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以线串珠,以点带面

发布时间:2020-03-03 19:10: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主问题的设计如果能科学、合理地抓准教学的关键点,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一:从文章的结构脉络方面入手,以《湖心亭看雪》教学为例进行了“主问题”设计的实践。实践二:笔者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只抓了一个问题,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能全怪我吗?”实践三:在教学《风筝》时主问题的设计就抓住“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学生的答案中很自然的就会有“悲哀”一词。于是“悲哀”就成了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关键词】语文;主问题;有效;实践【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所谓课堂教学“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是着眼于全篇内容的主要问题,是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具有凝聚力和支撑力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它在课文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主问题”与一般性问题相比,有以下特点:第一,“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第二,“主问题”在教学中能贯穿始终;第三,“主问题”能构建文本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精当的“主问题”设计,可以替代繁多的教学环节,完成文本的整体感知,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洁,教学环节简单,能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为此本人有意识的在这方面进行了实践。

一、实践一从文章的结构脉络方面入手,以《湖心亭看雪》两次教学为例进行了“主问题”设计的实践。《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节选主问题:研读讨论。品味作者的“痴”。张岱去湖心亭看雪时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在文中找出概括他形象的一个字“痴”。课文哪些地方表现出他的痴?1.痴行: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独往湖心亭看雪2.痴景:是什么引发他有这种痴行呢?雪景。①张岱去湖心亭看到了怎样的雪景呢?请你找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②用自己的话将此景描绘出来,看看谁的语言更优美。③这段文字写得的确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3.痴心:像张岱这样痴迷于西湖雪景的人只有他一个吗?金陵二人。①张岱看到金陵二人,是怎样的心情?讨论“强”的意思。②张岱走的时候没有细问金陵人的地址,自己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可以看出张岱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助读《陶庵梦忆自序》和《自题小像》。通过课堂实践发现:由于主问题突出,教师在教学中以“主问题”的形式带动学生进入文本去深入探究,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激活课堂,创新教学,革除阅读教学中的多问杂答与碎问碎答,精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使阅读教学具有成效。

二、实践二“主问题”的设计,可从文章的主题思想方面入手,着眼于带动对课文整体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板块”。所以,“主题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比如说笔者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只抓了一个问题。这就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能全怪我吗?”这个 “主问题”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作者行文安排的独到之处,使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说、思为主要内容,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学生被深深地引进课文,激发研讨的热情,从而使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

三、实践三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还可从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入手设计。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关的问题设计,对学生加以引导,感悟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对于品味、赏析、学习、借鉴文本,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我在教学《风筝》时主问题的设计就抓住“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学生的答案中很自然的就会有“悲哀”一词。于是“悲哀”就成了课堂教学的关键点。笔者抓住“悲”是有“非”和“心”组成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探讨“哥哥做了什么非心所愿的事情”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精神的虐杀”;又以“哀”字是“口”被“衣”包住这一特点,来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悲哀时难以言说的、难以救赎的、深入肺腑的。这一教学激发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读懂了这篇难懂的课文,做到了有效教学。

第六讲 以物串珠法

以点带面 逐步推进

以点带面积极探索

串珠总结

典型引路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读诗歌

加强领导以点带面(关工委)

串珠制作教案

手工串珠教案

串珠社团总结

以线串珠,以点带面
《以线串珠,以点带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