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矛盾论读后感2500字

发布时间:2020-03-03 14:28:1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矛盾论读后感

祁琪

一个文明的进步,需要什么呢。漫长的时间,人物的更迭,思想的飞跃又或者是战火的洗礼?从恢弘的历史长廊中,不难发现新旧的交替表面上都大以外在原因的推动而实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明明白白的记载在册册史书里。譬如社会体制的更改:“公田”和“私田”系统的崩溃就看似源自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开垦的荒地增多,各国开始进行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而战国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井田制,井田制彻底被废除,我国就此失去了奴隶制度的根基,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么一换,就是诺大的两千年。可真的仅仅是因为所行土地制的不适时性而产生这一变化的吗。

当然不是。奴隶制下奴隶的主要来源是部落战争中产生的俘虏,因为战争的失败成为奴隶主阶层的附庸以及其个人的财富,是完全意义上的失去自由、完全被迫的。而在社会体制慢慢的转型中奴仆的存在实际上是土地兼并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劳动者主动投靠富强以求庇护而形成的人身附属关系,这本身也是封建制度的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奴隶制度下所存矛盾的进步,作为旧矛盾取代品的属性其终将被新的矛盾所取代,不过那是后话了。 如果说分析悠长的历史显得太过浩瀚,现在我们无妨谈小一点的层面。我们每个人都是彼此独立的,不同的大脑让我们得以拥有各自殊异的思维,不同的际遇让我们得以拥有各自铭心的成长,不同的悲喜让我们得以拥有最适合自己的处世准则。正如人言生命的不重复性像极树梢的万千叶子,纵然酷似绝不唯一,除却繁茂与枯萎已然章程式,剩下的脉络都是最自由的。

确实如此。

但抛开所有的前提条件,只谈成型的人性也是不准确的。同样的细胞构造,同样的生命元素,我们都是这个大大世界中并不唯一的有机生命体,气候、人文、地理也都不是因人而异的,熟悉的春夏秋冬,传世的朝代更替,亘古的日月夕昼,之于我们如蜉蝣的生命实在是浩大太过,我们又凭什么独立在外、言辞凿凿的自夸生命的唯一性呢。这样也就构成了一种矛盾,但这种矛盾是好的,是应该存在的。这种矛盾使我们可以意识到生命的唯一与雷同之间我们需要证明的是什么,催促我们在泛泛庸庸的时光里应当努力追求的是什么,这是一种趋于高层面思想的进步,低如生活也许具体到殷切盼望明天的衣食住行更加丰裕,高如理想亦能伟大到竭己所能为社会发光放热勉之继之。

所以存在即矛盾,客观的实物与主观的意识都不能幸免。古往今来,人们所处的世界都是充满矛盾的世界,矛盾所固有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使得它成为一根难以抹平的棱刺,穿透我们空想的完美理想世界。但既然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我们承认矛盾客观存在性的同时,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对于这些矛盾,我们应当怎么解决,又或者说在我们所面临的诸多矛盾里,哪些矛盾是亟需解决的、优先级高于其他的。庆幸的是矛盾并非恶狼猛虎,我们不必非要风急火燎的思虑应对之策,保持思路清晰循序渐进就可以慢慢的把矛盾的粗胚砌成导引进步的美玉阶石。往严格了讲,这当然可以看做是一场革命,敛于思想而或彰于言行的革命,故不容有错该好好酝酿。

那么,第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来了,矛盾究竟是什么呢,它有着怎样的存在形式呢。毛泽东曾在《矛盾论》中言简意赅的指出:矛盾是对立的统一体,矛盾的双方互相对立,却也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古人常说起的物极必反所讲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问题,物质运动发展的规律是先从量变积累,再完成质变,一旦物质性质发生改变,那么就会有新的矛盾关系产生。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中的物质存在相互对立但又相互统一的关系,这就是矛盾。故而若我们要分析矛盾的实质,就先要具备有辩证的思维,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或者说是矛盾。

然而人类对辩证思维的认识却有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之前,早已辩证地思考问题了,然而这不过是自发的辩证思维。人们只有懂得和运用辩证法理论时,才能真正认识思维的辩证本性,达到自觉的辩证思维。世间万物之间本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而辨证思维正是以世间万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世界进一步的认识和感知,并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得到某种结论的一种思维。辨证思维模式要求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这就很好的处理了矛盾的双面性,在一个动态的视角去解析我们所面临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以抓住制约矛盾发展变化的关键点为目的,继而有所选择的择定着手方向,有条不紊的把不同性质的矛盾区别解决。

谈到这里自然而然就要提提矛盾的两个层面了: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观依据,而矛盾斗争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对抗性的矛盾和非对抗性的矛盾,并且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毛泽东在《矛盾论》里提到,“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为我们指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主要矛盾方面,毛泽东指出:“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了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同时针对矛盾的同一性问题,毛泽东指出:“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种矛盾是现实的矛盾,矛盾着的双方互相依赖、互相转化是有条件的。同时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斗争性是绝对。 “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一切过程都转化为它们的对立物。一切过程的常往性是相对的,但是一种过程转化为他种过程的这种变动性则是绝对的。”客观事物中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一切矛盾都以一定的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中存在斗争性,特殊性中存在普遍性,个性中存在共性,这就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必须具体研究各种矛盾斗争的具体情况,不能不加分析地套用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

但既然矛盾是可以转换的,矛盾的运动即其存在形式,矛盾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产生,我们所作所为是否徒劳无功的在循环而已呢。不是的,新矛盾将成为解决旧矛盾的方式,前文我们已经提过这会是一种虽然继续存在但实际已经走向进步的改变,何不在矛盾的发展变化中寻找不易见的积极因素,使自我乐观自信呢。矛盾是发展运动的,可以克服的。要正确认识积极与消极、优势与劣势、进步与落后等问题,正确把握它们的转化规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劣势为优势,乐观、自信、阳光、积极,成为主导学习、生活、工作和生活的基调。这才是我们学习《矛盾论》所应该学习到的,也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日后所需要提升自己的精神哲学。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读后感2500字
《矛盾论读后感25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