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文 情境教学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8:1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情境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也注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其中, 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在多年的工作研究中提出的“情境教学”的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和语言描绘情境”就成了在课堂上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由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根据情境教学理论、语文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大脑综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建立愉悦的表象,深化认知过程,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1] 李吉林老师在多年的研究中,提出了以下六种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的途径:[2] (1)以生活展现情境;(2)以实物演示情境;(3)以图画再现情境;(4)以音乐渲染情境;(5)以表演体会情境;(6)以语言描绘情境。无论是拼音教学、识字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情境教学都可以贯穿其中。下面我简单谈一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六种途径的运用。

一、以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是文学作品的源泉,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所在的那个特定时间、特定生活的反应。假若生活中没有黄鹂、柳树和白鹭,哪会有诗人笔下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呢?即使是神话作品中的神魔鬼怪,也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塑造的,它们只不过比常人的眼睛更大、鼻子更长而已。所以,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生活中,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可以减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对课文的陌生感,从而更容易接受课文的内容。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课文《狼和小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水的流向。二年级的学生虽然知识面不丰富,但却很容易想到水是往低处流的这一答案。这样,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狼是在找小羊的“碴儿”了。老师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思考水的流向这一问题,就减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感,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来,更容易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二、以实物演示情境

小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他们对于抽象的文字语言存在一种“恐惧感”,如果把课本中的文字语言转换成实物表演,则更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如课文《刻舟求剑》,老师在讲解时不妨采用实物表演的方法。课前老师用硬纸片剪成一只小船,在小船上贴上一个坐着的人的剪影,同时在小船的两端挂上两个铁环,把一根细线固定在黑板上。上课时老师就可以边讲解课文内容,边进行表演:当讲到文中的主人公在舟上做记号时,老师也在船上做上记号,并提醒同学思考停船后这个人能不能找到剑。停顿一会儿后,老师继续演示船在前进„„通过实物对于情境的演示,同学们得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用静止的观点来解决问题”这一寓意就水到渠成了。

三、以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现形象的主要手段,课文用语言描写的情境,通过图画再现出来,一下子就变得那么具体,看得见也摸得着了。因此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这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和幻灯片以外,“剪贴画”“简笔画”也是不错的选择。如课文《小小竹排画中游》,老师完全可以在课文已有插图的基础上,用简笔画把课文内容再呈现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边学边画,让同学们在画中掌握课文内容。其中“两岸树木密”中的“密”字,老师可以这样展现:先画一棵树问同学们这是“密”吗?然后通过老师的一步步引导得出树木很多才可称之为“密”„„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课文的内容老师并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引导学生通过简笔画再现出来,使课文所描绘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新的具体的表象,易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掌握。

四、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特别的语言,孔子闻《韶》,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可见音乐对人的情感的影响有多么重要。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适当的添加一些音乐元素,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许多小学语文的课文本身就是歌词,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快乐的节日》《长征》等,老师在对课文进行讲解时,把歌曲放给学生听听,可以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感中,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再如《**广场》,老师完全可以用《我爱北京**》的歌曲导入;《一路花香》则可以加入配乐散文《欣赏自己》的朗诵来升华主题。

五、以表演体会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现代课程观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以表演体会情境,用的最普遍的是童话、寓言、故事中的角色扮演。如《狐狸和乌鸦》,老师可以和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情,让学生入情入境,明白课文所揭示出的深刻寓意。

六、以语言描绘情境

老师如果用声情并茂、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可以更加强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假想旅游”在课文语言情境的描绘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老师可以用以下的语言来导入:“通过假想旅游,我们曾经到过美丽的日月潭,到过富饶的西沙群岛,在那里我们感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我们不禁会想,祖国北方的风景又是怎样的呢?在我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群山,名字叫小兴安岭。小兴安岭可美啦,像个大花园,课文中称它为‘美丽的小兴安岭’。你没想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坐上飞机,继续我们的假想旅游,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吧!”随着老师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

2 我们都知道世上的事物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李吉林老师创设情境的六种途径也是如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如前面提到的课文《一路花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上课伊始,老师出示一路花香的图片让同学们思考这一路花香是怎么来的。图片的运用,调动了同学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然后,老师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是啊,这一路的花香是破水罐浇灌出来的,按理说破水罐能浇灌出这一路的花香它应该感到自豪啊,可实际上我们知道并非如此,这是为什么呢?在老师语气的疑问中,同学们也被带入到了那时的情境。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体会文中主人公的心情变化,老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同学们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主人公,可以更好的体会好水罐、破水罐、挑水工的情感变化,从而更容易明白课文所揭示出的深刻道理。学习不单单是为了学会,更主要的是学以致用。同样,同学们明白了课文的道理这不是目的,从文中能体会到对自己有用的精神这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同学们学以致用,在明白了道理后,老师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体会不失为一种有效地选择。最后,一首配乐散文《欣赏自己》的朗诵更是可以升华本文的主题。

仅仅一节课,李吉林老师创设情境的六种途径就都得到了体现,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割裂了情境教学创设情境途径的整体性,而是应该使其相互结合,得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现代语文编辑部.浅析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语文2010,(29).

[2] 李吉林.李吉林文集卷二·与青年教师的谈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4.

3 致谢:大学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在这三年里我想每个人都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对我而言这三年更是意义非凡的三年。

我的愿望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当高考的成绩传来时,我感到天都成了灰色。在我心灰意冷时,我的老师们给我推荐了淄博师专。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当一名优秀教师该具备的品质。我衷心的感谢您——“淄博师专”,是您让我有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我也衷心的感谢每一位老师,是您教会了我那么多的知识;我所认识的每一位朋友,我也从心里对你们表示感谢,三年的时光我们一起度过,从你们身上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

这篇论文是在许多朋友及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尤其是江玉安老师,他在百忙之中仍抽空帮我修改论文,在此,对江老师衷心地说一声“谢谢,老师。您辛苦了!”

“关键词”之间可用分号。 我只改了几个“的”。

自己再读读,然后打印就可以了。

情境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给情境减肥

语文情境教学的论文

音乐教学情境教学研究论文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论文

创设情境论文

创设情境,搞好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

论文 情境教学
《论文 情境教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学情境论文 论文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