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3-03 13:14:5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源于西方,根植于西方文化,然而,其中许多基本哲理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的融合。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其实,也有着许多管理智慧和管理精髓,包含着许多企业运行的法则,值得企业管理者借鉴和运用。

一、在企业发展战略上的作用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的好坏决定企业的成败,企业发展战略好坏又取决于,企业目标与投资人利益、企业规划与员工发展、企业的利益与社会环境的适应性等方面是否协调统一。一个好的企业发展战略应当满足各方的需要。那么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发展战略上有那些论述和作用呢?

中华传统文化对战略管理的体现主要在于对人的战略管理上。人是战略管理的核心,人管好了,企业的战略才能实现。,反之,人的道德、品格和个人追求没有提高和升华,企业的目标很难实现,甚至企业不会长久。

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上的作用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追求伦理道德教育。

《论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富与贵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但是要通过正当的方式,要富之,教之。《孟子》:“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服,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但是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这个时候人们就和禽兽差的不远了。

中华古人经过观察自然界、社会人伦关系的道理,提出了十二个字,作为人生修养的品德,那就是“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仁爱和平”。

我们看西方的价值,它制度的设计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他们所有的制度框架都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但并不足够,因为他虽然维护了公平正义,但却不能够引导人们具有团结互助、仁慈博爱的道德情感,所以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同时也可能是个人情冷漠、精神空虚、道德违背的社会。反社会的行为比比皆是。什么叫反社会行为?就是虽然没有触犯法律,但是他却违反了道德,这不是一个和谐社会应该有的现象。比如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孩子他不小心失足落水,在河岸上就围观很多看热闹的人,这个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落水,非常着急,于是她就跪在地上向这些人苦苦地哀求。结果这些围观的人或者对这个事情置之不理,觉得这又不是我的孩子,我为什么要去救他?或者有的人就跟她讨价还价,说你必须给我多少钱,少了我就不去。这些行为没有违反法律,法律也不能够给予制裁,但这却不是和谐社会应该出现的现象,这些现象就称为反社会行为。

中华的传统文化能够解决这些根本问题,因为它把人道德放在了首位。

其次,中华的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价值观是以仁爱为核心的。

1、身心的和谐:就是不生气恼,不出恶言,言行一致;

2、人际的和谐:父子有亲,父母慈爱,教导关心儿女,儿女孝敬父母;君臣有义,就是领导要有仁爱之心,下属竭尽全力把领导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完成好,这就是尽到忠心;做丈夫的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承担养家糊口职责,妻子要有良好的德行,承担教育儿女的责任;长幼有序,兄友弟恭;

3、天人和谐,顺应自然界的规律,不能破坏环境;

4、政令和谐;

5、协和万邦。

三、在企业奖惩措施上的作用

首先,在激励标准上。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正确适当的激励措施是一个现代企业最基本的体现。作为一个企业而言,没有万能的激励方法,企业也不能只采取单一的绩效评价标准,必须根据不同的人和不同时期的变化,采用适宜的激励方法。而对于现代企业的激励措施,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其实早有体现。

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是否得民心也至关重要,其往往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对管理者而言,“得民心者得天下”,能不能管好,能不能事半功倍地管理好企业,关键在于是否能得到民心。

其次,从赏罚标准来看。“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不分人的贵贱,赏罚要严明,这样才能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激励作用,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提高组织绩效。这些赏罚标准,对于现代企业管理来说,依然十分有效。

再次,从领导者个人的操守来看。“任贤律己”,“身先士卒”都告诫领导者要知人善任,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以自己的言行来感染和激励下属。在这方面,《周易》、《孙子兵法》都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对领导者的期望,认为领导者应反身修行,团结和厚待下属,才能达到“上下同欲”的最佳协调状态,企业才能出于最和谐的运转状态。

四、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治理上的作用

在现代企业治理中,我们也可以采取“无为而治”,具体来讲,就是尽最大可能地让下属面对所有的课题,包括处理企业成长与持续经营之间的两难困境。换句话说,就是给他们充分的行动自由去实现某构想,并对所产生的结果负全责。

除了“无为而治”的公司治理理念,中华传统文化其实对于如何选人、用人、观人也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相对于现代管理,中华古代更注重对人的“德”的考察,更注重候选人在其所处情境下的行为,比较强调发挥人才的弹性去配合工作的需要。在人性的看法上,中华古代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内养外化,皆可成善”等观点无疑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在企业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虽然引进了西方的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在扫除文盲、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丢弃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为先的教育,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没有培养恩义、情义的处事原则,形成了以利害为取舍的处事原则,就会做出追名逐利、见利忘义、忘恩负义的事情来。市场经济虽然极大地调动了人的生存发展积极性,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人的自私自利性,结果是人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伦理道德水平下降了,许多问题发生了,所以企业的问题也层出不穷。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