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3 23:23:0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定、修订标准工作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现有20400多个国家标准,30000多个行业标准,9000多个地方标准,40万个依法备案的企业标准,有75%以上的标准标龄已超过了5年,部分国家标准水平明显低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目前国家标准文本采标率为43.5%,实际上真正采标(等同等效采用)的只有24%。标准落后,难以应对国际间的技术贸易壁垒,给我国的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上造成很大损失。SARS疫情后卫生部在清理卫生方面的国家标准时,发现有3/4的标准要作废,不能使用。现行的20400个国家标准中大多仅是产品标准,而管理类、工具类、方法类和贸易类的标准数量极少。尤其在高新技术方面,标准化工作滞后,严重影响产业发展。

2、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目前我国的标准化工作管理体制,名义上是国家质检总局领导下的国家标准委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实际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各部门、各行业各自为政现象。各个产业的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与科研机构分散在各个政府部门和行业中,导致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沟通。以物流标准化管理为例,除了国家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机构外,还有交通、铁路、民航、信息产业等行业的政府管理部门。这些部门(行业)在建物流系统时,或自行制定,或选择不同的物流标准,形式多样、版本不一,致使物流不顺畅。如在信息技术方面,由于货物条形码标准不统一,有的物流公司要为每件进出仓库的商品更换条码标志,造成了成本核算以及人力、时间等多方面的损失。标准体系不协调、不统一,界限不清甚至相互矛盾,这些情况和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为有些企业钻标准的空子留下了余地,而且给监督管理带来不便。

3、政府标准化监管部门职能越位。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革,由直接管理企业的方式向宏观调控市场的方式转变。政府标准化工作应从本该能由市场决定的部分领域中退出,如属于消费者选择性方面的具体产品标准和部分行业的服务规范应交由企业和行业决定,而重点应在促进市场健康运转的市场准入性方面的标准化。但由于受计划经济或商品经济时代确立的一些经济管理模式影响,目前监管部门的职能实际上没有转变或没有完全转变,政府标准化主管部门既要依法管理强制性标准,又要管理企业产品标准,甚至直接包办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政府标准化监管部门职能趆位,造成有些企业依赖政府,放松、放弃标准管理,有标准只停留在文件上。

4、政府标准化监管部门认识偏差,监管缺位。同时由于政府部门人员编制有限,管了不该管的事,必然影响宏观管理和重点监督,造成缺位。另外,有的政府标准化监人员认识偏差,认为加强宏观管理,只要管好所谓强制条款,产品的其它指标一概由企业决定。政府监管缺位,加上有些企业标准化意识落后,致使有些企业自行其事,有标准不实行,或者制定产品标准时故意降低水平。这些问题,必然导致劣质产品“合法化”和屡禁不止。从震惊全国的“阜阳奶粉事件”调查结果看,生产劣质奶粉的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产品标准,并向有关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但这些水平低下的产品标准是合法的,致使这些劣质奶粉能在市场上畅通阻,严重侵害了婴儿的健康权和生命权。

除了上述问题外,大家想想还有哪些问题?

浅析我国物流标准化问题

煤矿生产标准化存在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我国依法治国存在的问题

我国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旅行社存在的问题

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荐)
《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