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情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8:0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情感,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

重庆万州白土小学:黄持勤

“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新课程理念。大家可谓耳熟能详。然而,老师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是“花哨”占据了主流,课堂上唱、跳、画、演等形式层出不穷。语文课,却没有了语文味。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到底该怎样上?课堂的“情境性” “情感性” “艺术性”到底如何体现?

《最后一头战象》是人教版版第十一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在临死前再次披上象鞍来到打落江畔缅怀往事,最后把自己埋葬的故事。通过对文中几个感人场面的赏析领悟,让学生走进文本,入情入境去体会嘎羧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从内心为嘎羧的举动而感动。现以此为例分析鉴赏如下:

片断一:激情导入,创设情景,提供个性交流的平台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大象打仗的场面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就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文字)

生:(读)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师: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生:这些战象非常勇猛。 生:这些战象八面威风。

师:同学们,就是这群英勇的战象,在一次打击日冠,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倒地。人们在埋藏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身负重伤的战象。它叫嘎羧,它就是——

生:(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的故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嘎羧临死之前主要做了哪些事。 师: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临死之前——生(齐)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

片段二:品读重点段落,进行情感体验;指导朗读,积累文化底蕴。 师:同学们,这是一篇动物小说,它的作者沈石溪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课件出示)

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沈石溪

师:那么,文中的嘎羧又有着怎样的情感,课文又是怎么表现它的情感的呢?首先,我们来看“披挂象鞍”这部分课文。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的5-9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它的想法。

生交流:

生:(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这个同学真是好眼力,找到了这部分课文中最感人的一句。其他找到这句话的同学请举手。(很多学生举起手来)这么多呀!看来大家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课件出示)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请把它圈下来。

(学生在书上标画。) 师:你觉得是哪个词?

生:泪光闪闪,从这个词我看出嘎羧对象鞍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师:都流泪了,是不是?还有哪个词?

生:我觉得是“久别重逢”这个词,我觉得嘎羧和象鞍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它对象鞍有着深厚的感情。

师:它们是多久没见的老朋友了? 生:20多年。

师:对了,很久分别,再次见面,这就叫—— 生:(齐)久别重逢。 师:好,继续发言。 生:我觉得是“摩挲”这个词,嘎羧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象鞍,感情很真切。 师:你感觉到嘎羧对象鞍很有感情,它非常的激动,对不对? 生:我是从“呼呼”这个词感受到嘎羧对象鞍有种很亲切的感觉。 师: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对象鞍的留恋。 师:好。

生:我觉得应该有四个词: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 师:你概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那为什么嘎羧见到象鞍会如此激动? 生:因为象鞍上面有弹洞和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

师:她它会想起什么?

生:它会想起,当年我就是挂着它,保护我们的家园,与日冠打仗。 师:说得真好。

生:它会想起当年浴血搏杀的情景。 师:你的想象真丰富。

生:它会想起当年和它一起并肩作战的大象朋友们。 生:它还会想起当年它在战场上浴血搏杀的英勇。

师:是的,这头战象有它辉煌的过去,有它出生入死的经历,所以,它看到象鞍,会如此的激动。你们能读出嘎羧这激动的心情吗?请你们自己先练习练习。

(学生自读课文)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读得非常流利,还有谁想读? (再指名学生读文。)

师:你非常激动。刘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听我读,一边想象嘎羧见到象鞍时的动作、神情。

(师范读。) 师:睁开眼睛,拿起书,像刘老师这样,带着你们的体会,带着你们激动的心情,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还有谁找到了别的句子,也请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ōu)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我感到嘎羧已经过了20多年,还记得象鞍在阁楼上,而且非常急切地想得到它。

师:对了,就请你来读出这份急切,好不好? (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句。 (生齐读上面的语段。)

师:26年过去了,嘎羧就快要死了,但是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英勇的战象,它没有忘记自己辉煌的过去。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来学习“重回战场”这部分课文。

请看自学提示:(课件出示)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2、圈出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它内心的想法,批注在旁边。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

生:(读)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从这里我体会到嘎羧把见到战友的那种心情通过吼声发泄了出来。

师:他的吼叫就像是在说话,你觉得它可能在说什么? 生:“我终于回到了从前这个杀敌的战场!” 师:你把自己都当成嘎羧了,真好。

生:我对他的话有补充,我是这样想的:嘎羧终于回到了他当年和战象并肩战斗的地方,它可能会想:我终于回到了这里,这里曾经留下我的英勇。 师:非常好。

生:我从“久久凝望”这个词看出嘎羧想起了他当年浴血拚杀的情景和它的战友倒在血泊里的情景。

师:你抓住上下文来理解,那你能不能读出这种“久久凝望”的感觉? 生:(读)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荡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

师:谁能比他体会更好? (指名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才是久久凝望的感觉。一起读。 (全班齐读。)

师:还有哪些地方感动了你?

生:我觉得是这一句:“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从这一句我体会到了,虽然当年的雄风不在,但嘎羧这位英雄的博博雄心还在。

师:体会得真好,拿起书来,读出你们的深情。

生:(读)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师:是的,26年前的那场战斗,让嘎羧失去了所有的同伴,让嘎羧成了——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因为他是——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所以,他怎能不

生:(读)“它站在„„许久„„跳出水面。”

师:26年中,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着过去,思念着它的战友。这样的深情,它能向谁诉说吗?

生:不能。 师:因为它是—— 生:最后一头战象。 师:所以,重回战场,缅怀往事,睹物思人,它怎能不激动啊!同学们,拿起书,我们齐声读这一段。

齐读: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荡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师:“风箫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嘎羧带着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带着对战友的深深的怀念之情,跋山涉水,赶往百象冢,在战友们长眠的地方,它耗尽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为自己挖掘一个墓坑。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齐声读一读。

生:(读)我和波农丁耐心地等到东方吐白,走到坑边查看。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师:哪一个细节深深地感动了你?

生:这里特别感动我,一般的大象都是到祖宗留下的象冢那里死去,而嘎羧却和它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师:还有哪些地方感动了你?

生:(读)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从它“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我感到嘎羧好像还想着它从前的历史。

师:它一定有话要说,他想说什么呢?你看到静静躺在墓坑里的嘎羧,你又想说什么呢?请你从这两个句子中任选一个,写一两句话。(课件出示)

嘎羧想说: 我想对嘎羧说:

生:嘎羧想说:历史不能忘怀,我多么希望世界是和平的。 师:希望他自己永远都是最后一头战象。 生:嘎羧想说:26年来,我天天都在想念你们,我终于可以和你们永远在一起了。

师:我们感受到了你的深情。

生:我想对嘎羧说:嘎羧,你不用伤心,也不用难过,能和你共同作战的伙伴们躺在一起,你死而无憾。

生:嘎羧想说:虽然我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去,但我能和并肩作战的同伴们死在一起,我死而无憾。

生:我想对嘎羧说:你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你为祖国做出的牺牲,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学生感悟颇深,发自肺腑的语言令人感动。是啊,孩子心中的阳光是教师用激情去点燃的。激情是装不出来的。正如窦桂梅教师所说的:“激情怎么能不老、怎么能常青?靠的是内在的、真正的对学生的喜欢,对自己生命的热爱——这种爱的激情最后化作的就是对教育的执着,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泛爱!”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因此我在《最后一头战象》教学中力求突出一个“情”字。如让学生有感“情”读文;悟作者之感“情”,体会文章之“情”景,课堂事实证明,学生在这方面的把握,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好。新的“课标”提出三个维度,提出尊重学生的阅读见解。因此,语文课应该激情荡漾,个性飞扬。语文老师是需要激情的。我在想,课堂上,教师要上出自己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有个性必然有激情!

民族情感

情感语录

情感经典语录

情感书目

情感类节目

情感调查报告

情感短信

情绪情感

情感释放

主题 情感

情感
《情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阅读情感 情感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