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文1秋天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23:24: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字和横撇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好“一”的不同读音;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图片出示庄稼成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秋天)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秋天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认识自然段。请把书轻轻地翻到54页。

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师标出第1自然段的序号)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来标出课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4、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5、看汉字读。

师:老师发现了,同学们认识的汉字都很多!这回老师增大难度,请你们只看汉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6、检查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师:藏在课文里的生字宝宝,相信大家已经都认识他们了,现在它们跳到屏幕上了,自己先读读。

(秋、到、了、气、片、来、蓝、高、飞、会、个)、

(2)指名领读

师: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他读对了,请你跟他读一遍,如果他读错了,你要给他纠正过来。

(3)齐读

(4)摘掉拼音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开火车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认识带拼音的词语

秋天、天气、树叶、天空、蓝色、一片、南飞

6、出示需重点关注的词语: 一片片 一群 一会儿 排成“一“字 凉了 黄了 叶子

师:下面,让我们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更通顺,更流利。

三、再读课文

1.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1)指名读第1自然段,相机指导生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第2自然段的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人”为翘舌音,开火车读准字音。

“一会儿”为儿化音,引导学生读好儿化音。课件出示“儿子、女儿”,指名读词语,与儿化音区分开。 (3)指名读第3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啊”字。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学习“了”字的书写。

(1)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4)教师巡视指导。

2.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秋天 有3个自然段

了 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1.开火车读词语卡片。

秋天 天气 一片片 树叶 叶子 飞来 一会儿 一个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争取把课文背诵下来。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 品读课文

(一) 品读第1自然段。

导: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你从哪感受到凉了?(衣服厚了)你能读出凉的感觉吗? 指名读。 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出示各种“树叶”的标本。(出示多媒体课件) 导: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2)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如果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慢慢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 4.齐读第1自然段。

导: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继续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秋天的哪些变化? 汇报:“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板书:天空

那么蓝,那么高就是很蓝很高,谁想读读这句话,把天空又蓝又高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导: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课件出示大雁,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5)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6)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7)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呢?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大雁的知识?(大雁是候鸟,天气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到北方来生活。)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这句话。

导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朗读课文)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这是两个感叹句,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齐读第3自然段。

三、背诵全文。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学习“人”字的书写。

(1)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人”字。 (4)教师巡视指导。 2.学习“大”字的书写。

(1)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大”字。 (4)教师巡视指导。

选读课文《秋天》教学设计

课文1秋天(版)

《秋天》教学设计1

1《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教学设计1

1课文 秋天的图画

课文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整理)

《秋天到了》教学设计1

1《秋天到》教学设计

课文《练习1》教学设计

课文1秋天教学设计
《课文1秋天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