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1

发布时间:2020-03-01 22:02: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1.新月诗派

新月诗派是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诗歌流派。新月诗派分前后两期,前期以1926年4月创刊的《晨报·诗镌》为阵地,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刘梦苇、饶孟侃等;后期以1928年3月创刊的《新月》月刊和1931年创刊的《诗刊》为阵地,诗人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朱大楠等。这是一个在胡适为代表的写实派白话和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派自由诗创作处于衰退、停滞状态下,涌现而出,致力于提高新诗艺、潜心于探索新格律的诗歌流派。本派诗人以“三美”作为诗艺目标,各自又能腾挪变化,斟酌创新,创作出大量内容与形式臻于双美的诗作,对新诗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其中闻一多、徐志摩的作用尤为突出。

2.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因《九叶集》而得名。这本9位诗人的诗歌合集出版于1981年7月,但九叶诗派作为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一个流派却活跃于40年代后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的诗坛。这9位诗人是: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他们是“一批对于人生苦于思索的诗人”(艾青《中国新诗六十年》)。对于人的生命意识的表现,人生现象的哲理思索,几乎是他们诗歌的共通的主题意向。九叶派诗人强调“忠实于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实于各自心中的诗艺”(袁可嘉《〈九叶集〉序》,在创作过程中,他们首先是寻找与心灵相通的对应物,通过对应物的客观冷静的描写,注重内心世界的反映,让客观对象透视出个人的感受)。

(参照《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3.穆旦的出现曾经为沉寂疲软的中国诗坛注入了一股激荡的生命活水,令人振奋,催人 警省。然而,在一个更需要现实斗争,更需要群体解放的时代,他的独特的个人思想似乎没有赢得更多的喝彩,继之而来的一个充满理想的新社会也并不乐意接受这位诗人的太多的苦难。于是,就像一颗巨大的彗星,像一道夺目的闪电,穆旦迅速划过四十年代的夜空,消逝在昏蒙蒙、雾沉沉的地平线上。

(李怡《诗人穆旦的痛苦与中国读者的财富》) 五十年代初以来.穆旦频受政治运动的打击,身心遭到极大的摧残,被迫从诗坛上销声匿 迹.转而潜心于外国诗歌的翻译,直到骤然去世。穆旦去世多年以后,才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人们出版他的诗集和纪念文集,举行“穆旦学术讨论会”。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的排行榜上。他甚至被名列榜首。这种种的不寻常.被称为“穆旦现象”。穆旦已成为诗歌界回顾历史、着眼当前和展望未来都不能轻易绕过的重镇。

二、课文赏析

1. 《再别康桥》的抒情结构

陕西/李旭山

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 →“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达到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本文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来说明这一抒情结构的特点。

从意象上看。全诗有一个由概括到具体再到概括的过程:从第一节的“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到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再到第三节“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意象逐渐地由大到小.由概括到特写。而第

四、五节的寻梦、放歌进入了更具体的意象特写之中。然后由第六节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到第七节“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逐渐由具体的特写回到概括的大景之中。这里,不愿打扰康河的‚我‛因金柳艳影荡入心中而走近康河,看着向自己招手的水草,竟忘了不愿打扰的初衷,想象自己成了一颗康河的小草,进而飘向自己如诗如梦的遥远青春。于是此时不管是撑长篙漫溯还是载星辉放歌,都已是景中有我、我中有景,康河就是我,我就是康河。游梦的极致为放歌.放歌却让自己走出了梦境,于是又开始走向大景。走向主客互为呵护的相对画面。

从情感抒发上看,与意象变化相对应。有一个抒情主体与客体之间感情交流的由浅到深再到浅的过程。由第一节的‚轻轻的我走了‛到第二节的‚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再到第三节的‚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逐渐由较浅的交流到较深的交流。再由第五节的‚寻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到第六节‚夏虫也为我沉默‛,再到‚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正是一个由深入交流到较浅交流的过程。全诗开始的交流,一个在天上是彩云,一个在地上是康桥,与其说是遥相交流还不如说是一厢情愿。当金柳艳影荡入我心中,是康河走向了我,进入了两相交流的尽情约会。随着我走向水底青荇并愿做一条小草。而陷入最深的交流,此时已忘了‚再别‛。忘了‚轻轻的来‛和‚轻轻的走‛了,于是进入了我心即康河、康河即我心的寻梦与放歌的境界。一声放歌或许惊醒了康河,或许惊醒了诗人,由情景化一重新回到主客相离、各自收敛激情,于是只轻轻地互祝安宁,愿永远保存那份美好的情感记忆。

从审美境界来看,全诗则是一个‚物我相对一物我相融一物我相对‛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意象的由概括到具体再到概括和情感寄托的由浅到深再到浅正好吻合。意象的概括和交流的浅泛,正好反映出抒情主体客体不得不面对分离的现实,并且要轻轻地、悄悄地离别,离别这只能在今后漫长岁月里遥相思念的康桥。为了排遣这种离别的感伤和寂寞,作者又凝神于具体意象和深挚的情感交流,不知不觉回到了当年的情境,寻梦神游,放歌星辉,进入物我相融的境界。然而放歌却又打破了寻梦的和谐神游,只好再次回到现实中来。面对难耐的漫长分离,只愿保存完整的美好记忆,这美好的青春记忆绝不愿散淡成若隐若现的时光残片,因而轻轻地来悄悄地走。在物我相对中,完整地保留这段美好的时光。但保留不是封存,而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重新体验那魂牵梦绕的境界,这体验尽管非常短暂,但却是完整而主客相融的生命体验,在这短暂的神游中却产生了永恒的意义。

这正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首尾处于清醒的物我相对的现实中,中间彻底忘却一切经验中的感受,尽情体会那些从未体验的非经验感觉,借以表达自己寻求忘却和寄托之情。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尾为自己伤心,中间忘我地欣赏琵琶曲而获得暂时的忘却,同样体现了这种生命体验的审美意蕴。就连散文《荷塘月色》也是如此。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的无我之境,难道不是朱自清寻求暂时寄托,哪怕是一瞬间的寄托的努力吗?这种抒情结构往往是那些自伤自怜、寻求精神独立或寻找灵魂家园的诗人的欣然选择。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6期) 2.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死水》赏析

四川/岳泽和

《死水》是闻一多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歌之一。

据今人考证.这首诗后面署的写作时间‚一九二五,四‛应是‚一九二六,四‛之误。这首诗不是写于诗人从美国返回祖国的前夕。而是写于诗人从美国返回祖国之后。诗人的好友饶孟侃在《诗词二题》中回忆说:‚《死水》一诗,即君偶见西单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有感而作。‛闻一多回到思念已久的祖国,目睹腐败、丑恶的社会现实,自然地联想到了这一‚臭

水沟‛,借以宣泄心中的怨愤。闻一多说过:‚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出我的火来。‛《死水》揭露了旧中国腐败、丑恶的社会现实,鞭挞了美化自己、粉饰太平的反动统治者,抒发了诗人由深沉的爱国思想而引起的无限愤激的思想感情。

全诗共五节。第一节,诗人把腐败、丑恶的旧中国比作‚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一沟纯望的死水‛,并说‚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从根本上否定了旧的社会制度,表现出诗人对旧社会的憎恶与鄙弃。诗的

二、

三、四节逐层描写扔进‚破铜烂铁‛、泼进‚剩菜残羹,后‚死水‛所发生的变化。这些看似艳丽实则丑恶的景象.既是美化自己、粉饰太平的反动统治者的象征,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现实的写照。第五节以‚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点明题旨,结尾两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是愤激之词,诗人用正话反说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砸烂旧世界、建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词藻艳丽,色彩鲜明,给人一种绘画关。如‚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花蚊‛,都具有绘画的色彩感。把‚死水”描绘得愈是鲜艳美丽,就愈能说明‚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就愈能唤起民众推翻这肮脏而丑恶的旧社会。

这首诗每一行都是四个音步,而音步的字数又多少不一,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参差错落,节奏感很强,有一种音乐美。

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个字,诗节匀称,诗句整齐,格律整饬,给人一种建筑美。

《死水》除了具有诗人所追求的诗的‚三美”的特色外,象征手法的运用也是很成功的。用‚一沟绝望的死水‛象征当时腐败而丑恶的社会现实,能启发读者深思、遐想,使人感到含蓄、深刻、有力,表达了诗人消灭丑恶,把祖国重建成‚美的所在‛的迫切愿望。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7期) 3. “死水”之美

四川/王思勇

如果我们按惯例,把闻一多的《死水》当作艺术品去欣赏,我们可能要欣赏它语言、图景、事件、情意和象征等五个层次的美。《死水》语言形式方面是美的,它仍然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这也是我们容易发现的美),然而在考察图景美时,我们就遇到了困难:一沟臭水。美在哪里?因为图景美的‚危机‛,事件、情意和象征的美的欣赏就不好进行下去。

其实,本诗是把图景之美‚隐藏‛了。“闻一多绝大多数作品之所以有深度、广度,有品味价值,有可读性,就因其既有现实和历史的根基,也讲究表达的策略,善于‘隐藏’自己‛(龙泉明、邹建军《现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诗人不仅‚隐藏‛了图景之美,还‚隐藏‛了事件、情意、象征的美。如果我们发掘出诗‚隐藏‛的一端,就会欣赏到诗的多层次的美。

在图景的描绘上,诗人表面上为我们展示了一沟‚死水‛,但我们可以在这里想到‚活水‛。‚死水”是现在的表面的,而‚活水”是过去的隐藏的。‚死水‛在死之前肯定是‚活水‛,是清澈的、明亮的,甚至可能还是甜甜的。那水上面还真的有桃花,有云霞,有珍珠般的波光,有优美的歌声……我们不能把这里的死水看‚死‛,而应看到它是动态的变化的。诗里展现的只是‚水”在一段时间里的状态,而命名为“死水‛。作为欣赏者就要穿过眼前的迷雾,透过现实的丑恶想到曾经的美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方便地把‚死水‛作为审美对象·而不至于在诗作里只看见臭水沟。表面上是言丑恶的‚死水‛,而实际上在暗示我们:它曾经也是美丽的‚活水‛,这就是诗在图景层次的‚隐藏‛。

同样,在事件方面,诗中说‚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这表面上

是对丑的厌弃。也暗示曾经对美的守护与拯救。向‚死水‛扔垃圾这动作是丑的,是以丑攻丑。以丑攻丑,丑并不一定就会变成美,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之所以要这么做只是一个目的,那就是表示一种厌弃。只要表达了这种感情,自己的行为美不美倒是其次。对‚死水‛的厌弃是现时段的,同样,我们透过这厌弃动作的迷障,应看到曾经对活水细心守护和努力拯救。这沟水被拯救过,但还是‚死”了,死了就绝望了,对绝望的东西为何不厌弃!‚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这表面上的对‚死水‛的嘲讽,为何又不是对‚活水”之美的回味呢?总之,我们要在‚扔些破铜烂铁‛的动作里,看到诗人的守护拯救行为;要在对‚死”水的嘲讽里看到对‚活水‛美的回味。这是诗本身给我们的暗示,我们从诗的表面动作看到了隐藏动作。

有动作,后面一定有相应的情感在支配。厌弃的动作后面一定有厌恶的感情·嘲讽的背后一定有憎恨;守护挽救的动作后面一定有珍惜,回味的动作后面一定有喜爱。在诗的表面是表达了诗人对丑的厌恨感情,其实也暗含了对美的珍爱的感情。正如我们对‚死水‛要看到它是由活水而来,我们对诗中的感情也应看到厌恨是由珍爱而来。因为水的由生而死、由美而丑,感情也由喜而厌、由爱而恨。这就是因爱而生恨。爱得深而恨得切。

广义的美包含着丑在内。我们通常所说的美丑对立中的美是指狭义的美。诗人把‚死水‛当作了审美对象关注,对它言说了,因而也可以说是对它抱以了审美热情。表面上对‚死水‛是憎恨的感情,但憎恨有其产生的原因.那就是它还美丽着的时候,他曾拯救过而结果是不可救药。如果要回答‚死水‛象征着什么,我们很容易回答‚死水‛象征腐朽丑恶的事物。而我说,‚死水‛象征曾经鲜活美丽而现在腐朽堕落到不可救药的事物。

在诗里.‚死水‛的现在时特点明摆着,而过去时的特点隐藏着。我们要发现它的美,就要发现诗的‚隐藏‛,即诗人言‚死水‛也在言‚活水‛。‚水‛在这里只不过是一种象、一种形、一种有限。诗人创作本诗其实是想表达对美好事物沉沦的感受,他找到了‚水‛这种客观对应物,将要表达的诗情、诗意、诗美、诗味以及对人生的发现、生活的感受、社会的观察、历史的认识等,转化为一种具体意象的存在。因此写诗是个由无限到有限、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我们读诗与写诗的思维则应当刚好相反,要通过有限的象去体会那无限的意,用庄子的话就是要得意忘言。因此如果回答‚死水‛就是指美国或北洋军阀或黑暗中国,这样理解不能说错,但我以为没有必要去这样具体化。

如果说写诗的思维是为主观的思想与情绪寻找‚客观对应物‛(或象征的森林),那么读诗就是要穿过客观的象征的森林去体会发现诗人主观的思想与情绪(也就是庄子的得鱼忘筌、得意忘形)。我们读诗的目标是要走出森林,而不是去森林里寻树,过分地留恋树就有走不出森林的危险。闻一多不过是借‚水‛表达了对美的感情,借‚死水‛表达对美沉沦消逝的疼心。因此,也可以说.‚死水‛象征了关的沉沦。

我们把握了诗作的‚隐藏‛,我们就欣赏到了诗的图景、事件、情意和象征等层次的美。只不过这美是我们联想而来的,不是我们随便一读就能体会到的。这种需要用一点心思的欣赏,也许不合我们欣赏一个纯美事物的习惯。欣赏纯美很容易直观感应,而欣赏‚死水‛这种美就要善于透过丑来看到美,这种美来得太深沉。这是一种和丑相关的关,是一种悲剧之美。我们不但看到了美的存在.而且看到了美的沉沦、美的消亡。我们欣赏它,不仅可以得到审美愉悦,而且能使我们自觉到对美应该倍加珍爱,因为,美是很容易消逝的。

这就是我发现的‚死水‛之美,即对闻一多诗《死水》的一种读法。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第4期) 4. ` 《赞美》赏析

立源、博平

作为“九叶诗派”诗人的穆旦,在他写出《赞美》时,还是一个激情澎湃的年轻人。《赞美》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前,当时的中华民族既背负着历史积淀的沉重、

贫穷和苦难,又已在抗日烽火中走向觉醒;他们虽然衣衫褴褛、血污浸身,但已在血与火中为摆脱屈辱而战。作为年轻的诗人,穆旦在深刻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奋起,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色,并为之歌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诗中,诗人不回避贫穷和苦难,对站起来的民族充满热爱与崇敬,发出了由衷的深沉赞美。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大众疾苦,热爱苦难中的祖国,赞美奋起的人民,这就是《赞美》在当时的意义,也是我们今天重读的意义。

《赞美》全诗分为四节,诗人以众多的意象、沉毅而又倔强的农夫形象以及融浸着不屈与感奋的情感,对民族的起来表达了赞美。苦难依然存在,贫穷仍是中国大地的主要色彩,但民族已然起来,这就是当时“中国最有战斗意义的现实”。所以,诗人要描绘,要赞美!

诗的第一节是对祖国广大而苍凉的土地、悠久而沉滞的历史、贫穷而屈辱的民族的描绘,并表达了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他要去拥抱这一切,因为在这样的土地上,这样的民族已然站起来。诗人以众多的意象描绘祖国,读者从诗句表面看到的是山峦、河流、草原、森林、村庄„„要感受到的是贫瘠的祖国、沉郁的历史;至于诗人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鸭子车”„„“拥抱”我们的人民和民族,则既是更形象细致地描绘祖国,又是化抽象为具象,把感情融凝为形象,情由意象中涌出,抒情深沉而又生动。而“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则暗示着“我”与“人民”是一体,都在过去的苦难、今天的血污和奋斗中生活着,“我”是民族中的一个。

第二、三节则把整体凝化为一个具体,诗人赞美的目光和歌唱指向了一个具体的“农夫”,而他既是第一节诗中描绘和情感的凝聚,又是我们民族的代表和象征,其描绘更具体,感情指向更专

一、深沉。农夫的形象高大而沉毅,他像祖辈一样的生息繁衍、无言耕耘,让希望与失望压在身上,历经过无数的苦难;但抗日的烽火燃烧了起来,年轻人的热情激励了他,他虽没有“演说、叫嚣”,但他毅然地“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尽管贫穷还是他家园的惟一景况,尽管老母和孩子们在饥饿中期待和忍耐,但他要为反击侵略者而战!没有眼泪,从不回头讥咒。这是怎样的一种坚毅和勇绝!我们的民族也正因为这坚毅和勇绝,而一定能战胜入侵的豺狼!所以诗人“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这拥抱又融含了多少感奋、多少深情啊!穆旦的赞美是沉重、沉痛的,然而,又是昂奋的。

诗的最后一节,是感情的再度抒发,是对一个已经站起来的民族更深、更广的赞美。祖国的贫穷和苦难是这样的深远、悠长,“我”——一个已然觉醒、焦盼着祖国的山河跃动、历史翻新的年轻知识分子,曾经为这祖国的改变而等待了许多年。今天,这样改变终于出现了。于是,他也结束了“踟蹰”,猛然亢奋。民族的觉醒就是希望的火炬,火炬的点燃就是希望实现的基础;所以,诗人在全诗的最后,连用两个“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重叠的结尾,如重擂的闷鼓,雄浑中透溢着沉重的昂扬。

全诗在艺术上融传统与现代为一炉,深深的民族情感的抒写由于意象的密集铺排而大大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也显示了现代技巧的运用;“农夫”形象的塑造,宏博中显现着沉毅,一个民族的象征沁入人心;抒情是这首诗情感的主要载体,传达着一个苦难时代的一代年轻人深入时代的情感。诗句节拍沉缓凝重,却又回响着勃然沉沉的时代脚步声。诗中每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如回环往复的呼唤,强烈地反映出作为民族中的一个诗人,对自己苦难民族摆脱屈辱,走向新生的殷切的渴盼和胸中澎涌的激情,又体现了对传统诗歌技巧的娴熟运用。

(节选自《含泪的沉毅赞歌》,《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8期)

三、焦点争鸣

《再别康桥》只有一种‚基调‛吗

江苏/李 坚

由于能够理解的原因,建国以来直到现在,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别康桥》才

第一次编入普高和职高语文教材。

职高新教材在‚阅读提示‛中说:‚这是一首抒情意味极浓的诗。首节起笔三个‘轻轻的’写出了诗人对康桥难以割舍的感情.为全诗奠定了一个轻柔缠绵的基调;中间四节描绘了康桥旖旎迷人的风光。渗透了诗人无限的情思;第六节是一个过渡。由眼前之景又回到内心之情;最后一节只将第一节稍稍变动,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绪。‛这个《提示》以误解的‚基调‛否定了诗的开头一节和最后

六、七两节与中间的四节之间的感情反差。

笔者能见到的几种高教教材,例如,1984年南京师大现代文学教研室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上册)也有类似的误解:‚这首诗是徐志摩抒情诗的代表作。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一般,只是表现了一种极其平常的离别之情和那种似轻烟似微波般的感受。社会投影比较模糊.没有直接表现五四的时代精神。‛

说法不同.但同样以误解的‚基调‛否定了诗中的感情反差,并且作了不切实际的分析。

诗的第二至第五节是这样写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而第一节,末尾的

六、七两节分别是这样写的:‚轻轻的我走了j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一经品读,不难体会,诗的中问四节兴奋而热烈,开头和末尾却凄婉而哀伤,哪里是一贯到底的‚轻柔缠绵”呢?哪里是‚极其平常的离别之情和那种似轻烟似微波般的感受‛呢? 康河晚景,如此美丽迷人,作者却为什么“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呢?描绘康河晚景中.作者‚在斑斓里放歌‛,而再别康桥时‚但我不能放歌‛呢?结合《再别康桥》的具体历史背景、作者的那段人生经历以及写作的具体情境,不难理解这种感情反差。

出身富商家庭的徐志摩,1920~1922年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用他的话说,他成了一个‚生命的信徒”“顽强的个人主义者‛即个性主义者),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康桥理想。夕阳中的金柳,康河里的水草和清泉,远处梦幻般的彩虹和星群,各种物象互相交织、相映成趣的康桥晚景,正是诗人‚康桥理想”的图解。本来很平常很一般的景物,作者却把它渲染得如此旖旎迷人,就是借以表达诗人理想的美好、感情的兴奋热烈。

然而离校六年后,诗人作为一个个性主义者最看重的爱情却屡遭挫折(这一时期《翡冷翠的一夜》《最后的那一天》《罪与罚》等一系列诗作,写出了诗人情场上的种种磨难、酸甜苦辣的多种体验)。物质上、精神上负担重重;1927年风云突变后,一方面,他对蒋家王朝不满;另一方面,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又让他心怀恐惧(《猛虎集》集中表现了他十分矛盾的情绪)。严酷的现实让一个‚生命的信徒”失去了信念,一个个性主义者扭曲了个性。曾是‚快乐的雪花”的诗人,变成‚卑微”的‚残苇”(《卑微》),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生活》)。诗人是以这样的心绪于1928年秋重游康桥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第

一、

六、七节暗示‚康桥理想‛的幻灭,感情哀伤、凄婉而决绝。第二次来去康桥的感情与融和在康桥晚景中的那种感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反映了诗人从对理想的无限憧憬到对理想破灭的哀叹。这怎么能说全诗的感情‚基调‛是‚轻柔缠绵‛的,是‚极其平常的离别之情‛‚似轻烟似微波般的感受”?而且,《再别康桥》从一个小小的侧面反映五四从高潮到退潮、中国革命从蓬勃发展到挫折中追求个性解放的知识分子心灵的历程,社会投影并不模糊。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第6期)

四、诗文荐读 1.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阅读提示:本诗最能体现席慕蓉诗歌绘画意境的追求。全诗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三个画面之间又有着内在的、情感的联系。第一幅画是“少女的祈祷”;第二幅画是“少女花树”;第三幅画在前面两幅画的基础上画出了时空节奏的变化,这是一个动感极强的画面。

2.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阅读提示:诗的开头第一行“假若我是”点明抒情主人公雪花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全诗借一朵雪花的言语、行动,写出它认清方向寻觅中的专注,认明目标飘落时的欢乐,委婉地抒发了诗人对心目中美好事物热情、勇敢、执著的追求精神。艺术上,全诗四节,各节结构相同而内容略异,显示时间、空间的延续、推移,使雪花的形象有自上而下,回旋飞扬的动态;诗行每行三顿,节奏舒缓;韵音洪亮和细弱交错,起伏有致。由这些因素,构成了轻盈流动的意境。

五、鉴赏方略

探究题目蕴蓄、了解时代背景

阅读诗歌,应首先看好题目,初步探究其所蕴蓄的内容,以便据此理解全诗。例如,北岛的那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的正文只有一个字——“网”。此诗好就好在有诗题“生活”的默契相配,才能给“网”界定一个最堪为玩味的想象和联想空间。如果不看诗题,“网”虽不失为可感的意象,但毕竟因缺乏思路的限定而使读者难以捉摸。然而一旦看了诗题,就会由诗题到诗文,在相互生发的界定空间展开想象、联想,从而体味到诸如“生活是一张微妙的网”“生活是难以冲破的网”或“人际间、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是一张网”等见仁见智的诗的主题。

其次,还要了解写作背景。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作无不是现实生活的高度的艺术概括,不了解背景,就难以也无法切实、准确地把握诗的内容。如对闻一多的《死水》中“死水”这一意象象征意义的理解,我们就可以从作者所处时代背景角度去思考。从诗作发表的时间看:诗人在1926年4月特意将此拿出来发表,联系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1926年3月18日,段祺瑞北洋政府血腥屠杀请愿的爱国学生,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死水”象征着腐败黑暗的北洋政府。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1928年,他编成自己第二部诗集,取名《死水》,因此我们又可以理解为“死水”象征着当时黑暗的中国现实。再如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的理解。依据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1938年是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的最艰苦、最严峻的时期,可知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是由于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激怒和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3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

中国现代诗三首赞美

2中国现代诗三首

高一语文李白诗三首

高一语文外国诗三首2

高一语文中国当代诗三首3

现代诗三首(精)

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1
《高一语文中国现代诗三首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