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湖州十二五银行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21:59: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湖州市“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银行部分)

一、“十一五”期间湖州银行业发展回顾

(一)“十一五”金融规划完成情况

(二)“十一五”期间银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1、银行信贷对经济发展的保障功能不断增强。 2006年以来,湖州银行业经历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异常复杂的局面。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监管部门的引领下,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主动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不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积极做好金融保障工作。一是加大重点项目、重点企业的信贷投入,满足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助推作用领域的资金需求。截至200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 170个重点项目和104家重点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16.37 亿元和65.8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0.11%和5.72%。二是切实加强“惠农支小”工作,加大“三农”和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截至200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企业贷款余额274.01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157.6亿元;农业贷款余额达128.45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85.5亿元。三是促进消费升级,支持居民合理消费需求。200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194.45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132.04亿元。四是传导信贷政策,推动结构调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加大信贷有效投入的同时,保持理性控制贷款总量和投放节奏,合理调配金融信贷资源,及时传导各类信贷政策等,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保障银行业平稳发展。

2.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日臻完善。随着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入驻以及地方法人银行机构迅速成长,湖州银行业金融组织结构日益健全,银行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分别在湖设立分支机构,邮政储蓄银行湖州市分行正式挂牌,长兴联合村镇银行、安吉交银村镇银行、德清乾元德农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先后成立。截至200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达17家,其中:国有商业银行5家共有机构网点176个;政策性银行1家共有机构网点4个;股份制商业银行3家共有机构网点3个;邮政储蓄银行1家共有机构网点81个;城市商业银行1家共有机构网点33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5家(其中农村合作银行4家,农村信用联社1家)共有机构网点173个;村镇银行1家共有机构网点3个;在监管引领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向县域、欠发达地区延伸分支机构,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并于2009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空白乡镇金融服务网点全覆盖。

3.银行业改革持续深入推进。“十一五”期间,湖州银行业以强化机构功能提升经营质量为重点,积极而有序地推进银行业体系改革,银行组织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增强。一是农村金融改革成效突出。在全省农村信用社两轮改革中,湖州5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已有4家组建成为农村合作银行,南浔农村合作银行、长兴农村合作银行分别成为第一轮、第二轮改革中全省首批开业的机构;目前南浔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制改革正在积极筹备中。二是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全面推进。湖州银行基本完成阶段性增资扩股工作,资本充足率明显提升。跨区域经营取得明显进展,异地设立分支机构、主导发起村镇银行均已获得监管部门认可。率先探索经济资本管理,全面提升资本管理水平。三是国有银行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各国有商业银行在湖分支机构根据其上级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及进程安排,稳步推进各项股份制改造工作。适时调整组织架构,推进机构扁平化管理;有效整合内部资源,建立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大力推行经济资本管理,有效引导信贷业务客户结构调整。四是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齐头并进。股份制商业银行以授信审批、内部稽核为重点的业务扁平化、垂直化管理改革步伐加快,探索向县域拓展业务;邮储银行完成组建开业,并积极扩大小额贷款试点、增加小额质押贷款网点,拓宽邮储资金回流渠道。

4、银行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监管部门的督促和引领下,湖州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浙湖州市场实际,不断推进包括运行机制、组织管理和业务产品等方面的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步伐逐步加快,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创新意识显著增强。众多银行业金融机构逐步认识到金融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把创新作为提高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二是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金融创新产品不断丰富,特别是各种理财类、咨询类、小企业信贷、农业信贷等创新业务发展快速。创新的内容除了产品、服务等外,还涵盖了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三是弱势领域金融创新成效凸显。通过专营机构建设、建立银保风险共担机制、丰富信贷产品、改进管理机制,小企业和农业贷款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5.银行业监管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湖州银监分局坚持审慎监管、分类监管原则,因行施策,因险施略,逐步完善调查研究、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三位一体”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充分发挥风险预警功能。密切关注各类风险线索,先后对集团客户贷款、个人贷款、房地产贷款、公路贷款、“两高一剩”行业贷款、票据业务和资产转让等各类银行业突出风险进行了重点调查剖析,及时发出风险提示,有效规范了机构的经营行为。二是强化非现场监管的风险监测功能。大力推进非现场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集团客户风险、大额贷款、关联交易风险、贷款质量迁徙的监测分析制度,及时发现风险点和异常变化。三是强化对法人银行机构的资本监管和市场约束。通过监管意见书、差别化的准入政策等措施,督促辖内法人银行业机构增强风险防范的自觉性,着力完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推进经济资本管理,加强信息披露。四是注重监管文化建设。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行业特征的监管文化,并以此引领队伍、凝聚合力,全面提升监管团队战斗力,保障银行业稳健运行。

(三)“十一五”期间湖州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湖州银行业无论在自身发展还是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均实现了飞跃,银行业整体竞争实力、服务水平均得到了大幅提升,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成效明显,但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湖州银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制约其持续稳健发展的因素,尤其值得关注:

一是银行业发展的理念问题。在信贷管理方面,不少银行业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存在“抵押为本”的理念偏差,导致基层经营行、信贷客户经理把落实抵押作为发放贷款的充要条件,而把贷款“三查”视作程式化的过程,扭曲了银行的信贷文化根基。在市场竞争方面,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始终难以认同协作发展的理念,导致银团贷款业务推进缓慢,银行对大企业、大客户议价能力难以提升。在风险管理方面,大多数银行在风险控制理念上尚不能做到正视风险、管理风险,而是一味地回避风险,试图通过考核机制,设臵极低风险容忍度甚至“零容忍”来拒绝风险,违反了银行经营的内在法则和基本的市场交易原则,其结果是将大量有发展潜力的客户拒之门外,丧失了许多与企业合作的机会。 二是银行业发展的质量问题。尽管近年来,湖州银行业总体上呈现良好的运行态势,但与良好现代银行的标准比较,在内部控制、经营机制、合规建设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制约着辖内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在各方努力推动下,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完善的公司治理、科学的激励约束、有效的风险控制”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改革任务依然任重道远。银行业目前在金融创新方面存在产品和服务缺乏特色、科技含量不高、风险控制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尚不能适应战略转型的要求。

激励约束机制不够科学。目前,辖内银行业开始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有效、成熟和规范的绩效管理体系,并开始注重对盈利能力、资产风险状况、业务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但从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即有效解决经营管理中的“短板”问题、提高银行业整体绩效等方面来衡量,各银行绩效考核机制的有效性还有待改进。最突出的问题是考核理念存在偏差,“唯财务指标论”导向扭曲了基层行的经营行为。导致基层行在信贷风险把控、服务收费及业务竞争等方面行为失范,甚至诱发道德风险。

三是银行业发展的模式问题。传统盈利模式对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日显。近年来我市银行业业绩的持续增长表明,银行业金融机构盈利主要来自高利差政策下的利息收入。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利率管制的放松,银行利差水平将逐渐收窄,依赖的传统盈利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从目前公布的一些上市银行年报来看,银行利差呈现较为明显的收窄趋势,银行盈利水平有所下降。可以预见,银行利差的缩小,盈利能力的减弱,都将成为下一步影响银行信贷运行的重要因素。

二、“十二五”期间银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未来五年,后危机时代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依然不会改变,但世界经济结构和多极化发展格局或将出现重要变化,而国内经济体系的大规模结构调整也必将是中国经济体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十二五”对湖州银行业来说既有未来新的广阔发展空间,也将面临调整带来的严峻考验,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环境分析

一是银行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内生性优势明显。

二是经济转型升级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更为迫切。首先,经济转型凸显金融资源的重要性。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下,湖州经济转型升级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新的产业行业应运而生,企业增长模式发生转变,自主创新步伐加大,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更快,这将催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和丰富的金融产品需求,给银行业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为银行业加快实现战略转型创造有利条件。其次,产业升级将给银行业带来风险压力。随着落后产业和企业的淘汰,必然要求银行业按照产业政策要求,适时适度采取退出策略,这个过程将使银行面临信贷结构调整和资产风险增加的巨大压力,对银行信贷管理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再次,扩大内需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 “十二五”期间人民生活水平将加快提高,当前湖州 人均GDP已经达到 元,正向发达国家水平迈进,收入的提高、财富的积累,必然要求金融服务向多元化、深层次发展,以满足日益提升的生活、消费、旅游、健康等需求,同时也给银行业零售业务的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三是

(二)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湖州银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委、市政府“ ”的总战略,以创建“先进银行”为核心,积极融入长三角 ,坚持把改革和创新作为银行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组织体系,深化银行业体制改革,改进银行业经营管理,提升银行业服务水平,切实增强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银行业对经济社会的价值创造和社会责任贡献度,促进湖州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三)指导原则

——服务经济原则。加大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湖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实现银行业自身改革、创新与发展,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

——稳健经营原则。引导银行业进一步深化资本约束的理念和机制,坚持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走质量、效益、速度、规模协调发展的道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深化改革原则。大力推进和深化银行业体制改革,解决银行业运行中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以改革促发展,以改革促创新,不断提高银行业体系的活力和效率,增强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审慎创新原则。结合银行业体制改革的契机,推进银行业的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引导银行业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

——以人为本原则。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现代化、专业化人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完善用人机制,营造有利于金融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为银行业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总体目标

——实现银行业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保持存贷款规模的适度平稳增长,争取规划期内GDP对贷款余额的比值保持在0.7-0.8之间1,期末,银行业存贷款余额分别突破 亿元和 亿元。在保障现行有效信贷支持功能的前提下,整合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小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突出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

——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竞争充分、定位明确的机构组织体系。适度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他银行机构,继续深化法人银行业改革,鼓励法人银行业机构跨地区发展,加大对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培育力度,强化对县域地区金融支持。力争到2015年实现门类齐全、层次多样银行业服务体系

——保持良好的银行业运行质量。到2015年,湖州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建立起组织健全、运行稳定、制度完善、管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合规管理文化基本形成,银行业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得到全面提升,资本补充渠道进一步拓宽,银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规划期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 良贷款率控制在1.5%以内,拨备覆盖率达到150%,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在任何时点不低于8%。

——实现和谐共赢的发展效益。全面树立银行业社会责任意识,增加信息透明度,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大幅提升行业服务水平。转变经营理念和利润增长模式,优化业务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和内部考核机制,进一步提升银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争取在2015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税前账面)超过2.5%,中间业务收入率提高到20%。

——推动符合监管要求的金融创新。切实转变经营理念,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机制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基本建立适应湖州市 转型升级要求的金融创新体系,提升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实现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和综合化。加强行业合作,加快技术创新,探索银保风险分担机制、推进银团贷款业务,小企业股权质押和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型业务。

——形成和谐稳定的银行业经营环境。企业与居民诚信意识普遍提高,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全面形成。金融知识进一步普及,社会公众对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有较强的信心,对银行业金融服务有较高的满意度。银行业消除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同业间竞争公平、规范、有序。

三、“十二五”期间银行业发展的具体任务

任务1: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2015年前,湖州银行、大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建成股权结构合理、治理机制完善、内部控制有效、经营特色突出、业务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银行。实现整体升级,通过横向联合、资本参与,引进战略投资者、寻找国内外合作伙伴、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方式,实现向现代银行企业制度的跨越。

1.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多元化、分散化原则,积极引入合格战略投资者,形成性质多元、梯次分层、相互制衡的股权结构。加强董事会(或理事会,下同)战略规划和风险监控能力,明晰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边界和有关权限,形成相互配合和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逐步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董事会、高管层和党委会等职责边界不明晰,专门委员会职责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通过监管督促、强化培训等方式全面提高董(监)事会成员的履职能力和履职意识,适当增加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人数。

2.建立动态的资本补充机制。各加强对资本的规划和管理,积极采取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措施,建立持续有效的动态资本补充机制,确保资本的持续补充与业务发展相匹配。湖州银行在实现跨区域发展的同时应通过多种手段把资本保持在适当水平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审慎选择新股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把提高资本与改善管理结合起来;村镇银行要积极争取主发起行的持续资本支持,确保业务发展的资本需求。

3、跨区域发展

4.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规划期内,各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专门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要加强 IT 治理能力,注重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全面提升信息科技对银行经营管理的支撑作用;要通过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建立稳定可靠的生产运行环境,建立合理、统一的应用体系架构;要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实施信息安全检查和监管制度,保证银行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任务2: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引领湖州银行业的创新发展。 1.进一步提升服务和管理层次,调整组织架构,切实改变重业务拓展、轻内部管理的考核激励偏向,培养形成良好的信贷文化和企业文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规模和资源优势,努力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

2.实施结构调整战略,调整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信贷结构和资源配臵结构;加强业务结构和盈利结构的调整,初步实现资产、负债和收益结构的战略转型。

3、加快新兴业务发展,大力推进银行卡、保险代理、电子银行、理财业务、投行业务等中间业务,努力拓展银保合作、银证合作力度,推进综合性、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满足市场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提升金融服务层次和品质。

任务3:支持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改革。 1.推动农业发展银行完善农产品收购融资功能,支持其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拓展商业性金融业务,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实现商业化经营或战略转型。

2.全面完成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建设一批全功能银行网点,改善代理网点服务环境和形,支持邮政储蓄银行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水平与合规经营意识,不断拓宽业务领域,增强和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实现“面向三农、服务县域经济”的战略定位。

(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提升银行业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任务5:培育合作、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1.逐步提高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和资产负债规模占比,巩固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域的主体地位。

2.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全面合作。鼓励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与本地法人银行之间开展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内法人银行,特别是农村银行业机构之间的重组与战略合作。引导商业银行与金融租赁、信托、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丰富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产品。

3.加强长三角金融合作,搭建区域金融发展平台。加强和深化长三角区域金融业务与服务合作,在产品研发与营销、资源共享、风险防范、人员交流等方面加强协作,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的优化配臵。

任务6:科学规划网点布局,实现银行机构重心下移。 1.大型银行机构布局更加合理,努力实现网点综合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有机结合。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县域增加网点。

2.农村和县域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和县域经济发展对银行业的合理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初步形成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市场。

3.加快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2011年前每年设立10家,规划期末争取村镇银行试点扩大到所有县级区域。积极稳妥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

4.物理网点与电子服务渠道建设并重,提升电子化服务的科技水平,积极发展自助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化金融服务渠道,打破营业网点的时空约束。

任务7:优化业务结构,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1.加快推进业务转型,科学调整贷款期限结构,不断提高农业贷款和小企业贷款的比例。期末,争取农业贷款的占比提高到6%2;小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的增速。

2.银行业收入结构从以存贷利差为主向信贷资产收入和非信贷资产收入并行转变,通过整合资源、产品和创新业务手段,重点发展各类中间业务,推动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逐步实现 业务和收入的多元化。

3.培育和发展特色业务。紧贴浙江块状经济和农村经济发达的特点,各银行机构立足本地实际,进一步开拓各类具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重点扶持2-3家小企业业务突出的城市商业银行在国内形成明显的小企业金融服务品牌优势。

4.加快人才的引进和能力建设,提高法人银行机构的创新能力;各银行业分支机构积极向总行争取金融创新试点。

(三)科学发挥金融资源配臵功能,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二五”期间浙江经济发展的主线,银行业机构必须发挥好金融支持经济的核心作用,在保持自身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金融的要素保障和资源优化配臵功能,继续实现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

任务8:继续保持信贷投入适度增长。 1.实现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2.保持信贷投入的适度增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改善资金供给,积极争取总行信贷政策支持,盘活存量资金。

3.推动“块状经济”向集群经济的转变,探索形成有利于浙江集群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模式。

4.加快发展银团贷款业务,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企业的资金供应。

任务9:提高金融资源配臵效率。

1.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金融资源配臵路径,及时调整营销方式、服务渠道、信贷结构和融资工具等业务经营策略,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收放得当,审时度势、进退有序,实现金融资源配臵与产业转型升级在更高层次上的良性互动。

2.围绕浙江省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大对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临港工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纺织、轻工、装备、建材、有色金属、医药、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石化、钢铁等我省十一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

3.规范发展并购贷款业务。发挥并购贷款业务在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和引导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方面的作用;在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有效控制贷款风险的基础上,满足企业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提供完善的并购融资服务。

4.积极退出“两高一剩”行业,对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工艺技术、装备等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采取限制措施,不具备转型升级条件的坚决退出。

任务10: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1.紧密围绕浙江省创业富民战略实施,以规划先行为切入点,以融资推动为落脚点,以加强政府合作为手段,把政府、金融、市场和企业等要素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小企业、保障性住房以及环保减排等社会瓶颈领域的发展,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2.银行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显著加强,社会对银行业的满意度提高。

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发展规划

煤炭工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公路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个人发展规划

“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经济开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湖州十二五银行业发展规划
《湖州十二五银行业发展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