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李国修简介

发布时间:2020-03-02 10:54: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李国修简介

李国修(1955年-),为台湾剧作家,集编、导、演及剧团负责人为一身,曾参与兰陵剧团、表演工作坊的演出,后来开创屏风表演班,现任屏风表演班艺术总监,也是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剧本创作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其妻为台湾知名艺人王月。 血型:A型

星座:魔羯座

祖籍:山东莱阳

出生地:台湾(成长在西门町的中华商场)

配偶:王月

座右铭:「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圆满了。」(语自:《京戏启示录》),并且他说:我这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就是「开门、上台、演戏」。

履历:

毕业於世新大学广电科,

十八岁时加入世新大学话剧社,

因为兴趣而投入剧场演出及创作。

1986年,三十一岁的他创办了「屏风表演班」。

现任屏风表演班艺术总监、台北艺术大学剧本创作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主要作品:

李国修自1976年起为现今台湾岛民创作剧本,至今发表了36个舞台剧作品。依题材、内容、形式,可将作品分为五大类——实验剧、时事剧、喜剧、悲喜剧、改编剧。其实验剧如等。

实验剧:《婚前信行为》《没有我的戏》

时事剧:《民国76备忘录》《民国78备忘录》《救国株式会社》;

喜剧:《三人行不行》城市喜剧系列、[屏风剧团三部曲]情境喜剧系列;

悲喜剧:《西出阳关》《北极之光》《女儿红》等;

改编小说:《征婚启示》《我妹妹》

最新作品:京戏启示录(2007)

在《熊猫人》中饰演李振远教授(俐亚父亲)(2009)

[电影]

光阴的故事 (1982)

戏剧鬼才李国修:我是最悲伤的喜剧演员

导了一辈子喜剧的李国修在1996年就给自己写下了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小老头,穷尽一生却未能实现他的剧场之梦,如今,屏风的一班戏子伶人依旧为这个理想勇敢迈进,如果人生在世真有轮回,他深信前世曾经是愚公,一辈子都在坚持移动那座山。”

文/本报驻上海记者巩一璇

母亲因乡愁和丈夫外遇十年没踏出过家门一步,“整整十年,我邻居都以为我是没有妈的”。

“墓前戏子伶人的扮演,不过是一架屏风后真实人生的演绎”,取此意象,他的剧社取名“屏风”。

台湾“莫里哀”

一人分饰二十二角

说起来,“李国修”这个名字,大陆观众似乎并不怎么熟悉,倒是他的太太,因为出演过红极一时的《流星花园》里的“杉菜妈妈”要更有名一些;但在台湾,这个瘦小的男人却曾掀起过巨大旋风:上世纪80年代初,和演员李立群合说相声《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在台湾引起巨大轰动,相声段子家喻户晓;而后开创屏风表演班,一人身兼编剧、导演、演员三职,坚持原创剧本至今已有24年,在话剧《征婚启事》里一人分饰22角,被称为台湾的“莫里哀”;在其原创戏剧《西出阳关》里扮演老兵,更被舆论惊呼为“李国修最接近卓别林高度的一次演出”。

10月11日,李国修在上海静安区同乐坊正式挂牌成立工作室,他对等着来看戏大笑的观众说,“你们要带着喉糖来看戏,会让你笑得哑了嗓子”。11月中旬即将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巡演的经典戏剧《三人行不行》,舞台上的3个演员,一共饰演18个角色。这出戏在今年6月,应“上海世博台北文化周”之邀先在上海话剧中心连演三场,谢幕时全场起立鼓掌长达五分钟;五个月后,又将在上海连演十场。

人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圆满了

1955年出生的李国修,在台北西门町长大,周围都是戏院,在这种氛围里,李国修从小就爱扯着陌生人的衣角,混进去蹭戏看,从小学到初中,看了不下两千部电影。而住在台北“中华商场”那段时期,混乱、嘈杂、烟火气十足,大哥、二哥都在社会上做小混混,受环境影响,李国修也曾有过一段“15天的小流氓生涯”——和邻居小孩组建了一个“六义帮”。这些庶民生活都被他运用到日后的创作中,后来那出名为《六义帮》的戏剧就是以此为题材的。

在他的成长经历中,父辈那代人的乡愁和伤痛也给了他许多灵感。母亲因乡愁和丈夫外遇十年没踏出过家门一步,“整整十年,我邻居都以为我是没有妈的”。2003年,母亲去世后,李国修为纪念母亲,写下了《女儿红》,尔后每演一次这出戏,他都会抑制不住地痛哭。

李国修的父亲是台湾唯一一个会做京剧戏靴的人,至今,吴兴国、魏海敏这些台湾梨园名家的衣柜里,都还珍藏着李国修父亲做的鞋,蔡康永也有一双。这个老实的山东人对儿子李国修的冀望无非是“学习不好没关系,只要长大后不当流氓就好了”。初二那年,李国修对父亲说,“你做鞋做了一辈子,也没看你发财啊!”祖籍山东莱阳的父亲操着一口山东腔骂他:“你爸爸我从16岁开始做学徒,就靠着这一双手,你们五个小孩长大到今天,哪一个少吃一顿饭,少穿一件衣裳?人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这句话,成为李国修一辈子的人生格言。

马季在台湾唯一的弟子

退伍后,李国修在台湾现代戏剧界的核心人物金世杰所创办的兰陵剧坊出演配角,被坐在台下的李立群看中,推到当时台湾最火的综艺节目《综艺一百》作为谐星演出。直到1985年,李国修和李立群、赖声川在台北一个连楼梯都是歪的危楼里创作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轰动全台湾。

取得巨大成功后的李国修,无意中听到了相声大师马季的磁带,这一接触,让李国修对自己说的相声感到汗颜,“我太太说,李国修,你就是个屁”。

几经辗转,1989年9月,在广州三寓宾馆,李国修和王月摘下刚戴上两个月的结婚戒指,作为给马季的拜师束脩,三磕头后,他成为马季在台湾唯一的弟子。李国修事后回忆起那次见面,至今还是感慨连连,他说,“我当时聊天的时候问马季老师,说你张口就来的段子有多少个,他说,不多吧,就300多个。”

古怪的“杉菜家”

鼓励孩子“输在起跑点上”

对谈中,李国修讲话语速极快,太严肃的时候,演偶像剧的太太王月就会跳出来插科打诨一下,一边对李国修撒娇说“爸爸,你这样娘娘腔哦”,一边发出她那个招牌式的大笑,李国修说:“每天早上我和女儿都是被她的笑声吓醒的。”小李国修十岁的王月,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儿子20岁,女儿17岁。当初在台北艺术大学念戏剧专业时,她就对身为导演的李国修迷恋不已,硬是用“念力”把这段师生恋修成正果。这对在外总是夫唱妇随的夫妻档,感情好得不得了,连自己小孩都受不了说他们也太“恶心了”。身为屏风表演班的制作人,王月担负着剧团每个人的工资发放任务,她总说“如果大家看到我又在电视里演出的时候,就是我们剧团收入有问题的时候了”。

在教育小孩的问题上,李国修也将他父亲的那套理念传给了自己的小孩,他鼓励小孩“输在起跑点”上。还在读小学的儿子数学考了八分回家,他不打不骂,对儿子说“你爷爷对我说学习不好没关系,只要长大不当流氓就好了,我现在也把这句话送给你”。这个曾经全班所有人都得奖,就他没得奖的儿子现在已经是纽约电影学院的优秀学子,常会帮爸爸的屏风表演班写策划文案。十六岁的女儿则遗传了妈妈王月好学生的基因,一直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

导了一辈子喜剧的李国修在1996年就给自己写下了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小老头,穷尽一生却未能实现他的剧场之梦,如今,屏风的一班戏子伶人依旧为这个理想勇敢迈进,如果人生在世真有轮回,他深信前世曾经是愚公,一辈子都在坚持移动那座山。”

屏风表演班

创办于1986年的屏风表演班,最初是一群业余爱好戏剧的青年的聚所。从一开始剧组成员自掏腰包筹得制作费用到连演32场、场场爆满的《三人行不行》, 开启了屏风实验戏剧创作的道路„„

对话李国修:我拿着订婚戒指到我太太面前的时候,她正在上厕所,她坐在马桶上说“你非要在这个时候送给我吗?”

教小孩教三样就好了,一是教他想象力,二是教他幽默感,三是教他学会爱。

广州日报:您出过一本《人生鸟鸟》,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李国修:在梦里,我像只鸟。有时我梦到自己在城市里飞翔,高低快慢远近都由我决定,喜欢这个城市就落地游玩一下,不喜欢就飞往别的城市。但在现实中我们不能任意挥洒自己的自由,所以我很希望当一个鸟人。

广州日报:您选演员的眼光很独特,像您之前戏里那个义贼廖添丁的角色,是方文山演的。从哪一点看到他有劫富济贫的江湖气?

李国修:方文山是我太太定的,他爱才子,不过文山真的很棒,他是华人之光。 广州日报:大陆这边的喜剧演员,有想合作的吗?

李国修:之前赵本山和小沈阳去台湾的时候,我刚好没在,错过了。我最想合作的就是他们和葛优。

广州日报:据说您那部记录帮派岁月的《六义帮》是写给女儿的?

李国修:我女儿初恋跟一个男生告白,男生跟她说,我喜欢的是你旁边那个好朋友。我女儿就很崩溃,跟她妈妈说了。我装作不知道,但在戏里面就设置了这样一个类型的情节,里面被拒绝的女生对后来回来找他的男生说,东西你拿回去吧,这些回忆已经跟我无关了。我就是透过作品来跟女儿讲我想说的话。

广州日报:您鼓励孩子“输在起跑点上”?

李国修:对,我讲一个事儿,我儿子十四岁的时候,有一天跑来问我说,“爸爸,你是怎么找到你自己的?”我当时很震惊,如果他是一个三十几岁或者二十几岁的男生,我觉得正常,但他当时才十四岁。我就问他怎么回事,结果是他英语不好,感到自卑。我就跟他说,英语在全部语言里面,只占两百分之一,英语不好有什么关系,你不要太担心。

广州日报:听说您很爱哭?

李国修:我觉得人不应该压抑自己,男儿有泪尤其该重弹,这点遗传到我父亲了。我父亲特别重感情,真性情,我儿子也是。他小学毕业典礼的时候,全班都得奖,就他一个人没得奖,但最后全班一起唱毕业歌的时候,全班只有两个人哭,一个是个女孩,一个就是我儿子。那个时候我就拍胸脯说,我值得骄傲,我儿子心里面有爱。教小孩教三样就好了,一是教他想象力,二是教他幽默感,三是教他学会爱。

广州日报:听说你们的求婚戒指还有个故事?

李国修:结婚五年后,我才良心发现,去买了一对钻戒,虽然很小,只有几克拉。我拿到我太太面前的时候,她正在上厕所,她坐在马桶上说“你非要在这个时候送给我吗?”她到现在还觉得戴这枚戒指“有味道”。

广州日报:屏风表演班曾经差点经营不下去了?

李国修:对,那个时候是金融危机,开演前一个星期,票只卖了一成,我就知道大势已去。为了不赔更多的钱,我只好宣布停演。我就跟我太太说,我脑子里已经排演过屏风表演班解散演出的画面。请我的好友金智娟演唱《就在今夜》,每个来过屏风的演员都上台谢幕,但我会坚持不落下幕布,也不鞠躬,因为我觉得是观众对不起我。所幸后来我们坚持过来了,很多明星也都来客串我们的戏,周杰伦、小S、蔡康永都是我们的粉丝。

李国修简介:

集经营者、演员、导演、剧作家于一身,是现今创作力最旺盛的台湾剧坛人物。曾参与兰陵剧团、表演工作坊的演出,后来开创屏风表演班,现任屏风表演班艺术总监,台北艺术大学剧本创作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其妻为台湾知名艺人王月。自1976年起为现今台湾岛民创作剧本,至今发表了36个舞台剧作品。其实验剧如:《婚前信行为》、《没有我的戏》;喜剧如《三人行不行》城市喜剧系列、“屏风剧团三部曲”情境喜剧系列;悲喜剧如《西出阳关》、《北极之光》《女儿红》等;改编小说如《征婚启示》、《我妹妹》等。

\"台湾莫里哀\"李国修3人分饰30人

7月2日至4日,素有“台湾莫里哀”之称的剧作家李国修将带着屏风表演班的经典剧目《三人行不行Ⅰ》赴京参加“京台文化节”。据悉,屏风表演班的杜诗梅、郭耀仁、陈家逵三位演员将挑战高难度表演特技,创造两男一女共饰30角的纪录。

李国修的上一部舞台喜剧《莎姆雷特》曾经两次来京演出。与改编自莎士比亚剧作的《莎姆雷特》不同,这一部《三人行不行Ⅰ》是纯粹意义上的原创作品。

据李国修介绍,《三人行不行Ⅰ》的构想源自传统“三口相声”。全剧分为五个片段。电视演员和主持人杜诗梅作为女主角也加盟该剧。她介绍说,这部剧对她是很大的挑战,对表演要求很高,演员都得“大拿”,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戏里被李国修“以一当十”来使真是百般滋味。

屏风表演班屡屡刷新台湾剧场界纪录,已累计完成1435场次的演出,观众人次高达近120万,被誉为小剧场票房神话。执行导演黄毓棠说,《三》剧会以大量喜剧手法讽刺现代都市人的复杂而又疏远的人际关系,希望能引发观众多为他人着想,深刻思考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人际斗争。

李庆国博士生导师简介

环卫处李国芹事迹简介

读后感李修茹

唐业修简介

思修 课程简介

李敖简介

李践简介

李修凤公开课体会

李国年终总结

李国事迹

李国修简介
《李国修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李国修 简介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