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升初体育教学衔接学法指导

发布时间:2020-03-03 07:33:5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学期做好小升初体育教学衔接的四个注意点

对于很多小学生而言,进入初中后,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学科的学习也在其中,初中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和小学体育课程就有很大的区别,从教材的角度看,小学教材多于小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这使学生很容易产生亲近感。而初中的体育教材技术技能含量相对较多,内容相对枯燥;教学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常利用游戏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在游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容易便被激起。而到初中后,多数的体育教师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练习;评价内容和方法上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学阶段,体育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正面表扬与鼓励,“你真棒!”“你是最厉害的孩子!”等的表扬在小学体育课中随处可见,学生的体育成绩常以几颗“☆”的形式体现。进入初中后,因为要迎接体育中考,教学中体育教师多表现的很“严肃”,在体育成绩的评价方面,分数和名次取代了原先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除了上述这些变化外,初中体育教师也常常埋头干自己的教学,很少顾及低一阶段或高一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也就导致相互之间的教学出现脱节。学生如果不能尽快的适应这种种变化,就会导致对体育课以及体育课外活动产生抵触甚至厌烦的情绪。因此新学期做好小升初体育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初一体育教学中现实而又关键的问题。

一、钻研教材,注意中小学体育技能知识的衔接

要做好小升初体育教学的衔接工作,初一体育教师首先应当利用节假日或课间的时间仔细钻研小学体育教材,确定教学内容上的衔接点。通过对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初中一年级上90%的教学内容都在小学体育教材上出现过。因此我们应设法降低初中体育教学的台阶,给学生一个缓冲、适应的阶段,而不是一开学便是课内课外都在赶时间学习广播操、特色操、武术操、体育中考的技术技能。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小学体育里学习过的技能为导入口,从学生熟悉的运动项目入手,这样不仅易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但是这种教学内容上的相似并不意味着教学目标也一样,中学体育教学侧重体育技术技能的学习,而小学体育教学则侧重于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这种内容相似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便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教学衔接点,体育教师应瞻前顾后,做好体育教学的平稳过渡。

二、深入小学课堂,研究教学方法的衔接

为了让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更加顺利,同一乡镇的中小学可以采用中小学体育教学合作、教学资源共享的方法来帮助中学体育教师发现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找准衔接点。通过深入小学体育课堂,让初一体育教师了解小学体育教师是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利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了解初一的学生由于生理心理上处在一个特殊时期,在课堂上应该尽量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以保持学生已有的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潜移默化的渗透新的教学内容。并且随时注意把小学体育的相关内容作为引入新的体育技能内容之前的铺垫,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了解认知特点,探索学习方法的衔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初中阶段的体育学习,初一年级的体育教师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是“预习”方法的指导,“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例如学习篮球运球的内容时,就可以先让学生去运用自己的方式去运球,同时布臵给学生预习作业:探索总结运球稳的动作要领和运球时最佳的身体姿态等。这样在接下来的讲解示范时,学生便能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变盲目听教师讲解为带着问题听教师讲解,学生学起来就会变得比较轻松。其次,是练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在进行投掷单元教学的时候,不能是教师讲解示范以后,便让学生一味的反复模仿,反复练习,而是应当引导学生总结提炼投掷时的重难点,如出手角度、出手时机和用力顺序等,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够在练习的时候事半功倍。最后,体育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课外锻炼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们了解到,要想练好体育,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仅靠45分钟的体育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到利用好大课间、课外活动及课间。

四、把握学生心理,注意评价方法的衔接

每一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期望值,十一二岁的初一孩子也不例外,而高于期望值的表扬、鼓励会使学生找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会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一方面,在初一学期的衔接阶段,体育教师应对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大课间中的表现、课外活动中的表现、体育比赛中的表现以及参与体育锻炼时的态度、策略等方面的表现做出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帮助学生有效的调控自己锻炼的心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初一上学期的衔接阶段,有关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要求不宜过高,避免学生因为测试的难度高而挫伤起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各种体育方面的评价和测试都应当是有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能对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起到激励和强化的作用。

总之,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衔接有助于初一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师生的的双向适应,初一体育教师只要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就会顺利适应初中体育学习,为初二初三的体育学习乃至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育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小升初作文教学的衔接

小升初衔接教材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小升初衔接公开课讲稿

小升初的有效衔接

关于小升初数学衔接

有效教学5 学法指导

小升初体育教学衔接学法指导
《小升初体育教学衔接学法指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