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学生的心里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4 01:30:2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当前高中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解决方法

(2010-12-17 22:08:50)

一、当前高中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

大多数人现在已经明确了健康的含义,那就是——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不体弱,更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所以,高中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还应包括心理方面的。

近几年以来,各种调查研究都发现,青少年中的心理问题正在呈上升趋势,高中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当前而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学习困难,考试焦虑,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

我校一直以来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十分关注。开设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印刷心理咨询报,有专门的老师来负责心理咨询工作,已经编写好了我校的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一书,同时在校园网上也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对高三学生有专门的心理调节影片。在开展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现在的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有以下表现:

问题一:学习困难

高中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主动性,但在目前情况下,高中生中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还是比较多的,主要问题有:

1、高中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其精神上的负担过重,从而导致吃饭少、锻炼少、失眠多、神经衰弱多、记忆效果下降、思维反应迟缓等一系列影响学习的问题。

2、厌学、逃学也是目前高中生学习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就连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在目前的高中教育中,学生厌学可能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了。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学生焦虑和恐惧感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恐惧流行现象。

以上问题主要是与学校教育构成、学校教育方向、学校教育方法紧密相关的。我国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一系列知识都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他们升入大学的压力越来越大,对那些学困生来说,他们在学校中所感到的就是升学无望,人生没有目标。学校的不快乐和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牢牢的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

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为学校加大教学内容和难度,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品行障碍。许多教育家都指出,过难的教材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教育方向正确与否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生很大的影响。目前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方向下,学校当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题海战术,采取一些违反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学生脑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学习时间多但无效果,大量的学生出现一些异常的学习行为与习惯;另一方面,对分数的错误看法直接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痛苦。教师的嘲讽,同学的轻视,家长的埋怨和打骂,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于是厌学发生了,焦虑产生了,逃学出现了,上网习惯了,说谎自然了。

在我校,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也是比较大的,考试焦虑,厌学症,是高中生经常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学校学生基本上都有QQ号,多数男同学打过游戏,逃过学,说过谎。有部分学生极端的迷恋网络,甚至出现在网络上做一些违法的事情。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学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寻求不正当的刺激。

4、我们就一些情况作了调查,发现了在校园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在初中时是拔尖的学生,可是到了高中,学习成绩就是赶不上,这是为什么呢?很多人认为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个体的一些特殊情况所导致的,其实,多数是由于他们养成了不良的行为所致。而且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可怕的现象——那就是部分农村来的学生,和城市里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学生一但接成一伙的时候,不管他们以前学习是多么的出色,也会变的令人难以理解。

问题二:交往困惑

同学交往问题是心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

一、高

二、高三的交往问题的对比,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同学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心理的不断成熟,对与他人、对于环境有了更积极的认识,更有益于通过相互的接触与交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高三面临高考压力,习题,考试,变成每日必备,这样容易使学生忽略身边的人和事,陷入一个人封闭的误区,致使交际困难的产生。当问到能否和家长良好的沟通时。有高达87%的同学,回答“否”。可见,随着逐渐步入成年,人的独立意识不成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情绪变化投射到他人身上。根据自己的情绪体验,来认识和评价他人。

交往问题是高中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师的交往问题。以往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而在我校教师队伍不断的更新换代,老师的平均年龄趋于年轻,有助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毕竟年龄的代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2.同学间的交往问题。人和人的交往是一个双方相互接触的过程,要达到交往和谐,要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而且还要能够认识和了解他人,在学生当中,他们特别注重同学间的交往,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和有种种其他困难的学生,良好的同学交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方面,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交往一但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的时候,对整个班级体的促进将是十分巨大的。一但走向负面,那也将是非常可怕的。

3、与父母的交往问题。良好的家庭给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很难正常的沟通,容易造成学生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关系的恶劣性。不和父母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

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并制造了痛苦,憎恨父母家庭,因为家庭是一切不幸的所在。

问题三:情感困扰

1.闭锁自我。其主要表现是关闭的自我外在与日益丰富、复杂的自我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自我个体身上,可以说封闭自我是高中学生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一些中学生跳楼,扼腕自杀,其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这点!如果能给这些同学们再一次生存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怎么样将自己的心思说给外界人听。那他们就会活着,外界的人会给他们很好的建议,让他们有勇气来面对问题,也不会走上无希望的路了!

2.情绪情感波动不定。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动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应该把这么现象适宜的守在自己的日记本里,或是流传在知己的口中。当心理有了中无形的寄托后再努力的完美自己,使自己会更自信,更光彩耀人,当然会自然而然的形成最健康的心理!

问题四:挫折困顿

高中生面对的挫折是多方面的,学习、同学交往、自我兴趣、自我愿望以及自我尊重等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只有23%的同学对挫折有着积极的反应,77%的同学则会采取消极的态度。许多人知道自己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当他们遇到时,有不知道该如何去战胜。大部分的同学会对挫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而不是积极的去面对问题,又或是从此一蹶不振。这些都是消极反应的表现。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此外,由于大多数的同学缺乏对挫折的承受力,他们为了避免遭受到挫折,往往小心翼翼做事,这无形中给自己增添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倘若压力无法得到缓解,就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问题。

二、解决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我校的措施

1、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健康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技术。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课程可分为两部分:心理卫生与健康理论部分和实际训练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课,后一部分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其实际训练活动操作内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2、设立心理信箱

实践证明,心理信箱十分有利于与中学生进行交谈,这种方式对一些尚不善于进行面对面谈话的学生十分方便,而有些话又是碍于颜面的,所以信箱可省去害羞的忧虑,而且中学生又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在信中组织得更为严密。这样可以使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3、成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由于学生们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建立也就势在必行。中学生们已开始从拘束、害羞地进门到落落大方自然地进行心理咨询;从以试探性的心情谈话到充分倾吐心中之烦闷。时代的发展显示出,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已不仅仅是个别中学生的要求,而是一种时代的趋势了。

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咨询老师要信任理解学生。同时遵循聆听、保密、疏导、交友性原则。这样就能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信任关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只有在信任的基础上双方的情感与心理方面得以充分交流,如此才能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有些情况下要进行心理治疗,因此心理咨询老师要有意识地和有困于心理问题的同学建立起关心、尊重、了解和指导的关系,并依

据问题的需要使用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不适应的心理现象及行为,培养适应习惯,促进心理的健全发展。

咨询情况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我们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及其他方面的宣传。

中学生心里

中学生心里现状分析

常见心里问题

就业心里问题

中学生心里辅导课程教案设计

中学生心里健康教育课教案

中学生心里健康6课时教案

青少年心里问题表现总结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中学生早恋问题

中学生的心里问题
《中学生的心里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