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七年级文言文练习

发布时间:2020-03-02 17:11:2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为: (2)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说: (3)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好:

2.请你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大意:

3.南郭处士本不会吹竿,可他却为齐宣王吹竽多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南郭处士逃走后,你认为他会去做什么?

三.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祠——音词,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宗或先贤、烈士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舍人——部属,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卮——音之,古代饮酒用的器皿。固——固然,本来的意思。安——文言疑问词,怎么、怎样的意思。亡——不存在,这里是失去、得不到的意思。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2)我能为之足

(3)蛇固无足

(4)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2.翻译文言句子。

(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

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四、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契——音气,动

词,用刀子雕刻。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⒈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2.翻译句子。

(1)是吾剑之所从坠。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类似于刻舟求剑这样的故事,请你举出两个事例来。

十、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给上文中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解释加点的词:

及其家穿井(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 3.翻译句子;

(1)吾穿井得一人。

译文: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 4.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5.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七、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杵](chǔ)棒槌。[卒业]完成学业

20、加点词的意思

去:(

) 方:(

) 欲 (

) 还:(

21、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

2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23、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七年级文言文练习1115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练习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文言文练习

七年级文言文练习
《七年级文言文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