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计量泵维修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2 08:40: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计量泵维修方法

小修

(1)检查紧固各部连接螺栓;

(2)检查、清洗或更换单向阀座、隔膜、限位器等;

(3)检查调整柱塞密封,视情况更换填料和柱塞;

(4)检查清洗补油阀、安全阀,调整设定压力;

(5)检查润滑油质、油量情况,视情况补充或更换;

(6)检查电机联轴器对中情况,更换骨架油封。

中修

(1)包括小修内容

(2)全面解体,清洗各零部件

(3)检查轴瓦、销、十字头、滚针座、N轴、蜗轮、蜗杆的磨损状况和配合间隙;

(4)检查各轴承情况;

(5)检查修理柱塞及刮油环;

(6)检查蜗轮轴情况;

(7)机体重新找正;

(8)检查、修理电机及电气装置;

(9)外表喷漆防腐。

检修步骤及质量标准

1、拆下进出口管路上法兰及阀座压紧螺栓后,即可依次取出阀套, 阀球限位片、阀球、阀座;

2、拆下缸盖紧固螺栓,即可取出缸盖、隔膜、限位板;

3、把柱塞移向前死点,将柱塞从十字头上旋出, 松开填料压紧螺母后即可向外移出柱塞;

4、拆下隔膜液压缸与机座的连接螺栓,即可取下液压缸, 一般情况下,此缸都不用取下;

5、松开油环的压盖螺栓,即可取出填料,隔环和柱塞套;

6、松开刮油环的压盖螺栓,即可取下刮油环;

7、放掉传动箱体内的润滑油,拆下箱体后端的有机玻璃板;

8、拆电机,取出联轴器,拧下轴承盖压紧螺母,将轴承盖、轴承、蜗杆和抽油器从传动箱体拿出;

9、联系仪表工,拆除行程调节电机的接线,打开调节箱盖, 拆下调节箱压紧螺母,旋转调节转盘,将调节丝杆和调节箱从上套筒上取下, 然后把上套筒从传动箱体上拆下;

10、拆下托架压紧螺母,将托架从传动箱体上取出, 打开传动箱体上盖,从箱体拆出十字头销和十池头

11、轻轻向上拉出滚针座(注意:尺可能的让滚针留在连杆大瓦内, 以免在向上拿滚针座时,滚针掉入传动箱内),再小心地把滚针一根根检出,不可遗漏;

12、一人轻轻把连杆连同偏心块分开后取出(要注意只有在一个合适的位置才可取出);

13、向上拉出N轴,即可取出连杆、偏心块套;

14、松开N轴上内六角螺栓,取下轴承压盖,卸下锁紧螺母后,即可拆下轴承、轴承箱;

15、当需要更换蜗轮轴上轴承或蜗轮时可用力把蜗轮向上拔, 如果配合过紧而拔不出时,把箱体的地脚拆掉,把箱体吊起并倒过来, 拆开下面的轴承压盖膈,用铜棒敲出;

16、按拆卸的相反顺序进行装配,并达到下述要求:

(1)阀座与阀球的吻合线宽度为0.25-2.0MM,且吻合线上不得有锈蚀、麻点等缺陷,检查时把阀球紧紧压在阀座上, 逆光检查吻合处有无亮光,如果两者之间可见到亮光,可采用机加工或定心敲击法结合修复;当不能修复时,应更换阀座;

(2)阀座与阀套装配时,就注意调整两者密封面之间垫片, 以中间的限位片不能上下移动,又不能压死为最佳;

(3)检查隔膜限位板,应无毛剌、固体颗粒存在, 整个凹面光滑平整,所有通油孔应干净,无污物阻塞,隔膜应光滑平整,无永久性变形, 弹性良好;

(4)柱塞与填料的配合面粗糙度为Ra1.6,无拉毛迹象, 在保证外园表面粗糙度的前提下,对外园尺寸要求不严格, 填料在装之前应在柱塞上试过,不能太长或太短,而且填料内圈与柱塞, 外圈与填料函都应紧密贴合,当达不到要求时,可用锤子敲击填料:达到要求的宽度或厚度,当头部分不要拆卸时,而仅仅只要更换填料时,只要把填料压紧螺母松开, 油杯拆除用压缩空气从油杯的注油孔内强行压进, 即可把填料从填料函内压出;

(5)填料全部装进之后,不应立即压紧,而要在泵起动后, 有适量油从填料处出后,再慢慢向里压紧填料,达到无泄漏要求;

(6)蜗杆轴颈不应有划痕,碰伤、毛刺等缺陷:轴颈的园柱度为0.02MM,蜗杆的直线度为0.04mm/m,安装轴承处的轴颈粗糙度为Ra0.8, 安装油封处的轴颈粗糙度为Ra1.6,键槽磨损后,在结构和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可在原键槽120°位置上另铣键槽,轴严重磨损或有裂纹则不能继续使用。

(7)滚动轴承

A、拆装滚动轴承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直接敲打;

B、安装轴承时宜用油浴法装配,油温不得超过120℃;

C、轴承内外圈滚道、滚动体有麻点、锈蚀、裂纹或滚子过分松动时应作更换;

D、轴承装入轴颈后,其内圈端面必须紧贴轴肩可用0.05MM塞尺检查,不得通过;

(8)骨架油封如发现老化、变形、磨损及损坏应更换, 装配前应检查调整油封内镶嵌弹簧的松紧程度,涂以润滑脂,安装时注意正反向。

(9)蜗杆、蜗轮

A、蜗轮、蜗杆齿形表面不得有裂纹、毛刺,严重划伤;

B、蜗轮、蜗杆的顶间隙应为0.2-0.3M(M为模数);

C、蜗轮、蜗杆应正确啮合,啮合接触面积沿齿高不少于60%,沿齿长不少于65%,正确的接合位置应接近蜗杆出口处,不得左右偏移;

D、蜗轮,蜗杆啮合的侧间隙应为0.13-0.26MM, 侧间隙可用塞尺法、压铅法测量;

E、蜗轮、蜗杆中心距的极限偏差不超过0.09MM,可用芯棒法测量;

F、蜗轮节园处齿厚磨损的最大允许值0.24Mn(Mn为法向模数);

G、蜗轮齿圈的径向园跳动应小于0.07MM;H、蜗杆、蜗轮的装配应需灵活, 蜗杆在任何位置上的转力应基本一致;

I、连杆大小瓦与滚针和十字头销的配合为H6/m6,粗糙度为Ra1.6,小瓦间隙允许0.04-0.09MM,大瓦允许0.1-0.2MM: 用涂色法检查轴瓦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2点/CM2且分布均匀,大小瓦上不得有裂纹、砂眼、破损、气孔等,润滑良好;

J、滚针表面应光滑,不得有锈蚀、麻点等迹象, 如有磨损应作更换,滚针座表面粗糙度Ra0.8,不得在破损、麻点、气蚀等现象,尺寸应符合图样要求;

K、偏心块、N轴配合在粗糙度为Ra1.6,不得有麻点、气蚀、磨损迹象,两者的偏心角应一致,装配起来应上下滑动,转动灵活, 无卡阴现象,有关应符合图样要求,N轴上的滚动轴承装配好后应转动灵活,无窜动,轴承无走外圈现象;

L、十字头外园表面粗糙度Ra1.6,无拉毛,磨损迹象,无裂纹、砂眼、夹渣、乞孔等缺陷,十字头与柱塞连接应可靠,有松动现象;

M、装配时应调整上套筒与箱体之间的垫片,应使的蜗轮转动灵活,推力轴承上下间隙超过0.05MM:装配好后,盘车应轻松,无轻重感, 设备运行时,上下调节行程应轻松,无卡阻或轻重现象。

试车与验收

1、清除泵座周围一切工具和杂物;

2、试车前检查油位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3、检查各部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4、盘车两周,注意泵内有无异声,盘车是否轻便;

5、打开进口阀、排气阀,排尽泵内气体后,接通电源,启动设备;

6、在较低行程下,用手按下补油阀芯,排出液压腔内空气,直至无气泡排出;

7、根据需要,慢慢加行程到合适位置;

8、试车必须达到下述要求:

(1)设备各部润滑情况良好;

(2)各部无跑、冒、滴、漏现象;

(3)行程调节正常,补油阀工作正常,出口压力达到设定值;

(4)运转中无异常声音;

(5)连续运转试车时间2-3小时,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能力或满足生产需要。

9、检修质量达到本规程标准,试车符合要求,记录齐全、准确,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移交生产使用。

附表一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现象,可能原因,处理方法,完全不排液

1、吸入管道堵塞

2、吸入管道漏气

3、联轴器没接上

4、进口阀没打开

5、隔膜破损或失效

6、因有固体颗粒,使泵单向阀处于常开

1、清洗、疏通吸入管道

2、消除漏点

3、接上联轴器

4、打开阀门

5、更换隔膜

6、拆开泵头,清理单向阀排液量不够。

1、进出口单向阀座磨损

2、填料磨损

3、充油腔内有气体

4、电机转速低

5、充油腔内油量过多或不足

1、更换阀座

2、更换填料

3、人工补油,进行排气

4、检查供电系统

5、经补油阀人工补油或排油排出压力不稳定。

1、吸入或排出管道有阻塞

2、隔膜限制板或排管处漏液

3、安全阀或补油阀动作失灵

4、介质内有气体

5、单向阀座磨损或有脏物。

1、检查、疏通管道

2、拧紧连接处螺栓

3、按安全补油阀组的调试方式进行调整

4、加强工艺控制消除气体

5、清理或更换阀座计量精度不够。

1、充油腔内有气体

2、安全阀或补油阀动作失灵

3、隔膜老化或永久性变形

4、电机转速不稳定

5、柱塞密封填料漏油。

1、人工补油,进行排气

2、重新调整

3、更换隔膜

4、检查供电系统

5、调整或更换密封圈运转中有冲击声。

1、传动件松动或严重磨损

2、吸入管道漏气

3、隔膜腔内油量过多

4、介质内有气体。

1、拧紧有关螺栓或更换新件

2、消除漏点

3、轻压补油阀人工补油

4、排出气体输送介质污染油。

1、隔膜破裂

2、更换隔膜。

文章来源:东瓯泵阀网技术库http://www.daodoc.com/

计量泵维修

计量泵

计量泵

米顿罗计量泵品牌维修步骤

3D计量泵

液体计量泵

点钞机维修方法

空调维修方法

空调维修方法

精密计量泵的基本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计量泵维修方法
《计量泵维修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计量泵维修 计量泵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