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贫困村扶贫发展对策与思路

发布时间:2020-03-02 05:29:2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贫困村扶贫发展对策(措施)

1、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底子、吃透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把增收目标落实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上,把产业落实到具体项目建设上,把项目落实到村组、农户。经过3年努力,使每个贫困户都有1-2个相对稳定的增收项目,贫困户6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2、认真实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稳定贫困地区粮油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千方百计增加粮油生产效益。扩大农业综合开发范围,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不断增强丘陵山区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抓好水稻、油菜、玉米、马铃薯四大作物,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3、大力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着力培育“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建设一批专业(组),促进农民大幅增收。注重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增收多的区域性特色产业。以天麻、杜仲等中药材、特色菜和魔芋为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结合林权制度改革,以核桃、板栗、银杏等干果和食用菌为重点发展林果业;结合沼气推广,以养猪为主、养牛养羊为副发展畜牧业,形成一批特色产业生产专业户。鼓励农村能人、专业大户和合作经济组织采取转包、租赁、入股等土地流转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各类组织、企业从事规模种养、农产品运销加工、生资供应、技术信息资金等服务。积极引导龙

1 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订单生产、合同收购、利润返还和提供相关服务带动贫困户增收,达到“扶一个龙头、建一片基地、带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的。

4、积极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农村

二、三产业。围绕优势或特色农产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知名度广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中介服务组织,支持供销合作社和其它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为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抓好农产品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组织好名、优、特、异农产品销售。

5、全力抓好劳务输出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贫困地区要始终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问题,在积极开辟新的劳务市场的同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组织开展好“春风行动”系列活动,为返乡农民工提供相关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

6、加大科技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积极推进科教扶贫、科技开发,引导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流动,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组织好“阳光工程”、“星火计划”和“科普惠农兴村”等培训,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使农民接受农业实用技术、农村能工巧匠手工艺、专业劳动技能和法律知识等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新成果、新品种、

2 新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推动贫困地区科技进步和产业产品升级。

7、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新农村建设和扶贫重点村建设,连片开发,整村推进土地整治治理、农田水利建设、通村公路硬化、安全饮水工程、安居工程、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通讯设施建设等,重点抓好路、水、电、房四大基础设施建设。把扶贫移民示范村建设与重点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相对集中、整齐化

一、经济适用的要求,搞好规划和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山区贫困户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加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使贫困地区群众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完善农村“新农合”和低保制度,建立健全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和应急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疾病、上学、灾害致贫现象。

8、加强贫困村组织建设。选好配强贫困村村级领导班子,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外出返乡农民工中选拔村干部。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本领。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党费补助等途径,解决村级组织建设、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资金问题,调动贫困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9、充分利用好内外资源,强化自力更生,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调动老百姓积极参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多年来扶贫

3 开发的经验证明,单纯的救助式扶贫不会自动提高弱势群体的发展能力,只有坚持自力更生,扶贫开发,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才能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使贫困群众真正摆脱贫困,走上自尊、自强之路,深入宣传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参与整村推进,尊重贫困村群众的意愿,注意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10、加大种养业投入力度,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坚持把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作为扶贫开发的首要任务,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围绕解决温饱、增加收入这一主要目标任务来进行。发展与解决贫困群众温饱和增加收入直接有关的种植业、养殖业等短、平、快项目,以及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采取集中项目、资金、人力、物力,加大了种养业项目的投入力度,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贫困群众快速增产增收。

11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着力把扶贫开发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支柱产业培育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和自然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着力培育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前景的农业支柱产业.,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4

二、贫困村扶贫发展思路(建议)

. 1.狠抓产业建设。一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植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按照产业布局,着重加强贫困农户的产业规划及发展工作,初步形成能使贫困农户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二是准确定位,把发展畜牧产业作为推进产业扶贫的突破口。..

2.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治本措施。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发展速度,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一是坚持按照农业产业化、优化社区结构、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扶贫公路建设步伐,在确保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提高村通公路的通达能力和抗灾能力。.二是切实抓好水利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农户的饮水困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基础设施质量监管,巩固建设成果,确保一次建成,永久受益。.

3.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充分挖掘贫困乡村自身的地理及区位优势,引导扶持带动贫困群众从事旅游服务业。采用招商引资、合资、集资等多种投资和管理方式共同开发特色旅游土特产品、地方特色餐饮等,带动旅游观光、旅游休闲、家庭旅馆、农家乐等迅猛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5

4.创新思路,进一步整合扶贫力量。.一是大力实施农村社区扶贫。社区扶贫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是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进程的助推器。可以极大地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小康建设的热情,改变农村和农民的精神面貌,显示出农村社区建设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展示新时期农民先富带后富,促进共同富裕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大批农村的先进力量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得到突破性发展,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可以较好的破解公益事业难办的难题,从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拓宽社会帮扶渠道。社会帮扶工作已不仅仅是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义务,要积极鼓励社会团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大户等群体融入到社会帮扶工作中来,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充分发挥他们在社会帮扶工作中的的重要作用,要把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总结好、完善好、宣传好,使之成为社会帮扶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5.整村推进,大力实施参与式扶贫。一是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群众,增强人民群众的自我发展意识,把政府推动的扶贫开发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自觉行动。实施到户的项目,都要由群众自愿提出申请,正确处理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投工投劳与农民减负的矛盾。二是加强监管,增强项目资金管理的透

6 明度。项目资金实行专人、专帐、专户管理,所有项目要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项目到村、任务到户、登记造册、张榜公布”。

6.依托资源,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龙头企业是产业化扶贫的支撑,只有通过各类龙头企业的带动,促进产、加、销相互衔接,才能真正形成一体化经营的格局。龙头企业带动,有利于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化扶贫的实施步伐,提高扶贫效益。.

一是培育农村能人。引导一部分有头脑、有胆识、敢闯敢干的农民从生产环节中退出来,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专门从事农产品销售。通过提供市场信息、组织参观学习、给予资金技术支持等多种方式,重点扶持一批农民贩运大户,使大户成为农产品流通的骨干和支撑。大力发展和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真正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结起来。

二是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的加工企业要向精深加工的方向发展,提高加工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实现由初加工向精加工转变。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加工范围,由传统的对粮食加工向土特产品、稀有产品加工转变。逐步提高加工水平,扩大加工规模,由小规模、低档次的手工作业向大规模、上档次

7 的加工企业发展转变,提高农副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努力形成“多元化竞争,多主体进入,多渠道流通”的新格局。

.

优势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贫困村扶贫年度工作计划

青海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工业园区发展思路及对策

贫困村村户扶贫年度工作计划

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加快特色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浅议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县发展无公害茶叶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贫困村扶贫发展对策与思路
《贫困村扶贫发展对策与思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