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9: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重庆邮电大学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实施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为加强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的培养与管理,突出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总则。

一、培养目标

(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三)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年限

我校研究生标准在校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或延期毕业,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但在校学习时间最短不得少于两年,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六年。

三、培养方式

(一)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要求研究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又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制定出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应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型、研讨型、实践型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指导方式上采取研究生导师负责制,提倡成立以研究生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共同进行指导,研究生应成为研究生导师科研课题小组成员之一。

(四)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包括课程学习、论文工作、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都要

注意培养研究生刻苦钻研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设置应遵循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要以改革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为重点,重视学科间的联系、渗透和交叉,着力培育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注意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水平的区别与衔接。

(一)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每一位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规定修满不低于33学分的课程,其中,学位课学分不低于16学分。

(二)学位课:学位课是反映本学科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课程,是获取硕士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相关要求分别如下:

1.公共必修课:7学分;

2.公共基础课:不低于3学分;

3.专业基础课:不低于6学分。

(三)非学位课:非学位课程是根据各学科研究方向的要求并结合研究方向的特点,为研究生开设的主干专业课程以及为拓宽研究生知识结构、反映现代科技水平和学术前沿的课程等。非学位课包括专业课、自选课和实践环节,相关要求分别如下:

1.专业课:为保证研究生有必需的专业知识,根据研究方向设置的课程。专业课学分不低于4学分。

2.自选课:为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而设置,包括第二外国语、公共选修课和研究生导师允许的跨学科专业选修的课程。

3.实践环节(必修)

(1)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二选一):2学分

教学实践:主要是面向本科生的教学辅导工作,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可采取课堂讲授,教学辅导,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上机实习等多种形式,完成不低于32学时的工作量,由研究生导师给出评语,通过者记2学分。

社会实践:主要指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社会调查,参与工程或项目实践,并写出总结报告,由实践单位给出评语,通过者记2学分。

(2)学术活动:1学分

研究生应参加不低于8次的学术报告,其中一次为跨专业学术报告。

(3)文献阅读综述:1学分

理工类研究生: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国内外文献,文献数不低于25篇,其中中外文学术文献不低于8篇,并写出不低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由研究生导师指导并组织考核。

文史类研究生: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必须阅读本学科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国内外文献,文献数不低于30篇,并写出不低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由研究生导师指导并组织考核。

(四)其它

1.学位课可以代替非学位课;

2.凡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研究生,应按本学院学位分委会和研究生导师的要求补修至少两门本学科本科生的核心课程,并将成绩报研究生部备案。补修课程只计成绩,相应学分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

五、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内并结合开题报告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品德、业务学习和科研能力等三个方面。其具体要求按《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管理办法》执行。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其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

1.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应有必要的理论分析、技术路线、实现方法和创新见解等。

2.学位论文的开题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内完成,由各学院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后方能继续进行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应公开举行。

(二)硕士学位论文工作

1.硕士学位论文应在研究生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工作期间应每周一次向研究生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按时完成相应的工作。学位论文的撰写应按照《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标准》执行。

2.研究生到校外单位做学位论文,要经研究生导师、学院批准,并保证每月一次向研究生导师汇报工作进展,按时完成相关工作。

3.学位论文的答辩申请、评阅、答辩与学位授予应按照《重庆邮电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规定办理。

七、其它

(一)研究生培养方案应每三年作一次全面的修订,由研究生部组织,各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具体实施,并由研究生部汇总上报校学位委员会通过后执行。

(二)本总则涉及的“不低于”、“不得超过”、“不得少于”、“至少”均包括本数。

二○一○年九月

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通知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汇报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

重庆邮电大学法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儿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重庆邮电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