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H7N9对家禽业的影响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2 15:04: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H7N9对家禽业的影响及对策

家禽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城乡市场供给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今年3月底以来,国内部分省份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并在活禽市场抽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受其影响,家禽消费大幅下降,禽类产品市场销售受阻,必须采取企业和农户生产自救与政府适当扶持相结合的原则,保护养殖生产者利益,维护家禽业持续健康发展。

1 家禽业受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

1.1 家禽销售市场萎靡,产品滞销积压严重

3月31日上海、浙江等地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后,消费者“谈禽色变”,直接导致禽类产品需求量减少。同时,随着部分省市对活禽交易市场的关闭,家禽更是严重滞销,禽类加工产品大量积压,对大型家禽养殖企业特别是一些家禽外调型养殖企业造成致命打击。湖南肉鸡养殖龙头企业湘佳集团3月31日销售肉鸡53 116只,4月3日下降到28 385只,4月8日跌至5 590只,4月10日仅1 900只,销量下跌96.42%。温氏集团宁乡养殖基地正常期日销售肉鸡6万只,4月10日仅2.2万只。桃源县三江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商品蛋鸡养殖基地和商品鸡蛋生产基地之一,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由于上海、南京等地纷纷停止活禽交易,严重影响了活鸡销量,企业每天有近4万只肉鸡滞销,此外本地土鸡、土鸭等活禽销售量也大幅下滑,日减销售额约

60万元。湖南大量应时上市肉鸡积压于场内,特别是肉鸽、鹌鹑等特种禽类生产经营受影响更大,桃源县枫树乡杨四政养鸽场以前日销售肉鸽60~70箱,自外省发生H7N9禽流感疫情后未售出1只鸽子,现场内存笼肉鸽1万多只,每天仅养殖成本就要亏损5 000元以上。

1.2 市场价格降至冰点,养殖效益亏损严重

禽流感疫情后,白条鸡市场是“有价无市、无人问津”,活禽产品更是陷入“既无价又无市”的境地。据对长沙市杨家山、石马、四方坪3个大型活禽交易市场的调查数据,4月1日3个市场进禽30 890只、市场存栏2 590只;4月14日进禽14 700只,存栏26 075只,进禽减少52.41%,肉禽压栏则增加10倍以上,日均销量仅5 000余只。这表明市民受H7N9禽流感影响,活禽消费意愿降至冰点。价格方面,3月份全省活鸡市场均价为24.77元/kg,农户养殖肉鸡平均利润2~4元/只。3月份肉鸡收购价为10.4~11.6元/kg,至4月中旬已跌至2.8~3.6元/kg,同比下降75%左右。而肉鸡养殖成本目前为9.6元/kg左右,据此测算,养殖户每出栏1只鸡要亏损8~10元,全省待出笼家禽7 000万只,仅此一项直接经济损失达7亿元。据常德市蒿路美江批发市场的数据,3月份活鸡销售价格为20~26元/kg,4月8日仅为14~15.2元/kg。经营户廖先志反映,3月份其店铺日销售活禽300只以上,而 4月上中旬月只销售了30只谷鸭。鸡蛋方面,长沙、常德两地3月份的市场价格为9.6~10元/kg,4月8日降至7.2元/kg。

1.3 养殖企业困难重重,后期生产隐患加大

从肉鸡企业生产情况来看,大量应时上市肉鸡积压场内,造成巨大的

饲料、人工、资金周转压力,企业无法再生产,其正常经营秩序完全打乱,家禽生产周期规律被破坏,可能造成后期市场供应断档。从蛋鸡企业生产情况看,养殖企业受冲击主要来自于淘汰蛋鸡市场销售。根据生产规律,蛋鸡的生产周期为52周,每年更新率100%,禽流感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应淘汰蛋鸡严重滞销压栏,无法更新蛋鸡。影响后期生产的最大隐患是种禽体系遭到严重冲击,由于养殖企业纷纷控制生产规模,上游的种鸡养殖企业也陷入生产困局。湖南省国家级肉鸡养殖示范场娄底市涟源天柱山禽业种鸡场,常年存笼祖代核心群2万只,平常该场日出笼鸡苗1.5万只,出场价为3.5元/只,且供不应求,目前0.5元/只,却无人问津。长沙市宁乡顺成实业有限公司种鸡场以前每周销售鸡苗15万只,近期每周销售量不到8万只,价格也从2~2.5元/只下降到0.5元/只。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更大亏损,种禽公司不得不调整生产结构,一方面减少种蛋库存量,部分禽舍已停止孵化生产,甚至部分种禽企业大量掩埋处理雏禽。长沙县安沙镇某孵化场4月15日掩埋处理小鸡1万多只。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种苗生产企业将场内近一半的种鸡作为商品肉鸡贱价处理。从当前的H7N9禽流感疫情发展态势看,企业将加大对种禽的淘汰力度,甚至停止种苗生产经营活动,种禽繁育体系将失衡,为后期苗种供应带来隐患,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产业将面临严重打击。

1.4 疫情风险不断加大,防控任务非常艰巨

从H7N9禽流感疫情发生态势看,全国有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北京、河南等多个省份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农业部在来自上

海、安徽、浙江和江苏等省市的样品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认为,H7N9病毒从已发现禽类存在病毒的地区远距离传播到其他地区的风险值增大,除了禽类贩运等,飞鸟、野禽可能造成病毒传播,再感染本地禽类,这给防控动物H7N9禽流感疫情增大了工作压力。

2 促进家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家禽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事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面对当前国内部分省份发生的H7N9禽流感疫情和家禽产业遭受的严重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市场,稳定生产,严防疫病,确保家禽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1 加强舆论引导,消除公众恐慌,重振消费市场

据中科院病毒研究所研究表明,H7N9病毒是候鸟在迁徙过程中与家禽接触后病毒进行了重配产生的,受感染者多为免疫力低下人群,传播率非常低,且暂未发现人传人现象,也未出现疫情大规模暴发,这表明疫情可防可控。要把握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引导媒体正面宣传,科学理性地对待H7N9禽流感事件,倡导健康消费,使公众尽快走出认识误区,消除恐慌,扩大禽类产品市场消费。

2.2 加大政策扶持,帮助企业渡难关,积极恢复生产

一是减免相关税费。在一定时限内对家禽养殖、加工企业和养殖农户免征增值税、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出口税等,免征部分政府性基金,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出口的禽类及其产品免收出入境检验检疫费。二是完善保险制度。将家禽养殖纳入农

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实行家禽保险补贴制度,化解家禽养殖风险。三是加大信贷支持。金融机构要增加对种禽企业、规模养殖企业、加工冷储企业的流动资金信贷支持,财政部门优先安排相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支持,保护其正常生产甚至扩大生产能力。四是实施禽肉储备。支持家禽屠宰企业和冷藏冷冻企业按市场保护价收购、加工、储备禽肉产品,鼓励禽类加工销售农业龙头企业等收购、加工压栏家禽,缓解活禽存笼压力和饲养亏损,同时防止出现疫情过后禽类消费市场价格报复性反弹风险。五是支持种禽体系。加大对家禽品种资源场和种禽场保护,对种禽按存笼数量给予维持性补贴,对家禽孵化场给予一定的损失补贴,稳定种禽企业和种禽数量,保障种禽生产能力。六是推进健康养殖。加大对规模养禽场的标准化改造力度,对规模养殖场以奖代补支持进行标准化改造,支持家禽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饲养方式转变,提升健康养殖水平,稳定家禽养殖生产主体。

2.3 强化疫病防控,推进集中屠宰,转变经营方式

一是加强疫情监测。支持动物H7N9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监控检测,特别是重点支持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级兽医实验室、省际边境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候鸟迁徙途经区域和洞庭湖区的县级兽医实验室的监控检测工作,全方位编织动物H7N9禽流感防护网。加强种禽、水禽及活禽交易市场、水网地区、候鸟密集活动区等重点地区和重点环节的监测,及时准确把握疫情动态,确保禽类养殖健康。二是规范家禽管理。支持家禽养殖企业、活禽交易市场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立定期空栏、休市消毒制度,消除疫源隐患。健全家禽因疫病死亡和因疫

病扑杀的财政补贴制度。支持以行政村和家禽养殖小区为单位,每个村(小区)至少建设1个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池,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的设施建设和处理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加强活禽流通检疫管理,严格家禽批发市场检疫监管,严厉打击收购、加工和贩卖病死禽及其产品行为,防止动物疫病疫源传播。三是稳步推行家禽定点屠宰制度。逐步取消大中城市的活禽交易市场,减少人与活禽的直接接触;借鉴饲料加工免增值税政策,实行肉品屠宰加工免增值税、免所得税政策,支持家禽等肉品屠宰企业发展,统一以“白条”上市,扶持禽类产品加工企业,减少疫病传播风险。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

单亲家庭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推荐)

电子商务对税务的影响及相应的对策

新刑事诉讼法对反贪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的影响及对策

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电子商务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及对策

H7N9对家禽业的影响及对策
《H7N9对家禽业的影响及对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