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生物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四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4:58:2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生物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四个问题

我们以课堂观察为主,对大连市的多所初、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大量调查基础上,归纳出目前新课改生物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急需解决的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供生物一线教师参考。

1 过于追求视觉效果 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中学生具有兴趣广泛但难以持久,关注新奇、形象事物的心理特点。如果制作的课件过于追求画面的视觉效果,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学习,把多媒体的优点变成缺点。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有些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插入了大量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的图片、动画和闪烁的文字等,这样做在课堂的开始阶段(5~10分钟)确实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视觉疲劳,反而成为课堂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对教学内容本身的注意力,降低了教学效果。

教学建议:课件应美观、实用兼备。

课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应加强对初、高中生物教师进行多媒体知识和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完善自己。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制作课件,把握好深度和难度,尽量使画面清晰、信息量适当,突出重点,真正使多媒体教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切忌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且有碍学生注意力集中的东西,如减少特殊的文字输入方式(螺旋飞入,淡入淡出等)的使用,减少与内容无关的背景、图片和动画的使用等。

2 以多媒体替代板书 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

我们观察发现,很多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就完全抛弃了黑板和板书,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难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多媒体教学中,知识点只能随着幻灯片的放映分散呈现,不像板书那样在同一个界面上完整、清晰地呈现,打破了知识体系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而且课件的画面要经常变动,教学内容一闪而过,学生感到很不适应,普遍反映跟不上,没有思考和理解教学内容的时间,而且不方便做笔记,听完后面的内容就忘了前面的内容,难以对讲授的知识消化和吸收。

许多学生反映,某些教师制作的课件内容与教案甚至教材相差无几,连篇累牍,还不如看书自学,不能引起学习兴趣。有的教师制作课件时力图涵盖所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使学生消化和吸收。这些教师想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学习更多知识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却没想到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了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的误区。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制作的课件变成了学生的包袱,学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知识点,抬头认真听课者甚少,都被动地记笔记,抓不住重点,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教学建议:多媒体应该与板书各展所长,优势互补。

黑板是人们所熟知的教学用具,也许就因为它过于被人们所熟悉,以致往往被忽视或使用不足。尤其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一味地播放多媒体幻灯片,由于教学内容转瞬即逝,学生仅凭听讲而要理解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的全貌,尤其是教学内容的内部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讲解重点内容应适时停顿,给学生理解和记笔记的时间;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还可以用简笔画描绘出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使学生牢记住知识点。

由此,多媒体与板书之间不应是矛盾和对立的,教师若能合理利用,必能使二者有机结合,各展所长,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3 以多媒体教学取代直观教学 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

在某些课上,我们看到一些教师全程使用多媒体,以多媒体取代直观教学(这里主要指运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等直观教具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只要运用了多媒体就是一堂“好课”,就符合生物新课改的要求。他们不顾课型和教学内容,为了用而用,整节课热闹非凡,实际上不但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而且抛弃了直观教学在培养学生感性认识方面的优势,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体验,导致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们发现,在实验教学中有的教师觉得多媒体演示实验和模拟实验省时省力,因此,他们就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取代学生的实践体验。这样做,忽视了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重要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学建议:教师应依据新课改理念,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生物教师应按照“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运用多媒体的时机。有些生物教学内容涉及许多微小结构和微观世界的知识,如昆虫的口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繁殖过程等,教师很难用语言或者直观教具解释清楚,学生也很难理解和掌握,这时就应该运用多媒体。但有些教学内容运用直观教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运用多媒体却收效甚微,这时就应舍弃多媒体。例如授课的目的在于认识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教师应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多拿一些模型、标本、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摸一摸,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直观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离不开具体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教师不能因为多媒体演示实验省时省力,就不让学生动手操作。当然对于个别利用现有条件无法完成的实验,用演示实验确实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来讲解,但其余大部分实验应尽可能让学生动手亲自完成。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给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的机会。例如:可以让学生选择材料制作模型,如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过高估计多媒体的地位 导致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机会减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具有主体地位,多媒体是教学手段的完善和发展。多媒体绝不是教学的全部,它应该辅助、服务于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但某些教师却把多媒体放在最首要的位置,围着电脑转,被课件束缚在讲台上,教学缺乏灵活性,不能深入到学生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身的教学特色,忽视了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不仅没发挥出主导作用,反而被鼠标和课件牵着鼻子走,没有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在生物多媒体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是:一方面,有些教师在讲台上忙于播放课件,盯着屏幕“念课”,授课缺乏激情,缺少生动传神的表情和绘声绘色的语言,表现不出丝毫热爱生物学、关心学生的情感。更有甚者,基本不提问学生,也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另一方面。学生则忙于接

收课件提供的大量信息,只顾着抬头看屏幕、低头记笔记,注意不到教师的语言、表情和肢体动作,无暇领会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技巧。由此可见,多媒体教学的盲目使用导致了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机会减少,影响了学生思维、情感的发展,抹煞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教学建议:正确定位多媒体,加强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的比重。

多媒体教学具有诸多优越性,但不论它多么先进也不应该喧宾夺主,成为课堂的主角,它只是辅助生物教学的手段,应该服务于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课堂上最主要的还是学生,教师应关注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对学生不理解的地方多加讲解,并适时地提问学生,获得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节奏、授课方法和组织策略,恰到好处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即交流,没有交流,教学就不可能发生,有效的交流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交流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具有一定意义的语言、行为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活动,主要包括语言叙述、表情交互、眼神接触、手势运用和肢体暗示。师生交流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调节学生注意力、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方法。例如:教师可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我国的生物优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可用低沉、缓和的语调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讲述生物学内容的同时,把对生物科学的热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创造出愉快、民主、求知、勤思的课堂气氛,这些良好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在健康、积极的氛围中受到感染,激发其热爱生物学的情感,这是冷冰冰的计算机做不到的。可见,摆正多媒体的位置,加强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从一个侧面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备熟练操作多媒体的能力,给师生交流和学生讨论留出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具有跨越时空、声形并茂、显微放大、模拟实验的独特优势,多媒体已经成为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且也给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在生物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避免进入使用多媒体的误区,正确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

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

多媒体与生物教学

针对目前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物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全文)

生物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多媒体应用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多媒体生物教学的思考

生物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四个问题
《生物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四个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