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课题申报指引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3-02 09:28:4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附件1:

课题申请指南

一、课题名称及主要研究内容

(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装备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

1、主要研究内容

以“十五”前期攻关成果为基础,针对不同稻区水稻机械化的薄弱环节,进行关键技术装备的攻关和技术集成示范,开发杂交水稻高速插秧机及配套育苗技术装备、杂交水稻精少量直播机等2种新型装备,进行北方稻区、南方稻麦区和双季稻区高速种植机械的适应性试验,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装备配套研究和示范,形成5种技术体系。

2、主要指标

(1)杂交水稻高速插秧机及配套育苗技术装备 ①杂交水稻高速插秧机:

穴苗数:1~4 株/穴,占总穴数的85%以上; 栽插密度:18~30 万穴/hm2; 作业前进速度:0.4~1.2m/s; 行数:6行; 行距:30 cm。 ②配套育苗技术装备:

适应550 g/m2播量毯状秧苗精量播种; 空格率:≤7%; 均匀度:≥80%。

1 (2)杂交水稻精少量直播机

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4.8%; 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2.2%; 种子破碎率:≤0.4%; 单行稳定性:≥70%。

(3)通过高速种植机械的适应性试验,选择出适合3种稻区种植制度和经济水平的机型,形成不同稻区适合于杂交稻和常规稻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5套。建成5个示范区,示范面积30 hm2;示范区省工50%,节本10%,增产5%(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

3、考核指标

研制开发出杂交水稻的精量育秧播种机2代样机共2台,通用高速插秧机2代样机共2台;水稻精少量直播机2代样机共2台;每种机型的作业面积25 hm2,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选择3~5个点,将水稻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装备进行优化组合和集成示范。

经费投入:国家攻关拨款24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1∶1.5配套经费。

(二)玉米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示范

1、主要研究内容

以“十五”前期攻关研发的自走式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为基础,进行整机技术优化和割台、摘穗装置、青贮装置的模块化设计,并在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地区进行籽粒收获和穗茎兼收技术集成示范;研发悬挂式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获机;开展不同摘穗装置和青贮切碎装置的适应性和可靠性试验研究。

2、主要指标

2 作业效率:自走式0.4~0.6hm2/h,悬挂式0.2~0.4hm2/h;

总损失率:≤5%; 果穗清洁率:≥95%; 青饲料含杂率:≤3%;

茎秆切碎长度:≤3 cm(饲料);≤10 cm(还田); 茎秆粉碎合格率:≥90%;

制造样机:自走式3台,悬挂式6台。

提出两个类型区、两种收获方式的收获技术规范4种,示范面积50 hm2。

3、考核指标

研制开发出自走式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割机2代样机共3台,悬挂式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割机2代样机共6台,每台样机的作业面积50 hm2;实现小批量生产。完成自走式穗茎兼收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割台、摘穗装置、青贮装置的模块化设计。

经费投入:国家攻关拨款16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1∶1.5配套经费。

(三)一年两熟区少耕除草与小麦免耕播种机具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

以“十五”前期攻关成果为基础,完善1种小麦免耕播种机,新研制4种保护性耕作机具,示范成熟的技术与机具。4种新机具包括:① 动力驱动圆盘式小麦玉米两用免耕播种机;② 秸秆捡拾粉碎小麦免耕播种机;③ 滚切式除草机,主要用于小麦收获后,夏玉米播种前,进行机械除草;④ 免耕播种松土联合作业机。

2、主要指标

① 动力驱动圆盘式小麦免耕播种机

适应条件:一年两熟区玉米收获后免耕播种小麦; 秸秆覆盖通过性能:≥10 t/hm2(玉米); 圆盘转速:≤500 r/min; 行数:12行; 动土量:≤30% 。

② 秸秆捡拾粉碎小麦免耕播种机

将玉米秸秆或其他秸秆捡拾粉碎后,抛洒到播种机的后面,一次完成秸秆粉碎、开沟、施肥、播种、覆盖和镇压多项功能。

秸秆粉碎长度:≤100 mm; 生产率:0.4~0.5 hm2/h 。 ③ 滚切式除草机

主要用于小麦收获后,夏玉米播种前,进行机械除草。 杂草灭除率:≥95%; 工作幅宽:≥2.5 m; 作业效率:≥2 hm2/h 。 ④ 免耕播种松土联合作业机

行数:4行(4行浅松除草铲或2行深松); 松土深度:深松30 cm;浅松5~10 cm; 小麦秸秆通过性能:≥4.5 t/hm2。 ⑤ 完善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

机器作业故障率降低50%以上;适应的玉米行距由60~65 cm增大到55~70 cm。

4 ⑥ 技术示范

进一步完善“十五”前期部分示范区建设,增加1~3个示范点,开展成熟的技术与配套机具示范。总示范面积250 hm2。示范区两季作物累计增产1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节约灌溉用水50~1500m3/ hm2。

3、考核指标

研制开发出2种适用于一年两熟区的小麦免耕播种机2代样机共4台,免耕播种松土联合作业机2代样机共2台,滚切式除草机2代样机共2台。完善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实现小批量生产。

经费投入:国家攻关拨款16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1:1配套经费。

(四)大中型种子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的研制与集成

1、主要研究内容

以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大田粮食作物种子为主要加工对象,研制一套包括风筛清选机、重力式清选机、组配式窝眼筒清选机、分级机、快速组配式包衣机、包衣后烘干机和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大型种子加工成套设备。

2、主要指标

设备加工能力:≥5 t/h;

加工净度:原种净度不小于94%时,提高到等内,等内种子提

高一级;

配套动力:≤130 kW; 破碎率:≤0.5%; 单机获选率均:≥98.5%;

5 分级合格率:≥90%; 包衣合格率:≥98%; 包衣后烘干降水率:≥1%/h。

3、考核指标

提供1套适应小麦、玉米和水稻等大田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加工的系统装备;样机作业考核时间超过100 h(或加工种子1000 t);单机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同类型进口设备水平。

经费投入:国家攻关拨款22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1:1配套经费。

(五)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开发

1、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马铃薯种植和收获关键技术,开发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具和牵引式马铃薯联合收获机,促进形成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

2、主要指标

① 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具 行数:2行;

行距:70~90 cm(可调); 株距:15~40 cm(可调); 播种深度:5~15 cm(可调); 重播漏播率:≤3%; 生产率:0.4~0.6 hm2/h。 ② 马铃薯联合收获机

行数:2行;

6 适合行距:72~90 cm; 挖掘深度:≥25 cm; 收获效率:0.2~0.5 hm2/h; 收净率:≥97%。

3、考核指标

研制开发出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1套,其中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具2代样机共2台,作业面积30 hm2,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样机1台,作业面积20 hm2。

经费投入:国家攻关拨款13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1:1配套经费。

(六)油菜生产机械化成套装备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油菜生产中的播种、收获和产地烘干等关键环节,研发油菜施肥直播机,实现浅耕灭茬、开沟、播种、施肥等多道工序的联合作业;研发多功能油菜联合收获机,一次完成油菜收割、脱粒和秸秆还田作业,并可兼收稻、麦等不同作物;研发油菜籽烘干设备,局部调整后也能烘干水稻和小麦。

2、主要指标 ① 油菜施肥直播机 行数:6行;

播种量:5.25~7.5 kg/hm2; 播种深度:1.5~2.0 cm; 种肥分施距离:≥4 cm; 生产率:≥0.33 hm2/h。

7 ② 多功能油菜联合收获机 割幅:≥150 cm; 生产率:≥0.2 hm2/h; 总损失率:≤6%; 破碎率:≤0.5%; 含杂率:≤5%; 可靠性:≥92%;

能够在平均深度为25 cm深泥脚田内顺利作业。 ③ 油菜籽烘干设备 处理能力:5~10 t/h; 降水幅度:≥5%。

在现有品牌粮食干燥机基础上,通过对某些部件的调整实现干燥工艺的变化,达到一机多用的目标。

3、考核指标

研制开发出油菜直播机2代样机共2台,作业面积30 hm2,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多功能油菜联合收获机2代样机共2台,兼收稻、麦等不同作物,作业面积50 hm2;油菜籽烘干设备1套,局部调整后能用于水稻和小麦烘干,样机作业考核时间在100 h以上。

经费投入:国家攻关拨款19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1:1配套经费。

(七)甘蔗收获技术体系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1、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甘蔗机械化收获技术体系,开发悬挂式甘蔗整秆收获机械装备,进行组装集成,形成甘蔗机械化收获成套装备。

2、主要指标

① 悬挂式甘蔗整秆收割机 生产效率:≥0.2 hm2/h;

蔗根破头率(入土切割):≤18%; 损失率:≤7%; 适应行距:1.2 m。

② 甘蔗收获机械化系统的集成试验研究

通过将甘蔗收割机、甘蔗剥叶机、运输系统等要素进行组装集成,对甘蔗收获机械化技术体系与装备进行实验验证,为甘蔗收获机械化提供整套较为成熟的技术装备。

试验面积不少于20 hm2;每吨甘蔗收获成本比人工收获降低10~15元。

3、考核指标

研制开发出悬挂式甘蔗整秆联合收割机2代样机共2~3台,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现对倒伏甘蔗的扶起、切梢、切割和输送集堆等功能;通过组装集成形成甘蔗机械化收获成套装备;作业面积大于20 hm2。

经费投入:国家攻关拨款9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1:1配套经费。

(八)牧草生产与加工机械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的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

以“十五”前期攻关成果为基础,开展牧草种子加工工艺试验研究和加工工艺过程计算机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解决牧草种子加工成套装备的智能化控制问题,显著提高牧草种子加工的技术含量和种子质量;研发自走式苜蓿种子收获机,进行豆科牧草种子产业化生产成套 9 技术集成示范;研发苜蓿免耕施肥精量播种技术和机具,研究智能化控制的小型牧草快速干燥成套设备和大截面压块成套设备。组装集成豆科牧草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并进行示范。

2、主要指标

① 牧草种子加工智能化控制成套装备 生产率:0.25 t/h(苜蓿); 除芒率:≥95%; 破碎率:≤1%;

净度:羊草≥70%,披碱草≥90%,苜蓿≥90%; 发芽率:羊草≥45%,披碱草≥85%,苜蓿≥85%。

成套装备包括配套加工工艺动态数据库(涵盖5种主要牧草种子)和加工人机交互软件。

② 牧草免耕精量播种机 工作幅宽:320cm; 播种行数:16行;平均行距:20 cm; 播种深度:1~8 cm;

施肥深度:种子侧下3~6 cm; 牧草播量:7~90 kg/hm2;

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 5%(豆科); 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3%(豆科); 施肥量:75~375 kg/hm2; 作业速度:5~9 km/h; 生产率:0.8~1.0 hm2/h。

10 ③ 自走式苜蓿种子收获机 幅宽:270 cm;

适应草高度:50~150 cm; 行距范围:35~100 cm; 损失率:≤6%; 生产能力:0.8 hm2/h; 含杂率:≤30%。

④ 智能化控制的小型快速干燥成套设备 生产率:≥0.65 t/h; 蛋白质损失率:≤10%; ⑤ 小型大截面压块成套设备 生产率:≥1.0 t/h; 草块密度:0.4~0.7 t/m3。

⑥ 提出牧草种子产业化生产技术规范;建立牧草种子(苜蓿)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面积50~100 hm2。

3、考核指标

研制开发出牧草种子加工智能化控制成套装备1套,包括配套加工工艺动态数据库和加工人机交互软件,样机作业考核时间超过100 h;牧草免耕精量播种机2代样机共2台,作业面积100 hm2,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自走式苜蓿种子收获机2代样机共2台,作业面积100 hm2,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智能化控制的小型牧草快速干燥成套设备1套,试验加工量大于500 t;小型大截面牧草压块成套设备1套,试验加工量大于500 t。建立牧草种子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1个,示范面积达到50~100 hm2。

11 经费投入:国家攻关拨款30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1:1配套经费。

(九)人工林自动整枝技术及设备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

适应人工林培育机械化的需要,研究自动整枝技术,研发遥控型人工林立木自动整枝机。

2、主要指标

整机重量:≤35 kg;

林内无线电遥控有效距离:≥50 m; 最小整枝速度:1.5 m/min;

适应树干直径:23~10 cm(自动适应); 最大树枝切割直径:5 cm; 制造成本:≤5000元/台。

3、考核指标

提供遥控型人工林立木自动整枝机3代样机共3台,试验作业量在2000株以上,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

经费投入:国家攻关拨款9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1:1配套经费。

(十)自走式苗木换床技术及设备研究

1、主要研究内容

适应人工林培育机械化的需要,研究自走式苗木换床技术,研发自走横格式苗木换床机。

2、主要指标

作业速度:0.15~0.35 km/h;

12 移植密度:160~200株/m2; 移植深度:10~15 cm; 生产率:≥30000株/h。

3、考核指标

提供新型自走横格式苗木换床机样机2代共2台,作业面积大于2 hm2。

经费投入:国家攻关拨款90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1:1配套经费。

二、课题实施年限

课题实施年限为2004年至2006年。

三、课题提交成果形式及要求

(一)成果形式

1、研究开发的样机(至少经过两轮以上的改进完善)

2、有关的技术体系方案及工艺规范

3、研究报告和试验报告

4、有关的专利证书或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5、产品标准草案等

(二)要求提供的样机数量

各课题要按照研究内容的要求,按期提供1台(套)成熟的样机或设备,经过部级以上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并为小批量生产和成果转化做好准备。

四、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组织部门建立项目办公室和项目专家组对课题进行管理。

1、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后,按照科技部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签订课题任务书,正式启动。课题牵头单位可根据攻关任务分工情况,与合作单位签订二级合同,并报项目管理办公室备案。

2、国家拨款的课题经费,采取分期分批下拨方式。课题承担单位要按照任务书要求,落实配套资金,否则项目组织部门有权调整下一年度的经费。

3、项目采取滚动管理办法。项目组织部门将定期组织项目专家组对课题进行阶段性检查评估,对未按任务书要求,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的课题,经科技部同意后,有权中止其所承担的课题,并可另择单位来完成。

五、课题申请注意事项

(一)申请资格

1、课题申请单位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事业单位,须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较好的研究条件。每个单位最多可以牵头申报2个课题。

2、鼓励联合申请,尤其是鼓励企业牵头与科研单位联合申请,产、学、研结合。联合申请各方须签订共同申请协议,明确规定各自

14 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原则上联合申请单位不超过4个。

3、本项目国家拨款的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技术依托单位的攻关研究。根据不同课题,要求申请单位及示范区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提供相应的自筹资金或配套资金。

4、课题负责人应是正在第一线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科学技术人员,年龄不超过55周岁。同一申请人不能作为两个课题负责人。

5、申请的课题要有先进、创新的研究思路,科学、可行的技术路线,明确、可考核的研究目标。

6、超出指南范围的课题申请不予受理。

(二)申请文件的编制与递交

1、申请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练,数据真实、可靠。

2、申请文件的规范要求: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

3、申请文件构成: (1)申请函

(2)申请人资格审查文件 (3)申请书

4、申请书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联系人及注明“不准提前启封”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

5、申请文件一式15份,正本1份,副本14份,每份申请书要注明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分别封装并在封面上注明。一旦正本和副本不符,则以正本为准。

6、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欲申报单位必须根据《申请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

7、寄达申请文件的截至日期:2004年5月9日 寄达地址: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教处 北京市农展馆南里11号,邮编:100026

8、联系人和电话: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教处

李安宁、路亚洲

电话:010-64192817,64192873 传真:(010) 64192863

9、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面提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寄达时间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项目组织部门对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不负责任。

六、课题评审

16 项目组织部门负责组织专家对课题申请材料进行评审。

(一)形式审查。

项目管理办公室会同评审专家委员会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在形式审查中发现有下列问题之一者,申请视为无效:

申请文件未加盖申请单位公章或法人未签字、盖章; 申请文件印刷不清、字迹模糊;

申请文件与本指南规定的研究内容要求不符; 申请文件没有满足本指南规定的其他条件。 无效申请不参加评审。

(二)专家评审。

评审专家委员会依据申请文件、申请报告,提出书面初评报告,向项目组织部门推荐候选课题的承担单位。

必要时,项目组织部门根据初评报告,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对课题承担单位进行现场考察和评议,初步确定承担单位。

科技部审批课题承担单位并正式公布。

17

课题申报指引

民间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申报指引

后期延续课题申报指引国家科技部

课题申报通知及申报指南

武汉市十二五课题申报通知

申报保定社科联课题通知

省级课题申报立项通知

重点项目申报指引

课题申报指引国家科技计划申报中心[版]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申报指引

课题申报指引的通知
《课题申报指引的通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