亥革命,最后失败了。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不符合中国国情,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国情。如何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然后讲解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是最高理想。

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通过分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从而让学生感受共产主义社会是啥样的社会。

活动二:故事会“踏着英雄的足迹”。

1921年党诞生日起,就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说一说有哪些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而献身。问感受到什么?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共产主义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应该肩负起历史使命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时说明: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引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在这儿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

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推翻“三座大山” ,解放全中国

1949-1956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三大改造完成,消灭剥削制度。

5 1956-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理想)(三步走的第三步目标)(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现阶段的总任务)

讲解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了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

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在现阶段,我们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我以开头讲的你的个人理想是当科学家(最高理想)现在你考上平遥一中就是为你当科学家打基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活动三:“感受身边的变化”。

通过老照片与新照片的对比及课本P112材料的阅读,感受我们身边的发展与变化,明白我们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这儿让学生回忆了三步走战略,做到了温故而知新。

活动四:认识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我利用多媒体补充相关图片文字表格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理解现阶段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明确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 活动五:畅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时的景象。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描述让学生感悟从而为描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时的景象提供了依据,或参照课本P116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或者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国外的联系等方面去扩展想象空间,激活想象力,通过想象体会我们祖国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活动六:想一想“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激励他们树立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才华和热血的决心,增强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是本目的落脚点,也是本目的价值目标所在。

4、教师寄语,小结新课。 教师寄语: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 着眼未来,高瞻远瞩,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 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既有学生个人自主探究,也体现了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以诗歌理想是……等教学

7 资料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生去体验、去理解、去感悟,从而明确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理想,这种教学方式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使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使用教材的案例加工创造教学情境,既降低了本框知识的难度,又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教学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增强了教材学科知识的说服力,有利于本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强调问题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关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新课程认为,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本节课中,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就深刻,既准确地解决了问题,又理顺了知识的脉络体系。没有对问题的认真思考,就不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没有对教材内容的深刻理解,就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建构不出自己的知识网络。而那些没有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学生,恰恰只简单地找出了知识点,没有理顺知识的脉络体系。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使学生疑中生趣,由疑激思,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精神,有利于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加深理解,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能力。

本节课,我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演示、活动探究、集体讨论等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

吴文娟《生命生命》教学设计

苏文娟《丝网教学设计》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文娟《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冀文娟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冀文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