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郑人买履》教案

发布时间:2020-03-02 11:31:3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郑人买履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懂得遇事不要墨守成规,要随机应变,相信实际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重点: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难点:理解“不要墨守成规,要随机应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介绍寓言

1.同学们,什么是寓言? 2.咱们都学过那些寓言?

3.谁知道中国最早的寓言集?(出示PPT) 《韩非子》是我国最早一部寓言故事集,我们学过的《自相矛盾》就是选自《韩非子》一书,而今天要学的《郑人买履》也同样出自这本书。

二 总体感知

1.板书课题:郑人买履

2.自读课文,不会的音节看注释、查字典,读得通顺流利。

(1) 学生自读

(2) 同桌两个人相互检查,互相提醒错误 (3) 指名读。

3.(出示PPT)大家看荧幕上的这几个词,一起来读一读

4.小组合作学习。(出示PPT)看着屏幕上的提示简单说一说郑人买履的故事?

(一个郑国人想买双鞋,量了尺码后放在坐席上就匆匆忙忙去了市场。到了市场后发现忘了带尺码了,又匆匆忙忙回家去拿,等他再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他说:“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说得很好。) 过渡:“郑人买履”这则寓言就是讲这么一个故事。

5.谁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呢?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没有买到鞋?

明确:郑国有个人想买双鞋,却因为只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而没有买到鞋的故事。 【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抓住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来进行概括。】

三 细读课文,理解寓意

1.同学们,郑人如此买鞋,谁也没见过,假如你就是卖鞋的人,碰到一个人匆匆忙忙的买鞋却因没带尺码而回时,你会怎么做?

A. 叫住,劝他试鞋。 B. 不理他,继续做生意。 C. „„

(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适当鼓励学生好的点子,引导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

1.假如你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鞋而得到一个啼笑皆非的答案时,你会想什么?郑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PPT)(顽固、固执己见、不懂得变通) 2.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知道郑人为什么买不到鞋了么?

(只相信尺码而不用自己的脚去试鞋。)

四、介绍作者,加深理解

【过度】你们想想作者韩非子写这则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看看作者的生平。 1.(出示PPT)韩非是韩国的公子,学问很高。韩国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小的国家。他目睹韩国日益衰弱,想让国家强大起来,多次向韩王上书,希望变法图强——改变一切不符合社会现实的,不起作用的管理方法。但是韩王却不理不睬,依旧按照从书本中学到的老旧方法来治理国家,而不考虑社会现状。于是韩非就写了《郑人买履》来讽刺当时的韩王。

这就是这则寓言故事的背景知识,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了吧?(出示PPT)

【明确: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要随着事物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方法,要知道变通。】

2.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呢?举例说说

3.现在,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你就是博学的韩非,你想要劝谏韩王不要墨守成规,要知变通从实际出发。经过考虑你决定向韩王讲郑人买履的故事,如果成功了你就能拯救自己的国家。【试着背诵古文】

五、创编故事

结合你对故事的理解,加上自己的想象,把这个小故事说得具体生动。

《刻舟求剑》 教学 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和译文对照,弄懂字义。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懂寓言的寓意,引导学生从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

4、复述寓言故事。

教学重点 字词意思;语句翻译;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

学生观看《刻舟求剑》短片,讲述短片故事。

二、整体感知

(一)朗读寓言

1、学生自由朗读寓言后指名朗读。

2、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对比不同。

3、教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用分隔符画出文中停顿的地方。

4、学生按照分隔符号再次朗读。

(二)讲述寓言故事

1、学生结合译文快速浏览课文。

2、学生用自己的话讲寓言故事。(完整,流畅)

三、品读寓言

(一)重点字词意思

1、对照译文说说下列字词的意思。

(涉、自、坠、遽、契、止、求、行、若此、惑)

2、共同交流以上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讲解寓言内容

1、根据对句子中重点字词的意思说说寓言中每句话的意思。

2、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同桌相互讲。

3、由同桌推荐或者自荐上台讲。 (声情并茂,可以加入适当的动作)

(三)探索寓意

1、讨论问题:求剑的人为什么找不到剑?(用自己的话或者文言文的话 回答都可以)

2、你觉得这个楚国人是个怎样的人?(用一个或几个词概括)

3、你认为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4、假如你的剑掉入江里你该怎么办?

三、小结本课

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

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刻舟求剑》。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掉 《刻舟求剑》 刻 不亦惑乎? 愚蠢、不知变化 求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采用多种形式搜集材料,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1.我会读这些词语和句子。 2.我发现这些字词容易读错。

3.我要做摘录笔记,记住好词好句。 4.我会仿写句子。 5.我积累了很多成语。 交流合作

1.大声读词语,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一会儿和学习伙伴交流。 2.对学:互读词语,正音。

我要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对子交流。 3.群学:

(1)组类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提出不大理解的词语,全班讨论。 (3)讨论:与方法有关的成语。 展示激励

积累展示:我要把自己积累的词句和成语读给大家听。 书写展示:我要把这些词工整的抄下来。 达标测评:

1.我会听写这些词语。 2.我会背诵并书写成语。 第二课时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1.我会读古诗。

我发现这些字词容易读错。 我会仿写句子。 交流合作:

大声读古诗,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一会儿和对子交流。 对学:互读古诗,正音。

我要把不理解的地方和对子交流。 群学:(1)组类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提出不大理解的地方,全班讨论。 (3)讨论:诗句的意思。作者的情感。 展示激励:

积累展示:我要把自己积累的词句读给大家听。

朗读展示:我要融进自己的感受,感情读读这两首诗。 书写展示:我要把这两首诗工整的抄下来。 达标测评: 我会背诵古诗。 我会默写古诗 课后反思: 《综合实践》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做事不仅要肯下功夫,更要肯动脑筋。 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育学生做事不仅要肯下功夫,更要肯动脑筋。 2.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教育学生做事不仅要肯下功夫,更要肯动脑筋。 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做事时遇到过困难吗?遇到困难你们是怎么做的? 呈现目标:

1.阅读课本上的故事,明白主人公是怎么做的? 2.寻找学习中的好方法。 自学、交流:

1.阅读故事,看看阿普拉是怎么做的?爱迪生是怎么做的?

2.交流:读了故事,你想说点什么?你在学习时,注意总结和寻找最好的方法了吗? 3.全班交流:结合实际,围绕“下功夫重要,科学方法更重要”来说。 4.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复习知识?背书有什么窍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育学生做个有心人,要善于积累学习和生活经验。 导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和窍门吗?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献出好点子: 小组交流(评出最佳点子) 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笔下生花

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法和窍门写下来。

第九单元 礼物

《献你一束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我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学重点:

我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新词。 教学难点:

我能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首尾呼应及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导学过程:

一、预习案:

(一)预习任务安排: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诗歌中重点词语的拼写及释义、近反义词、多音字、形近字在家庭本上总结并掌握。 3.理解文中重要语句,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并进行批注。 4.搜集你认为好的关于礼物的文章,认真阅读,摘抄优美语句。

(二)信息链接: 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冯骥才 (1942~)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74年调天津工艺美术厂、在工艺美术工人业余大学教图画与文艺理论。1978年调天津市文化局创作评论室,后转入作协天津分会从事专业创作,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笔会中国中心会员、《文学自由谈》和《艺术家》主编等职。著有长篇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说集《雕花烟斗》等。短篇小《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

2.整体感知:(以习题形式呈现)

写了( )向( )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同时渗透着思想上的教育( )。

(三)预习自测:

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两遍,我会给这些生字组词。 崇( ) 垫( ) 垮( )

丧( ) 稍( ) 股( )

2、我认真地把要求会写的字抄两遍。

3、我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凯旋: 沮丧: 愧疚: 茫然:

4、我能找出文中插叙的段落。

二、探究案: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展示:展示疑惑,互相解疑。 生字词的学习。

1.由各小组长组织组员,学习课文中重点词语,并进行抽读的检测。

2.每个小组用自己组的方式向全班展示生字、多音字,近反义词以及词语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专心听并纠错。

有感情地读课文。

1.接读课文。(再接读前,各小组在组内接读) 2.接读的学生要有感情地朗读。

3.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由评价的同学朗读一遍,后在小组内进一步练读。

(三)质疑探究:我思考,我收获。 通过朗读诗歌同学们有了很多收获,同时也生成了很多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课文。阅读提示: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把每段课文的意思和体会批注在书上,这里的批注不仅是对内容、思想方面的,还应该有对文章写作手法的认识。

三、交流协作:

对学:1.我要和同桌互读生字。

2.我要和同桌互相读课文并正音。 3.我要和同桌交流词语的意思。 群学:1.我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我们共同找出插叙的部分。

四、达标检测

1.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Chóng bài jiǎng pái chéng jì xiàng ( ) ( ) ( ) ( )目 2.给多音字组词。

huǎng ( ) 晃

huàng (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理清文章顺序,画出情节曲线。

2.我能理解机场服务员送这束花珍贵在哪里。

3.我能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失败和失败的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机场女服务员的话,明白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 教学难点:我能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失败和失败的话的含义。 导学过程:

一、自学检测:听写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学导学:

1.我找到了文中插叙的段落,体会到了它的作用。 2.我要试着画出文章的情节曲线。

3.我反复读女服务员的话,我体会到了女服务员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的含义。 4.我读一读课文,我知道机场女服务员为什么向失败者献花。 学习提示

(一):

1.通过朗读课文,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提示:抓住重点句子谈感受)

2.通过朗读课文,我还有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提示

(二)

1.她在这次世界性体操比赛中失败归来,心情______和______。从第_____自然段中的第_______句可以体会出她失败的内心。

2.她在这次比赛中会惨败,因为越_____就越怕输,_______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还沉重。______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______的压力。

3.分角色读读女服务员和运动员的对话。这花______献给这样的失败者,因为失败者需要______和______。

4.服务员献的不仅仅是一束鲜花,还送来_______和______。我们对待失败者应该_________,对待成功者应该________;面对失败应该_________,面对成功应该__________。

三、交流协作 对学:

1.我找到了文中插叙的段落,体会到了它的作用。 2.我要试着画出文章的情节曲线。 群学:

1.我反复读女服务员的话,我体会到了女服务员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的含义。 2.我读一读课文,我知道机场女服务员为什么向失败者献花。

四、展示激励

1.组内展示:自学导学

1、2 2.全班展示:自学导学

3、4

五、深化引领

你认为鲜花应该送给谁?能不能送给失败者?

六、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杠子( ) 沮丧( ) 冲垮( ) 娴静( ) ....2.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不变。

鲜花理应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会献给她这暗淡无光的失败者?

3.填空。 (1)这位运动员接到机场服务员送的鲜花,立刻感到有一股____注入全身,从而得到了____和____。

(2)、当我们取得好成绩时,要________;当我们遭遇失败时,要__________。

五、达标测评:

你接受过别人的礼物吗 ?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简单写一写。 板书设计:

献你一束花

理解、安慰、鼓励、尊重

机场女服务员 失败的运动员 让失败成为过去, 成功才属于未来

课后反思:

《微 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2.学会本文,学会生字,正确读写“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为什么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

教学难点:学生能不能学以致用,把“微笑”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教具准备:图片、资料、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2.学会本文,学会生字,正确读写“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导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引出课题

导入:老师看到你们的微笑心里可真高兴,真快乐。 那你们看到老师的微笑心里感觉怎么样?

哦,原来微笑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同学们,那微笑究竟还会带给我们什么呢?她具有怎么神奇的魅力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微笑》。(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全诗,小组内交流对诗的理解。不能解决的存疑,师生合作解决。 2.学生汇报交流地诗的理解,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引导,理清诗人的思路。 (1)写“微笑”花费少,但价值高;

(2)“微笑”时间短,但给人留下的回忆长; (3)无论富人、穷人都需要微笑; (4)微笑的作用巨大;

(5)忘记微笑的人更需要微笑;

(6)自己忘记微笑时,希望别人用微笑原谅; (7)呼吁微笑是最好的身份证。 3.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感受相似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对文中诗人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的理解?

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1.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激地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历。

3.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五、达标测评 形近字组词

逝( ) 隆( ) 顿( ) 浙( ) 窿( ) 吨( ) 淳( ) 效( ) 然( ) 享( ) 较( ) 燃(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2.通过学习课文知道微笑会带给我们什么? 导学过程:

一、导学自学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背诵课文,表扬表现好的同学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说说微笑会带给我们什么?

微笑会带给别人、带给自己快乐,微笑有着巨大的作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练习: 1.缩句:

最好的身份证就是微笑。 它是朋友间交流的暗号。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先自己背诵,同桌检查,指名背诵。齐背课文。

四、学唱《歌声与微笑》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唱。 2.学生学唱、齐唱

五、达标测评

1.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熟悉——( ) 希望——( )

善良——( ) 忘记——( ) 2.我能改写句子

( 1 ) 难道微笑不是具有一种奇妙的力量吗?(改成陈述句)

(2)一个微笑,仅有几秒,就转瞬即逝。

微笑留下的回忆,终生美好。(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练笔

可以写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关微笑的事情,也可以模仿作者的写作方法,再进行仿写的练习

提出要求:条理清楚,叙述具体,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 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畅所欲言”练习写描写犯错误时的心理活动的词语。 2.“初显身手”让学生采访身边自己尊敬的人,从真人真事中受到正确面对错误的教育。 3.“金钥匙”告诉学生重视学习中的错误,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重难点:

“畅所欲言”练习写描写犯错误是的心理活动的词语,这个活动有可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放下思想包袱,坦诚面对。 教学准备:

采访资料、词语积累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畅所欲言”练习写描写犯错误时的心理活动的词语。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相信大家经过前面的学习都有了不小的收获。可明理是不够的,还应该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才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二、理解词语 1.出示词语:

反思 抱歉 后悔 惭愧 内疚 自责 忐忑不安 如释重负 冰释前嫌 2.运用多中方法理解词语。

这是一类怎样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你能接着往下写吗?

三、谈体会

1.对于这些词语,哪几个所描绘的感受你的体会最深?选择一个或几个谈一谈。 (1)同桌互相谈。 (2)指名谈。

2.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小练笔:选择一个写下来。

五、作业设计 预习初显身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显身手”让学生采访身边自己尊敬的人,从真人真事中受到正确面对错误的教育。

3.“金钥匙”告诉学生重视学习中的错误,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导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

采访身边的值得尊敬的人。

二、明确采访过程

1.要求:先与同伴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 2.进行这项活动

(1)学会写采访提纲。

(2)抓住中心设计采访问题。 (3)采访时要有采访记录。 (4)采访后,要有活动小结。

3.学生以小组形式,确定被采访对象,编写采访提纲。 4.师巡视指导共同参与。 5.学生采访过程。(双休日)

三、小组合作交流

1.明确要求:将自己小组的采访记录展示出来,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时,教师巡视,给予适当指导。 3.练写活动小结。

四、活动评价

1.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在活动的各个阶段给予及时地、激励性的评价。 2.评价形式可灵活多样,如口头的当众表扬,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3.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引导学生看到各自的优势与进步,意见应中肯。

五、作业设计 预习笔下生花。

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

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教案(优秀)

北师大语文第九册迟到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第九册)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

小学第九册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郑人买履》教案 语文A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郑人买履》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郑人买履》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