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年文摘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19:03: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评析《青年文摘》的发展

(一)、发展状况:

《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创刊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单期发行145-150万册。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国、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旨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丰富生动、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间。刊物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红版,下半月刊绿版)、彩版( 半月刊 )。

(二)、主要发展历程:

1981年1月《青年文摘》创刊,小32开本,季刊,创刊号发行23万册。

1982年改为16开本,半月刊。1983年改为月刊。

1984年5月与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第二届五四青年智力竞赛,当期杂志发行量达到123万册,此后一直跻身于全国百万大刊之列。

1985年5月与团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第三届五四青年智力竞赛,参赛人数高达50万。

1990年6月本刊创刊100期。同月举办“创新与发展”笔谈会向广大读者征求办刊意见和建议。

1991年6月举办第三届有奖阅读知识竞赛。10月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创刊10周年茶话会。1992年5月、10月分别举办《青年文摘》有奖阅读知识竞赛暨读者意见调查。10月,首届民间文摘爱好者研讨会召开,评出“十佳文摘杂志”,《青年文摘》荣登榜首。1999年1月《青年文摘/人物版》创刊。 4月,《青年文摘》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1998—1999年度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

2000年1月 获得由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并被评为“2000—2001年度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4月,月发行量达到156万册,创单期历史新高。9月改为半月刊,以象征青春活力和健康成长的红、绿两色做为上下半月刊的视觉标识。

2002年 3月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中国期刊方阵双高期刊奖”。同年11月起杂志内文由48页增至64页,定价3元不变。

2004年1月起杂志内文由64页增至72页,定价3元不变。

2005年4月下半月刊与李阳疯狂英语合作,每期推出8页英语知识普及教育专版,杂志由72页增加至80页。

2005年1月《青年文摘/人物版》并入《青年文摘》上、下半月刊。2005年1月《青年文摘/彩版》创刊。

2007年4月上半月刊与西课——上海荷兰国际函授中心合作,推出8页职业教育培训专版,杂志由72页增加到80页。同年10月《青年文摘》网站更新后成功上线。

(三)、经营模式:

一、办刊宗旨: 以“宏扬先进文化,服务引导青年”为办刊宗旨,汇萃海内外名篇佳作,是新时期青少年成长、成才、成功的心灵读本。

风格特色: 内容观点健康,思想厚重,表达方式新颖,青春色彩浓郁。《青年文摘》的读者年龄比例: 17—25岁占72%;16及16岁以下占15%;25岁(不包括25岁)以上13%。而读者性别比例: 女性占57%;男性占43%。读者受教育度: 高等占52%;中等占41%;初等占7%。

因此该刊刊出的每篇文章都经过了认真的精编细选,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青

年文摘》的传阅率为7人。其订阅数量占杂志总销量的17%。

二、定位四个阶段+三次转型

改革开放初期——青年知识修养读物

1986年——思想文化启蒙与人生思考读物

1999年——关注青少年成功、情感体验等话题的综合性读物

2004以来,杂志关注新媒体的勃兴及青少年月度兴趣的变化,通过竞合与自新,实现编辑创新,进一步满足了读者多元化的需求。

三、渠道取胜

① 以2000年为例,同年9月《青年文摘》改为半月刊。当时邮政发行体制还不够开放,为例实现低成本告诉扩张,《青年文摘》将下半月刊委托给四位有实力的民营开发商,每期只收取一笔固定的编辑费,此项举措在激发民营开发商的同时也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使期刊发行量大大增加,逼近百万大刊的目标。

② 以2006年为例,针对上下半月刊发行“两条腿走路”带来的订阅不便、冲货严重的弊端,《青年文摘》再次做出调整:将上下半月刊统一交由邮局发行,优化配送体系,杂志当年订阅量便翻了一番。

(四)、市场分析

一、市场需求分析

《青年文摘》是办给年轻人阅读的杂志。他们是一群对新事物敏感、更替变化较快的特定群体,因此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波及到文摘类杂志,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且由于我国阅读杂志的人口基数十分庞大,市场前景普遍看好。近几年,《青年文摘》在进一步加大思想文化含量的同时,拓宽选材范围,增加信息容量,以创建品牌期刊为目标,着力增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二、市场供给分析

《青年文摘》 1999年,随着中国期刊市场掀起的一股改刊热潮,《青年文摘》在进行充分考察分析的基础上,于 2000 年 4 月果断做出改月刊为半月刊的决策,并将此视为杂志“二次创业”的契机。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积极的策划准备,《青年文摘》推出了新颖独特的红绿版创意,以明快醒目的红绿两色作为上下半月刊的视觉标识。2000 年 9 月一打入市场即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并获得读者的喜爱。随着红绿版发行量的交替上升,《青年文摘》月发行量首次突破两百万册,成为国内期刊引人注目的新亮点之一,被同行称为 “《 青年文摘 》现象 ”。

三、市场竞争分析

1、在栏目设置上 , 杂志紧贴青少年生活的各个层面,设立“成长”、“情感”、“人生”、“社会”、“人物”、“时尚”、“视野”、“文苑”、“热读” 等版,通过各种形式,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塑造积极向上的青年形象,弘扬社会的正义和美德。在期刊市场中独树一帜。

2、竞争对手分析:中国期刊市场上和《青年文摘》构成潜在竞争态势的主要是《读者》。这两种杂志售价相同,定位相似,而且都属于文摘类。《读者》学习美国的《读者文摘》比较早的取得成功。而《青年文摘》隶属中国青年出版社旗下,现已积累了相当的市场资本。《青年文摘》用了颇为狡猾的发行技巧:红绿版。而《读者》则以文辞优美,值得反复玩味著称;经营方式上, 两者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卖杂志。 但最近广告收入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文章的内容上,《青年文摘》侧重于创业、成长、恋爱方面的

文章,《读者》侧重于一些哲理深、人情重的文章。总而言之,二者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五)总结

《青年文摘》杂志社社长张景岩认为:在企业在增长的过程当中,价值链是一个枣核型,中间大,两头小。过程如果是策划、生产和营销三者,生产是主要部分。现在随着企业的发展,全球化和网络化,价值链变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状况,策划和营销对于产品的增值,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方面就是产品的公益形象,即产品在社会上的品牌形象的树立。

我想在当今杂志期刊同质化越来越明显的时代,期刊杂志要想办好,特别是办出新意,不仅需要在风格、版面上创新,还要在内容上积极求变,走出同质化的泥沼,才能在广大读者中找到自身定位与发展空间。

姓名:贾旭光

新闻1101班

学号:20112510025

日期:二零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青年文摘读后感

青年文摘经典

青年文摘读后感

《青年文摘》调查报告

青年文摘读后感

青年文摘摘抄

青年文摘读后感

《青年文摘》读后感

青年文摘读书心得

《青年文摘》读书心得

青年文摘分析
《青年文摘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