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届高三复习政治1月测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4:26: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周周测试题

12.2017年以来,一场快速涨价风潮向造纸行业席卷而来。据悉,废纸、煤炭、运费等成本上涨,国家环保整治、淘汰过剩产能,快遍业对纸箱的需求增加等,都是推动本轮纸业价格暴涨附亘要因素。如果用表示成本曲线,S、D分別表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纸价上涨的是

113.目前“机器换人”在娱乐、生活等日常消费场景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无人餐厅、无人超市、无人加油站等“无人经济”服务相继涌现,随着市场的普遍看好,资金的大量涌入,“无人经济”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无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①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将大幅度减少失业②将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

③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④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4.“斜杠青年”是指不满足单一职业、拥有多重身份的年轻人,他们通常会用“/”来介绍自己的身份,如:作家/插画师/摄影师。他们在有一份职业的同时,发展多种爱好作为副业,利用空闲的时间和金钱培养一项新的能力,突破行业界限,寻找自主的、多元化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斜杠青年”现象的出现

①意味着收入分配方式更加多样化,劳动者收入大幅增加 ②是劳动者应对科技进步所导致的就业不确定因素的必然选择 ③有助于引导劳动者培养多元技能,提高抵御失业风险的能力 ④有助于激发劳动者的竞争意识和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可以概括为“四论”:“命门论”,国有经济是我国的命门;“基础论”,国有经济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加强论”,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防流失论”,不能在一片改革浪潮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下列对上述论断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国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挥主导作用 ③“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④“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2017 年11 月30 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集中向外国政党朋友介绍十九大精神,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了国际社会希望能深入系统了解十九大精神,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的期待,为通过对话交流来共同探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搭建了对话平台。这说明

①各国政党有共同利益和相同的政治基础②中国共产党顺应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与趋势 ③各国政党可以相互借鉴治党理政先进经验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支持下,内蒙古各族人民不断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向好,各方面成绩卓著。70年的实践证明①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③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④各民族间的发展不平衡状况已经消除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8.11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特朗普举行了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继续发挥元首外交对两国关系的战略引领作用,加强两国高层及各级别交往,充分发挥4个高级别对话合作机制(即外交安全对话、全面经济对话、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社会和人文对话机制)的作用,拓展经贸、两军、执法、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推动中美关系得到更大发展。这表明 ①以对话代替对抗顺应全球谋发展、求合作的时代潮流 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③建设合作共赢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符合我国国家利益 ④我国在当前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17年9月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文艺晚会以大海为主线,围绕“扬帆未来” 为主题,通过钢琴与提琴对话,在《大海啊,故乡》的乐曲中,背景呈现了中国大雁塔,埃及金字塔,巴西面包山等。由材料可以看出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③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④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建设的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于2017年9月28日在北京正式开工.该实验装置建成后,我们可以利用它实现“超低温”超高压”以及“超强磁场”“超快光场”,进而可以形成许多在常规物理条件下不能得到的新物质和新物态。由此可见

①人类可以创设条件创造新的物质形态②人类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③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④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而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对党和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材料说明

①制约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已经基本解决②事物发展的趋势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事物发展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④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一些时候,平坦的路并不好走,早冰场上的跟头就是证明。”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 C.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看问题绝对化 D.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做到转危为安

23.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诊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材料表明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作用③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M市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支持有条件的乡村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创办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并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特色养殖业和兴办企业,鼓励农民八股经营,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帮助农民致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运用市场机制将城市产业发展要素引向农村,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资金、技术等要素紧缺难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并说明M市是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14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增加公共产品、改进公共服务,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抓手,也是通过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供给侧改革,助力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双引擎”之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分布不均,国家财力有限、社会资本入门不易,政府统筹、统发式的粗放式服务不能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政府公共服务权责不明、项目不清等问题由来已久,社会对于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的呼声也最为强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改进公共服务以推动供给侧改革。(12分)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断的历史方位。”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回应时代呼声而形成的新思想,必然会成为反映该时代本质特征的理论飞跃;从一个时代向新时代跃升之际而形成的新思想,则会成为划时代的理论飞跃。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中国迈进了新时代,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核心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文化建设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重要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说明党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12分) (3)请你就如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提两条建议。(4分)

BDDBC CAAAD CA 38.(1)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②是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2)①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②积极发展农村企业,优化农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资金、技术等要素紧缺难题。(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

38.39.①切实履行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等职能,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优化公共服务。

②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权力下放给市场和社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回应社会关切、推出能满足人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的公共服务。 ④依法行政,加强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梳理和公开公共服务目录清单,明确政府公共服务的权责体系。⑤通过为市场和社会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和提供更好的服务,利用市场和社会机制完善资源配置,构建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40.(1)①有利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②有利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有利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④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迈进了新时代,实践的发展推动着党不断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推动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社会实践在不断变化,党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答案示例:①结合地区实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②充分运用大众传媒等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宣传。(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只要围绕主题作答,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届高三政治晚测试题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政治生活》第一单元测试题

届高三二轮政治综合测试题

届高三政治复习训练16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整合版)

届高三复习模拟考试政治科试卷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10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试题14

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9

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测试题(三十二)

届高三复习政治1月测试题
《届高三复习政治1月测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