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平台的建设

发布时间:2020-03-01 21:32: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平台的建设

[摘要] 高校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网络发展如此迅速,网络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如何很好地利用网络为教学改革服务是每位高校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学应用网络的现状和应用网络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详述了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内容(资料区、信息区、交流区、讨论区、习题区),强调加强校园网教学平台建设是高教改革中的一个有效手段。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等教育

教学改革

教学平台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完善的信息网络加快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高校教育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一、高校教学中应用网络的现状分析

现在各大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但校园网在教学这一核心应用上还不能满足需要。教学信息化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多媒体课件等软件建设中重自主研制、轻组织规划;重评比、轻教学需要;重自己独用、轻相互交流和共享的现象时有发生。

尽管各高校教师也普遍采用了多媒体授课,但教学模式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班级授课模式。如此用多媒体上课实际是“黑板搬家”,节省了板书的时间,课堂信息量猛增,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实际上形成了“电灌”式教学,己有学生开始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满。如果多媒体承袭落后的教学思想,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进行媒体替换,则只能从“人工转变为电动”,真正实现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教学模式的变革。

大学生们虽都经常上网,但能够利用网络作为学习工具的只有少数学生。他们上网最主要是收发邮件和聊天,其次是浏览新闻和在线视听。自主学习行为仍以做作业、自学教材和集中听课为主,真正具有网络自主学习特点的学习行为(如上网浏览课件和参加讨论)则要少得多。学生们还反映目前大部分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上仍强调“教”,缺少学习方法和思路的指导,教学内容不太适应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时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内容,只能和计算机对话,没有发挥学习主动性的空间。

二、应用网络建立教学平台的必要性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后,不少高校由于区域限制,出现了多个校区的办学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人数增加带来的校舍紧张、实验设备不足等矛盾,但与此同时也显示出一些弊端,比如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大部分教师不得不承担多个校区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花费更多时间辗转于各个校区。班级越来越大,学生间的差距也增大,传统课堂教学教师面对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各类课程在压缩课时的同时,还要增加教学内容。这一切使师生间的交流受到严重限制,甚至根本没有交流,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为我们的教学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来,各高校先后对原有的教学设备进行了升级和完善,教室配备了实物展台、液晶投影仪、电脑及其它多媒体设备,校园网也进入了课堂,如何有效地利用网上的资源,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现代教学模式,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有效学习方式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内容设计

我系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网页,主要是针对我系的特点进行宣传,介绍教师和通信方式,同时也发布了一些经典的教学课件。如能在此基础上开发教学平台,将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规定学生以各自的学生证号为用户名,并自设密码进入。设计教学平台内容包括5个子区:资料区、信息区、交流区、讨论区、习题区。

(一)资料区:教师公布相关的教学资料,如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教案、电子讲义、多媒体课件和该课程的基础知识等,让学生们在平台上进行阅读。并创建和完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不仅只是教材,而是以教学内容为内核或内涵的技术、媒体、材料和环境的总称。教学内容应图文并茂、灵活多样、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乐意自学,主动自学等,从而初步形成一整套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内容应尽量精简与浓缩,压缩讲授时间,原则上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基本不讲,这样才有可能保证学生有比较充分的自学时间。

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学生不管会与不会,都只能坐在那里听,没有选择的权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而网络自主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自主制定学习进度和学习目标,自主确定学习顺序,学生还可以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真正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二)信息区:教师发布作业信息、上课时间和教室的调整、下次课的授课方式及内容、考试时间通知等一些日常事物。

(三)交流区:主要通过论坛来完成答疑行为,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答疑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所学和刚学的课程知识,可以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思想、学习态度、学习心得以及各相关学科的综合内容等。每个人的发言或评论都能即时地被其他人看到,也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回答问题,同学之间也可以回答,甚至可以展开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讨论。还可以发挥网络的功能,邀请和与学习任务有关的其他学校老师,高校、研究所和主管部门的专家进行交流。

对于学生来说,在平时突然想到的问题,可以马上写下来;平时不敢问的问题,可以大胆地问。网络答疑可消除面对面答疑给学生带来的紧张感,也不必担心提“很幼稚”的问题而被其他同学嘲笑。对于教师来说,不会因为当场解决不了学生提出的问题而感到尴尬,对于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教师也有了一个更加深入思考的空间。另外答疑记录方便保存,便于事后经常翻阅,从而增强记忆和理解。

许多学生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对于某个问题,当给别人作了详细讲解之后,自己对该问题往往会有新的体会与理解。也就是说,在帮助别人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帮助自己的学习。在讨论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任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学生学习的视野开阔了,学习的愿望增强了,疑问也多了,探索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同时,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也有明显提高。

教师可以每天在一定时间段在论坛出现,此外还可以建立专门的语音,甚至可以用视频论坛,这样学生和教师之间就可以通过自接面对面的对话形式进行沟通,更加方便、省时。

(四)讨论区:教师根据学科动态,确定几个讨论专题。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及兴趣需求,围绕专题内容提出研究课题,并分小组进行研究。同组学生间可就解决某一问题进行分工合作、上网搜索,在特定的专题区内发言,他们之间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了完成研究的任务,一般都离不开课题组内成员的合作,每位学员发挥各自的专长,取长补短、相互帮助、相互提示。学员对讨论主题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和同伴紧密沟通与协调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组学生再通过小论文答辩进行讨论、交流,以补充、整理、加深对不同课题的认识。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同学间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他们之间可相互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状态,从某种程度上看又具有竞争关系,他们在学习中会全神贯注,学习效果比较显著。

基于网络的专题学习活动能否成功,除了主讲教师要准确把握学员的需求,精心准备讨论议题外,使学员乐于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既是讨论活动的设计者,又是组织者和建议者。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要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学生的思路,给学生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还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控学习过程;同时要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要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不同阶段当好学生的指导者,要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形成研究结论等。

(五)习题区:主要是各章节的练习题。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要选择少而精且有层次的形成性练习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练。如引入新课的练、巩固概念的练、运用新知识的练、强化重点的练、突破难点的练、培养能力的练、引申知识的练等不同的练习形式。还要采用不同的反馈方式:对客观题型的练习采用即时反馈,让计算机迅速判断学习者反应的正误;对于一些测试学习者理解程度的题型,则采用延时给出标准答案的方式,由教师在网上发布答案;而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推理题,计算机较难判断其正确情况,因而采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我评价。

为在教学平台上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采取积分排名的激励方法:根据学生在线时间的长短及所做贡献给予统计。例如,在线1小时给1点积分,发帖提问给3点积分,发表论点给5点积分,解答疑难问题给8点积分等,然后对积分最高及发帖数最多的前十位的学生给予公布;定期推荐学生论点及经验,鼓励交流;学生等级晋升,当某学生的积分达到一定限度,将其升格为主管或版主;由学生投票评选优秀学员或积极分子;推荐、展示学生成果,引发学生的自豪感;学生上台演示,现身说法,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等。这些做法旨在鼓励学生参与,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教学规律,在进行教学平台的设计时不能千篇1律。任课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方法和经验,即按照自己的意愿构建有个性的平台,如增设模拟实验区、虚拟教室、在线考试区等,课堂教学活动也就得心应手。

四、网络教学平台中师生的角色

学生以个体身份出现在网络学习情境中,不必考虑自己是否与他人保持一致。学生面对的是网络,不必考虑教师的意愿和脸色。学生可随时与他人联络或接受他人请求,不必等到教师允许才去讲话。在网络中学生有参与权、辩论权和保留意见权,不必屈从于教师的一家之言,可以真正实现师生关系平等和人际互动。

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教学地位与教学责任有了新的变化,要协调好学生、教材、网络环境的相互作用,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网络使学生有了自主构建学科课程知识的学习的平台,减少了教师课程教学的课堂授课时间,但却增加了教师的网络备课时间。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减轻了教师收集教学相关内容备课的繁杂度,但却又给教师提出了实践教学内容,攀升学科知识前沿,启迪学生知识创新的教学任务。

五、结论

高等教育是学术、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体,如何最有效地将思想、知识、方法和技能等传输给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加强校园网教学平台建设是高教改革中的一个有效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将互联网运用到高校教学当中,必须加强组织管理与领导,发动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育技术人员等各方面力量,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网络环境下

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学支持平台和校本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的理论基础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反思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网络环境下法学

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平台的建设
《浅谈网络环境下教学平台的建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