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九年级语文论美

发布时间:2020-03-02 12:47: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论美(苏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记住课文中的名言警句。

2.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积累量,培养表达能力。

3.讨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懂得把美好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相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文章中有关“美”的论述。 2.体会形象、深刻的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美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美》,品一品培根所谓的美。

二、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主旨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明确:本文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作者认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三、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 (学生讨论。)

明确:作者首先说到美德是最为重要的,但外形美和内在美往往不能统一,不能兼得,这时,作者提出不要因为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像作者所举的这些人都是内外皆美的,但毕竟是少数)。为什么内在美比外在美重要呢?作者在第

三、第四节中作了回答。作者将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进行比较,说明形体之美胜于颜色之美,优美的修养胜于形体之美。培根所说的有些老人显得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有些年轻人虽然美貌,但缺乏修养,正是为了证明内在修养胜于外在美。最后,总结出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四、积累名言警句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共同找出课文的名言警句。) 1.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明确:把美德比作宝石非常形象。这句话很有哲理,说明不要用一些华丽的无用的东西淹没了宝石的光辉。以此类比,美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闲雅、气质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不要因为外在的美而影响了内在的美。

2.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明确:作者把美从低级到高级排列,颜色美、形体美、行动美、美之上者„„德行美,由外在而内在,使人一目了然。

3.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

明确:美不可能有统一的规范,个体与一定的机遇和环境相适应,整体和谐,那就是美。 4.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

明确: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 5.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四、细研课文

1.提问: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独立思考)

归纳:作者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功”的解释说起,谈到成功之道,推出简洁明了的公式,开门见山亮出观点。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思考,不拖沓,不啰唆。作为一代大学者,这样的开头使人觉得诚恳与平实。

2.提问:作为学者,作者学识渊博善于旁征博引,找一找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作出解答。

讨论并归纳:用“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说明“天资”是客观存在的,谁也否定不掉。用“学术界艺术界自命天才的人”说明自己的天资要实事求是一点好。引用“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及韩愈”的故事说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用自己亲身经历说明机遇有时很重要。用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还是说明勤奋的重要性。最后引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对成功必经的三种境界的阐释,指出其疏漏,再次强调了中心论点。这些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教师提问引领学生们注意:要想证明自己的观点,就应该选取大量可以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来说理。)

3.提问: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机遇是不期而来,我们无能为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说说你的理由。(独立思考,也可和同桌商量。)

归纳:“无能为力”指的是无法改变,无法强求。天资由遗传因素决定,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无用;天资低,就更要勤奋,因为勤能补拙。机遇是别人的,是不期而来的,但是机遇总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机遇对人成功的影响,其实是在偶然中蕴含着必然。作者说这两者的“无能为力”其实是为了突出“勤奋”的重要性,它对我们的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天资是由天来决定,但我们可以利用勤奋来弥补。完全可以寻找和创造机遇,怎么能说是无能为力呢?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阅读后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自己的评价。这一步的设计就是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评价。)

4.反复诵读王国维的“境界说”,领会其中的深意,用自己的话清楚连贯地阐述它在文中的作用。(同学们可以查阅工具书,然后小组讨论作答。)

讨论并归纳: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诗在这里的意思是写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应高瞻远瞩,选定目标。这是第一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写为了成功吃尽苦头,仍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伊”指的是自己的预期目标。为了成功吃再多的苦也不后悔。这是第二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的是寻寻觅觅,经过千辛万苦,成功却悄然而至,令人欣喜无比。这是第三境。 作者引用王国维的“境界说”,来说明勤奋是成功之道。

(设计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明确: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认为自己公式中的“天资”与“机遇”也是重要的,考虑到角度不同,不再展开论述,而是抓住了“三种境界”中最重要的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的精神去做学问或是干事业。最后再次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 5.摘抄本文引用的古代学者治学的名言,课外再收集一些,制成读书卡片。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五、写法举要

(请同学们互助合作,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

1.结合实例逐一剖析。作者先谈“天资”问题,接着肯定勤奋的作用,然后说“机遇”。这样层层深入,旁征博引。

2.以个人经历说道理,小题大做,要言不烦。 3.以谈话的方式论述问题,举重若轻,却并不随便。

六、小结

本文阐述了成功与天资、勤奋、机遇的关系,指出勤奋是成功的决定因素。本文说理充分,逻辑紧密,语言准确,值得我们欣赏借鉴。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

一、二。

2.对名言的理解具有多样性,我们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王国维的理解:高瞻远瞩,选定目标。 季羡林的理解:预期

我的理解: 。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的理解:百折不挠,艰苦奋斗。 季羡林的理解:勤奋。

我的理解: 。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的理解:豁然开朗,妙手偶得。 季羡林的理解:成功

我的理解: 。

高二语文论毅力测试题

感受语言之美

唐诗语言之美

九年级语文定**3

4月份九年级语文卷

西方文论

西方文论

书评文论

苏轼文论

感受英语语言之美

九年级语文论美
《九年级语文论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