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说课稿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6:0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仓颉中学 杨晓梅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将从教材、学情、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思路五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说教材

1、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四第八课第2框的内容。本节课承接《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是辩证法发展观的方法论。主要由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两目内容组成。

学习本框对于对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认识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按照新课标理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新事物、量变、质变的含义,理解新旧事物的区别,理解前进性与曲折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以生态文明的相关事例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究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状态。从而正视人生,为实现理想踏实奋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发展的观点,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将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结合起来。

3、教学重难点

重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

依据:这一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应用广泛。 难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依据:新旧事物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

二、说学情

知识起点:高二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同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已经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并且也认识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身心特点: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分析、理解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 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

三、说方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启发式教学法(循循引导、启发思维) 学法:感悟学习法及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依据: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迪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导入新课——合作共进——提炼升华——作业布置。 (一) 导入新课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他曾谈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总书记坚持了什么观点?——《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设计意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下面探究活动的设置做好铺垫。 (二) 合作共进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并反馈学生预习情况。

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趋势)

教师: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天更蓝。我们一起来关注新能源汽车。(展示图片) 新能源汽车VS传统汽车

学生讨论: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的优缺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习惯,通过讨论质疑碰撞思维,也让为下面两个探究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

重点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趋势)

学生活动:结合导学案上的材料和问题,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口头展示。

探究活动1:

问题1.你认为新能源汽车前景如何?属于新事物吗?试概括新事物的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含义”,明确“新、旧事物的区别”以及“新事物的前提是光明的”的原因。

问题2.尽管国家大力支持推广新能源汽车,但观察我们的周围,传统汽车依然占据主流,说明了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道路是曲折的”的原因。 问题3.试总结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迎接挫折与考验。 过渡:美丽中国,不仅天要更蓝,而且草要更绿。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转移到呼伦贝尔大草原。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教师:(展示呼伦贝尔草原滥垦滥采前后的对比图片)之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后是草原变荒漠。

重点二: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学生活动:结合导学案上,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然后派代表展示和点评。(任务安排:

1、

2、

5、6组分别展示

1、

2、

3、4题,5组点评

1、2题,6组点评

3、4题。

问题1.当第一个坑在草原出现时,草原是否还能被称为草原?这是一种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量变的含义、特点、状态。

问题2.若草原由一个坑发展到无数的坑,直至最后变成沙漠,这是一种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质变的含义、特点、状态。

问题3.当地滥垦滥采能立即引起草原变成沙漠吗?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得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问题4.面对千疮百孔、惨不忍赌的草原,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同时也引导学生总结对应的方法论。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指点迷津、知识深化】

学生活动:自主纠错,并解释。(在电子白板上操作) (1)新出现的、形式上新颖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 (2)要使事物发生量变必须在数量上变化到一定程度。( ) (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4)质变就是发展。( )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让课堂有深度。

(三)提炼总结 教师:展示框架图。

情感升华:建设美丽中国,人人需要行动起来。(展示绿化图片)塞罕坝人工林场的建设历时55年,克服艰难险阻,从一棵树到一片森林,再到百万亩林海。无不说明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

一、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我们的学习过程就是克服困难的过程、量的积累的过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我们终会到达光明的明天,实现质变,跨入大学的校门。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前程似锦。

(四)作业布置

美丽中国,人人行动。用个人小梦铸就中国大梦。你有梦想吗?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说明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说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出发,遵循“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要求。重点从挖掘学生的探讨、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力,低起点、低坡度设置许多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说课稿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9.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说课稿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说课稿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说课稿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