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文写作讲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9:05: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一章 教育科研论文写作的意义

开展教育改革,离不开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研究、探索出的经验我们怎样才能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的一种动力呢?示范是一种办法,但范围有限;口头介绍是一种办法,但口说转瞬即逝。最好的办法是把探索的结果写成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在报刊上。发表后,能使教改成果:传播的范围要宽得多,传播得时间要久得多影响也要大得多。例如 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学法”,邱学华老师创立的“尝试教学法”,如果不发表,其影响就有可能仅局限在一个学校或一个地方。

当前,我国的教育科研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种是专门搞理论研究的,他们很少接触教育、教学实践,而是关起门来看外国的教育著作,关起门来写教育科研文章。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当然很难谈得上有实际指导意义,一般老师看不懂,也不愿意看。另一种人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主要是教师,他们则走向了另一面:埋头苦干,而不去总结经验,不去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应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许多有价值的科研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许多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并不是从“写”开始的,而是从“做”开始的,用“写”来指导“做”,用“做”来充实“写”“做”的过程,既是探索的过程,又是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这样,就可以提高“做”的积极性和探索性,从而达到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另有一种情况:“做”的时候并无明确的写作目的,“做”完成后觉得有一些体会,想写成论文,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作一次全面的回顾总结。这样回顾与总结,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有的老师,教了几十年书,对自己的教学很少做过反思与总结,结果是年复一年原地踏步,教学少有长进。若坚持实践与思考相结合,经常总结,就不但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很快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离不开撰写教育科研论文

(一) 它可以促进教师提高理论素养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需要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而且应是比较前卫的理论,若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作基础,仅列摆事实、教例、文章的“含金量”不高,那是很难成为教育科研论文的。所以,写论文,可以成为一种动力,即“逼”着自己去读书,去啃那些自己原来并没有真正领悟的教育理论。每写一篇论文,就学习了一次教育理论,论文写得多了,理论素养就自然渐渐提高了。

英国18世纪著名物理学家亨利·卡文迪什,早于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发现了“欧姆定律”。可惜卡文迪什的文字功夫太差,他未能用书面文字及时地表达自己的科研成果,阐明自己地学术观点。他在一生近50年地科学生涯中,连专论也没写过一篇,留下的只是一堆杂乱的手稿,因而他的研究成果影响不大,本人的知名度也不搞。倘若他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又能及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论文发表,那么物理学上著名的“欧姆定律”恐怕就要更名为“卡文迪什定律”了。

(二)

它可以促进教师广泛地吸取信息。

写论文,可以“逼”教师去广泛收集信息,看看在某个问题上别人已经探索了一些什么,哪些探索比自己高明,哪些探索还不如自己。信息多了,教师就会站的比较高了。

(三)

可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水平的提高,主要是教学实践,但光有实践肯定不行。离开了研究、分析、反思、总结,教学水平的提高就可能出现“高原”现象。

(四)

可以促进教师成为名师乃至成为教育家。 会教书又会写文章的教师很快就可以出名;而会教书不会写文章的老师出名就很难了,这是信息社会的特点。

第二章 教育科研论文的特点

教育科研论文属于议论的范畴。议论文,是用议论、说理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章体裁,一般具有理论性强、概括性强等特点。教育科研论文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教育、教学及其规律的一种议论性质的文章。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1.源于实践

一、实践性 : 2.受实践检验 3.在实践中发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理论性

因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其基本特征便是“论”,有论点、论据,并且运用恰当的议论方法,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具有指导性。

三、科学性与逻辑性 科研的任务不是记叙事实,不是抒发感情,而是要揭示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成为教育教学的指南。

立论上:不带个人偏见,不主观臆断

要求 论据上:要求真实可靠,占最多的资料 形式上:注重逻辑性,使文章富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四、针对性

主要是针对现实情况,从当前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出发,从中筛选人们十分关心而又未能解决的课题。

五、创造性

第三章 教育科研论文的分类与基本模式

大致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经验总结、心得体会。

一、实验报告(研究报告)

△实验报告是把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课题进行总结的文章。

△实验报告终结后,可以写;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可以写。(没有进行实验,研究,是写不出好的实验报告来的)

实验报告的写作,一般须写清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实验的缘由。为什么做这个实验,面对的是什么实际情况,受到了什么启示,依据

(课题的提出)怎样的理论。

△实验的措施和过程。(课题的开展)实验如何操作的,分几个方面实施,分几个阶段开展。遇到了什么新情况、新问题,如何解决的。——且报告的主体部分,要写得详细,让读者能仿效操作。这才具备推广的条件和价值。

△实验的成效。坚持实事求是,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课题的研究成效) △问题的讨论。还有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可有可无) 对于如何实事求是地总结实验的成绩上,要有说服力,注意:①如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比较,必须有可比性,实验班本来基础较好,就不可能把通过实验后仍然高于非实验班,都归因于实验的结果。②实验对象在实验初与实验结束后成绩的对比,提高幅度也不能单以考分来评定,因为考题难度也不会完全一致。

二、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表达研究成果的议论性文章。

基本形式:包括:序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1.序论:又称“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一般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由来或背景。

2.本论:侧重详细论述作者的研究成果,应有层次展开论述。 3.结论:是本论部分的结语。又的学术论文含在开头或本论中。

三、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把调查情况、研究问题取得的材料提炼出规律性认识后所写成的文章。它与实验报告的区别在于,实验报告重在写自己实验及结果,调查报告重在写教育、教学客观存在的现状。

△模式:

调查报告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要具有以下内容:前言:交代调查的目的,调查的问题、对象和方法。

主体:归纳调查的状况,并加以说明和论述。 结论:结论性认识。

四、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是把教学经验系统化,并从一定的理论高度对教学经验进行分析而成的一种教育科研论文。这是教师写得最多得一种教育科研论文。

△经验总结与学术论文的比较:

共同点:都属于论说文的范畴,都要说道理。

不同点: ①学术论文(篇幅长):侧重于理论论述,要全面、深刻、系统,可摆事实,也可不摆事实。 ②经验总结(篇幅短):以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为名,实践特征强,注重摆事实,而且大多结合个人的实践来摆事实。

△写好经验文章的四句话: 1.一个好论题,口子宜开小。 2.一组好例子。(作论据用) 3.事实加分析。

五、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也就是教育杂文,其素材既可以来源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也可以是读书读报,或看了别人的教学而产生的心得体会。篇幅一般千字左右,行文也比较活泼。

关键是要有一个好事例:新颖、有内涵、发人深省。

第四章 教科研论文写作前的准备

写作前的准备指下笔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愈充分、愈扎实,写作起来就愈顺利,文章质量也会提高;反之,写起来就会遇到很多麻烦,觉得材料不够用,论证不充分,等等,又要搁下笔来临时再去补充,阻阻滞滞,停停打打,无法一气呵成,不仅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写出的文章也没有那么流畅。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材料都准备齐全,就等于走完了写作全过程的一大半。准备工作包括四个方面:思想理论准备、开展教育研究、进行实际调查、搜集积累资料。

一、作好理论准备

学术论文,本身就是一种理论的阐述。

经验总结,同样离不开理论基础。首先,没有理论基础,你的经验到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也难以特别清楚。

例如,过去在语文教学上流行一个“讲深讲透”的口号。在这个口号下,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刨根问底,抓着一个小处都要去发掘微言大义,好像这样做了就使学生收获很多,认识最深。其实,这又是忘记了《大纲》所规定的教学深度的标准。违背这个标准而笼统地、简单地提出“讲深讲透”都是会产生严重负面效应地。举个例子,初中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上本科读中文时,还会遇到《背影》;如果读研究生,专攻现代文学,还得读《背影》;你如果成了专家,专门研究朱自清你还要研究《背影》。那么在初中就要“讲深讲透”,这个“深”与“透”是要达到本科标准还是研究生标准呢?可见这个提法是不正确的。你若缺乏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就会很赞成这个提法,认为这是负责任的,是最能显示教师水平的,是让学生有收获的,这就是凭主观所产生的“想当然”的错误。

△没有真正的理论水平,又最容易机械地、错误地套用理论。

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三年级)短语“大摇大摆”时,机械套用“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例子。其实,三年级学生对“大摇大摆”并不陌生。

最后,理论上的准备,以长期的、渐进的,不能靠突击。当然,在集中研究某一问题时,针对性地学一些理论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开展教育科研

这里的教育科研,并不狭义地指课题实验,它指包括课题实验研究在内的一切教育教学的研究,当然也就包括我们日常工作中所经常进行的教研活动了。

三、进行调查研究(略)

四、搜集积累资料(略)

第五章 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对教师的要求

“文如其人”从一定意义上说,写作活动就是写作者自我展示的过程。作者的职业道德、理论素养、文化底蕴、实践经验、写作技能,都能在其所写的文章里得到反映。撰写教育科研论文对教师的要求有:

一、较完备的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教师,较完备的专业知识应该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所有教师都应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学法规、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知识,以其中的教育思想为例,就涉及到教学观、师生观、人才观、质量观等,这些往往与一名职业教师的认识水平有着直接关系;二是教师个体所从事的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物理教师应掌握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英语教师应掌握英语方面的知识。

二、丰富的教学实践

丰富的教学实践,对于写经验文章而言,它是基本材料;对于写理论文章而言,它是论据。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就没有论文。

三、深厚的底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长久而广博的学识储备,必定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论文创作而言,必将有如神助。 词典中对“文化”一词的解释;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文化底蕴,说到底时一个学识储备问题。所谓学识,即学问知识。这里的学问知识当然包括有教育、教学方面的学问、知识,但主要指的是除此之外的学问、知识,如人文知识、艺术修养、严谨的逻辑思维等。

例如,作者一般都知道写论文要围绕主体选取必需的材料,要选取典型的材料,要选取新颖生动的有特色的材料。可有的人,一旦面对杂乱无章的一大堆材料时,又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这里就有一个“慧眼识珠”的问题。“慧眼”靠的是就是作者的文化底蕴。

四、翔实的资料文献(略)

五、不懈的写作追求(略)

人只要有这种执着精神,成倍地付出别人所不愿付出的代价,他总会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功。写作并不只是妙手偶得之,只有凭天赋才可能办到的事。

第六章 教育文稿题材的捕捉

教育教学文稿的写作,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理论问题,但实际上主要是一个实践问题。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要想写好教育文稿,光听几个讲座,看几篇理论文章是不行的,关键还是要有自己的写作实践。在自己不断写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应该怎样写和怎样才能写好。下面就从教育教学实践的这个角度,谈谈教育文稿写作中题材的选择。

一、从教学实践的成功中捕捉

和生活是创作源泉一样,教育文稿写作的源泉是教育实践。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师都会有令人欣赏的成功的实践。这个成功,不一定是很大的成功,可以是自己满意的一堂课,精彩的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巧妙的问题解答,或者一次高效的作业训练等等。成功了,不妨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会成功?类似的成功有没有了?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广泛地想,说不定就能捕捉到一个好题材。

二、从教学实践的失误中捕捉 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老教师有,新教师也许更多。本来设计得好好的,可是一上讲台,结果讲得乱七八糟;原以为这样教是很不错的,可一试,完全行不通。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弥补?等等。对失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认真的总结,也是教育文稿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从学生学习的成功中捕捉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智商的高低和勤奋与否这两个因素外,还有学习的方法、技巧、个性等因素。就是说,有些学生在某些方面成绩突出,并不就是智商特别高或特别勤奋,可能是技巧和方法等方面的原因。智商无法借鉴和学习的,假如是方法、技巧和个性等因素,那么,教师就应该帮助总结,并设法加以推广,让广大同学都受益。

四、从学生的失误中捕捉

学生学习的失误,是指应该或可以得到好成绩而没有得到,没有得到的原因不是因为基础太差或根本不懂,而是因为没有掌握某种方法和技巧,或是缺乏某种经验,或是受某种心理现象(心理定势、心理眩惑等)的干扰。对于这种失误,教师最好事先进行指导或提示,予以防止,也可以事后总结,以防止再次发生。如学生的失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教师可撰写成文章,让更多的人明白。

五、从听课评课中捕捉

听课评课实际上是一种比较,自己是怎么教的,别人是怎么教的;自己是这样评的,别人为什么不是这样评的,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为什么人家会这样教,这样评,只要深入地思考,必定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灵感。作为教师,听课和评课是很多的,大家千万不要轻视,而应该把它当作是一个捕捉写作题材的极好机会。在听课中,可以捕捉到大量的写作素材。

六、从阅读别人的论文中捕捉

对于一个有志于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人来说,经常阅读别人教育文稿是很有必要的,它既可以知道自己的教育实践,也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启示,触发自己写作的灵感。阅读别人的论文,当然不是为了跟着别人去写,看他们写什么自己也连忙去写什么,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借鉴和联想,发现他们还未说到的东西。阅读论文,范围要尽可能广些,不要只限于自己的学科,最好也不要只限于教育这方面的。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要适当看到别的专业、别的行业的文章,没有时间,只看看标题和内容也好,以拓展自己的视野。

七、从浏览报刊杂志中捕捉

写教育文稿和写其他文章一样,要做有心人。论文题材的来源是相当于广泛的,它不只来源于教学,也不只局限于教材和参考书,要留心丰富多彩的生活,也要留心一般的报刊。在浏览书报杂志时,要经常想一想:与我的教学有没有关系?与论文写作是不是相通?有些材料,粗粗一看,毫不相干,看细细一想,说不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材料。

八、从与师生的交流中捕捉

在课余,和学生交谈是常事。就其内容来说,大多是属于教学方面的,又以学生询问和请教为多。在交谈中,教师要时时留意,因为学生的询问和请教往往是有感而发的。在和教师交谈中,同样可以捕捉到不少题材。。

九、在讲课过程中捕捉

在讲课过程中,或者是自己实践就得到某种悟性,或者是受到学生发言的启示,有时会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的材料,或者突然闪过灵感。对此,要及时记录,常常是稍纵即逝的,如不及时捕捉,很有可能失之交臂,以至永远也不再来。一节课下来,要用几分钟时间仔细想想:课堂上有没有新的东西出现,有没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如有,可用简洁的语句把它记录下来,最好在不显眼处,以便常见常思。

十、从钻研教材中捕捉

钻研教材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大量的写作素材。教学的前提是钻研教材,教师不能只看参考资料而自己不去钻研教材,不能只听别人的观点而没有自己的观点。在钻研教材过程中,如有新的认识或新的观点,并有比较系统充分的理由,又能作具体的阐述,那么,就很有可能成为一篇教研论文。有些教师认为:教材很熟,许多都是一目了然,有什么可以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呢?而且参考书上也分析得非常详尽了。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教材不论深浅,只要深入而冷静地钻研,任何教材都可以捕捉到尚未挖掘出来的东西。

第七章 论文的病例与修改

一、题目的修改 1.大题小作

题目涉及面太宽,而文章的内容却较窄。如:《对义务教育阶段考试改革的思考》。写的是对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命题的改进意见,而“考试改革”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如考试制度、考试频率、考试结果的表达。考试形式(笔试、口试、开卷试、闭卷试);考试命题只是其中的一个子项。因此这个文题就应改为:《对义务教育阶段测试命题的思考》

2.小题大做 题目不能涵盖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浅谈跳高教学步骤的模式设计》而文章的内容却是以跳高教学的模式为例谈开去,谈体育课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标题的题义就偏了,宜取为《从跳高教学看体育课教学模式设计》。

3.题意不明

即文题的语言存在歧义,令人捉摸不定。例如《信息化语言教学刍议》。对此问题有两种理解:①将“信息化语言”堪称一个短语;②使语言教学信息化,让学生理解语言,重在接受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如意义信息、知识信息、情感信息等。

4.文题有语病

如《中学说话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现状”一词用得不当,应改为“存在问题”。即《中学说话教学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5.用语不得体

如《淫雨菲菲,连阴不开——谈作文教学的困惑》 ↓ ↓ 描写性语体 论说语体

因为混杂使用,所以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另外,题目的含意也不明,到底是教师对教感到困惑呢?还是学生作文思路“不开”,觉得无话可说而感到困惑呢? 这样的文题,有时作者自己还会很得意,自认为很形象,很新颖,不曾想到人家阅读的效果会这样差,真叫弄巧成拙。

修改:⑴《解放思想,激发兴趣》——谈解除学生作文的困惑。 ⑵只用副标题。

二、提纲的修改

1. 提纲与题目错位

题目表述的是这个意思,提纲从表面上看似乎也在表达这个意思,但仔细一审视,就会

发现它实际上表述的却是另外一个意思,两者错位了。例如:充分利用教材,突破人物写作教学的难点 (幻灯14) ⑴人物的外貌描写要抓住特征 揣摩教材中富有个性的外貌描写

⑵人物的动作描写要生动细腻 领悟教材中准确、细致的动作描写

⑶人物的语言描写要符合个性 品味教材中典型的人物语言

⑷人物的心理描写要真实感人 理解教材中含义深长的心理活动

根据题目,这篇文章应着重写“怎样充分利用教材,突破人物写作教学的难点”。比如:

“揣摩教材中富有个性的外貌描写”,“品味教材中典型的人物语言”。“理解教材中含义深长的心理活动”等。这样,题目与提纲逻辑关系是一致的,提纲是题目的具体体现。而这里的“人物的外貌描写要抓住特征”等提纲,实际上是在讲一般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经验,而不是在讲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不是在讲如何“利用”和如何“突破”。它虽是教研论文的题目,但不是教研论文的提纲,两者错位了。

2. 提纲与小标题错位

如果我们把论文的题目、提纲、小标题分成三个级次的话,那么它们的逻辑关系应该是:

提纲要围绕题目,为题目服务,而小标题则要围绕提纲,为提纲服务,这样层层紧扣,环环相连,才能说是逻辑严密。有些论文,题目与提纲之间的逻辑关系倒还过得去,可提纲与小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发生了错位,思路比较混乱。如下面这个例子:大面积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

⑴领导重视 常抓不懈

①培养儿童正确的写字姿势 ①鼓励教师练好基本功 ②鼓励教师练好写字基本功 ②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 ③摸索写字规律,提高写字质量 ③定期检查教师教学计划的落实 ⑵激发兴趣,持之以恒 ①提高学生写字兴趣 ②经常进行写字竞赛 ③成立写字兴趣小组

这里我们不说题目与提纲之间的关系,只说一个提纲与下面三个小标题之间的关系。第一个提纲是“领导重视,常抓不懈”,按理下面的小标题就应该围绕这个提纲展开论述,可是当我们一个个审视后就会发现,有几个小标题就不属于提纲所包含的范围之内。比如,“培养儿童正确的写字姿势”,这恐怕不是领导直接去做的事情吧,而应该是教师的职责。再如,“摸索写字规律,提高写字质量”。摸索写字规律,这恐怕也应该是教师的事,而不是学校领导的事;至于后半句“提高写字质量”,下面的提纲和小标题都应该是它的具体化,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正像一辆自行车有轮子、车杠、把手、座凳等几个部件组成的一样,部件就是部件,在轮子的地方就应该是轮子,把手的地方就应该是把手。如果在该安轮子的地方不放轮子而安上一辆小小的整车,那就变得不伦不类了.这个提纲下的小标题如果作如下改动,其逻辑关系就比较顺了: ⑴鼓励教师练好基本功 ⑵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

⑶定期检查教师教学计划的落实.

三、标题的修改 1.标题间的互相包容

一个提纲下的几个小标题应该是并列关系,不应该是种属关系或交叉关系.所谓并列关系,就是小标题之间逻辑关系是在同一范围内的、相互排斥的、单独成立的子项之间的关系.但在有的教研论文中,同一提纲下几个小标题之间关系混乱,有的构成种属关系,有的构成交叉关系。

2.标题排列顺序不当

同一层次上的几个小标题应该是并列关系,但不能因为是并列关系而随意排列,必须充分考虑它的内在逻辑性。比如,时间上、程度上、主观上、等级上等方面的顺序,让并列的子项也有一定的逻辑内涵。但有些论文的提纲或小标题虽是并列关系,但在排列的先后顺序上不大讲究,逻辑顺序比较混乱。

3.标题制作技术粗糙

一篇好论文,不但逻辑框架要合理恰当,而且在提纲和小标题的制作方面还要力求规范,语言上力求统一协调,让人看起来顺眼,读起来顺口。这虽然属于技巧问题,但实际上也反映出作者的思路是否缜密严谨,反映出作者是否经过深思熟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逻辑问题。从现实来看,有不少论文内容较好,思路也大体清楚,但就是缺少精加工,在逻辑上还经不起深入地推敲。

四、材料的修改 对材料的要求是要求要能证明论点,与论点完全保持一致。

对于材料,还有个表述问题。初写论文的人在这方面常出的毛病就是爱对事实性材料作形象性描写,把事情的过程写得很细、很长。其实,论文不是靠形象、情感去打动人,而是靠道理说服人。引用一些事例也只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可靠,有事实为证。所以写事要尽量简约,要用概述,介绍清楚了就行。

五、序言的修改

序言,写在文章的开头,有的称序论、前言、引言、绪论,长篇的实验报告也有的称“问题的提出”。短篇的文章都有序言,大多不写出“序言”这个标题来,只是写一段话,放在文首。序言主要说明文章讨论的是什么问题,作者对此持什么观点,即揭示观点。序言要写得很简短。短是相对全文而言的。如果全文很长,序言自然也可相对长一些。如果全文2000字,序言一般就不要超过200字了。序言太长,就会影响整体结构的匀称,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

六、论证的修改

论证的任务是要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论证得越充分、有力,论点就越能让人理解、信服、接受,今儿内化为读者认识素质,又影响其情感、行为。

初学写论文的人,容易犯以下几种毛病: 1.缺乏规律性的概括论述

这类毛病在文章形式上的表现就是“论点+事例”。一个分论点提出后,没有必要不理解分析,马上就来一个“例如”,举出一个例子来。这样做就会存在缺陷。一是论点往往是概括性的,其内涵是丰富的,需根据行文表达的需要进行规律性的概括论述,二是例子有时负载的信息页是丰富的,也需要明确其在文中的论证方向。。

2.相关概念阐释不清

阐释也是一种论述,写作时对文中所用的概念,如果是大多数读者感到陌生的,就应加以必要的解释,以减少阅读障碍,也使自己行文更显流畅。

3.缺乏前提,推理不当

推理是一个由已知的判断推导出的思维过程,它在论说的写作中经常用到。要得出一个正确的推理,必须要有充分的前提条件,条件不足,而又硬推出结论来,就犯了形式逻辑上的错误。

4.条件不足,牵强附会 文章论证过程说不出充足的道理,生拉硬凑作出结论,使人无法信服。尤其使写取得某种成果时,看不出有力的足以产生这种效果的措施,使人觉得只是瞎吹而已。

5.由述到论,归纳不当

一般议论段得结构都是小“三段论”式,先点题,再论证,后归纳。那么这个归纳应该顺着论述作总结,有水到渠成之势;而且这个结论又是全段中心得一个深化。可是有的文章把结论作偏乐,似乎另立出一个中心来,使人读起来难抓要旨。

七、语言的修改

教育教学文章总归是论说文体。论说文体的语言自有它的特点,特别强调规范、简洁、平实、明快。写出来的论文要能让读者理解。同一个意思,你写的别人看不懂,你就不高明;人家写的,简单几句,大家一看就明白了人家就高明。写作一定要为读者着想。初学写论文的人喜欢堆砌词语,尽选漂亮的往上面搬;有的人也爱故作高深,生造一些词语,新术语成串,让人看了云里雾里,这启示有点故弄玄虚。语言要规范,要无明显的语病。句子尽量写得短一点,不用结构复杂得长句;遇到长句,可以切分开来,用两三分句去写,让人读起来又轻松感。

论文讲稿写作指南

公文写作讲稿

公文写作讲稿

记叙文写作讲稿

公文写作讲稿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

论文写作讲稿
《论文写作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论文写作免费 讲稿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