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函数概念教学的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5: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函数概念教学的案例分析

胜利二中北校区

刘兵

函数概念是高中数学重要的概念之一,其思想充斥在代数的各个方面。初中学生虽已接触过函数的概念,但那时仅对函数的概念描述性了一下,无定义域与值域可言。高中数学给函数定义一新的内涵,增加了“对应法则”和“定义域与值域”,又解释为“函数实际上是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由描述性语言过渡到集合映射语言。因此高中函数概念是在新的高度去同化与提升原有概念。函数概念的教学,如何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让学生参与概念发展的全过程,以达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教学目的,以下是一名教师关于一个函数概念教学的案例与分析。

一、案例背景:

函数概念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一个难点,铁别是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乃至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因此,如何通过函数教学,让学生不但学好函数概念,理解静与动的辩证关系,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教与学的双丰收。

二、组织教学:

师: 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采用自学导引组织教学。先和学生回顾初中函数概念及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以此提出问题,投影显示:

师 :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函数例子的判定与学生已有知识发生冲突,需要对函数概念的深入理解。

学生的主要错误可能出现在:y=1(x∈R)不是函数,因为式子中没有自变量x。问题2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因为经过约分两式是相同的。 师: 请学生关注刚发下的自学导引学案:

( 1)学生新入学,开学初要分配座位,每一位同学指定这个班的教室里唯一一把椅子。 ( 2)住校生分配宿舍,给每一位住校生指定学生宿舍里唯一一个床位。 ( 3)集合A到B的对应:乘2

(4)集合A到B的对应:求平方 (5)集合A到B的对应:求倒数

实施任务:

师:观察、讨论上面的对应都有什么样的特点?上述五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点?同桌间相互交流

学生观察例子时,教师 在巡视,大多学生观察、思考,也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同学交流众说纷纭,意见不一致,教师找了一位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生:一个变量在某一范围内每取一个确定的值,另一个变量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师: 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对(1)、(2)作图示分析,以加深学生对一一对应的理解;同时师生一起回答(3)、(4)、(5)的对应为一对

一、二对

一、一对一。接着采用自学导引,直接用文字表述抽象出函数概念及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并指出两个函数当且仅当他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函数。 函数概念在学生不经中引出,从而降低了难度,然后检查学生是否理解概念。请学生观察(3)、(4)、(5),并指出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3)中值域为{1,2,3,4,5,6},显然出现了问题,一句定义正确地予以纠正,显然应去掉集合中的

1、

3、5才符合定义。 布置学生说出 “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并及时纠正出现与定义相悖的地方。 投影显示:

理解函数的定义,应该注意:

① 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一种对应 ② 符号“f:A一不可。 B”表示A到B的一个函数,其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三者缺③ A中数去只有任意性,B中数的必须有唯一性 ④ f表示对应关系,不同函数,f含义不一样

⑤ f(x)是一个符号,不代表f与x的乘积,还可用g(x),F(x)等表示 回答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甲: y=1(x∈R)是一个函数

学生训练:例 1,求下列函数定义域:

因为时间关系,教师 讲了(1)(2)例题后,就下课了,布置完作业后,结束任务。

三、案例分析:

从教师 的数学任务框架来看,他要求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三要素,会求函数定义域,这些对学生都是具有挑战性,所以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保持高水平的任务,在组织学生由(1)、(2)、(3)、(4)、(5)自主建构导出函数概念时,所花的时间较少,没有帮助一般学生深入理解;问题

1、问题2对学生是具有挑战性的,在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参与进去的时候,教师以成绩优秀的学生思维代替一般学生的思考;师生解决(3)、(4)、(5)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后,对定义域、值域这两个概念讲解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化,对值域C

B也没点清楚;写成y=kx等教师讲评时,也没有让学生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而只是订正,重点转移到答案正确与否。整堂课下来,虽然采用了自学导引学案、投影、积极开展师生交流,但教师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思维及本堂课的教学进度,把高水平“做数学”的任务降为低水平的程序型。影响本节课的因素如下:

(1)挑战成了无问题行为:问题

1、问题2对学生是具有挑战性的,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学生必须深层次理解函数概念。理解这一概念一般要经历:识别不同事物→从一类相同事物中抽出共性→将这种共性与记忆中的观念相联系→同已知的其它概念分化→将本质属性一般化→下定义等过程。所以函数概念建构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完成。然而老师没有保持问题的复杂性,降低了难度,大部分学生只是按照老师设计的问题回答,轻描淡写的过去了,对函数的概念形成是由教师设计好的学案直接给出。事实上,课后很多学生对函数的概念还是一知半解,自然在解决问题时错误百出。

(2)没有督促学生保持高水平的认知过程:由学生观察五种对应,得出共同点时,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做,显得有些焦虑,老师没有促使学生努力建构,也没有给学生搭脚手架,而是更关注课堂教学进度,以成绩优秀的学生思维代替一般学生的思考。自学导引学案中的(1)、(2)、(3)、(4)、(5)五种对应,都是具体、特殊、有限的,从特殊到一般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它需要学生经历大量体验后才能主动建构知识,参与知识产生和形成的全过程。 (3)未在概念间建立联系:函数概念的教学实际上是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同化教学,所以函数概念应与初中概念紧密联系,集合A中的自变量x对应集合B中应变量y,对应关系一定要让学生理解。看到函数就该想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定义域求法是本节课重点之一,值域求法是难点之一,应注意联系。然而这次课教学设计忽略了这个基础。

4)教学重点转移到答案正确与否:教师在学生解决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时,未关注学生思维,而只是简单订正,在讲解例(1)、(2)时,也只关注程序及答案正确与否。教师关注模仿和反复的练习,认为这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5)未建立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之上:教师更多的关注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不是倾听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估计过高,跳跃太快,题目梯度不大,容量较大,过度稍快,学生有些还是不清楚。

(6)时间:由于教师过于关注教学进度,结果让学生自主建构函数概念的时间太少。

四、启示:

导出函数概念后,对函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关系,要点清楚,定义域是重点,函数的性质都是在定义域内研究的,值域是一个难点,本节课应着重讲清这几个概念。由学生展示高水平思维同时,也要发解一般同学的理解程度。

通过对一次公开课的案例分析,它给我们的帮助是明显的,我们的教师要即时总结教学经验,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长期的学习、积累,才能厚实我们的专业基础,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风格,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函数的概念教学案例

函数概念教学反思

函数概念教学设计

函数概念教学反思

函数单调性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函数概念的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

函数的概念教学反思)

函数的概念教学反思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概念教学反思

函数概念教学的案例分析
《函数概念教学的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