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运用减法思维 设计有效教学目标6

发布时间:2020-03-02 02:49: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运用减法思维 设计有效教学目标

徐仁夫 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 318000

【内容摘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然而,在设计教学目标的实践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数量过多,有的过分拔高,有的去学科化,有的同一主题不同阶段简单重复。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运用减法思维设计有效教学目标的具体策略,包括:适当减少教学目标的量;整合相同主题简单重复的教学目标;排除过分拔高的教学目标;舍弃非学科性的教学目标等。

【关键词】 减法思维;设计;有效教学目标

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的良好开端。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学目标一定要有效,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的教师用加法的思维方式来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教师非常期望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常常不是注意在教学中体现教育的本质追求,而是关注一些外在的表面形式,把各种新的理念以贴标签的方式进行简单的一一相加。于是,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种种问题:有的数量过多,有的抽象、笼统,有的过分拔高,有的去学科化(混淆思想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目标之间界限),有的同一主题不同阶段简单重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本应该给课堂指引方向的教学目标反而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很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阐述减法思维含义的基础上,提出运用减法思维设计有效教学目标的具体策略。

一、减法思维的含义

减法思维是指与加法思维相对的,当事物以某种固定态势或完全要素存在的时候,我们不妨减去某种构成要素,打破原有态势的稳定结构,使旧有事物的属性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思维方式叫减法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在生产、生活中常会应用并经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思维过程,正体现了“减法思维”的特殊功用。

“减法思维”也能让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避免确定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目标,以便更有效的引导课堂教学。本文下面就针对当前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具体介绍减法思维在设计有效教学目标中的运用策略。

二、减法思维在设计有效教学目标中的运用

(一)适当减少教学目标的量

教学目标少而精,本来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准则。确定教学目标的多少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时间,一堂课仅仅45分钟,时间很有限,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展开教学,是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到的。确定教学目标的多少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起点、经验等。适当减少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量,这样才能给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充分的时空,才能给予学生真正发挥学习主体性提供条件,也只有这样

1 才能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目标过多过滥,课堂教学势必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如果教师心中有目标,授课势必重点不突出,蜻蜓点水,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为各种情境的呈现和教学过程的完成服务的;二是,如果教师心中无目标,只把教学目标做摆设,那么课堂教学就会滑向无目标教学的深渊,随心所欲,无的放矢。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滑坡。

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教学目标确定的考虑,并未完全从课堂教学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误认为目标越多就越好。如在一节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有: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理解民族精神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增强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懂得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着和建设者等共10余个。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可看出:教师期望体现太多的新理念,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学生质疑提问、合作小组讨论、自评互判等等,可以说当下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几乎是应有尽有。可是仔细想想这么多教学目标真的能在45分钟内、在这样一些学生身上有效实现吗?最终的效果会怎样呢?教学中的实践状态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教学成了蜻蜓点水急匆匆地快快走过场,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思维碰撞的时间就非常有限,这些想象中“完美之举”反而使课堂教学不堪重负、流于形式。如果从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一角度来评价,这一节课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

因此,在设计要根据和我们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材内容特点,确定主目标,适当减少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量,不贪多,不好功,不求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教学目标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也是好课的底线之一。

(二)整合相同主题简单重复的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在思想品德教材中,涉及到同一个主题的课文往往就有许多课,同一主题在不同年段重复出现,但这不是的重复简单,而是要有所区别,逐步提高,不同的年段有所侧重,又有所兼顾,实现螺旋式上升。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认真研读教材、分析教材,找出不同年段同一主题教材中所蕴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要认真研究每个阶段学生生理、心理以及生活经历等方面的特殊性,整合梳理出全册教材中每个单元、每课教材的主次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简单重复,这是正确把握品德教学目标,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

有位老师在上《责任冲突与责任选择》一课时。由于“责任”(教育)这个主题,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阶段都有,但在“责任”方面的目标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尽管“责任”这个词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学生不陌生的主题进行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如果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不准确,就会出现重复教学的现象,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所以,准确定位本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必须要研读中小学相关的课程标准,体会中小学在“责任”单元主题中教学目标的细微差别。展示活动中的这位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把着力点定位在“社会责任”“责任冲突”“责任选择”这几个关键词上,有效地避免与小学各年段相同主题出现重复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积

2 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所设置情境的体验、思考和讨论中来,比较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因此,设计不同年段、不同课时同一学习主题的教学目标时要走向“整合”,着眼“课时目标”,设计的教学目标要有差异也就是不重复,至少不简单重复,在同一个学习领域与学习主题上,第一,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与那一课教学目标有差别,第二,后一课的教学内容是前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拓宽、提高或加深。这样的教学目标才能算是有效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教学目标指向下的教学才能算是有效教学。

(三)排除过分拔高的教学目标

设计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切忌过分拔高,所有教学目标必须是现阶段学生能够达到的基础性要求。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是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而不是一定要让所有学生在这一阶段就能达到社会先进人物才能达到的思想道德水准,也不是一定要让所有学生在这一阶段就能达到将来才能达到的思想道德水准,如果为了所谓的“提升”刻意去拔高目标要求,那这样的目标就是“假、大、空”的目标,教学中就会出现说做不

一、口是心非、知行脱节的现象。

在一次展示活动中,有两节以《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的课,两位老师都确定其中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学生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尽管这样的教学目标确实是我们教育教学要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刚刚接触“民族精神”这一话题的初中生来说提出这样的目标为时尚早,由一节课根本无法实现,特别是“成为民族精神的建设者”这一目标更是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结果是:在这两节课的教学中,其中有一节课学生说了一些明显为“假大空”的话来“帮助”老师“完成”了这个教学目标,而另一节课教师则放弃这个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显得更贴近学生。

可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必须排除过分拔高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思品教学目标必须正确了解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真实内心以及行为表现,从而使教学目标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为了使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至少应该确定学生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教师要使活动目标落在这两个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内,就能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实,这样的目标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舍弃非学科性的教学目标

舍弃非学科性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与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一致。简单地说,就是要教课程的思想品德,思想品德课程之所以是思想品德课程,是因为课程与教学内容受本课程目标规限、指引,是因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指向课程目标、旨在达成课程目标,而不是教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能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能因为各学科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忽视思想品德学科应有的本质特征,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混淆各学科之间的界限。

有位老师在《学会竞争》一课的设计中,教师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本节课的其中一个能力目标,尽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本节课的讨论、发言时可以得到锻炼的,但是把这个本来是语文课堂中实现的目标作为本节课必须要实现的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有舍本逐末之嫌。最终的结果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置之不理,这个目标成为摆设。如果这位教师为实现这个目标组织学生投入大量精力,阻碍了其他学科性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那这个目标会喧宾夺主。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3 因此,在确定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时,要警惕去学科化。教师对思品教学目标的选择与创生,开发和张扬是有界的,思想品德教师并不能代替课程,或篡改课程,基点的准星应该对牢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

综上所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减法思维精选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正真起到为课堂教学指引方向的作用,避免成为课堂教学的累赘。

参考文献:

[1]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7.[2]刘家访.上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7.[3]王如才.主体体验创新教育的德育原理[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作者简介:

作者姓名:徐仁夫 出生年月:1974年 性 别:男

单 位:浙江省台州市白云学校 职 称:中学一级

荣 誉:浙江省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联系地址:浙江省台州市开发区白云山南路608号台州市白云学校 邮政编码:318000 联系电话:13738579869

如何有效设计教学目标

减法教学设计

《减法》教学设计

减法教学设计

6的减法教学反思

6减法 教案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目标

《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被减数是6、7的减法教学设计

《6、7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运用减法思维 设计有效教学目标6
《运用减法思维 设计有效教学目标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