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宗教丛书策划

发布时间:2020-03-03 04:22: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宗教学策划方案

宗教学是以宗教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通过宗教现象研究宗教的起源、演化、性质、规律、作用等的人文社会学科。宗教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宗教的本质与要素、宗教的思想与观念、宗教的体验与情感、宗教的行为与活动、宗教的组织与制度、宗教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宗教与其他社会意识或文化形态的关系等。

宗教学是19世纪下半叶,西方宗教学者首先建立了这门学科。我国宗教学的这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慢慢起来的,以前比较散乱,系统性不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宗教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研究宗教的学者越来越多,著名的宗教学者如牟钟鉴、吕大吉等。

方立天(1933—)

浙江永康人,著名佛学家。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杂志主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主要从事中国佛教和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尤其是在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领域卓有建树。

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人大出版社84)、《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88)、《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慧远及其佛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国佛教研究》(台湾新文峰出版公司)、《法藏评传》、《华严金师子章校释》等著作十余部,每部著作都多次重版、重印。主编佛学和中国哲学类著作、丛书十余部,发表论文约300余篇。《佛教哲学》一书曾荣获国家图书奖,《华严金师子章校释》(中华书局)被权威学者誉为古籍整理的典范之作,并受到国际佛学界的广泛重视。

吕大吉(1931—)

四川达县人。195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中央民族学院任教,1975年调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从事宗教学原理研究,代表著《宗教学通论》、《西方宗教学说史》、《宗教学通论新编》、《洛克物性理论研究》等,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汇编》。

牟钟鉴(1939—)

山东烟台人。1957年9月至1965年底,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哲学专业本科和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冯友兰、任继愈、朱伯菎等教授。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中国哲学与宗教研究工作。1987年调中央民族大学工作至今。现为该校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各民族的硕士生、博士生,并为宗教学的学科建设出力尽责。多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课题,正在主持“2ll”工程重点课题和“985”工程关于民族宗教的项目领域。

主要著作:《〈吕氏春秋>与思想研究》、《中国宗教与文化》、《中国道教》、《走近中国精神》、《儒学价值的新探索》、《道教通论》(主编兼作者)、《中国宗教通史》(与张践合作)、《宗教·文艺·民俗》、《概说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与吕大吉合作)、《中华文明史》十卷本(宗教史分科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前四卷(主要撰稿人之一)等。其中《中国宗教通史》获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宗教学一等奖。

己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有些论文如《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宗教在民族问题中的地位作用、》《试论冯友兰现象》、《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等,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主编《宗教与民族》集刊,己出版

一、

二、三辑,推动了民族宗教的研究。

卿希泰(1927—)

四川三台人。195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历任四川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哲学系副主任、教学研究所所长、专于道教史,对道教有深入的研究。著有《中国道教思想史纲》(第

一、二卷),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杨曾文(1939—)

山东省即墨县,汉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佛教研究中心主任。1959年~196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1964年9月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1979年,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5年,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教授)、佛教研究室主任;1988年,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

主要著作:《中国佛教史》(卷

1、

2、3 任继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988年版)、《佛教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1989年版)、《佛教的起源》(台湾佛光出版社,1991年版)、《佛教史》(七章、八章

1、2节,与杜继文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当代佛教》(东方出版社, 1993年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日本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神会和尚禅话录》(中华书局,1996年版)、《日本近现代佛教史》(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日文化交流史丛书-宗教卷》(与了源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日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与镰田茂雄合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佛教基础知识》(合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卓新平(1955—)

湖南慈利,土家族。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83年留学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系,198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88年回国,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被接纳为德国宗教史协会终身会员,1991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回国留学人员”,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入选为欧洲科学艺术研究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中国宗教学会会长。2008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宗教理论、基督教神学。出版学术专著12部、主编及合著1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代表著有《宗教起源纵横谈》、《宗教与文化》、《尼布尔》、《世界宗教与宗教学》、《当代西方新教神学》、《当代西方天主教神学》、《宗教理解》、《基督宗教论》、《基督宗教研究》、《圣经鉴赏》(宗教文化出版社)等。

七、黄玉顺(1957—)

成都人。现任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四川大学“《儒藏》工程”学术委员;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原道》辑刊学术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哲学·儒家哲学;中西比较哲学·儒学与现象学比较研究;中国伦理学及政治哲学。近年提出了影响广泛的“生活儒学”思想。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

主要著作:《易经古歌考释》(巴蜀书社1995)、《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 ----“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主编丛书:《追寻中国精神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周易人生智慧丛书》(第一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现代新儒学的现代性哲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情与理:“情感儒学”与“新理学”研究----蒙培元先生70寿辰学术研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八、金泽(1954—)

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现任副所长兼宗教学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学系主任。1992年评为副研究员,2002年评为研究员。

个人专著:《中国民间信仰》(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1995年再版)、《文化形态与英雄崇拜》(香港商务印书馆,1991)、《禁忌探秘》(香港三联书店,1994)、《宗教禁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后以《宗教禁忌》于1998年再版)、《宗教人类学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合著:

1、《宗教与民族》,张声作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参与《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的部分编辑工作,由吕大吉先生主持,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该书共6卷,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3、《宗教禁忌与神圣的空间》,载《20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译著:

1、《比较神话学》,缪勒著,金泽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2、《宗教的起源与发展》,缪勒著,金泽译,陈观胜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3、《神话学》,利明、贝尔德著,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斯特伦著,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5、《西方神话学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6、《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合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旅游丛书编辑策划方案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丛书策划方案

学校宗教教育活动策划

主题丛书

教师丛书

六角丛书

丛书论文

丛书读后感

学丛书读后感

廉洁丛书读后感

宗教丛书策划
《宗教丛书策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宗教活动策划 丛书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