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全县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0-03-02 17:50:1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全县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和平

(2010年8月13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这次会议,是贯彻中省市“汛期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紧急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县汛期下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迎难而上,高度重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是突发性很高,损毁性极强的自然灾害,极大的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入汛以来,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和群众的防灾意识不断增强,防灾制度不断完善,防治措施不断加强,一些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了有效治理,整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没有发生一例因地质灾害防治不到位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事件。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面临的严峻形势:

1.极端天气增多带来新挑战。从气象形势分析看地质灾害防治,今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比2009年严峻,任务比2009年艰巨。我县属于川中丘陵地区,一方面,变化莫测的局地强降雨,使地

质灾害的突发性越来越强、监测预警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前期持续干旱造成岩土体松散开裂,山体紧固性发生变化,一旦遭遇强降雨,发生突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概率将会明显增加。今年南方地区和舟曲特大泥石流陆续发生的各类重大地质灾害灾情就是明显的案例。所以,地质灾害防治应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各地都要常抓不懈。

2.受汶川地震影响防治任务加重。我县属于汶川强地震波及区,“5.12”地震以后,全县部分山体松软,使得地质灾害隐患成灾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再加上受植被覆盖、地形差异所限,还有不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未被发现或未被判识尚处于隐蔽状态。一旦出现事件,后果不堪设想。

3.人为工程活动导致防灾压力剧增。这两年,全县铁路、公路、水利、城镇建设等基础设施以及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人为切坡很多,如果项目单位防灾减灾意识不强、勘查不充分、施工不规范、监测防范不落实,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和人员伤亡。这两年,在这方面的教训特别突出,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4.防灾工作中还存在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基层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防灾经费和装备不足;当前地质灾害排查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不到及时治理;部分企业、施工单位防灾重视不够,

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于形式;灾情险情分析判断不够准确、报告不及时;特别是部分管理人员和群众防灾意识淡薄、减灾避险能力不强等。这些,都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克服。

二、铁定决心,强化责任,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1.摸清家底、掌握实情。目前我县地质灾害隐患还有一些未全面掌握,还有遗漏。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市会议安排部署,在规定时间内对本行政区域或系统内部再次开展一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规模拉网式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检查。重点对居住在靠山靠崖的农户、村庄、学校、主要矿区、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水利设施、移民搬迁点、城镇集市等人口密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区周边地质条件复杂地段进行详细的排查检查。对排查发现地质灾害点,务必要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发放防灾避灾明白卡,明确监控责任的单位和监测人员,落实、宣传好点上应急预案;一旦发现险情时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迅速把受灾害威胁的人员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区,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明确主体,落实责任。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相关规定。为防止发生责任不清,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的现象,在这里,我再次强调一下相关责任主体。一是自然原因诱发的地质灾害,由辖区乡镇政府负责防治;二是工程等人为因素诱发的

地质灾害,由“谁诱发谁负责”防治,各方面一定要尽职履责,不推不拖,通力合作,共同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抓好抓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主体。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镇乡人民政府、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城工办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乡镇长、主任是第一责任人;按照“行业管理”的原则,涉及相关部门也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责任部门,务必在职能职责范围内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是大家必须保持的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监测预报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要落实专人、落实经费、落实责任,确保地质灾害监测工作落到实处,要将监测补助及时发放到各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手中,以便监测人员开展日常监测工作。

二是明确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责任主体。再次明确一下,对辖区内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分别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治理;因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治理。

3.群测群防,开展演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镇、街道)、总支、行政村、灾害点五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层层签订防灾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切实做好应急处置准备的各项工作,一旦发生灾情、

4险情,要按照相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赶赴现场,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工作。对重大险情灾情,要及时报告,确保每个地质灾害点责任、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在本月内要针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乡镇政府组织受险群众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工作,通过应急演练,及时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科学、实用、有效。

4.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仅靠国土资源部门是不够的,需要联合相关主管部门齐抓共管,要使“大家齐防灾,防灾为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各级各部门务必做到:一是各乡镇按属地管理原则,都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切实加强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二是国土资源系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切实履行好指导、监督、协调职能,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配合,果断处置灾害,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建设、水利、交通、乡企、民政、安监、教育、卫生、气象等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按《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责任制》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切实履行好防治职责。

为加大地质灾害统筹协调力度,县政府决定实行联系会议制度,由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定期组织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召开联系会议,研究解决地质灾害各项防治事项,

各成员单位将根据自身职能范围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严格按照研究决定逐一落实。

5.大力宣传,强化培训。这几年成功防灾的案例告诉我们:加强基层干部群众的宣传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识灾、报灾、避灾和防灾能力,是有效防范地灾的重要经验。对此,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人员深入乡镇、村社、企业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和学校等区域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活动,实现宣传培训工作全覆盖,不留盲点,要确保宣传培训从上到下落到每个乡镇、村、每个涉危群众,每个施工单位、每个工地以及每个学校、企事业单位,必须将宣传落到每个操作层面,这是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宣传效果的标准。要借助多种宣传渠道、宣传媒体,发放宣传手册、卡片,播放宣传资料,不断提高社会各界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县国土资源局要确定宣传的具体内容、形式,加大对各地、各行业的业务指导和宣传指导。各相关部门特别是各类宣传媒体,要落实行业主管责任,义务开展宣传。

6.加强管理,注重规范。各地各部门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人为工程活动特别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各种工程建设活动的监督监管,按照各自职能,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支持,协调配合,督促责任人进行治理或进一步加强防范措施,要坚持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治理、验收作为整个建设项目预审、规划、报建、验收的前置条件。二是要对新建农房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6

宣传,让新建农房远离地质灾害隐患。三是要督促非煤矿山编制完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按照方案对矿山企业开采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进行有效的治理。

同志们,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狠抓落实,认真搞好全县汛期下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谢谢大家!

7

全镇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

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书

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

在领导干部考察人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在食堂从业人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

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责任书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方法

城市地质灾害遥感监测

全县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
《全县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