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李艳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6:03:3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新课改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衡阳市祁东县黄土铺镇中心小学

李艳英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启航,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也是提高低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培育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兴趣的增长和阅读技能的提高,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及自身的教学实践的方法相结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实践

《新课标》中在小学低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及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且乐于与人交流;能够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阅读教学的教授,从小培养学生这种最基本和最必须的语文素养。

笔者认为,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要立足于激发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浅谈一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让学生爱上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1、创设轻松的阅读氛围。

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氛围的感觉。比如,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欣赏;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周恩来、叶圣陶、冰心、老舍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并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这样,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乐趣,从而激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2、提供充分的阅读时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阅读教

学主要以文本作为凭借,因此,读书就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重要的一环。学生充分的读书,确实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基础。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做到尽量少讲、精讲。多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把文本读懂、读透。如教学《小猪画画》时,在导入课文后,我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全文,然后交流:课文写了小猪画的画一开始是怎样的,后来是怎样的?由于阅读时间得到保证,学生读得很充分,所以都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回答的准确。整堂课由于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阅读课文,使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例如《落花生》一文教学时,在以前总是引导学生学习花生的默默无闻,不炫耀,不张扬。而一位教师却出了一个思考题“当今社会,你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问题一出,为学生提供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所以许多学生说要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善于表现自己,张扬个性;还有的学生说“我既想有花生的品质,也想有苹果石榴的勇气与才华。现在社会需要自我推销,自我表现的人才,花生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是可贵的,但苹果、石榴的自我推荐也值得赞赏。”可见,学生的理解远比老师教他的丰富而深刻,而且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赋予老教材以新的含义,提升了教材的价值,体现了教学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教学中要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达到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

二、阅读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图文并茂,激发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大熊猫》时,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大熊猫长得什么样?大熊猫爱吃什么?由于这些插图非常生动具体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象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2、阅读与思考相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

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例如,在教学《燕子妈妈笑了》这篇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老师预设几个问题:

1、燕子妈妈让燕子飞到菜园几次?

2、每一次小燕子看出冬瓜和茄子有哪些不一样?

3、燕子妈妈最后为什么满意地笑了?最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教学目标的实现就水到渠成。

3、读唱、读画、读演、读写相结合。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努力提倡学生创造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语言和创造性思维。读唱结合(把指导阅读理解和音乐演唱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氛围中加深对课文的领悟,提高朗读能力。)、读画结合(把读与美术绘画结合起来,在读中或学生自画,或师生共画,或展现现成图画。)、读演结合(把阅读和表演相结合,在学生阅读中,或教师独演,或学生自演,或师生共演。)读写结合(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或仿写,或续写,或扩写,或补写,通过写句成段来实现读写迁移。)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从而创造性地阅读。

三、让阅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阅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学生的阅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包括课外。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地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展开各类读书活动,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荐家”、“我是小小评论家”、“我是小小创作家”、“我是小小编辑”„„,还可以是读书经验交流会,与作家面对面等,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品位,从而进入阅读的两良性循环。

在历来的语文教育与改革实践中,阅读教学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让学生爱上阅读也并非是一件易事,它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家长的大力支持。只要坚持不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就能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他们的一片蓝天。

( 联系方式:13647470527)

李淑英阅读教学学习心得

李天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袁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李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李艳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李艳英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