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四川之行游记与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3 14:24:4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四川之行游记与心得

此次四川之行,颇具戏剧性,因为伤病缘故,玩的不具有连续性,因此按照之前我写游记的写法,一天天的写,就有点资源浪费了。因此,我将从人文和自然景色两个方面来讲述此次游览的过程及心得。

四川,巴蜀之国,蜀文化名满天下,因此巴蜀的人文景观非常值得一看。而此次我因中途受伤,无法跋山涉水,则有机会看看这里的人文景观。

此次四川之行,我和几个高中的老同学在一起,老同学见面,自然少不了吃喝玩乐,但是,就在这吃喝玩乐之中,就能将巴蜀文化和其他一些平时我经常接触的,但却从未认真研究过的东西好好的看了一番,学了一番。正所谓在玩中学,想必就是如此吧。那我就从这几个角度来说说吧

吃喝玩乐,当然先讲吃。众所周知,吃,是四川的象征之一,四川文化的核心之一。四川吃的东西之多,口味之广,无出其右,以至于我回沈阳后及其厌恶沈阳吃的东西。四川的吃首先就从菜先说起吧。川菜,中国四大名菜之首。选料讲究,取材广泛,调味多变,再加上独特的烹调法方法,形成了一种以突出麻、辣、香、鲜、味口感的特征。它的主要菜品有:宫保鸡丁、干烧鱼、回锅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干煸牛肉丝、灯影牛肉、鱼香肉丝、糖醋排骨、水煮牛肉、锅巴肉片、咸烧白、糖醋里脊、东坡肘子、辣子鸡、香辣虾、麻辣兔头等。而除了这享誉全国的名菜外,四川的小吃也是独具特色。

我此次四川之行的基地在成都郫县团结镇。这里虽然只是个镇,但却是猫狗齐全。川菜馆也不少,我同学都说味道还挺正宗,而且比市区便宜。而本着好好体会四川文化的原则,我也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吃,在吃的当中我更注意体会这道菜的每个细节。首先说说回锅肉吧,四川的回锅肉肉厚,油大,肥瘦大概二八开。再配上青椒与花椒。 而每片肉吃起来却并不是特别腻,肉特别的有嚼头,且咸淡恰到好处。而水煮肉与水煮鱼和水煮牛肉则不一样,虽说是水煮,但胜似油煮。花椒和辣椒放得也特别多。但里面的肉却让人无法忍受它的诱惑,好的师傅总是让肉片始终保持鲜嫩,在配上油汤的独特味道,确实不愧是经典名菜。吃着吃着,我还想起我沈阳的同学吃这道菜时被辣得流汗和眼泪直流的情景。而盐煎肉这种菜在湘菜中可以说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湖南人肯定不会这么去做一道菜,但类似的做法在北方菜里却很常见。只不过这道菜不是很咸,让我感到很意外,不过口感还是很不错。糖醋排骨也一样,他并不是很甜的一道菜,但口感依然鲜滑。宫保鸡丁同样是如此,它在川菜里也是属于较甜的一道菜,但它的细腻和复杂程度超过了其他几样菜。其他的菜就不说了,这几道菜已经将川菜的一些手法和口感介绍了。

虽然川菜很好吃,但我觉得有些地方还是有些不好,最大的不好就是油太重,在现在社会这显然是不被提倡的。其次我一直吃不惯花椒,因此在吃川菜的时候我都要将花椒挑出。不过这仅是我个人的习惯问题。

说完川菜,就要说说成都的小吃了。成都的小吃总是那么让人激动不已。从各色小面到抄手、饺子,从腌卤到凉拌冷食,从锅煎蜜饯到糕点汤元,从蒸煮烘烤到油酥油炸,琳琅满目,各味俱全,种类不下200种。成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小吃店。这些名小吃,多半是早年由小商小贩肩挑手提,沿街摆摊设铺经营起家的。成都小吃往往由小商贩的姓氏和设店开业的街道为名,招牌丰富多彩,且扣着行业特点和店址风光,如总府街的赖汤元,荔枝巷的钟水饺,长顺街治德号的小笼蒸牛肉,耗子洞张鸭子,洞子口张老五凉粉,铜井巷素面等等,今天,有的名小吃已迁新址,但依然沿用旧名。这里面面食主要有龙抄手,赖汤圆,钟水饺,韩包子,担担面。其中我认为最好吃的钟水饺,这种水饺与平时吃到的不一样,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

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点。我觉得他十分的适合我的口味,吃起来鲜嫩顺滑,且十分有味,而且里面的馅吃起来有嚼头。韩包子亦是如此,韩包子的馅放了胡椒,别具风味,是真正的大馅包子。龙抄手其实也就是混沌,但他也与一般的混沌有不同之处,它的馅远大于一般的混沌,且是精心制作过的,对于他来说,馅不仅是一坨肉,就是一道菜。他们将抄手的馅像菜一样精心制作,因此吃起来五味俱全,令人留恋。除了这几个特色小吃外,还有锅魁,夫妻肺片,蒜泥白肉,凉粉等等。

吃的菜说完了,那要吃还要有个好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位于武侯祠旁的锦里。可以说锦里的古色古香加上正宗的四川小吃是绝配。锦里被称为西蜀第一街,以明清风貌为外表,三国精神为内涵,是成都最古老,最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确实,当我走进锦里的时候,我仿佛有自动穿越回了古代,回到了盛世时的中国。锦里街道是很典型的古街,不宽,石头路,但却很长,熙熙攘攘的人群让这本不宽畅的小道变得热热闹闹,每个人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连我这种平时比较忧郁的人也觉得很开心。锦里的建筑是也是明朝风格的建筑,尤其是挂在每个门店外的红灯笼,可谓是象征着红红火火啊。在中国的大城市还能看到这么有古代风格的建筑,实在是令人倍感舒畅。而路边的小吃店则更加让我口水直流,钟水饺,韩包子,抄手,锅魁,三大炮,撒尿牛丸,豆花,油茶等更是让我吃的犹如仙人一般。

锦里除了小吃店,还有很多卖名族特色小商品的商店,有民族服饰,川剧变脸的面具,古玩,乐器,还有张飞牛肉,从古至今,样样俱全,令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好好的体会民族风情,不得不说,锦里做的确实很棒。

但是我还是想说,我们的秩序太差了,因为人多路窄,因此那天锦里基本上水泄不通,这是如果发生意外那怎么办呢,所以我还是觉得在出行时,人人应该遵守规章制度,有秩序的靠边行,这样才能保证畅通,不至于发生意外的时候出现严重的事故。

再说说另一个好玩的吧,就是四川麻将。四川麻将有几个地方不太爽,第一,只能打两个花色的牌,第二,不能吃。其他的东西,因为我基本上没怎么打过麻将,所以一窍不通。所以打麻将自然我是最惨的,为了照顾我的情绪,大家都不打钱。不过我还是不适应这个规则,以至于在思考时都忘了出牌。不过打打麻将,玩一玩,还是很有意思的,虽然有点憋屈。而我同学学校附近的麻将馆真是多如牛毛啊,除了麻将馆,还有各种各样的饭馆,小吃,超市,网吧,游戏厅,卡拉OK,酒吧,旅馆,一应俱全,沈音南校区附近可就差远了,羡慕啊。成都人的生活方式确实潇洒,悠闲。不论是走在古街到上,穿越回盛世天府之国,还是在川剧演员精湛的演技中遥想国细的黄金的年代,不论是在街边的茶馆品尝一杯名茶,还是坐在各种特色餐馆胡吃海喝,生活的每个瞬间,都是那么的快乐,或许是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吧,从每个成都人脸上的笑容中,从这慢节奏的城市生活中,我终于体会到了一种另类的悠闲,若要说最适合懒散的,喜欢享受的人居住的城市,那就是成都。

写完了成都的点点滴滴,该离开成都去寻找其他的隐藏在这世界的景物了。很不辛,在五月二号那天,在与几个几年没见的高中同学打球时,我严重的扭伤了脚踝。这也为此次四川之行蒙上了一层阴影。由于第二天一直疼痛我只能放弃去康定的计划,太遗憾了。但是正是这两天我才能在成都体会下成都的生活,期间还去了一趟成都的欢乐谷,与深圳的大同小异,同在游乐项目,异在这里面能看到一些以巴蜀文化为主题的乐园。还记得以前跟叔叔去深圳的欢乐谷时的情景,那时候坐太空梭,过山车,还有漂流时我都吓得魂飞魄散,但现在,我坐在这些游乐项目上时,已经没有了原来的那种惊心动魄,我不再害怕任何一个项目,我可以很自然地走上去,在玩的时候,任凭它有多惊险,多刺激,就算坐在我旁边的小姑娘尖叫的脸都红了,我也感觉不到刺激(除了一次意外),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也很不情愿,因为来到这里的人,所追求的,正是那种刺激,那种惊险,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快乐。但是我却体

会不到,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害怕,并不因为我成熟,因为很多大人也害怕。

五月五日 青城山一日游

离开欢乐谷之后,我觉得我应该继续走走,即使脚疼得不行。因为不远万里的来了,如果我放弃了,那就太可惜了,因为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来。所以五号早上,我拿上了包,在脚外面缠了一层绷带,再套上买的护具,出发了。

我的目标很明确,青城山。我从团结镇坐车到郫县客运站,再从郫县西车站坐成都到青城山的快铁。时间很快,当动车驰骋在成灌线上,我实在很欣慰,因为这里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在两年前,我在阿坝州看到地震的遗址,看到巨大的石头直接砸穿建筑物,看见汶川被震垮的房子,看着临时安置点的帐篷,当时我是在不忍面对这一切,这场灾难不仅带走了几万条鲜活的生命,更是将这里毁于一旦。但是,仅仅两年的时间,这里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成灌快铁就是如此。

不到四十分钟,就到青城山了。我从车站坐车来到了青城山前山的山脚下。早上的青城山空气清新,走在上山的路上,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感觉这世界那么的远,我仿佛走在一个远离尘世的环境中,但当我走到景区门口,看到售票处的时候,我又感觉这世界是那么的近,在这里,永远也不可能脱离这浮华的社会。不过,买张门票是不会影响我的心情的。青城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与剑门,峨眉山齐名,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青城山不仅风景秀美,而且还是道教名山。道教的道观与青城山完美的融为一体。从进入景区开始,我就开始体会到青城山的幽,两边都是葱郁的树,绿化程度非常高,而在这一片片的树林里,还有一条条的羊肠小道,再加上鸟鸣,以及景区播放的古乐,确实无愧于“青城天下幽”的称号。

而作为道教名山,此山的文物古迹众多,而这些文物古迹也与青城山的幽静的自然景色一起形成了青城前山景区。而这些道观全部是取材与自然,不加雕饰,完全与这山峰,溪谷融合,充分体现了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

此次我游览的路线大致为:景区大门——怡乐窝——天然图画坊——天师洞——祖师殿——朝阳洞——上清宫——老君阁(青城第一峰)——圆明宫——玉清宫——月城湖(渡湖)——建福宫。

我先从景区大门向上攀登,来到怡乐窝,怡乐窝其实是个亭子,但从这个建筑中能很充分的体会到道教崇尚自然。亭子的柱子是用四个树桩做的,亭子的顶梁也是用树木做的,在下方还缠绕着一些树藤,完全取材大自然,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再爬上一段惊险的山路上到天然图画。在天然图画这里,也能充分体现这种崇尚自然地思想。从天然图画在往上走过一段很陡峭的山路,走过一级级台阶,我的体能受到了极大地考验,尤其是在脚受伤的情况下,不过每一次当我走不动了的时候,我都会告诉自己,要坚持,不远万里来到这里不能走到一半还没有就停下来。不过有句话说的好,叫做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虽然青城山不是正宗的蜀道,但也能体会到这种难。当我强迫自己一点点的往上走时,我也感受到了古人的艰辛,那时候,没有铁路,没有公路,但是古人凭着他们的毅力和决心打通了四川通往全国的路。而那些修筑这里所有铁路和公路人他们也为四川的交通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但是,在艰难的路,有目标就有希望。在我接近透支后,我终于爬到了天师洞,青城前山的核心景区。此处的海拔为1080米,而天然图画的海拔为980米,一百米的高度,相当于三十多层楼的高度。确实不容易啊。

天师洞是青城山的最主要景点。相传东汉末年,天师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今四川省灌县青城山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修炼布道,俗称天师洞。原观早毁,清代重建,有殿三重,名三清殿、三皇殿和黄帝祠。走上九级台阶,就到了三清殿,三清殿建于1923年,殿正中高悬清朝康熙皇帝的御书匾额:“丹台碧洞”。殿前高悬几副对联,其中一

幅写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联既深得老子道家思想的真传,又暗含 “一气化三清”的深刻寓意。三清殿中供奉的是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即居于玉清仙境的元始天尊,居于上清仙境的灵宝天尊,居于太清仙境的道德天尊。道教认为,这三位尊神正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创造者。在看完三清殿后,我很难真正意义上明白道教的这些思想,道教无为而治,崇尚自然是不用多说的,但是这远远不止这些。或许我应该在深入研究一下吧。而三清殿附近的景色却更有一番风味,景色奇幽,深涧云海令人心生敬畏。

从天师洞再往上走,有祖师殿和上清宫。但是因为祖师殿太远,因此我决定放弃。我在悬崖峭壁的小路上行走了几分钟后就遇到了一个大考验。九道拐。这可把我累坏了,由于这里极陡,而且台阶很高很窄,我是一边抓着旁边的锁链一边往上爬。每上一步,我都会感觉呼吸加速,腿脚酸麻。在费尽了千辛万苦后,我还是上到了上清宫。当我看到上清宫,听到观里发出一声声的钟声,看到香火炉时,我感觉这真是亲近自然到极致。我实在很惊叹古人的智慧,很悲哀现代人的愚蠢。

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门\"上清宫\"三字由蒋介石题寅。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上清宫后为老霄顶、建有呼应亭、是赏观日出、神灯和云海奇观的绝佳地点。当我上到上清宫时,我已经是身心俱疲,我已经无力再去到老君阁,而且脚痛再也很难忍受,我已经没法在坚持,只能选择下山。

当然青城山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自然景观,就是月城湖。我下山后,看到月城湖,在这样幽静的山中,有这样一个犹如碧玉的湖泊,确实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沿着湖边绕了一圈就直接下山了。

一天的青城山之行确实有些短暂,但是不论是这里堪称天下幽的景色,还是崇尚自然的道教文化和建筑,我都看到了。青城山的幽确实有着其他的山所不能比拟的特质,空翠,峰峦,溪谷,道观掩映与繁茂的林木之中,给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亲近自然的感觉。道教的文化和建筑不仅没有破坏这座山的自然环境,反而增添了这座山的魅力。确实,只有疯子和傻子才会去破坏这里的环境。而道教的这种思想和建筑风格,应该值得现代人借鉴,多一点自然,少一点破坏,环保型社会,不正是现在我们所追求的吗?这样的意境也可以给人提供很多艺术上灵感,音乐创作上的灵感。而爬一趟山也可以锻炼身体,修身养性,可以说,这样一座山,在任何一个角度来说,都不愧为一座名山。

蜀南竹海三日 五月六号,七号,八号

蜀南竹海并不是四川最著名的景点,但是他却是一个最与众不同的,在我的这几次四川之行中,我去了九寨,黄龙这样的以水景名扬天下的,也去了青城山,峨眉山,乐山这几座名山,还有海螺沟的冰川胜景,以及都江堰宏伟的工程。而位于川南的蜀南竹海则是一个我从未看到的景色。

从成都的五块石汽车站出发,坐成都到长宁的班车,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我途径内江,自贡,宜宾。到宜宾的时候,经过长江,看到两岸的景色,我想起了以前跟爸爸去三峡的情景,因为这里的景色是在是太像了,不禁勾起了回忆。到了长宁,已经快晚上八点了,这时已经没有了去竹海的车,我便在长宁住下,然后品尝了一些宜宾的小吃。

第二天一早,我坐班车来到竹海。还没到竹海,我就看到两旁的茂密的竹林,青翠,鲜嫩,绿油油的,难怪大熊猫这么爱竹子。

进入竹海景区后,由于景点间间隔太远,我只能包车游览。 坐在车里,走在竹海里的小路上,这种感觉真是让人无法形容。来到第一个景点,观云亭。这里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一个取景点。这里的云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只的乌龟一样,非常形似,同样也是非常壮观。紧接着,来到了翡翠长廊,翡翠长廊就是将路面变成石头,再加上两旁的翠竹,形成一条长廊。离开翡翠长廊之后就游览了仙寓洞,到这个景点需要在悬崖峭壁上走上一个小时,体会一下当年这里的土匪的感觉。最后就是这里最漂亮和壮观的景点七彩飞瀑,这里有好几个瀑布组成,是山水融合的最好典范。

竹海景区大概就是这样了,这里的美我无法描写,只能这样轻描淡写的说两句,只有照片才能证明。但是竹海带给我最大收获,并不全是美景,还有一种长久以来留在我心目中的问题。那就是旅游到底是为了什么。最开始,旅游只是出去玩,然后回来后向家人和朋友炫耀。高中毕业后,爸爸不再带着我,我自己走南闯北,开始真正的去欣赏一个地方的景色,体会民风民俗,并且学会做准备工作,学会实践,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但是在竹海游完后,我又对旅游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那就是心灵的放松甚至是解脱。其实在去巴厘岛的时候我就有了这种感觉,只是没有好好思考。

可以说,这次的四川之行,无论是和同学一起玩麻将,打球,吃饭,逛街,看电影,或者是受伤,去欢乐谷,青城山,蜀南竹海,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我忘记了在学校的一切,不管是专业学习上的问题,还是学校令人发指的管理,都忘了,忘了。在四川的我完全沉浸在这里的一切,其他的事都可以抛到脑后。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要旅游的原因,为什么妈妈活的那么累的原因。

事实上,我回到学校后,在专业学习上就有了很明显的改观,虽然学校还是那么令人无语,但这都不重要。

所以说,这次四川之行,是很有意义的。玩到了,吃到了,看到了,学到了。这是一次真正的旅游。说实话,我并不想回沈阳,因为这里是在是太好了。不过旅游终归旅游,回来后,一切继续。

游记西藏之行

四川之行告诉我们什么

莱州之行心得

杭州之行心得

俄罗斯之行心得

广州之行心得

敬老院之行心得

红安之行心得

记一篇游记——鸡鸣寺之行

初中600字作文 游记暑假之行

四川之行游记与心得
《四川之行游记与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四川游记 心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