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0:08: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答:(1)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或历史地位)。

答: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提供了范例,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或失败的原因)。

答:由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4)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4、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1)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以磅礴的气势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2)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3)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5、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答:(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华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6、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

答:历史特点:(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7、国民革命的意义及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答: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际上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2)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9、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及其意义。

答: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

意义:(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2)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为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

10、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答:(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长征结束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开始了。(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4)长沙播撒了革命的火种。

11、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答:(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3)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14、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及其意义。

答:阐述:(1)毛泽东首先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科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全部革命运动。(2)毛泽东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个体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毛泽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意义: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15、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答:意义:(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答:(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近百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3)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26、“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答:(1)我们党在迅速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之后,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2)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积累下了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新事物、新问题时,容易照搬过去的经验,把本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做是阶级斗争,仍然习惯于采取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法去处理。(3)党的民主集体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致使无法依靠制度的和集体的力量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误。

29、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内容:(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两手抓两手都要硬。(5)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

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答:提出: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完整的概念,是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来的。

13中共十七大的主题

答: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3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及取得的十大成就。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重要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成就:(1)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3)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7)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8)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10)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

33. 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P235)

答:(1)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3)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2、试述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3、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却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最早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

动。(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1、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

(2)从民族大义出发,积极维护统一战线。

(3)坚持持久战方法,并领导人民军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

7、试述延安整风运动及其意义

20世纪4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整风运动。

(1)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2)意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2)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

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请,陆续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章伯钧等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即等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可产生临时中央政府。这个意见为中共中央所接受。)

3、政协《共同纲领》有哪些重要内容? 在1956中国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前,《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

(1)规定了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

(2)规定了新中国的基本的民族政策。

(3)规定了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

(4)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资产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9.新文化运动的口号和内容?

答:口号:民主和科学。内容: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和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7.官僚资本主义的性质?

答:它不是在正常的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而是官僚资产阶级利用超经济的特权,主要在从事金融和商业投机的过程中,在充当外国帝国主义的买办过程中,通过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生产力的严重阻碍。

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9,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的表现?

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带着满族异族统治的味道,大兴文字狱,压制异端,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13、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全面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1)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0、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面临的新考验。

答:(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29、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答:内容:(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2)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3)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4)两手抓两手都要硬。(5)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在重大历史关头,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经验。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论述题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总结(03708)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多选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 多选 自考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总结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