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浙江省优质课《雪》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5: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浙江省优质课《雪》教学设计+反思+点评 8002字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

刘新颜(一等奖)

一、设计说明

1、教学理念:

一般来说,语文学习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那就是“文字”、“文学”和“文化”。只要识字,我们都可以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这是最浅层面的阅读。深一层的,是鉴赏其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等,即对作品文学性的欣赏,而语文课的“内核”,应该是在文化层面。言为心声,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作者一种人生态度的流露,文学活动也就是人们用文字来提升生命觉悟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该靠深厚的人文内涵去感染学生,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但是,语文课毕竟不是思品课,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必须借助于对文字的品析和对文学的鉴赏,因而这三个层面既是逐步深入又是互相融合的。

2、教学设想:

散文诗《雪》是鲁迅作品中为数不多的色彩明丽的文章之一。文中对江南雪景的描绘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对朔方的雪更是倾情讴歌,极力赞美。美丽的雪景,美丽的文字,都吸引着我们去欣赏,去品读。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那又是怎样的情感在驾驭着这些美丽的文字呢?我想,我们可以借助文字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去感受他那虽然孤独但仍不屈抗争的精神,并以此激励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去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这应该是我们阅读本文以后最大的收获吧。

二、教学预设

[教学目标] ①通过朗读,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

②通过比较,领会朔方雪的象征意义,感受鲁迅不屈的精神。 ③通过仿写,内化情感,引导学生坚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 领会朔方雪的象征意义,感受鲁迅不屈的精神。 [教学难点] 江南的雪对孤独感的衬托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亦变得坚强”——江天《鲁迅赞·有一个人》

屏幕上有一小节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好吗?(学生齐读)

这是马来西亚诗人江天的诗《鲁迅赞·有一个人》中的一小节,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受呢?也许,读了鲁迅的《雪》之后,我们能找到答案。

二、把握文章内容,欣赏美的雪景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请静静地默读一遍课文,然后用横线划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穿插朗读。

三、分析文章写法,感受美的精神

1、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其实可以发现文中描绘了江南和朔方两种不同的雪。但是,鲁迅当时正住在北京,他所看到的只是朔方的雪,那他为什么又要花大量的笔墨描绘江南的雪呢?

(1)对故乡美好快乐生活的怀念。(学生如果不提到也无所谓,不刻意引导) (2)衬托朔方的雪的孤独处境,衬托朔方雪的战斗精神(如果出不来,就让女生读前三段,男生读后三段,思考:南北两种雪有什么不同?例如他们所处的环境,他们本身的特点。)

A、衬托朔方的雪的孤独处境

江南的雪所处的环境是美丽热闹,充满生机的。有色彩艳丽的花草、有嗡嗡的蜜蜂,有快乐的孩子们甚至还有谁家的大人,他们陪伴着他,嬉戏、玩耍。

朔方的雪则是孤独寂寞的,所处的环境是冷清的,死寂的。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决不粘连

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

江南的雪越是快乐热闹,就越衬托出朔方雪的孤独寂寞。 B、衬托朔方的雪的抗争精神

同样是在晴天之下,江南的雪变成不知道算什么,朔方的雪却蓬勃奋飞,灿灿生光,而且使得整个太空也旋转而且升腾。面对无边的旷野,凛冽的天宇,它无所畏惧,毫不妥协。虽然孤独,但战斗不止。这种精神是作者所要赞美的。

2、是啊,正是在这鲜明的对比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朔方的雪的赞美和讴歌,但是,作者的创作目的仅仅是赞美雪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写作本文时作者自己的处境。

本文写于五四退潮时期,“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历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的一个‘作家’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鲁迅《自序》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大家还记不记得《风筝》,它就写于《雪》之后的一个星期,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文章最后的几句话(学生齐读):“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风筝》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那种寒威和冷气使鲁迅觉得非常的—— 孤独。

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雪的孤独其实正是鲁迅的孤独,而且这种孤独是那样的深刻。那么,鲁迅在孤独中沉沦了吗?

没有,他要向朔方的雪一样,即使在致命的晴天之下,只要有旋风,就蓬勃的奋飞,而且使得整个太空也旋转而且升腾。

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三段,来感受鲁迅昂扬不屈的战斗精神。(齐读)

为什么说雪是雨的精魂?

因为雪是雨经历了严寒之后变成的,是死掉的雨,但它的精神是不会死的,他的不屈的抗争的灵魂会永远闪耀在天际。

四、模仿诗歌写作,走向美的人生

这就是朔方的雪,是抗争的的精神,是不屈的灵魂,这也是鲁迅,是鲁迅的内心独白,是鲁迅的人生选择,他要像这朔方的雪一样,在晴天之下灿灿的生光,而且使太空也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闪烁出出一个灿烂辉煌的世界。

那么,当我们再来读江天的这首诗时,我们是否会油然而生一种类似的感受呢?请模仿这一节诗,写下你此刻内心最深的感受。

“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亦变得坚强”

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

学生仿写,请一两位读一读。(如痛苦化为斗志,胆怯也变得勇敢)

说的真好,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痛苦打击时,想想鲁迅,也许又会得到前行的力量。那么,在今天课的最后,让我们再来读一段江天的诗,希望对我们今后的人生会有帮助。

(齐读)读点鲁迅/你的生活/ 将充满活力/读点鲁迅/你的生命/ 将感到充实/读点鲁迅/你将坦荡荡地/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江天 《民族魂鲁迅·读点鲁迅》

板书:

灿烂的世界

江南的 朔方的 雪 鲁迅

热闹美艳

孤独

充满生机

奋飞

抗争的精神

不屈的灵魂

(注:江南雪的内容在讲到它脆弱易逝的时候檫掉)

在语文教学之路上奋进

——《雪》教学反思

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刘 新 颜

之所以选择《雪》这篇课文,其实有一种偷懒的想法,因为文章比较短,应该容易上。没想到的是,越备课就越觉得难。知难而退也许是明智之举,但那不应该是我的选择,想想,就干脆把它作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种挑战来尝试,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历练来提升自我。

一、对课堂深度的把握

对于《野草》,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这本体现鲁迅全部生命哲学的小册子也因此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也有着诸多解读:说宽度,有学者甚至提出了“爱情的宣言”一说;说深度,钱理群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对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的理解。可是,对于初二上的学生,在一堂没有前后呼应的独立的课上,如果对文本的开掘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否真正有价值呢?再三考虑,我最终选择了“鲁迅的自画像”这种解读。

原因一:《野草》与《彷徨》作于同一时期,集中体现的是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空前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绝望的抗战”。一直以来,鲁迅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这是一种先驱者的孤独、一种探索者的孤独,这种孤独带有屈原式的忧愤深广,表现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不与浑浊现实同流合污、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在《彷徨》的扉页上他便援引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雪》这篇文章中也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

原因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鲁迅的了解还是比较概念化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是政治家。

基于这两点,我决定把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定位在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精神。

二、对课堂环节的设计

对语文教学,我也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语言教学,只有基于语言品味的领悟才是最真切最能自然内化的,只有从文字上站起来的鲁迅才是更有生命力的。于是又确定了本课从品味语言到体验情感再到感悟精神的纵向深入的思路。整个教学设计则定位在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文本探究上,使学生能在由景及人、由情到精神的理解转换过程中领悟文章内涵。其中通过对一些修辞、字词的品味把握雪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对情感的体验和对精神的感悟都要以此为基点。

紧扣文字进行“细读”,也许有点老学究,但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方面却是最实在最需要的。

三、对课堂呈现的反思

本着以上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了教学设计,从教学展示的效果看,应该说已经较好地得到了落实,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人高兴。文章虽然难,但是因为起点设得低,大家都觉得有话说,有话想说。随着和“雪”的对话的逐层深入,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体验到了鲁迅那在孤独中向往美好的情感、在孤独中依然奋进的精神。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丰富,他们在今后重读《雪》时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那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不是现在一堂课所能够涵盖的。

不过,在课堂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

1、教师激情有所欠缺,整个课堂显得比较平淡。这绝对是我的硬伤,虽然可以找借口说是性格原因,但即使“秉性难移”,也不是说就完全“不能移”,我一定要把它作为必须克服的问题来对待。

2、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例如对朔方的雪的分析不够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分析之前没有好好读一读。在我的设想中是打算在分析完“江南的雪”之后先读一读描写“朔方的雪”的内容再深入品味语言,没想到写完板书一转身就看到已经有十几位同学举起了手,如果这时要求他们放下手去,很可能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但是,缺少了朗读这一必要的过渡,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江南的雪的“美好”上,从而造成对朔方的雪的理解也惯性地滑向“美好”这个方面;二是在“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一句上纠缠太久,没有及时引导,因而耽误了时间,使得对朔方的雪理解还不透彻就匆匆进入了下一环节。

3、对文本的反复切入还需加强。同一个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你可以从一个句子看出事物特征,看出作者情感,看出写作技巧,看出语言风格,看出蕴涵的哲理„„但是本堂课对语言的品味太局限于“雪的特征”,对鲁迅情感的体验几乎是直接从“雪的特征”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和文本的脱离,这也使得在第三个环节提升到鲁迅的精神前的铺垫不够到位,材料的出示也相应显得较为生硬。虽然对鲁迅精神的把握是源自文本,但在课堂呈现时却显得有些割裂。如果说本课在课堂设计时关注到了“深度”,但在课堂呈现时却缺乏一定的“厚度”。

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次历练对我的教育意义很深刻,很多老师善意的批评也为我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弱点。我相信自己能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与孤独对话

杭州西湖区教师进修学校 李胜建

观摩2006年浙江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归来,来不及细细品味,就奔波于琐事之中。突然蔡少来电,说能否点评一课,也好,能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不胜荣幸。

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课是语文课?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学界争鸣不已,众说纷纭。我个人以为,具有语文味的课才是语文课,没有语文味的课再好也不是语文课。那么,怎样的语文课才是语文味的呢?这就又回到语文的本质属性上来了。新课程对语文性质的争论一锤定音:“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可见,工具性是根本,人文性是建筑在工具性基础之上的重要属性,失去了工具性的浸润,人文性犹如墙上芦苇。因此,根植于语言文字的熏陶感染,玩味于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无穷,是完成了识字教学后的语文课的根本任务。诚然,如果只停留于语文味的课,在当下还不算是一堂好课,因为它还缺少一个统帅的灵魂,那就是能把这些语言文字紧密团结在一起的主题思想,或者说是人文性的东西。也就是说,能把两者完好的结合在一起,于语言文字的浸润中,水到渠成地感悟到作品背后的东西,才是有深度的语文课。

我们的阅读教学,根本上说是一种还原性阅读,是要最贴近作者意图的阅读。而要了解作者或作品的真正意图,作为读者,当然是从其语言文字中去探寻去发现。走进文字,走进文本,进而走进作者,与他们对话,乃至完成一种生命的解读和升华。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般途径,也是一个语文教师初次拿到文学作品后的阅读途径。问题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该如何操作?王荣生先生把文本的价值分为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新课程伊始,为什么有许多语文课听起来像思品课,原因在于教师把文本的原生价值当作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忽视了文本的教学价值。阅读不等同于阅读教学。我非常赞同余心源老师的话,他说“语文性阅读目的在学语文,立足于语文——语言形式,文章的内容为学习语言形式服务;而一般阅读目的在于获得思想内容,语言形式服从于内容的理解。”语文课中阅读教学,目的在于弄清楚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什么样的内容,在于弄清楚为什么用这样的语文形式表达这样的内容。而这个“什么”“为什么”是必须让我们的学生体验和感悟到的,学生的获得和语文成长是我们教师的最终目标。

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断言: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具备高度、厚度和宽度。所谓高度,就是对文章的把握,确立自己的教学主题或立意(此主题或立意不仅仅是文本主题或立意),这个立意的建立是以教师文章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目标的定位高低。这一点,犹如写文章,立意高低决定了文章的水准。而所谓厚度,是从语言文字来说的:一方面我们的教学能否从语言文字中起步、感染、体验、生成乃至获得,表现为语言文字的浸润是否充分、到位;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能否追问一个为什么,即为什么要这样写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最后一个,宽度,就是我们的教学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我们的教学要让大多数学生习得、获得、悟得,而不是只为少数学生甚至精英学生服务。简言之,一堂好课,三者缺一不可。然当下比较流行的好课,往往是前两者有余,而后者不足,成为为少数学生服务的课堂。

如此,我们再来看一下刘新颜老师执教的《雪》。

先说高度。从刘老师的教学设想和课堂教学实际操作来看,无疑是做得比较好的。她把这篇文章的解读,定位在鲁迅精神(这是一种个性解读,因为不同的解读有很多,这只是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这种思想内容(人文性)的获得,实质上是如前所说的一般性的文章阅读,只是不同的人阅读的归结点不同而已,仅就这个“不同而已”就显示出教师解读文本水准的高低。如果说能解读到这个点上就说明刘老师高,未免太低了。因为这里的主题把握仅仅是教师的解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题,应该是怎样让这样的解读深度使我们的学生从容的领悟,从具体的描写中领悟到鲁迅情感的脉搏,从语言文字中领悟到鲁迅的精魂。文本主题并不就是教学主题。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雪的象征意义——鲁迅的内心情感世界——鲁迅的精神,拨开云雾见青天,还原为文本的本来面目(确实,鲁迅的《野草》是自己内心情感世界的流露)。这是教师自身的解读化为课堂教学的主题。不仅如此,她还让我们的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一代大师的精神世界。由“雪”而至 “精神”,由“文字”而直至“人的灵魂”,植根文本,又超越文本,不露痕迹。

再说厚度。其实这是语文味的体现。既然语文就是语言文字,那么学习语文就是要学习语言文字,学习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具体内涵及其形式。刘老师这堂课我以为做得非常扎实、有效。我们可以从刘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来看,在第一个环节中有两个问题:(1)江南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朔方的雪的特征是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里的每个问题都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尊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主体,尤其是后面的这个问题“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完全要求或指向我们的学生,要获得认识必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寻找去探究。“滋润美艳”、“活泼”、“生机”、“热闹”、“干燥”、“升腾”、“奋进”等等,诸如此类的词语句子,在学生完全沉入文本后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还有在第二个环节,师生共同分析了两种雪的特征之后,教师用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追问了一句“鲁迅笔下的雪仅仅是雪吗?”再次促使我们的学生一头扎进文本,从雪的表象里思考抽象出内在的东西。这里的雪不仅仅是雪,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它应该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一种内心的含蓄表白。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江南:雪和蜜蜂、山茶、梅花、人——人、雪、物共融的美好画面,而朔方:雪和旷野、天宇——孤独,孤独中纷飞。此时此地的雪,其实就是鲁迅自己的内心思想的写照。虽然孤独,但朔方的雪是否寂静、停留?不,它仍然旋转、升腾,旋转、升腾。在这个旋转升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雪的精魂,鲁迅的精魂。

最后说宽度。好的设想并不一定就能产生好课。课上的好不好,有没有收获,应该是学生说了算。但这个学生说了算,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在课后去向学生了解情况,而是从教师听课的层面来看。因此,它主要是两个因素:课堂的学生反映和学生反映的程度、范围。第一个因素:课堂的学生反映,这个反映主要指学生有没有理解老师的意图,能不能在老师的引领下自由独立的学习文本,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且是合乎文本合乎语言规律的。在这堂课中,三个环节的阅读、语言浸润,因为刘老师的教学设计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所以学生的走进雪走进鲁迅,自然顺利,并没有很大的障碍。我们可以从学生的体验、举手、发言、表述、交流,独立的概括和叙说中得到印证。至于第二个因素,那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设计要让大多数学生接受,要让大多数学生学有所得,不能只为少数尖子生,甚至整堂课只有师生在唱三人转、五人转。刘老师的课,不仅学生的反映活泼,举手众多,而且还表现出争抢着发言。从现场看,大多数学生都动了起来,或举手或发言或交流,并不是只有一二个学生在做精彩的发言。所以,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自由自觉地学习、体悟,真正体现了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真正实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不仅仅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

虽然教学设计很到位,但并不等于课堂教学操作很到位。因此,在教学现场,我们也发现了两个软肋:

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的缺乏,制约或影响了学生对文本,尤其是对鲁迅精神的体悟。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氛围,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情绪,使教师的情绪、学生的情绪和文本的情绪融合在一起,共同营造一种“教学场”,从而使学生在这个“场”中自觉自愿游刃有余。正如战士在战场、角斗士在角斗场一样有血性有斗志。但从比赛的现场看,刘老师明显缺乏这样一种激情,一种鼓舞学生士气的机制。

二是深度的挖掘缺乏必要的语言浸润和资料帮助解读,显得略微生硬。因为要从一篇文章中读出鲁迅的精神,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有点难度,必须要援引一些资料加以引导,帮助理解和解读。虽然,刘老师援引了背景资料、专家学者的解读以及对鲁迅的评价,但由于在衔接上处理不当,导致多数学生一下子难以从雪的精魂到鲁迅的精魂,最多只能体悟到雪在灰暗的天宇下升腾奋飞,很难想象到鲁迅在困境下孤独的情境,以及鲁迅在孤独中不沉沦,依然奋斗的精神。这也是教师在个性化教学中必须要加以克服的瓶颈。

一孔之见,请各位同仁指正。

原因一:《野草》与《彷徨》作于同一时期,集中体现的是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空前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绝望的抗战”。一直以来,鲁迅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这是一种先驱者的孤独、一种探索者的孤独,这种孤独带有屈原式的忧愤深广,表现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不与浑浊现实同流合污、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在《彷徨》的扉页上他便援引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雪》这篇文章中也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 原因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鲁迅的了解还是比较概念化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是政治家。

基于这两点,我决定把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定位在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精神。

二、对课堂环节的设计

对语文教学,我也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语言教学,只有基于语言品味的领悟才是最真切最能自然内化的,只有从文字上站起来的鲁迅才是更有生命力的。于是又确定了本课从品味语言到体验情感再到感悟精神的纵向深入的思路。整个教学设计则定位在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文本探究上,使学生能在由景及人、由情到精神的理解转换过程中领悟文章内涵。其中通过对一些修辞、字词的品味把握雪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对情感的体验和对精神的感悟都要以此为基点。 紧扣文字进行“细读”,也许有点老学究,但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方面却是最实在最需要的。

三、对课堂呈现的反思

本着以上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了教学设计,从教学展示的效果看,应该说已经较好地得到了落实,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人高兴。文章虽然难,但是因为起点设得低,大家都觉得有话说,有话想说。随着和“雪”的对话的逐层深入,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体验到了鲁迅那在孤独中向往美好的情感、在孤独中依然奋进的精神。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丰富,他们在今后重读《雪》时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那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不是现在一堂课所能够涵盖的。

不过,在课堂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

1、教师激情有所欠缺,整个课堂显得比较平淡。这绝对是我的硬伤,虽然可以找借口说是性格原因,但即使“秉性难移”,也不是说就完全“不能移”,我一定要把它作为必须克服的问题来对待。

2、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例如对朔方的雪的分析不够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分析之前没有好好读一读。在我的设想中是打算在分析完“江南的雪”之后先读一读描写“朔方的雪”的内容再深入品味语言,没想到写完板书一转身就看到已经有十几位同学举起了手,如果这时要求他们放下手去,很可能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但是,缺少了朗读这一必要的过渡,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江南的雪的“美好”上,从而造成对朔方的雪的理解也惯性地滑向“美好”这个方面;二是在“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一句上纠缠太久,没有及时引导,因而耽误了时间,使得对朔方的雪理解还不透彻就匆匆进入了下一环节。

3、对文本的反复切入还需加强。同一个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你可以从一个句子看出事物特征,看出作者情感,看出写作技巧,看出语言风格,看出蕴涵的哲理……但是本堂课对语言的品味太局限于“雪的特征”,对鲁迅情感的体验几乎是直接从“雪的特征”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和文本的脱离,这也使得在第三个环节提升到鲁迅的精神前的铺垫不够到位,材料的出示也相应显得较为生硬。虽然对鲁迅精神的把握是源自文本,但在课堂呈现时却显得有些割裂。如果说本课在课堂设计时关注到了“深度”,但在课堂呈现时却缺乏一定的“厚度”。

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次历练对我的教育意义很深刻,很多老师善意的批评也为我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弱点。我相信自己能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优质课《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优质课教案设计

浙江省优质课教学设计

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雪》

雪教学设计优质课比赛

浙江省优质课《大雁归来》教案设计

《沁园春·雪》优质课的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优质课教案(推荐)

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武陵春

浙江省优质课《雪》
《浙江省优质课《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