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赣榆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总结

发布时间:2020-03-03 07:45: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赣榆县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总结

一、项目背景

1.项目来源:根据财政部和农业部《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及省财政厅和农委《2012年江苏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以及部、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我县进行了认真贯彻落实。

2.项目县基本情况:赣榆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地跨北纬34˚41΄30˝~35˚07΄39˝,东经118˚45΄39˝~119˚18΄07˝,东濒黄海,南与连云港市郊区、东海县隔新沭河相望,西、北部与山东省临沭、莒南、日照等市、县接壤。本县地处暖温带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自然环境优越。境内有山、有海、有平原,面积约各占三分之一,依山傍海,素有“享山川之饶,受渔盐之利”之美称。

赣榆县下辖 15个乡(镇)、427行政村,共23.72万农户。耕地总面积105.13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62.98万亩。种植制度以水旱轮作为主。主要土壤类型有:棕壤土、潮土、砂姜黑土、滨海盐土等,常年化肥使用量为 51283吨,其中,氮(折纯)28718吨,磷(P2O5)9488吨、钾(K2O)13077吨。

赣榆县从2005年起承担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围绕“测、配、产、供、施”五大环节,按照“测土到田、配方到厂、供肥到点、指导到户”的要求、“统一测配、定点生产、连锁供应、指导服务”的运行机制和“五个一”技术推广模式,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努力提升指导服务水平和农民科学施肥水平。2012年全县测土配方施肥142.5万亩次,配方肥使用1.224万吨;23万农户免费得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服务。

二、项目技术内容及完成情况

1.样品采集:按照“三年一轮回”原则,收集采样区域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等资料,绘制样点分布图,制订采样工作计划。采用S形布点采样,平均每个采样单元为100亩~200亩采集1个样品,采样地块面积为1亩~10亩,我县共采集土壤样品527个(合同500个)。

2.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在采集土样的同时,开展农户施肥情况调

查,填写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共调查完成527户农户施肥情况调查。

3.分析化验:按照《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分析化验土壤样品527个,其中大量元素1581项次,中微量元素1054项次。分析化验植物样品164个,测试养分492项次。

4.田间试验:按照合同要求,根据田间试验技术规程(NY/T 497—2002),安排蔬菜氮肥总量控制试验1个、中微量元素单因子肥效试验4个(小青菜3个、黄瓜1个)、配方校正试验2个(其中小麦1个,水稻1个)、示范对比试验2个(麦、稻各1个)。建立万亩示范区2个(小麦、水稻各1个),千亩示范片5个(小麦3个、水稻2个),百亩示范方18个(小麦、水稻各7个,玉米、蔬菜各2个)。

5.配方制定:邀请作栽站、种子站、蔬菜站、植保站等各部门专家会商,“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制定肥料配方9个,其中小麦4个,水稻3个,玉米1个,蔬菜1个。

6.配方肥推广:按照“双方自愿、优势互补、公平公开、择优推荐”的原则,根据肥料生产、销售、服务企业状况和示范镇、村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模式以及农企合作工作基础,确定江苏中东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好徕斯肥业有限公司2家配方肥料定点生产企业为我县农企合作试点企业。采取专业合作互助及其他模式,按照市场化操作,推广销售以N-P2O5-K2O配比18-8-

14、16-15-19为主体的配方肥料12240.00吨,其中主体配方肥料8150吨;其它N-P2O5-K2O配方如20-15-

5、15-7-8等配方肥料也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7.数据库建设: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录入、审核及更新。

8.化验室建设与质量控制:建成810m2化验室,完成仪器设备更新及调试,选派2名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

9.技术推广应用:发放施肥建议卡21.5万份,427个行政村施肥指导意见上墙。全县开展技术培训20期,其中县级专题技术培训2期、镇级技术培训18期,县镇有关技术专家举行田头技术授课100多场次,培训乡村农业技术人员100人次,农民骨干1000人次,种田大户500人次,经销商100人次。全县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142.50万亩(小麦55.00万亩,水稻40万亩,玉米11.00万亩,花生23.5万亩,蔬菜13.00万亩),配方肥应用面积76.40万亩,按方施肥60.15万亩,推广销售配方肥料12240.00吨。总计增产5.36万吨,减少不合理施肥2467.50吨(折纯),增产节支14704.70万元。

10.施肥指标体系建立:目前,我县已经建立小麦、水稻、玉米、蔬菜施肥指标体系,并投入应用。下一步将建立花生及其他经济作物施肥指标体系。

11.专家系统开发:我县已经开发并应用县域测土配方施肥。

三、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

1.建立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1)成立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2)加强宣传培训,营造测土配方施肥良好氛围。

2.初步建立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汇总分析我县历年田间试验资料、主要作物的肥料效应方程与推荐指标、指标体系的田间反馈验证结果,建立并完善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

3.逐步摸清我县土壤养分现状。本次调查和检测的土壤样本527个,代表面积为79256亩,涵盖了全县450个行政村和四大类的33个土种,检测了5个主要土壤养分指标。根据调查结果,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面积为2457亩,占调查面积的3.10%;较低含量的面积为19824亩,占调查面积的25.01%;中等含量的面积为31725亩,占调查面积的40.03%;较高含量的面积为21320亩,占调查面积的26.90%;高含量的面积为3931亩,占调查面积的4.96%。土壤有效磷含量低的面积为3051亩,占调查面积的3.85%;较低含量的面积为13286亩,占调查面积的16.76%;中等含量的面积为29684亩,占调查面积的37.45%;较高含量的面积为31329亩,占调查面积的39.53%;高含量的面积为1906亩,占调查面积的2.40%。土壤有效钾含量低的面积为1140亩,占调查面积的1.44%;较低含量的面积为30416亩,占调查面积的38.38%;中等含量的面积为22725亩,占调查面积的28.67%;较高含量的面积为16320亩,占调查面积的20.59%;高含量的面积为8655亩,占调查面积的10.92%。

因此、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在鼓励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继续采取“降氮、稳磷、增钾”的施肥策略。

4.显著提高测试化验技术水平。赣榆县土肥站自项目实施以来,围绕“人、机、料、法、环”5个环节,不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化验室基础设施,加强质量控制,显著提高了测试水平。现已经建成建筑面积800m2,拥有5名专职化验员(其中高级农艺师2名,农艺师3名),配备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分光光度计、纯水机等各种仪器设备65台套的测试能力强大的县级土肥化验室。

6.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模式。配方肥供应是整个测土配方施肥重要

环节之一,施用配方肥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提高

技术到位率的主要途径,也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成效的直接体现。赣榆县农委以推动农民“按方施肥”和“施用配方肥”为路径,确定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模式、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方式,土肥站负责编制示范乡镇、示范村农企合作工作方案,明确合作双方责任义务和绩效考核指标,确定肥料配方、开展指导服务、组织配方肥供应、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加强配方肥监督管理。通过上下联动、技物结合、农企合作方式,以配方肥推广应用为主线,实行整镇、整村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农业部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要求和本实施方案,组织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

四、主要技术改进与创新

1.科学布点,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和施肥情况调查。

土样采集和施肥情况调查是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基础,而在下茬农作物施肥前完成土样采集和施肥情况调查是保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真正落实的前提。为保证这项工作顺利完成,确保样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提前收集采样区域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等资料,绘制样点分布图,制订样品采集方案及技术规范。在下茬农作物施肥前组织人员全体参与,土样采集、施肥情况调查、定点定位专人负责,集中进行,从而保证了这项工作顺利完成。

2.科学研制配方,规范配方肥生产。

确定合理的配方是保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持续应用的关键。为此,县技术指导小组及时对检测数据及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汇总田间试验结果,确定主要作物的肥料效应方程与推荐指标、技术参数,通过邀请专家座谈、登门请教、信函交流、电话研讨等方式,在省、市专家的指导下,经过反复论证,研究确定了9个适合我县不同作物的肥料配方,做到了施肥配方合理,配方肥配比合理。

五、主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县合计增产5.36万吨,减少不合理施肥2467.50吨,总增产节支14704.70万元。其中小麦推广区与常规施肥亩增产22.40公斤,增产率达5.50%,亩节肥2.00公斤,亩增产节支56.30元;水稻推广区与常规施肥亩增产44.50公斤,增产率达7.95%,亩节肥1.50公斤,亩增产节支135.70元;玉米推广区与常规施肥亩增产25.00公斤,增产率达5.00%,亩

节肥2.0公斤,亩增产节支69.25元;花生推广区与常规施肥亩增产15.00公斤,增产率达5.00%,亩节肥1.50公斤,亩增产节支52.50元;蔬菜推广区与常规施肥亩增产132.50公斤,增产率达2.73%,亩节肥1.50公斤,亩增产节支321.90元。

2.社会效益。(1)领导重视、各界支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以来,引起全社会的共识,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并激发了农民、肥料生产企业、肥料经销商、技术人员参与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积极性,初步建立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2)农民施肥观念从根本上发生转变。随着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不断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科学施肥的优越性,并享受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带来的成果。传统的施肥观念正在改变。肥料投入结构不合理以及盲目施肥、单一施肥、过量施肥正逐步得到遏制,农民施肥观念从根本上发生转变。

3.生态效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既有利于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又减轻了因过量施肥或施肥不当造成的面源污染,大大改善了赣榆县生态环境,促进了我县生态县创建。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与项目要求和兄弟县、区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一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含量高,试验较多,而乡镇农技人员技术力量薄弱,致使部分试验数据不能正确反映试验结果,应加大对乡镇技术人员培训;二是部分农民观念僵化,对配方肥认识不到位,还需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效益对比,让更多农民认识到测土配方施肥节本增收的效果,从而提高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的认知度。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总结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总结提纲

测土配方施肥总结

测土配方施肥总结

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简介

赣榆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总结
《赣榆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技术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