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6:17: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要求

1、为什么需要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答:现在我国国土开发密度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水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水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更应该控制 环境污染行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防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要手段,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 用。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和生态资源化的利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做环境影响评价非常必要。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可能性、性质、程度,确定应采取的相应措施以维持区域环境功能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通过评价,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同时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改善区域环境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依据有哪些?怎么划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文本的编制类型?

答:相关依据

(1) 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2) 地方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3) 相关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4) 相关环评技术导则和规范

(5) 业主提供的关于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资料和图件 编制类型的划分:

(1)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而这些影响可能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或尚未有过的。这类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其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2)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而这些影响是较小的,或者减缓影响的补救措施是很容易找到的,通过规定控制或补救措施可以减缓对环境的影响。这类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其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转向评价。 (3)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只填写环境影响登记表。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答: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和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

1.准备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首先是研究有关文件,包括国家和 地方的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技术导则和相关标准、建设项目依据、可行性研究资料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之后需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明确建设项 目的工程组成,根据工艺流程确定排污环节和主要污染物,同时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的环境现状调查。结合初步工程分析结果和环境现状资料,可以识别建设项 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最后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评价工作等级。如果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该阶段的主要成果是编制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将以上这些工作的内容和成果全部融入其中;如果是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无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 纲。

2.正式工作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主要工作是做进一步的工程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之后根据 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公众意见调查。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法律法规和标 准等的要求以及公众的意愿,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若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多个厂址的比选,则需要对各个厂址分别进行预测和评价,并从环境保护角度推荐最佳厂址方案;如果对原选厂址得出了否定的结论,则需要对新选厂址重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 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第三阶段是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从环境保护 的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和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最终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的编制。

可简要概括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评价大纲编写,工程分析,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

4、针对房地产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您知道其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答:

1、废气污染源

(1)施工期废气污染源:

①施工扬尘;产生源、产生量②机械废气;燃油机械设备产生、产生量③装修废气 ;装修期间使用涂料、油漆等

(2)营运期废气污染源:

①燃煤(天然气)产生的废气;②地下机动车尾气;③餐饮油烟 ;④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产生的恶臭气体。

2、废水污染源

(1)施工期:施工期废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施工场地的施工废水和其他废水;其中施工场地施工废水包括:混凝土搅拌废水、砂石料冲洗废水、机械设备冲洗废水;其他废水:主要为地下室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基坑降水。

(2)营运期:营运期废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居住、办公、酒店等项目产生的废水。如洗浴、冲厕、餐饮等生活污水;配套设施(如小区医疗卫生机构产生的医疗废水;锅炉房废水;垃圾收集设施冲洗废水、地下室机动车清洗废水等)

3、噪声污染源

(1)施工期:①交通噪声;主要是运输车辆 ;②设备噪声;主要是挖掘机、推土机、打桩机、装载机、空压机等;

(2)营运期:①交通噪声;进入小区内的汽车;②空调冷却塔、各类风机、水泵、锅炉、发电机等设备噪声;③生活噪声;主要是商业活动产生的噪声

4、固废污染源

(1)施工期:①生活垃圾:施工营地生活、办公产生的生活垃圾;②废弃土石方:基础开挖产生的废弃土石方;③建筑(装修)垃圾:废钢筋、废木材、废砖块等;④危险废物:施工机械设备保养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漆(桶); (2)营运期:①生活垃圾(含餐厨垃圾,废汞、铅电池,燃煤锅炉炉渣等);②办公垃圾(含废油墨、废硒鼓等电子垃圾);③医疗垃圾:小区社区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④其他(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过程产生的废机油等);

5、生态环境

①工程占地(临时占地、永久占地):占地类型、面积;②临时占地工程:表现在植被的破坏,从而产生水土流失;③表土临时堆场、废弃土石方临时堆场新增水土流失;

6、其它污染源:光遮挡、光反射;电磁辐射等

5、针对房地产项目,现状调查需要了解哪些情况?为什么要了解? 答:(1)建设单位咨询相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初步了解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委托书》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合同书》 ;

(3)场地内现状:有无建构筑物、生产设施、居民和污染情况等。

(4)场地周边一定范围内(评价范围内)情况:居民点、学校、医院、行政办公等敏感保护目标,调查方位、距离;市政基础设施(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交通);项目区域自然、社会环境调查等。

(5)立项(备案)文件,国土和规划文件,申报文件、执行标准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资料(文本和图件)等。 (6)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7)选址和规划的符合性①地方政府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意见书等相关文件②地方政府国土部门出具的选址意见书等相关文件

(8)外环境的相容性分析①本项目对外环境的影响(范围、程度等)②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是否可接受

6、针对房地产项目,工程分析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答:分析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房地产环境影响评价应在环境现状调查和工

程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项目建设选址的合理性,施工期应重点关注其对外环境的影响,营运期应注重外环境及建筑群落布局对居住者的影响,分析建设项目人居环境的适宜性,促进居住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其中,施工期环境污染 问题主要考虑施工弃土、扬尘、废水、噪声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而运营期重点关注城市交通噪声、周边工业污染源、高压电力线、变电站和通讯基站等对居住者的影响.

7、怎么样预防和减轻施工期、营运期房地产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答: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营运期: (1)锅炉烟气

主要采用清洁能源(天然气、轻柴油、电等);若采用燃煤锅炉,则需要配套建设脱硫、除尘装置; (2)地下车库

①合理设置排风口位置;②合理调整停车场车辆的停放;③地下车库保持一定的微负压,防止地下车库废气外溢,无组织排放;④加强管理,合理设置行车线路、减少车辆在车库内的怠速形式时间,增加通排风量; (3)餐饮油烟

①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油烟净化装置;②油烟装置排风口朝向绿化带和空地;③加大厨房通风量,保证厨房内的适当负压,防止油烟外逸;④定期对油烟净化装置进行维护;

(4)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系统臭气

①污水处理设施主要构筑物密闭、加盖;②垃圾及时清运,收集系统密闭、喷洒生物除臭剂,定期冲洗地面;③加大绿化面积,种植对臭气有吸附、屏蔽作用的植物;④加强管理;

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1)施工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者委托市政环卫部门专用车辆运输至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者用于周边农田农灌。 (2)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主要是洒水抑尘。

(3)基坑降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不能回用的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营运期:

(1)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进入预处理系统,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地表水体;

(2)生活废水:经预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经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排放地表水体; (3)医疗废水:经医院设置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经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地表水体。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1)选用低噪声设备、定期对设备维护保养;

(2)合理布设高噪声设备,密闭,隔声、消声、减震等措施; (3)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4)加强施工管理 营运期:

(1)设备选型:需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低噪声设备;

(2)隔声、消声措施:对主要设备进行消声、隔声和减震处理;临路第一排建筑物安装双层隔声窗;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等;

(3)规划布局:优化布局,合理设置噪声源位置,控制噪声源影响范围。

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

(1)废弃土石方: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或者其他工地回填;

(2)废建筑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不能利用的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 (3)生活垃圾:交市政环卫部门处置;餐厨垃圾交有资质的餐厨垃圾处置单位妥善处理;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妥善处置。 (4)对固废的贮存场所提出相应的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营运期:

(1)分类收集、贮存

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 (2)妥善、安全处理处置 生活垃圾:交市政环卫部门填埋或焚烧处置;餐厨垃圾交有资质的餐厨垃圾处置单位妥善处理;危险废物交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妥善处置。 (3)对固废的贮存场所提出相应的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各类临时堆场:进行覆盖、种植草皮;四周设置接排水沟,沉淀池;在施工过程中,场地内产生弃土,在项目场地内设置临时堆场放置,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主要是由挖方引起的。为减少水土流失量,挖出土方应及时回填和清运,避免长时间堆放,同时尽量减少堆存坡度。在堆存量大的地方,承建单位应采取对施工场地进行硬化、防扬尘、出场车辆冲洗、防施工噪声、防水土流失等有效措施,并严格按照成府发86号令《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6、其他污染防治措施

(1)污染土壤治理措施

①限制土壤污染物迁移:②固化或稳定;③土壤中污染物分类、提取和处置技术 (2)光污染防治措施

①玻璃幕墙有害光反射的控制②居住区和公共绿地的光污染防治③照明设计

8、公众参与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答:工程的实施将会对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正负面影响,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的切身利益,公众参与的目的就是使工程能被公众充分认可,使决策者在决策工程的建设时充分兼顾公众的利益和要求,避免片面性,减少盲目性,使工程的设计规划更完善、更合理,为运营期间的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打好基础,提高项目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同时为环评中识别和筛选可能的环境影响因素提供帮助,完善环保及补偿措施的制定,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9、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 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3)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3)建 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6)对建设项 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10、房地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有哪些?

答:

(1) 水环境保护

② 工程宜设置完善的配套排水系统、泥浆沉淀设施,并与区域城市排水管道相协调。 ③ 合理选择施工工期,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挖填方配套作业,分区分片施工,在施工完成后,不得闲置土地,应尽快对建设区进行水土保持设施和环境绿化工程等建设,使场地土面及时得到绿化覆盖,避免水土流失,美化环境。

④ 在临时人员临时生活区设立地埋式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二级生化处理设施)。施工区生活污水经隔油沉淀池、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清液排入地埋式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进行达标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沉淀污泥定期由人工清运至农田作为农田有机肥使用,不得排入农灌渠水系中。成套生活污水经地埋式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其出水中COD值可达100mg/L以下,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⑤ 运输、施工机械机修油污应集中处理,擦有油污的固体废弃物不得随意乱扔,要妥善处理,以减少石油类对水环境的污染。

⑥ 施工中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如在场地设置临时排水沟、沉渣池,用草席、砂袋、挡土墙等对开挖坡面进行护坡,以稳定边坡,减少水土流失。

(2) 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控制标准 施工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二级标准控制;施工区施工生产过程排放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67-1996)的二级标准。 保护措施

1) 施工基建扬尘控制措施 :在施工、土地平整、基建材料运输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扬

尘,施工期间使局部环境空气受到污染,特别是干燥大风天气更为突出,因此在不影响工期的情况下,合理选择施工工期,尽量避免在夏季或大风干热天施工。基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文明施工,严格执行地区或国家控制扬尘污染管理方法,防止建设过程中的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具体措施如下:

施工工地内堆放水泥、灰土、砂石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物料的,应当在其

② 周围设置不低于堆放物高度的封闭性硬质围挡;工程脚手架外侧必须使用密闭安全网进行封闭;施工工地周围按要求设置硬质密闭围挡。

③ 施工场地应定时洒水,减少扬尘产生,对重点扬尘点(如:挖、填土方,装运土,卸灰,化灰等处)应取局部降尘的措施。

④ 施工工地进出道路和场内渣土运输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施工场地亦必须进行密闭式运输。在进行产生泥浆的施工作业时,应当配备相应的泥浆池、泥浆沟,废浆应当采用密闭工罐车外运。

⑤ 施工场地出入口应安排专人、专用冲洗设备对撒落的泥土进行及时清扫和冲洗。 ⑥ 在施工工地内,应设置车辆清洗设施以及配套的排水、泥浆沉淀设施。运输车辆应当装载适度,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工地,以避免基建扬尘点源变成沿运输线路的线源污染。

⑦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在48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应当采取网挡、覆盖等防尘措施。管线工程施工堆土应当采取边挖边装边运等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建、构筑物建设和装运过程中运送散装物料、清理建筑垃圾和渣土的应当采取密闭方式。

2)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措施

加强大型施工机械和车辆的管理,执行定期检查维护制度。承包商所有燃油机械和车辆尾气排放应执行《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761.1-14761.7-93),若其尾气不能达标排放,必须配置消烟除尘设备。施工机械使用无铅汽油等优质燃料。严格执行《在用汽车报废标准》,推行强制更新报废制度。特别是对发动机耗油多、效率低、排放尾气严重超标的老旧车辆,应予更新。 为减轻施工区空气污染,建议施工区生活燃料采用以罐装燃气。 (3) 声环境保护措施

声环境控制标准 :施工区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标准控制,办公生活区、周边居民区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控制标准。 保护措施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场界,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减退而使噪声增强的现象发生。 ② 施工期噪声应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GB12523-90)进行控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在夜晚22时至翌日6时应禁止高噪声设备的施工。如确因工程施工需要,需对附近居民进行告知。另外,施工过程中业主应充分协调好关系,确保不发生环境纠纷。

③ 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噪声大的某些施工设备和操作尽可能远离敏感区。

④ 降低人为噪声,按规划操作机械设备,模板、支架装卸过程中尽量减少碰撞声音,不用哨子、笛等指挥作业。

⑤ 减少交通噪声,大型载重车辆在进出施工场地时应限制车速,并杜绝鸣笛。 (4)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①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开挖弃渣及生活垃圾。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弃渣均要求集中堆置于临时弃渣场或用于地基填筑,临时弃渣场采取一定的临时防护措施。生活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并定期清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严禁乱扔乱弃,污染环境。根据项目区施工营地布置情况,在临时生活区附近设置1个垃圾站,由施工单位安排人负责施工人员生活区日常生活垃圾的清扫工作,并配套必要的清扫工具。 ② 垃圾清运结合工程车辆进行定期清运,每周清运3~4次,清运的垃圾应运至弃渣场挖坑,其表层应及时覆盖渣土,防止苍蝇蚊虫孳生。

(5)其它环保措施

对施工场地产生的施工迹地及时恢复、平整,及时进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对于建筑物及道路周围的空地,及时进行植树种草,进行绿化。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考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重点知识

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精准试题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讲义精华2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大纲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讲义精华11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讲义精华(14)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讲义精华(16)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讲义精华8

环境影响评价师案例分析讲义精华16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