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题(材料)

发布时间:2020-03-01 19:03: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

一、知识点:

1.心理学衡量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有很多方法,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测验法 2. 超常儿童的教育目标在于如何促进儿童的自然倾向朝各种创造性思维发展 3.为各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是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4.蒙台梭利是较早涉及学前儿童教育的、较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 5.补偿性发展是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教育可以提升他们的智力水平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盲的标准是双眼中优势眼的最佳校正视力为D.0.05之下

7.智力落后儿童注意的特征是注意的转移和分配能力差且持久性差

8.语言障碍是儿童期各种发展障碍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出现率为3.5-7% 9.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我们可能面对的数量不多的三种生理发展障碍的儿童是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儿童和病弱儿童。

10.传统的语言障碍研究中,言语障碍的主要表现为音质、流利和清晰度方面的障碍

11.流畅度异常和音异常的表现特点

12.在一体化教育活动种,对口活动都应该每周定期安排,并且不能少于2次 13.递减强化可用来减少不当行为,要求在行为以低比例出现时进行 14.孤独症儿童特征

15.智力落后儿童早期干预中的整合性原则 16.多动症儿童的特征

17.创造型超常儿童表现出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思维特点

18.对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测验,我们常常采用的是中国比奈智力测验 19.智商平均水平为100 20. 超常儿童在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涉及学习内容、技能和学习环境 21.“超常智能”观点

22.Shah(1982)等人研究指出,孤独症的三大核心特征是社会化障碍、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

23.多动症的症状一般表现出来的年龄是7岁以前

24.生理发展障碍儿童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感官、动作和身体健康问题的儿童

25.在游戏治疗中,治疗者应扮演的角色是沟通者

26.智力落后儿童的生理需要和较高层次需要的发展特征是生理需要亢奋但认识需要缺乏 27.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的三项指标 28.“头脑风暴法”在集体环境中对儿童的作用

29.鉴别儿童特殊才能的测验是哪一种量表

30.游戏与游戏治疗在儿童参与活动目的上的区别 31.学前特殊儿童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32.视觉障碍儿童的听觉想象比较好,能够对声音进行较为精细的分辨,从而体会和想象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33在癫痫症儿童发病过程中.教师应顺其自然,不阻挠其活动

34.儿童在语言、概念化、社会性、情感和动作能力方面飞速发展的时期是生命最初的5年 35.《哈尔滨宣言》正式提出全纳性教育观念

36.回归主流教育模式包括资源教育模式、教育配对模式、咨询教育模式和混合服务模式

37.在学前儿童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障碍类型是语言障碍 38.语言发展异常的类型

39.孤独症具有社交困难,言语发展迟缓、语言刻板、奇异难懂,刻板或仪式性行为等症状

40.身因论认为儿童孤独症产生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

41.于1909年开始最早尝试对儿童进行心理治疗的是弗洛伊德 42. 学前儿童行为矫正技术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正强化

43.构音异常有6种不同表现,一般是替代音、歪曲音、省略音、添加音、声调错误和整体性的语音不清

44.语言矫治工作中的兼顾个人与集体原则

45.在所有学前儿童中,说话流畅度异常约有5%,其中大多形成于2~7岁 46.认知行为矫正理论的观点

47.语言障碍儿童有独特的心理特点,这个群体有很高的异质性

48.维果斯基提出感觉材料和真实物体是概念不可分割的部分,儿童是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学习词汇和各类概念。

49.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表现是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当

二、名词解释题

正强化:正强化是指当一种操作性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后及时得到一种强化物,如果这种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的需要,则以后在那种情境或刺激下,这种特定的操作性行为出现的机率会升高

智力超常儿童:主要是指智商超过130的儿童或在某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情绪行为异常:是指儿童长期存在的,能影响自己发展或他人的情绪行为过度,不足或不恰当的状态

肢体障碍儿童:是指因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

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的儿童

智力落后儿童:指那些在发育期内,一般智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正常水平,并有明显的社会适应障碍的儿童。

语言发展异常:是指理解或使用口语,书面语或其他符号系统时出现障碍,语言发展的速度,程度等低于正常儿童。

游戏治疗:以儿童为对象进行心理治疗的人把游戏作为与儿童沟通的媒介,让儿童通过游戏“玩”出自己的问题。这种凡是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媒介的心理治疗被称为游戏治疗。

儿童多动症:是学前教育机构中常发现的一种心理行为障碍,是指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症,也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

多动症:也称“多动综合症”,是指发生在儿童期内,行为表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能集中、活动过多、人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个别化教育方案:是教师和家长合作为某个特殊需要儿童建立的个别教学计划。

特殊儿童:是指在生理上、心理上及智能上异于普通儿童,具有特殊的教育需要的儿童。其特殊的需要包括:特殊的教育场所、特殊的教育方法、受过特殊教育训练的教育者和教学手段等。

游戏治疗:是以游戏活动为媒介,精心为儿童创设一个充分自由、充分尊重及没有任何压力的良好环境,让儿童通过自由的游戏自然地表达情感,将内心存在的问题通过“玩”表露出来,从而建立起新的情感交往模式,有效地提高儿童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兴趣和愿望。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是指排除智力障碍和精神失常的情况所表现的行为与社会要求社会评价相违背,从而妨碍个人对正常社会生活适应的儿童。

代币制疗法:是指一种用代币做强化物来进行行为矫正的方法。

病弱儿童:也称有健康障碍的儿童,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因此需要特别关照和教育的儿童。常见的疾病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障碍疾病等。

早期干预:是指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丰富环境的教育训练活动,它适用于发展偏离(或落后)正常或可能偏离(落后)正常的五六岁以前(主要是3岁以前)的儿童身上,通过这种教育的实施,可望使这部分儿童的智力和能力有所提高,获得一定的生活能力和技巧,待他们成长到学龄阶段,可以更好的接受特殊教育或正常儿童的教育。

超常儿童:不只是智力和才能的高度发展,而是优异智力创造力及良好的非智力个性特征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故称其超常儿童.隔离:为了减少或消除儿童的某些不良行为而采取处罚错斯的一种方法。

三、问答题: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意义。

1、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成长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殊需要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的潜能的发展,以及有效预防学前特殊儿童第二障碍的出现

2、间接效益:对特殊需要儿童家庭的意义。学前特殊儿童有助于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特殊需要,并且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以帮助短自已的孩子,有助于家长减轻精神和物质方面的负担,为特殊需要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家庭条件。

3、社会效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为社会发展增加建设者的力量,有效地减少社会承担的特殊教育和残疾费用,同时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趋势

1.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一 2.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 3.整合教育的趋向

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

1.综合多种感官法 2.表象指导法 3.愉快学习法 4.试误法 5.及时反馈法 6.实践法

简述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内容.1.感知机能训练 2.运动能力训练 3.认知训练 4.语言训练

5.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 6.日常生活技能的训练

如何从技能培养上为学前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

1.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简述学前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应遵循在基本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量力性原则; 3.整合性原则; 4.反复性原则。

简述学前儿童发声异常的的类型

音调异常 音量异常 音质异常 共鸣异常

多动症儿童教育干预措施

1.行为管理治疗 2.认知行为治疗 3.心理治疗 4.环境控制 5.释放精力 6.药物辅助 7.饮食辅助治疗

超常儿童的典型特征有哪些?

智力早熟

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 掌握欲极强

简述游戏治疗的特征.1.游戏治疗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2.游戏治疗中包含着充分的教育因素; 3.游戏治疗是充分体现儿童自主性的; 4.游戏治疗是安全、愉快的。

语言矫治工作中的教师角色教师做语言矫治工作的任务

主要有 : 及时发现儿童的问题 , 树立良好的态度,为语言障碍儿童提供正确的语言范型 , 做好家长等人的工作,为语言障碍儿童制订和执行个别化教育方案。

听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答案:对听觉障碍儿童最重要的是进行早期干预。目前早期干预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教育。

听觉障碍于预有两个基本观念,一是回归主流观念; 二是整合教育观念 进行昕障儿童早期干预的基础,是要做到尽早发现听障问题,尽早佩戴助听器,并注意维护、保养和适时更换,进行师资培训。

教师要积极利用同伴教学模式,要结合使用手语交流法与口语交流法。还要特别重视数学,教育难度尽可能接近普通学前儿童的水平,为听障儿童日后进入正常学校接受教育做准备。

教师对听障儿童要进行一对一形式的个别辅导,矫治的时间要有所保证。

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如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干预?

提供支持性、接纳性环境; 培养语言沟通能力; 体验性认知学习感知觉统合训练 以儿童为中心 保护儿童安全

简述游戏治疗中的家长工作。

1.改变家长的态度;

2.增进家长对游戏治疗的理解;

3.争取家长对游戏治疗的积极配合三个方面。

如何发现并鉴别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1.、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基本表现:智力迟缓、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

2、用量表测查判断

3、议到儿童精神卫生中心检查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障碍的形成原因。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环境因素

如何从学习内容上为学前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

加深学习; 加速学习; 内容精深化; 内容新颖化。

简述孤独症儿童的主要行为特征。

社会交往障碍,缺乏交会性注意,言语发展迟缓,言语沟通障碍,语言表达怪异,

刻板性行为,拒绝变化,正常的记忆力。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语言矫治的方法。

1、儿歌故事法

2、全面交流法

3、多重刺激法。

4、日常交往法。

5、自然情境法。

6、游戏法。

简述学前特殊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

答案:

1.随班就读与个别帮助相结合的安置形态; 2.设立中心的安置形式; 3.对口活动的安置形态。

论述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

1.社会交往障碍 2.缺乏交汇性注意 3.言语发展障碍 4.言语沟通障碍 5.语言表达怪异 6.刻板性行为 7.拒绝变化 8.超常的记忆力

论述儿童情绪行为障碍产生的原因。

1.家庭环境不良影响 家庭不完整 冷漠的家庭关系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家长本身的情绪行为问题 2.幼儿园教育不当 3.社会环境的污染 4.生理因素

简述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的内容.

大运动能力的培养 精细动作训练 认知能力训练 语言能力训练 自理能力训练

社会适应与交往能力训练

从语言矫治的教育训练方法

①儿歌故事法。 ②全面交流法。 ③多重刺激法。 ④日常交往法。 ⑤自然情境法。 ⑥游戏法。

简述学前超常儿童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

符合儿童实际的原则; 全面发展的原则; 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 幼儿园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如何处理攻击性行为?

冷静的态度解决儿童的争端;

让儿童分清是非,进行说服教育; 用讲故事等方法进行正面教育; 冷处理的办法。

简述一体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

a、集体教学活动; b、分组教学形式; c、在集体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形式; d、个别辅导的形式。

试述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原则。

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

2、多重感官协调原则

3、自然性原则

4、安全性原则

5、全面性原则

6、持久性原则

论述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异常的形成原因

1、构音器官异常

2、脑损伤

3、智力缺陷

4、感官损伤

5、儿童情绪不良

6、缺少学习语言的动机

7、环境中缺乏正常的语言刺激等。

6、把代币制泛化到自然环境中去

简述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

1、正强化:正强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与奖励是同义的。正确使用下强化可以有效地增强好的行为,但使用不当会带来副作用。每个人所喜好的事物不同,在奖励时要注意强化物的强化价值,还要防止过多剥夺或饱厌现象。

2、间歇强化:间歇强化与连续强化相比较效果更强,同样也需要强化物的支撑;

3、区别强化:区别强化可用来减少不当行为,要求在行为以低比例出现时给予递减强化;

4、消退:消退是与连续强化相对应的概念。要防止给予不良行为注意,消退时要确保态度一致。

5、隔离:隔离是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进暂时将其从有强化物的环境中分隔开,严重者可用隔离室。

论述学前期多动症儿童的主要行为特征。

答案:

1.注意力集中障碍 2.精力过剩 3.行为冲动 4.情绪不稳定 5.学习困难 6.不良行为倾向 7.协调动作缺陷

试分析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a、言语与语言发展。语言是听力受损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问题;听

力受损儿童语言障碍明显。

b、认知与思维有听觉障碍学生的思维发展迟滞,在很长时期内无法将感知和思维统一起来,感知活动缺少思维和语言的积极参与,很难利用间接经验,主要借助于个体直接经验,感性知识贫乏肤浅,零乱。

C、社会化发展:听力障碍儿童与教师,同伴的交往较少,容易对别人产生误解,猜疑等,易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退缩,自我封闭等。听力障碍儿童倾向于与同类儿童交往。

联系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实际,论述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答案:

社会环境的变化:

父母教育存在的问题:过度教育、期望值过高、幼儿园教育不当:观念落后,家园教育不一致

如何应用行为矫正方法矫正儿童不良行为。

答案:

① 代币制。需要建立一套奖励代币的办法和兑换逆强化物的机制。

② 模仿和示范是相对应的。要给儿童正确的示范,防止不正确的示范对儿童的行为产生错误的引导。 ③ 行为塑造法。 ④ 结合实际

论述代币制疗法的程序和原则

1、明确目标行为

2、代币的选择

3、选定支持强化物

4、确定要奖励的行为与支持强化物的兑换比例及方式

5、严格具体操作

论述多动症儿童的教育与干预

1.行为管理治疗 2.认知行为治疗 3.心理治疗 4.环境控制 5.释放精力 6.药物辅助治疗 7.饮食辅助治疗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论文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2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重点总结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考试大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作业评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资料一00883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题(材料)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题(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