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发布时间:2020-03-04 00:37: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那就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我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尊重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的实际

开展课堂教学,应该以尊重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课堂上,我们在选用各种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简单、实际、经济、易操作”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就像广告说的:不选最贵的,只选最“适合”的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回归自然。

我现在担任一年级和四年级的美术教学任务。四年级的学生美术基础薄弱,而进入高年级后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技能,在处理教材上就要循序渐进。在操练时,也是有选择的进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课堂上看似热火朝天其实是绣花枕头般的花样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基本能力、审美情趣、技能技法的学习。

二、尊重学生的实际状态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并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课堂上,我们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拿四年级1班和3班来说,1班只有15个学生,课堂互动没有3班那么活,气氛比较沉闷。1班更倾向于教师的讲解,而9班更倾向于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那么平时上课有些环节上的处理,我在1班就会稍微压缩活动环节,多鼓励学生回答,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3班则采取让学生多动手,并鼓励他们多动手的手段。一段时间下来,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这样教学,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教学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课堂活动太过频繁,密度过大,学生忽略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四、美术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喜欢你的美术课,让学生喜欢美术学习”。

我们的课堂如果能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有成绩时能够得到及时的鼓励,即使没有成功也能让他觉得自己一定会成功,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会喜欢学习美术,做到这些,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一定会是有效的。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 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时期的美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过程,通过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生受益。这种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角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导者,协同合作、师生互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教学中需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重视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呢?在十几年的教学中, 我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注重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实用有效、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获得审美愉悦,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利用音像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让学生通过聆听、观察、想象、思索,进入情境。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旋律,生动的解说,让学生沉浸在对美的享受中,不仅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更增添了欣赏的美。“润物细无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生成。例如,在《美丽的色彩》一课中,我首先放映了大自然的录像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无穷。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绿草浓荫;秋天---收获季节;冬天---雪飘冰封;同时播放音乐《海之诗》、《鸟之诗》、《山之诗》等,学生对大自然中美的色彩进行重新认识和感受,然后用彩色挂历纸拼贴出自己对大自然色彩的理解、感受和认识,因为挂历纸色彩丰富、变化多,选择、准备方便,可以得心应手。我指导学生将五颜六色的色彩分成不同的色系:黄色系中包括深黄、浅黄、米黄、橙黄等。蓝色系包括深蓝、鲜蓝、浅蓝、蓝灰等;用色系的观念拼贴出的画面色彩比单色拼帖的画面色彩要丰富得多,从而使学生丰富了色相知识。这么丰富的颜色组成画面,哪些颜色是后退的,哪些颜色是前进的,又有色相、明度、纯度的对比及色性的知识,还有色彩的过度、色彩对比中的协调方法等。学生用色块拼贴出自己对大自然色彩的理解与认识,探索和运用色彩知识,把自己的画面拼贴出理想的效果,使大自然的色彩一一反映在画面上。有贴《花的海洋》、《七彩人生》、《梦》、《中国魂》等抽象的色彩画面。有象油画的笔触效果,斑斑点点。有象马赛克的镶嵌画。从画面效果看出,学生的思维境界不但毫无顾及地打开了,而且达到高度的概括,把大自然中色彩的和谐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更加典型化、概括化。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再如,欣赏蒋兆和的《流民图》时,我播放了闵慧芬的《江河水》。那如泣如诉的辛酸曲调,把学生带入那苦难的岁月。看着画中在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下的中国难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的情景......。再品味那沉重的压弦显示的江水呜咽的声浪,难道不是人们对日本侵略者血泪控诉吗?这种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融合,让学生产生“如见其面”“如临其境”的审美效果。音乐里激动人心的情感,往往升华为永远飘扬在人们眼前的境界。使学生情感得以升华,受到难以忘怀的艺术享受。然后让学生谈认识,讲体会,在声和色的交融中,把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赏析引向深入。感受就更加深刻,情感上受到感染,思想上受到教育,心灵上受到陶冶。此种情景适合大部分美术课程的教学。

二、利用诗歌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把绘画称为无声的诗,把诗称为有声的画”。中国山水画家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可见诗歌与绘画这二种艺术真称得上水乳交融了。把诗歌引入美术课堂,依据学生的丰富想象,把诗歌与绘画联系起来,去领略诗情画意,增强审美感受。例如,在《山水画的意境》一课中,直接引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让学生充分体会线之美。利用大自然曲线和直线组合的美景,让学生在提高对线的认识基础上想象,并画成一幅诗意画,体会线在自然美与艺术中的作用,从而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进一步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再引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唐诗,让学生感受如画的诗意里美丽的色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明丽和谐,两个黄鹂点缀在一树翠柳间婉转歌唱,真是有声有色。一行白鹭直冲向深邃广阔的青天。千里积雪覆盖的西岭“含”于窗内,奔流滚动的长江之畔停泊着待发的航船,谓之动静相衬。联想绘画,领悟诗中用色的妙处,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就会跃然纸上。诗画结合,使学生达到更高的意境和审美享受。此种情境适用于中国画、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如《有品格的花卉》等课程。

三、利用表演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每个人的劳动与创造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美,学生更是如此。老师肯定的眼神,会意的微笑,赞赏的动作,都会如一屡春风,吹拂他们求知的心扉。学生们会觉得老师不仅是良师益友,而且是合作伙伴,甚至是服务者。这样学生才会展其个性、施其才华,积极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使课堂始终充满生命的活力。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服装》一课中,让学生在课前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在课堂上展现自己。讲台就是“T”型台,有的学生大胆的走下讲台,走着模特步,穿行在桌椅间,不时引来哄堂大笑,有的同学还组合摆起造型来,做为教师的我,也不时的走上一圈,教室里传出热烈的掌声......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肯定学生的表演。讲解形体美,造型美,色彩美,色彩搭配美......为设计多姿多彩的服装打下良好创作氛围。表演情境的创设适用的教学内容很广泛,尤其是以欣赏为主的课业类型,这种情境还可应用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如《非洲你好》、《吉祥 幸福——民间美术欣赏》《走进博物馆》等课程中。

四、利用环境情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环境是学生学习美术,心理发展的客观条件,对其心理和教学效果影响很大。因此,我为学生创设了优美且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环境,力求“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满足更多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的欲望,我在美术教室内布置展示学生各类作品,美术课尽量在美术教室上,美术课学习什么内容,美术教室展示的就是与之相关的知识和大量的学生作品,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环境,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美术文化视野,又让学生处于“耳濡目染,不学而能”的艺术氛围中。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能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求知,主动求发展的欲望。此种手法在任何美术课业中或多或少进行应用,非常能体现美术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科特色。

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为他们创设一个展示的舞台,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潜能,积极实践,在体验中感受美、创造美。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美术课堂教学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美术教师所做的就是要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以上是我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创设美术教学情境,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四个具体方面,与各位共同探讨。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将与各位一起继续探索、研究、实践,不断提高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浅析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论文

提高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必然趋势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提高课堂设问艺术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设计

优化课堂教学组织结构2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