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农村医疗状况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0-03-03 14:55: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医疗状况的调查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农村医疗状况的调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内涵十分丰富,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总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地响应党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到农村去,到基层去,了解农民经济生活现状,增加对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为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于是,在2007年的这个暑假,我决定按照学校对我们暑期社会实践的要求,深入农村,对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农村合作医疗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了解。

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最突出的是社会发展的差距;我国农村的落后,最突出的是社会事业的落后;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农民“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问题。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设,与农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我国农村地区的合作医疗制度作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人口的主要医疗保障制度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从有关机构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了一些农村合作医疗的产生及发展情况:

1、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

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是以“合作社”的形式举办医药卫生事业,实际上是一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萌芽。在建国初期,严峻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对国家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出于对国防军事的考虑,模仿前苏联模式施行重工业超前的发展战略就成为必然。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基础薄弱,农业剩余产品是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原始资本,国家有而且只有通过工农业产品交换剪刀差方式从农村汲取经济剩余来推动工业化。因此,为全面推进工业化,建立了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城市壁垒,通过户籍所对应的票证体系把生产和生活资源滞留在城市中,同时,进一步推进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导致城乡经济社会运作机制有根本上的差别,在资源较为短缺的情况下,特别是工业化的取向使保护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成为了整个公共政策的首选目标和价值定向。国家在福利分配上有针对性采取了城乡有别的福利提供原则,即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逐步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医疗保障制度,由国家向城镇公有单位机构提供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福利。农村绝大多数农民基本处于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之外,缺少医疗保健的农民采取自发的互助形式来解决医疗问题。我国农村正是出现具有互助性质的合作医疗制度是在1955年农村合作化高潮阶段。一些地方如山西、河南等地出现了由农村生产合作社举办的保健站,采取由社员群众出“保健费”和生产合作公益基金补助相结合的办法,由群众集资合作医疗,实行互助共济。1955年初,山西省高平县米山乡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医疗保健站,实现了农民“无病早防、有病造纸、省工省钱、方便可靠”的愿望。

2、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与发展

在卫生部肯定了米山乡的做法之后,其经验在全国部分地区得到推广。1959年11月,卫生部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肯定了农村合作医疗的形式,促使其进一步兴起和发展。1960年2月中央肯定了合作医疗这一办医形式,并转发了卫生部《关于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议的报告》,将这种制度成为集体医疗保健制度。1960年5月18日《健康报》在社论《积极推行基本保健医疗制度》中肯定了这种集资医疗保健制度的办法,这对于推动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时,全国农业生产大队举办合作医疗制度的已达40%。“文化大革命”时期,新兴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大力推广。据世界银行(1996年)报道,当时的合作医疗费用大约只占全国卫生费用的20%,却初步解决了占当时80%的农村人口的医疗保健问题。到1976年,全国农村约有90%的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保健制度。

3、合作医疗制度的衰退

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农村推行了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原有的“一大二公””队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形式解体,农村合作医疗也随之大幅衰减,1989年的统计表明,继续坚持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仅占全国的5%。

各种医疗保障形式在我国农村的情况:

1、社会医疗保险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城镇企业的职工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作为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仍然被排除在制度安排之外。因此可以说,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基本上是一个空白。

2、商业医疗保险

社会医疗保险的缺失为商业医疗保险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可以说它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社会实践报告《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农村医疗状况的调查》。 但是,商业医疗保险是盈利性和自愿参加的,为了保证利润的获得,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在选择投保人的时候往往会把那些年老体弱、身体状况不好的人排除在外,而这部分人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却是最迫切的。另外,由于政府并没有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强制农民必须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并且由于商业医疗保险的投保费一般比较高,因此农民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就会非常慎重,他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承担的起在医疗保险方面的花费。所以,尽管商业医疗保险在农村有发展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也是很有限的。

3、社会救助——享受的范围非常有限

目前我国在农村针对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的“三无”人员实行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幼儿保教)的“五保”供养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就医问题,但是这种制度的覆盖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90年代,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同模式的合作医疗体系试点,主要有“福利型”、“风险型”和“福利风险型”3种。虽然1997年1月中央提出“力争到2000年在农村多数地区建立起各种形式的合作医疗制度”,但全国只有18%的行政村实行了合作医疗,只覆盖了全国农村人口的10%,90%的农民仍要自费看病。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原来由卫生部主管的农村医疗卫生事项移交给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而后者无法独自解决相关的财政投入和农民减负等一系列政策性问题,导致农村医疗保障工作实际上处于“真空地带”,广大农民的看病就医问题基本是依靠家庭保障来解决的。

先来看两组数据:1991年中国农村卫生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33.73%,到2000年,所占比例下降为32.07%。我国平均每1000人拥有卫生服务人员3.63人,而农村不足2人。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奔小康,先保健康”,这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大前提。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得民心、顺民意、解民忧的实事好事。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出台及政策规定

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2003)》中提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供给制度。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随后,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何特点?

农民合作医疗互助共济的根本性质不变,都是为了共同抵御疾病风险而建立的一种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传统的合作医疗相比较,有六个方面特点:

一是加大了政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了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二是突出了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受益面,与各地经济水平和群众心理承受能力相适应,将重点放在解决农民因患大病而导致的贫困问题上,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三是提高了统筹层次,以县为单位统筹,增强了抗风险和监管能力;

四是明确了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赋予农民知情、监管的权力,提高了制度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性;

五是由政府负责和指导建立组织协调机构、经办机构和监督管理机构,加强领导、管理和监督,克服了管理松散、粗放的不足;

六是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照顾到了弱势人群的特殊情况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来源?

以户为单位农民每人每年交10元合作医疗费;按参加人数,中央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0元,省级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0元,合计40元。如果农民不交,国家就不补助。

4、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象是哪些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为了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所以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象是:

一县辖区内农村户籍人口以户为单位参加;

未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和未以农民家庭为单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乡镇企业职工;外出打工、经商、上学的农村居民、因小城镇建设占用土地的农转非人员。

从中央和省里的文件可以看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正在飞速普及,为农民朋友带来切实的好处。

我国6.85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7年06月12日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根据各省(区、市)上报的数据汇总,截至2007年3月31日,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达到2319个,占全国总县(市、区)的81.03%,覆盖农业人口7.99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91.93%,参加合作医疗人口6.85亿,占全国农业人口的78.78%,参合率为85.70%。

从受益情况看,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累计受益7418.19万人次。其中,住院补偿553.40万人次,门诊补偿5822.80万人次,其它补偿122.28万人次,体检919.71万人次。中西部地区累计受益4024.08万人次,其中,住院补偿376.48万人次,门诊补偿3084.97万人次,其他补偿64.80万人次,体检497.83万人次。

(注:西藏自治区采取半年报制度,以上数据中除全国开展的县数外,其余汇总数据不含西藏自治区)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六月十一日

新农合工作被列为2007年

省政府承诺为民办的十二件实事之一

继2005年,2006年新农合工作连续两年被省政府列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后,今年,省政府又研究确定将其作为2007年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要办的实事之一。

2007年,省政府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要求,通过集中民智、了解民意、积极审慎,严肃认真地提出并经省政府93次常务会议确定以下12件实事为2007年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要办的实事。具体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扩大到80%的县(市、区)。

日前,我省2007年度新农合农民个人筹资工作全面结束。

在财政部驻山西监察专员办事处、省财政厅、省卫生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的通力合作下,我省已全面完成对2007年度93个中央及新农合制度县(市、区)申请中央、省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审核工作。6个省级新农合制度区申请省级财政补助申报工作正在进行中。据统计,2007年我省共有1831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54%,较去年又提高了1个多百分点。据了解,在省里未下硬性指标、时间又短的情况下,许多县(市、区)的筹资工作又快参合率又高,99个县(市、区)中有29个县参合率达到了90%以上,其中,临汾吉县参合率高达97.7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以保障农民健康为根本宗旨,通过合作医疗制度共同筹集、合理分配和使用合作医疗基金,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减少因病致贫,达到保障和增进农民健康的目的。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工作正在试点探索逐步推进。由于此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法还不够完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要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必须针对试点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为今后稳步推进打好基础,把好事办好,使农民兄弟得到实惠。真正让农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医疗服务真正帮到便民、利民、取信于民,促进农村医疗工作的健康发展。

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增强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保护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农村医疗状况调查问卷

暑期社会实践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调查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调查

关于农村医疗建设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农村医疗建设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农村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农村医疗状况的调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农村医疗状况的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