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赞美与批评的技巧

发布时间:2020-03-02 19:40: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赞美与批评

(一)赞美

赞美就是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生活中,对他人进行恰当的赞美,可以使对方获得心理满足,从而达到交际双方的心理相融或感情沟通。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赞美时应遵循以下的技巧:

1、要因人而异

人的素质有高低之分,年龄有长幼之分,因此,因人而异、突出个性的赞美比一般化的赞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年人总希望别人不忘记他“想当年”的业绩与雄风,同其交谈时,可多称赞他引为自豪的过去;对年轻人不妨赞扬他的创造才能和开拓精神,并举出几点实例证明他的确能够前程似锦;对于经商的人,可称赞他头脑灵活,生财有道;对于知识分子,可称赞他知识渊博、宁静淡泊„„,赞美之前要了解对方,赞美要依据事实,切不可脱离实际。

【案例】有一位女化学家年过六旬时获得了诺贝尔奖,一位电视台的女记者要采访她。女化学家在亲友的帮助下换上了礼服,脱去了终日穿着的实验服。一见面,女记者就兴致勃勃地夸奖道:“呀,你这身衣服真漂亮。”女化学家机械地点点头。女记者见没有激发起化学家的谈兴,就随口问道:“嗯,您这么成功,您的儿女都是做什么的呢?”女化学家闻听此言转身离开。原来,女化学家没有结婚,个人感情经历过挫折。

2、要情真意切

赞美之辞应发自内心,符合实际。虽然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但并非任何赞美都能使对方高兴。能引起对方好感的只能是那些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赞美。相反,如若无根无据、虚情假意地赞美别人,不仅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更会觉得你油嘴滑舌、诡诈虚伪。例如,当你见到一位其貌不扬的小姐,却偏要说:“你真是美极了。”对方立刻就会认定你所说的是虚伪之至的违心之言,但如果你着眼于她的服饰、谈吐、举止,发现她这些方面的出众之处并真诚地赞美,她一定会高兴地接受。

【案例】陈毅、粟裕大军在孟良崮战役中消灭了张灵甫的王牌师后,名声大震,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一次,毛泽东见到粟裕时,幽默地说:“孟良崮战役打得好,打得很突然,有两个人没有想到,你猜是谁?”粟裕先猜了一下说:“蒋介石没想到?”毛泽东说:“对,另一个是谁?”粟裕又猜了何应钦、张灵甫,毛泽东都说不对,粟裕猜了半天却没猜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毛泽东望着他大惑不解的样子,笑着说:“另一个就是我。”

3、要翔实具体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有非常显著成绩的时候并不多,因此,交往中应从具体的事件入手,善于发现别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长处,并不失时机地予以赞美。赞美用语越翔实具体,说明你对对方越了解,对他的长处和成绩越看重。让对方感到你的真挚、亲切和可信,你们之间的人际距离就会越来越近。如果你只是含糊其辞地赞美对方,说一些“你工作得非常出色”或者“你是一位卓越的领导”等空泛漂浮的话语,不仅会引起对方的猜疑,甚至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信任危机。

【案例】汉高祖刘邦在与大臣谈论打败项羽的原因时说:“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要说治理国家,抚慰百姓,供应给养,保证粮道畅通,我不如萧何;至于统一指挥百万大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不如韩信。”

4、要把握时机

真诚地表扬别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时机越快,效果越好。若能抓住对方做得好的那一刹那去表扬,效果会很明显。及时地表扬别人,并不是要你天天去找一些令对方震惊的赞美之词,那样反而会显得做作。对别人的点滴做法,及时进行表扬,在沟通中切入简短的鼓励或赞美,更能体现你的真诚。例如,别人倒茶给你喝,你说:“谢谢,这茶的颜色和杯子很搭配。”到别人家里吃饭,可以说:“你做的菜很好吃,我特别喜欢吃。”看见别人穿件陈旧的衣服,可以说:“这衣服磨一段时间穿效果居然会这么好!”

【案例】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当公司的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时地表扬他:“你扫的地真干净!”

5、间接赞美

所谓间接赞美就是借第三者的话来赞美对方,这样比直接赞美的效果往往要好得多。比如你见到小王,你对他说:“前两天,我和小李谈起你,他对你推崇极了。”无论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小王绝对不会去调查是否属实的,但他对你的感情肯定会超乎你的想象。间接赞美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当事人不在场时进行赞美,这种方式有时比当面赞美所起的作用更大。一般来说,背后的赞美都能传达到本人,这除了能起到赞美的激励作用外,更能让被赞美者感到你对他的赞美是诚挚的,因而更能增强赞美的效果。

6、雪中送炭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最需要赞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被埋没而产生自卑感或身处逆境的人。他们平时很难听到一声赞美的话语,一旦被人当众真诚地赞美,便有可能振作精神,大展宏图,因此,最有实效的赞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比如,某人大学毕业,工作不是很理想,有些失意,一位同学在其纪念册上留言:“你身上有一种独到的气质,若能很好地发挥,必对你日后发展大有帮助。”这样的留言会让人备受鼓舞。

此外,赞美并不一定总用一些固定的词语,见人便说好,有时,投以赞许的目光,做一个夸奖的手势,送一个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批评

从字面意思上看,批评有两种含义:一是广义的批评,即指出优点和缺点;二是狭义的批评,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口语交际中的批评,侧重于后者。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一位领导不分场合对其下属大声斥责,以为这样就可以树立威信,下属才会服从他;一位家长不顾孩子的感受唠唠叨叨地不停指责孩子的缺点,以为这就是对他们的爱;一位教师一脸严肃地在学生的考卷上指指点点,大声训斥,以为这样他就会发奋学习,但这种说话方式往往事与愿违,即使对方感到自己有错误,也不会虚心地接受,批评只有采取有效的表达方式,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批评的有效方式 (1)启发式批评

要使对方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需要批评者从深处挖掘错误的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帮助他认识、改正错误。

【案例】一次,几个小孩子在折小树苗的枝,儿童教育家孙敬修看到了,便凑近小树苗,做出倾听的样子。孩子们奇怪地问他听什么,孙敬修说在听小树苗哭泣。孩子们问:“小树苗也会哭吗?”孙老师说:“是呀,你们折断了它的枝,它当然会痛得哭了。”

(2)幽默式批评

幽默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可以缓解批评时紧张的情绪,启发批评者思考,使批评不但达到教育对方的目的,同时也创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

【案例】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罗西尼,对自己的创作非常严肃认真,非常注意独创性,对那些模仿、抄袭的行为深恶痛绝。有一次,一位作曲家演奏自己的新作,特意请罗西尼去听他的演奏。罗西尼坐在前排,兴致勃勃地听着,开始听得很入神,继而有点不安,再而脸上出现不快的神色。作曲家按其乐章继续演奏下去,罗西尼边听边不时把帽子脱下又戴上,戴上又脱下,接连好几次„„那位作曲家也注意到了罗西尼的这个奇怪的动作,就问他,“这里演出条件不太好,是不是太热了?”“不!”罗西尼回答说,“我有一见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了那么多熟人,不得不频频脱帽。”

(3)先赞扬后批评

美国著名的演讲家戴尔·卡耐基说:“矫正对方错误的第一方法——批评前先赞美对方。”批评前先赞美,能化解批评者的对立情绪,使其乐于接受批评,达到预想效果。

【案例】美国总统柯立芝对他的女打字员说:“你今天这一套衣服很漂亮,更能显出你的美丽。”女打字员突然听到总统对自己的赞美,受宠若惊,脸都红起来了。总统继续说:“我希望你以后打字的时候,对于标点符号应该特别注意一下才好,让你打的文件和你的衣服一样漂亮。”

(4)委婉式批评

采用间接的方法,声东击西,让被批评者有一个思考的余地,其优点是不伤害被批判者的自尊心。

【案例】一位厂长看见几个工人在“严禁吸烟”的警告牌下吸烟,他走上前去,友好地递上几只香烟给那些工人,说:“如果你们能到外面抽掉这些烟,我真的感激不尽。”

【案例】自习课上,有两位同学在低声议论名牌运动鞋的价格,连老师走到他们身边都不知道。此时,老师凑过来,低声问二人:“耐克鞋多少钱一双?”两同学互相使了个眼色,不作声了。

(5)榜样式批评

在批评对方的错误和缺点时,用自己的言行带动他人,会起到苍白的批评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

【案例】上学时,老师讲解了《岳阳楼记》这篇课文,要求大家把课文背下来。第二天。老师说:“昨天要求同学们把《岳阳楼记》背下来,下面我进行检查,能背下来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低下了头,大家都没有完成这个作业。老师稍微停了一会说:“请大家打开书本听我背一遍。”老师一字不差地把这篇课文背诵了一遍,抑扬顿挫的声音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心里。课后,同学们议论纷纷:“老师这种没有责骂的批评太让人服气了,以后我们一定要按时完成作业。”

2、批评的注意事项 (1)明白到位,客观公正

批评要明白,是指对别人有什么意见要说清楚,不要闪烁其词,又想批评人又怕得罪人,话说得不明不白不痛不痒,就完全失去了批评的意义。批评要到位,是指批评的话要点到要害,否则就是隔靴搔痒。同时,批评还须客观公正,与人为善。批评最忌主观化,只有客观公正的批评才有可能被人接受。

(2)把握分寸,讲究艺术

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喜欢听“好话”。我们要让别人对我们的批评意见不反感,首先必须把握批评的尺度,不可乱扣帽子,不要随便使用“道德败坏”、“撒谎成性”、“脑子进水”、“朽木不可雕”等词语。要讲究批评艺术,努力做到“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从而更好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3)有一说一,点到为止

批评不可绝对化,诸如“你从来就没有做好过一件好事!”“你一向不努力!”“你这人一辈子也就这样了!”这一类批评容易引起被批评者的反感乃至逆反心理。

批评最忌婆婆妈妈,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批评也最忌翻老账,陈芝麻烂谷子一股脑儿端出来,让人越听越心烦,批评应该有什么说什么,点到为止,见好就收。

(4)尊重对方,控制情绪

人际交往是一个心理相容的过程,在实施批评这种交际行为时,彼此的尊重是实现心理相容的关键。即使是长辈批评晚辈,教师批评学生,也绝对不可出现以下这样的言辞:“你笨得像头猪!”“就你这号人,将来连当坐台小姐都没有资格!”由于批评终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批评者应避免自己的情绪失控,大吼大叫、歇斯底里都是不理智的表现。

(5)注意场合,给人面子

大凡是人,就都会要面子。人要在一定的群体中存身,必须在该群体中具有相应的地位,获得相应的身份,因此,就有了“家丑不可外扬”、“人要脸,树要皮”之类的说法。基于此,选择恰当的批评场合,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所、人群聚集区域进行批评,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心理,保护对方的自尊,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批评时要心平气和,做到诚恳、认真、冷静、耐心,不能急躁,不能怨恨,更不能存心找麻烦。批评的态度应该是:实事求是,不捕风捉影;和风细雨,不恶语伤人;宽容大度,不吹毛求疵;讲求场合,不随处发威;沟通在先,不突然袭击;针对一事,不揭人老底;人格平等,不以势压人。

多赞美,少批评

赞美技巧

赞美技巧

批评的技巧

批评言语技巧

销售技巧赞美

批评学生要有技巧

赞美技巧(方法篇)

班主任批评的言语技巧

批评学生的语言技巧

赞美与批评的技巧
《赞美与批评的技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