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漫谈作文评改

发布时间:2020-03-02 06:27: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漫谈作文评改

贵州省望谟县石屯九年制学校王尚彪

学生埋头一篇1篇苦作,教师玩命似的一篇1篇“精批细改”,——这就是传统作文评改之现状。老师们常常熬得双眼通红,脸瘦如柴,却死命地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勾、叉、圈、点,写眉批,作尾评。这种传统作文评改方式令我们老师叫苦连天,而学生也怨声载道。

凭心而论,教师精批细改,确实不无好处:首先,对于汉字的正确书写,标点的规范使用,老师给学生把了关;其次,从逻辑角度讲,可以帮助学生把话改得合乎其理„„但是,作文过程是一个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一切语文知识转变成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要想从以上各个方面替学生“保险”,老师们也势必力不从心。同时,评改作文用这种“换着走”的方法,也难免使学生因有依赖心理而产生惰性。例如,写作中出现了拿不准的字,懒得去问同学、查字典,便想当然地乱写一个,认为老师评改中自会纠正。写了一句不大对劲的话,自己读后也觉得有毛病,但却懒得去推敲修改,反正老师评改时自会理通。更有甚者,干脆不打草稿,随想随写,敷衍成文——不是老师比我们高明吗?他一定会帮助删改的。当然,上述情况大多属于习作态度不端正之类,但对于养成这种坏毛病,教师好的评改岂不是帮倒忙了吗?

要知道,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我们老师尽管颇有吃苦精神,但若工作量超载了也会使人疲于应付。这怎能保证老师的评改都处处正确无误,怎能保证老师对每篇习作的瑕疵之处的指正都密而不漏?况且,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他的聪明才智也是有局限性的。权当我们老师都是天才吧,用一个人的感情去体察数十人的感情,用一个人的爱好去评估数十人的爱好,怎么会合情合理呢?教师若安于这种“越俎代庖”式的精批细改,以教师一人的好坏是非标准去衡量数十名同学的习作,难免会模糊学生的习作个性,使“一个五彩缤纷的希望,一种种闪光的思想,都束缚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于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绚烂多彩的习作世界,人为地变成了单调的青一色。这样一来,教师无意地左右了学生的感情,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改完全脱节,学生作文实际变相变成了教师的作文。学生的作文水平又怎能得到全面的提高呢?这就难怪我们教师因“精批细改”累坏身体,早生华发而心中难过,学生却对我们可怜巴巴的“辛辛苦苦”不买账了。

由此看来,这种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虽不能说一无是处,却确实还有弊病存在。它既苦了老师,又不利于学生,确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当前,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陈旧的传统作文评改法已受到猛烈的冲击。作文评改开始向老师范改、面改、学生自改、互改的方向发展。这种多渠道的修改方式,不但把老师从作文本的包围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直接培养学生修改评价文章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习作水平。

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学生自改——学生互改——老师讲评——学生再改”的作文评改方式,是颇得学生之心的。学生写好作文后,老师指导他们先分项后综合自己修改三遍。接着,让他们交换作文,商量切磋,互相评改。然后,把作文收起来,通过浏览做好记录,对学生作文进行讨论式讲评。在讨论讲评当中,师生充分交换意见,统一看法,肯定成功,指出不足。最后,让学生自己参考同学的评改意见和老师的讲评,重新认识自己的作文, 1

再自改自评一遍本人的习作。学生之所以喜欢这种评改方式,是因为它使学生掌握了主动权,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做了作文评改的主人。通过反复多层次、多角度的评改,不但提高了作文质量,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了,对作文技法的掌握更加娴熟了。

当然,这种作文评改方式未必就尽善尽美,令人称心的评改方式一定会很多吧!但愿所有语文老师能够互通信息,互相学习,共同研究作文评改艺术,闯出一条更科学,更可行,能使师生双方都满意的作文评改的新路子来!

作文评改

作文评改

作文评改

漫谈作文

作文评改总结

作文评改标准

作文评改教案

评改作文要求

评改作文标准

作文评改总结

漫谈作文评改
《漫谈作文评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作文评改初探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