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谈幼儿园DIY新宠“超轻粘土”的教学尝试

发布时间:2020-03-03 13:50: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谈幼儿园DIY新宠“超轻粘土”的教学尝试

摘要:

手工活动的种类有很多,泥塑为其中的一种形式,可以充分锻炼幼儿手部的灵活性,加强手部小肌肉群的运动,强化手部的精细化动作,从而开发幼儿创造了、想象力,使大脑更为发达。现在幼儿园一种新型的材料——“粘土”,而粘土中的“超轻粘土”因其颜色鲜艳,柔软的质地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了手工制作的新宠。它经过揉捏会变得更加柔软,富有弹性,更易于粘合,不需要借助胶水即可方便、快捷地进行手工制作。由于它具有高速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聚塑造成各种千变万化的图样和形状,充分满足幼儿的创造与我,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关键词:粘土,表现,创造

超轻粘土最早在日本盛行起来,后流行于欧美、韩等国家,它是一种新的手工造型材料,渐渐被一些商家发现,出现在商场亲子DIY区等,现在已经进入幼儿园的手工区。超轻粘土其实是纸粘土的一种,因为它超轻,不粘手,无毒、自然风干,保存时间长,而且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 渐渐已成了幼儿园DIY的新宠。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超轻粘土的成分包括发泡粉、水、纸浆、糊剂,由于膨胀体积较大,比重很小,做出来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前的1/4,极轻而又不容易碎。超轻粘土和彩泥相比较,色彩更加炫丽,色泽更加纯正,而且按色彩形成规律,揉合不同颜色的弹跳泥可形成新的色彩,变换无穷;触摸起来。手感更细腻,不油腻;可塑性相对而言更易造型,泥体之间的粘接性强,轻轻一碰便粘上来,拉伸强度大,可做精细物品;作品保存也比彩泥易定型,不会裂开,色泽亮丽,保存更长久。我认为超轻粘土更适合幼儿园的小朋友,它不像橡皮泥那样油油的,还有刺激的味道,也不像软陶需要高手才能做出好的作品来,它属于创作级别的材料,幼儿园的小朋友可以会很快上手的,想象力觉不比大人差。

在我班近两年的幼儿粘土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许多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幼儿园各年龄段的孩子因生理和心里发展都处于不同的阶段,所以学习内容有所不同。

一、在“玩”中激发的兴趣——小班幼儿粘土教学的要点

都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就从孩子的天性出发,通过孩子自由的玩粘土,随意地运用捏塑、拍打、揉、搓等动作进行创作过程中,看着一团团的粘土经过自己的揉捏之后变成了形态各异的小人、小动物、小餐具等等,就会感到十分满足于快乐,于是便会无拘无束、自由地尝试。轻松愉快的“玩”粘土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而小班幼儿处于无目的的感知材料阶段,在塑造技能上处于原始性体验、感知粘土阶段。由于这个年龄的幼儿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够成熟,认识能力也很有限,他们在塑造时并没有明确的目的,知识无目的的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主要提供孩子自由玩粘土的机会,体验粘土活动的快乐,培养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塑造一些外形简单、容易表达的物体,比如在“点心店”里请幼儿搓搓长条的面、圆圆的汤圆。“糖果店”里的饼干、棒棒糖,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水果等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及手眼协调能力。

小班的孩子在玩粘土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具体的目的性,比如,有的时候孩子明明说要做一个面包,但搓搓就变成了长长的面条了,还有的一会团圆做苹果,一会压扁了做饼干,一会又变成饺子了。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不要过分强调操作技巧和孩子最终的造型如何逼真,应多的去关注孩子在玩粘土的过程中是否感受到粘土带来的快乐,接纳孩子们因技巧不成熟而造成一件件看不懂的作品,教师应该鼓励孩子大胆的描述自己的作品,提升孩子的经验,比如,我们在一次粘土制作苹果的过程中,我请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一个孩子说:“我是用红色的搓圆成苹果,然后再搓一个杆儿。”另一个孩子说:“我的杆儿太细了,不小心就断了。还有一个孩子说:“短一点就不会短了。”可见在玩粘土的过程中,孩子们还是会发现一些问题,通过大家的讨论,一起总结经验方法,从中使孩子们的经验进一步提升。

超轻粘土有一个缺点就是两块粘土一旦挨上就分不开了,因此给小班的孩子玩粘土初期建议每一组只提供一种颜色,后面慢慢增加颜色的数量,这个特点也一定让幼儿了解到,否则孩子们的作品会因为多种颜色混合而变成一团脏兮兮的粘土。不过老师可以将这些粘土收集起来讲其简单的再配合进行二度使用,比如用这样灰灰的粘捏土杯垫、猕猴桃等。

二、在“表现”中提高审美——中班幼儿粘土教学的要点

中班幼儿在小班“玩”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具有立体造型的意识,但造型简单,表现作品的手法较单一。在教学内容与技巧上主要学习用多种形状的方法进行塑造,如椭圆形,水滴形,心形等。超轻粘土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可以和许多不同材料的结合,比如塑料、纸张、金属,包括布料,珠片等等。因此教师除了提供粘土进行创作以外,还可以提供多种材料来丰富作品。比如在做房子的时候,可以让幼儿直接将粘土抹在盒子上面;用毛根来做小人的手脚、铁丝做花环等等,还有辅助纽扣、小棒、羽毛、吸管等进行装饰等,大大满足孩子创作的欲望。到了中班后期,教师可以让幼儿尝试粘土的混色,比如将几种颜色简单的混合在一起,稍微搓揉就成了一个彩色条。也可以简单的黄色加蓝色变成蓝色等,还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去发现新的颜色。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东西,如在“美丽的花朵”中,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小花园看一看,找找有些审美化?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花朵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叶子又是什么样的,主要都长在花杆的哪里?等等,在老师的一步步引导下,幼儿在捏花朵的过程中就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完全不一样的花朵来。有的孩子会捏出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的孩子会扭出有笑脸的花朵娃娃,还有的会扭出完全盛开的美丽的花朵„„还比如同是一只动物,有的孩子做出来可能是站着的,有的也可能是躺着的,有的甚至可能是跑着的。就像有一次孩子们在做小猪时,有一个孩子在小猪的鼻子下面放了一个长长的粘土,问他这是什么,他告诉我说这是小猪流出来的鼻涕,让人不禁为之一笑。再看那只小猪,似乎因着这一条鼻涕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总之,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人成人,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是引导幼儿自愿表达自己的欲望,大胆的用不同的技法去表现作品,并对幼儿的作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了追求结果“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1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力创造的萌芽。幼儿的审美意识萌发于幼儿的创作过程之中,通过长期对幼儿绘画和泥塑过程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他们的创作中,都会表现出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丰富的审美情感,幼儿的作品虽然有些幼稚、粗糙,不像成人制作出啦的那么精致,但正是这种无饰的本质和丰富的联想,把心思者引到了一种奇妙的世界,这也正反应孩子审美意识的独特之处。幼儿对作品的欣赏常常赋予情感,是情感构成了他们制作行为中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有着个人对形式的快感和愉悦,而粘土这一无拘无束的形式,给幼儿创作带来了惬意的心境,因此,粘土活动的过程无疑使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

三、在“创造”中促进发展——大班幼儿粘土教学的要点

大班幼儿随着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运用超轻粘土塑造表现情感的程度也大大增加了,喜欢用粘土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体验。通过粘土的塑造幼儿的心理得到平衡,促进他们身心的和谐发展。他们会借助辅助工具来塑造物体的细节特征,比如用塑料刀来可以刻画五官等。所塑造的人物不仅更精细,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动作和神态。这一阶段,由于幼儿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增强,在学习的技巧上可以让幼儿掌握梭形、梨形、花生形、组合型形状等较为复杂的形状。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以动物、人物、交通工具以及组合内容为主。教师应多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表情、姿态,鼓励幼儿为自己的作品创设背景丰富作品,在活动中培养幼儿互相之间的合作能力。如活动《运动小人》,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在运动中的人物的动态,模仿动作,观察图片等等,然后再请幼儿说说想做一个在怎么样运动小人,应该怎么样来制作,可以进行讨论。教师准备电线、粘土、泡沫板等,引导幼儿用电线来制作小人的骨架,然后将粘土敷在上面变成小人肌肉,最后固定在泡沫板上。再比如《马路上的小汽车》,在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自己带玩具车来玩,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不同的功能,讨论怎么样制作小汽车,最后可以分组活动,以组为单位,共同进行创作。在活动中,刚开始,小朋友不太好分工,他们往往会自己自做自己的,这个时候驾驶应该引导幼儿学会怎样进行分工与合作。在这种自主表达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不要过多的感受孩子或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可以再幼儿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提示和帮助。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让幼儿多接触各种艺术品,如捏面人,脸谱,浮雕等,丰富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准备丰富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利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创造自己喜欢的作品。

幼儿玩粘土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价值取向,他们不拘于形式,创作也不受理性的束缚,更多的是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和对周围事物的经验,运用粘土进行最直率的表现。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从幼儿的视角去观看他们的作品,我们会发现,自然的一切被幼儿赋予了生命,他们做出来的作品朝气蓬勃、任性天真,就行幼儿本身。如在制作“椅子”的活动中,幼儿欣赏意思后,动脑构想、设计制作了农家人的竹椅、长辈的太师椅,娃娃们的动物椅、酒吧间的转转椅、外星球的怪兽椅等等椅子,形态各异。请幼儿结束作品时,有的幼儿说,可以让一家人一起坐在大大的太师椅上,说说话,做做游戏,多舒服呀;有的说,动物椅可以放在鱼缸里,让小鱼玩累了以后也坐一坐,多有意思呀。幼儿每人都有着独特的创作意图。正是幼儿随心所欲的捏着,做着,创作着,幼稚、粗糙而又极具生命力的作品,使他们的创造力在做做玩玩中得到了发展。

泥土看似无声无息,却充满了灵性与生命力;泥土看似朴实无华,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当孩子们通过自由地玩陶泥,随意地运用捏塑,拍打,揉,搓等动作进行创作所获得快乐的同时,也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孩子的智力发展起源于动作,而制粘土的整个过程不仅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超轻粘土

超轻粘土使用方法

超轻粘土教学计划

超轻粘土教案

幼儿园儿童简单超轻粘土制作方法

少儿美术—超轻粘土

超轻粘土教案(DOC)

超轻粘土的制作

趣味的超轻粘土

《好玩的超轻粘土》教学设计

谈幼儿园DIY新宠“超轻粘土”的教学尝试
《谈幼儿园DIY新宠“超轻粘土”的教学尝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