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7: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 学 论 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设计教材的“活动”板块

铁力林业局马永顺中学

地理组:王大勇

二0一0年九月二十五日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设计教材的“活动”板块

在我省现行的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湘教版)中,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内容,且内容有鲜明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为学生讨论、师生交流创造了条件。新课标中的“活动”,注重引导并培养学生动手(做实验、查阅资料以及操作等)、动脑(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等)、动口(讨论问题、辩论等),突出了 “活动”教学的开放性;新课标中的“活动”,真正地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来分析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注重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积累,突出了地理分析、综合、运用等思维能力要求;新课标中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置于体验、探究的过程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因此,处理好新课标地理教材中“活动”内容教学,是正确把握新课标,实施好新课标的关键。下面我就新课标地理教材中“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处理浅谈几点做法。

对于新课标地理教材中“活动” 的教学设计与处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联系教学、教材、学生实际,事实求是,并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处理。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具体如下:

一、利用活动中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建平台

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疑”,即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然后推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往往是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最好手段。在地理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创设带有创造问题的教学情境,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起着关键作用。思维始于问题,每节课后大量的启发式问题,使学生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如:必修1的45页活动题

1、读图想一想,为什么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不如月球表面大?

2、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3、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其原理是什么?必修3第14页中“在你的家乡,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对于加速家乡经济发展,你有什么建议?”、第23页“我国的区域发展差异,集中表现为东、西部差异。活动题

1、2题”、第38页“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从哪些方面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等。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独立的学习能力,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他们,湘教版的教材课后许多问题的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依据,搭建了平台,如:必修3第4页的问题“分析图,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说明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第7页中的活动1在下表的四个地区中,哪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哪两个地区工业相对发达?哪两个地区农业经济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哪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再如:必修3第57页活动3“请将下列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与其最适宜的解决措施用直线连接起来”,通过具体题目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等。

二、利用活动中的图片直观激趣,让学生学会以图释文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一种语言。地图中包藏了众多的知识点,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殊功能。新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彩色照片、示意图、分布图、景观图等图像资料,首先是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其兴趣,从而让学生在看图中发现所浓缩丰富的地理信息。例如:必修3第3页“活动3中观察三幅景观图,分别说出它们的区域特征。在地理景观、人口分布和产业活动等方面,这三个区域有哪些差别?”、“第14页活动

1、2参照13页中国政区图既可解决问题”、参照第51页“美国地形、气候类型分布图” 解决52页活动

1、

2、3等。

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或图表,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由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化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图像是课文的再现和补充,以图提问能起到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作用。地理图像直观、简明地表述了地理事象及其特征。有助于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进而培养地理创新思维。例如:必修1的16页“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34页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39页背斜谷和向斜山的形成原理,48页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必修3第19页“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第55页“农药污染积聚示意图”等。

三、利用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培养学生生活能力,加深对课本相应内容的理解

获取、加工、信息运用的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未来生活能力的组成。因此,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教材中有关知识的资料,让学生从众多途径获取需要的地理信息,并学会应用。通过这些相关活动,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培养生活能力和相应的兴趣。例如:第11页“收集有关人类进行宇宙探测,特别是在生命探索方面所取得成果的资料”、第41页“收集流水、冰川、风力、波浪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照片,比较它们对地形影响的异同”、第68页“收集资料,尝试解释中生代恐龙灭绝之谜”、第110页“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和灾情等资料,简要说明1998年长江洪水造成的危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必修3中第40页在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应当怎样处理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的关系?44页活动题

3、5,46页活动题

1、3等。

四、利用活动中的表格归纳总结相应知识,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地理是一门科学,而地理教学则是一门艺术,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当精心设计。课堂小结是地理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所谓课堂小结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它常用于课堂的结尾。完美的小结,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余音了绕,余味无穷。课堂小结形式很多,课后活动表格的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例如:必修Ⅰ第56页“锋面与天气”、第57页“气旋、反气旋与天气”、第67页“生物发展阶段填表”、第80页“填表比较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必修3中第20、21页“查找有关资料,完成下表”比较中国的东西差异、南北差异等。

五、利用活动中提供的讨论辩论题为学生合作学习搭建平台,利于学生求异思维发展

讨论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多想、多做、多说、多看。即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实现有效学习。求异,即追求答案结论的多样性。地理教学中,寻求标准答案、正确结果似乎是一种定势了的思想模式和僵化了的操作程序。这样的教学活动,有何创新之意?完全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扼杀。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想是不限制、不规定、不统一答案和结论。这三不要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在学生学习了每个知识点后,都要问一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并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教材中讨论辩论活动的安排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在合作学习的同时,又促进了求异思维的发展。例如:必修Ⅰ第15页“讨论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有利与不利”、必修Ⅱ第10页“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辩论”、2 第14页“地球人口观三种观点的辩论”、第47页“城市规划议题”等。必修3中的27页讨论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六、利用活动中课外实践题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加速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形成

当我们今天谈人的全面发展的时候,一点也不能离开人的现实性。学校不应当是封闭的场所,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活动正是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使参与现实活动的过程作为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而目前教学上存在读死书(死记硬背),集中思维模式不利于人才培养。课外活动在实现这些转变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教材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地。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深化课堂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必修Ⅰ第9页中“观察月相”、第13页“参观大棚农业”、第18页“用观测日影的方法粗略测定学校所在地经度”、第33页“野外采集岩石标本,并确认其名称、分类、矿物成份、主要用途等”、第40页“野外褶皱构造观察”、第60页“调查家乡的河流”、第69页“调查当地一家工矿企业‘三废’的排放情况,并讨论对环境的影响”、第76页“实地考察水稻土的性状和成因”、第85页“观察当地自然环境的分异和土地利用状况,并用因地制宜原理加以分析”;必修Ⅱ第34页“调查商品等级与市场服务范围的关系”、第44页“走访调查熟悉的城市或城镇,分析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第70页“调查一工厂,分析其发展优势、限制性因素和改进措施”、第78页“调查本地交通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情况”、第83页对“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的调查”、第92页“调查当地大气污染状况”等。

对求知欲非常旺盛的中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的时间,深度,广度都是有限的,地理课外活动是一个包括大 自然中天文、环境、人文在内的广阔天地,让学生投入其中,既可开拓视野,又可让他们的意志得到锻炼,才干得以增长。

综上所述,新课标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倡导学生在学习上不要把学习的目光仅仅局限于课本之中和狭小的课堂之上。学生在完成“活动”时,要用自己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明亮的双眼去观察自然、开发未知的知识宝库。新课标教材的“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学识去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教学中如果对这些“活动”运用得当,设计与处理好“活动”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把知识学习的过程变成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将有利于学生获得的有效信息达到最大值,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探究,使听、看、说、想、做有机配合,使学生学会探究和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地理能力,既锻炼学生的能力,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用好“活动”,给学生留下“活动”的时间,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使“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俄罗斯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4)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

高中地理:大气环流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及其分1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课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