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析《申报》经营管理方式

发布时间:2020-03-04 00:57: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析《申报》的经营管理方式

08新闻1班王蒙2008040020102

2内容摘要:本文以民国时期《申报》的经营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从中总结出一些报纸发展的有益经验。选择《申报》为个案研究对象是因为,《申报》是当时上海乃至全国发行量位居三甲的报纸,而且《申报》存在的历史悠久,和上海乃至全国早期的现代化历程紧紧相随,在经营管理方面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关键词:《申报》经营管理报业竞争

上世纪中叶,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背景下,随着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报业当中一些中文商业性报刊刚兴起不久即成为报业主流,这其中就有《申报》。《申报》是中国最早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报纸之一,在上世纪的上海报业市场之中,《申报》不断采取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新闻业务的研究实践,扩大自身规模,最终在上海报业立足并率先完成了企业化的路程,成为当时报业的佼佼者。

一、报业从作坊式生产到企业化生产

上海申报馆自1872年成立以来,到1937年时,逐步完成了从作坊式生产到企业化生产的重大转型。处于作坊式生产时期的申报馆首先就是规模很小,直到1906年时,“其营业部长广不逾数尺,列二案,一为司广告者,一为司出纳者。编辑部办愀然一室”。报馆的专业化程度低,内部分工简略,责任界限模糊。但是在1915年以后,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识字人口增长迅速,对报纸的需求量稳步上升,报馆规模的扩大,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馆内部的职能分工开始细化和复杂化,企业化生产的雏形浮出水面。

二、内部硬件设备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申报馆已配备了高速轮转印刷机,内部使用的通讯工具有电报和电话,铸字以火融铅浇铸,排字由人工用手从字架上一个一个的检字。从规模和组织结构及组织内部管理来看,《申报》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已完成从商业化到企业化的转变,报纸的发行量都在十万份以上,工作人员数量有四百多人,组织内部的结构开始以大企业的面貌出现。以《申报》20世纪20年代的组织结构图和现在中国的大报作一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很小。并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报已基本上以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组织起来。

三、组织结构的扩展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申报馆在从作坊式生产转变为企业化生产过程中,企业的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内部分1申报馆编:《最近之五十年》(民国十二年)(下),文海出版社印行。

1工也越来越细化。1906年时,申报馆经理部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相加不过二十人,而到1922年时,“营业部职员多数十人,编辑部亦如是,故有同馆共事多时而犹不能举其名者。其时编辑部有20人,营业部有42人,共62人。到1937年时,申报馆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总数达到486人。”随着馆内人数的增长,印刷技术的改进,报业竞争的激烈,申报馆的组织结构呈现出工业企业最早出现的直线职能结构式,列图如下:

企业化的操作方式,充分利用了报馆各个能够产生利润的环节来产生更多的利润,让《申报》能够经济独立,从而谋求言论独立。

人员知识的专业化是报馆从作坊式生产向企业化生产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要求。当时新型教育的发展也为报馆的人才选择提供了较多的专业人选。1920年代上海已经开办新闻教育的学校有:圣约翰大学报学系、南方大学报学系及报学专修科、光华大学、国民大学、复旦大学。 这些学校为《申报》输送了较多的记者、编辑人才。这些专门人才的培育为报业的企业化生产奠定了人才基础。

实际上,申报馆从作坊式生产转为企业化生产,经历了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从《申报》创办到1929年都应该看作是处于这种转变的时期。申报馆从作坊式生产转为企业化生产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不仅仅是印刷技术、组织结构、人才的演进,这其中还有更多的软环境的进步,如管理的规范、理念的更新、工作氛围的塑造,这些都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进步,正是社会和报馆在多方面日积月累的变化和进化塑造出企业化生产的报馆。

对比今天的报业发展,许多报业集团都能够做到《申报》经营管理方式中的第二点,即,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至于企业文化的构建、理念的创新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可能都还有所欠缺。武汉地区的报业市场以都市报竞争为其最突出的特点,湖北日报集团与长江日报2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上),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67页。

集团旗下的多家都市类报纸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这其中正在积极寻求突出并大有希望获得突破的便是湖北日报集团旗下的《楚天都市报》。

第57届世界报业大会的发行量排名上,《楚天都市报》位列65位3,2009年全国都市类报纸的发行量排名,《楚天都市报》居第六位4。有如此好的基础,寻求突破也并非不可能。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报业竞争中,《申报》可以脱颖而出,与其不断的尝试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广告、发行等报业经营上,采用价格战、广告战扩大市场份额,打响知名度。受此启发,《楚天都市报》要想在同类都市报竞争中成为佼佼者必须想出新点子。在报纸的质量内容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提升的前提下,如何扩大报纸的发行、拓展报纸的广告业务会是短时间内获得大影响的方法。

我们一直在强调“内容为王”,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申报》就意识到新闻报道、言论的重要性。如何让一份报纸好看,才是王牌。在同质化现象出现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是关键的第一步。《华西都市报》走的是“主流影响力”的路线,《南方都市报》则扛起了“主流就是力量”的大旗。关于《楚天都市报》的定位,该报前总编杨卫平是这样解释的:“《楚天都市报》是按综合分类法来定位的,选择同一层次的读者,即市民。《楚天都市报》的市民是城市的基层市民,这是一个社会层次上的分析——年龄大约在18岁以上,职业涵盖城市各行业,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武汉晨报》定位已是“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知识含量,将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结合较好的综合性市民生活类日报”。《武汉晚报》打出“为百姓谋利益\"的口号,宣称要“打造三镇家庭第一报”。《楚天金报》则提出“新一代都市风情报,新一代市民生活报”的报纸定位。由此可见,这几家报纸定位的关键词都是市民生活报,而且无一例外地都打出市民报这张牌。这样就导致各方的竞争毫无比较优势可言。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老一辈新闻工作者邹韬奋先生在《生活日报》创刊号上写道:“在决定本报篇幅和格式的时候,我们考虑到几种条件:第一是读者大众的需要;第二是我们自己的能力:第三是目前一般新闻纸不能顾及而我们可以设法补充的地方。”实际上,这是邹韬奋先生对报纸定位的思考。因此,可以看出定位是一份报纸生存与发展最首要的前提。一个优秀报纸的成功来自于对媒介市场认识的透彻程度。来自于对读者需求分解的深刻程度。可以说,一张报纸成功与否,与报纸的定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报纸的一切经营管3资料来源:《2009年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人民网,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15219/115220/6836405.html/ 4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2009年中国报业市场年鉴》 第23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 5吴飞:《传媒竞争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理的实践都离不开报纸的正确定位。

结语:

民国时期是报纸媒体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报业不仅仅在经济上有独立的可能性,而且其社会影响力逐渐增大,成为政治体制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代表着一定的权力。在上海,报业作为产业有了盈利的空间和可能性;同时,随着识字人口的日益增加,以及报纸自身的努力推广,报业对社会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都大大增强。

本文以《申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阐述了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申报》自身的企业化过程及内部的企业化管理:第二个主题是在现在都市类报纸的竞争中,武汉地区的报业竞争能从《申报》的发展汲取哪些有益经验。在都市类报纸的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突围的关键在哪里。

参考文献:

著作:

【1】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

【3】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南方传媒研究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

【4】 周鸿铎:洞悉媒介——回应传媒变革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年

【5】 宋军:申报的兴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论文:

【1】 李晓哗:走“智慧竞争\"之路——《武汉晨报》是如何搏击市场的[J].新闻知识,

2000,(8).

【2】 马莉:邓为.都市类报纸应走出同质化竞争的怪圈[J].新闻前哨,2003,(5).

【3】 陈旭鑫:都市类报纸品牌建设策略研究万方数据库2006

管理方式与经营理念

广告公司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方式

SMT管理方式

餐饮店管理方式

我监民警食堂以委托管理方式经营(材料)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

商战导读,管理方式

母子公司管理方式初探

分公司的管理方式

浅析《申报》经营管理方式
《浅析《申报》经营管理方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