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和道德要求

发布时间:2020-03-02 08:52: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和道德要求

摘要:

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重要条件,而且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在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科学分析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觉抵制网上不良信息的误导是当前高校德育面临的新课题。

引言:

1.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

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存在以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条件。信息是网络生活的基础和核心,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活动和行为也是以信息为轴心的,因此,我们可以对信息的使用方式为标准将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作如下划分。

1.1信息采集

许多大学生上网,目的就是搜索于己有益的信息。互联网向大学生提供了浩瀚的信息,互联网是一个巨大信息库,几乎容纳了所有现实社会中所能掌握的信息,因此,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搜索平台。在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调查中,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者占55.3%,从事学习者占5.4%,从事学术研究者占1.3%.简易、快捷、方便、低廉等特征使得查询、下载信息成为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行为和活动,信息采集也正是大学生上网最主要的目的。

1.2 收发邮件

随着学习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信箱的普及,Email作为一种迅速、费用低廉的通讯方式,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书信而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因此,每天开邮箱收发邮件已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1.3 网上聊天

\"白天带书上课,晚上带钱上网\".在网络上聊天交友是大学生在网上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2006年3月,江苏省教育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经常上网的人数达80%,而其中只有15%是为了学习,60%是上网聊天,25%则是上网玩游戏。

聊天、交友、网友见面成了一些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有些大学生乐此不疲,甚至深陷其中,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论文辅导老师Q/微信:993383282,不能自拔。据有关调查资料表明:仅武汉大学生上网率已高达80%,其中仅以网上聊天为重要目的者占84%1.4 网络游戏与游戏机或游戏光盘相比,网络游戏因其具有交互性,更加显得魅力难挡,因此,游戏阿站也是大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

有的大学生在游戏网站一呆就是七八个小时,甚至逃课,严重影响了其学业。至于如何把网络与自身的专业学习、人生发展、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很多大学生则是一片茫然。

1.5 BBS BBS即电子公告牌。BBS可实现一对

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沟通功能,它可提供多个用户同时登录、浏览、发布、回复信息,它集信息发布、信息讨论、聊天为一体,也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交流沟通平台之一。BBS有2大功能:一是公告栏功能,适用于学校向全体师生发布学校动态信息、通知、公告、规章制度等信息;二是讨论区,可根据讨论的内容,不同的院系、专业、班级等分成不同的分讨论区,便于集中学生的智慧推进学校工作。学生也可利用这个平台反映一些问题或发表自己的观点。

1.6 网上论坛

基于万维网而面向全社会的网上论坛,已经为大学生接受和喜爱。网上论坛虽然发端于BBS,在本质上与BBS并无区别,但它具有良好的图文界面,在界面和直观程度上要高于BBS.网上论坛覆盖和影响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跨越国界,获得广泛的回响和传播翻。这类交流形式主要是通过鲜明的主题和正确的引导实现讨论的意图,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在论坛上发泄私愤,散布消极错误思想。

上述网络生活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从积极层面看,网络拓宽了道德交往的领域,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改变了道德行为和道德活动的方式,有利于形成新的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有利于培育完善的道德心理、健全的道德人格和健康的道德意识,因而有助于形成新的道德关系。同时,网络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如自主精神、共享观念和奉献精神、权利和平等意识、自由和民主精神、创新意识和精神等。从消极层面看,在道德意识方面,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泛滥;在道德规范方面,道德监督和评价困难,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减弱;在道德行为方面,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直至违法犯罪;在道德情感方面,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冷漠和道德冲突现象,出现了扭曲的道德人格。

2 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道德特点 2.1 网络社会是\"寝化社会\"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里基本上还是没有法律规范、道德规范的\"寝化社会\".大学生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这对现存道德规范形成巨大冲击。

2.2 网络空间是离散结构

网络采用特殊的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加上运行数字式和虚拟化,网上交往以字符为介,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现实中大学生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如缺乏节制就会表现出与现实道德规范不相符的状况。

2.3 网络道德约束力是非强制性的

大学生在网络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遵从道德规范与否别人不易觉察和监督,这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持。因此网上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若长期放任自流,则对现实的道德行为形成巨大冲击。

2.4 网络空间是从现实空间分化出来的

尽管网络空间与现实有许多不同之处,但它与现实并非对立。相反,它是现实中的人创造的崭新空间,因此凡是大学生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伦理问题、道德矛盾,网络空间都有。由于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其极有可能将这些问题和矛盾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加以放大,转变成现实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甚至是法律秩序难以调解和整合的社会\"顽症\".所以要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必须从外部条件探讨网络空间存在与运行的社会背景与根源。2.5 网络对提升文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且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大学生正在成为网络社会的主流群体,他们的网络道德标准对现存道德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德育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3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大学生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

3.1 正确的网络认知

网络世界既是一个充满自由、开放、平等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着诱惑与陷阱的危险之地。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只是一个工具,网络资源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财富,对网络的破坏与滥用就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极大破坏,会危及我们每一个人;网络社会并非真实的社会,网上暂时的成功并非是真实的成功,虚拟的情感宣泄与满足也并非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大学生只有对网络树立正确的认知,才有可能正确地面对网络,合理地使用网络资源,准确把握自我,认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处理好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关系,避免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

3.2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网络是一个内容庞杂、覆盖面广的信息共享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浏览新闻、查询资料、下载数据。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知识和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3.3 健康邂行网络交往

网络已成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和工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发邮件、实时聊天、视频会议、网上留言、网上交友等。网络交往要做到诚实,不侮辱、诽谤他人,更不能参与网络色情游戏、赌博等活动。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约会网友,避免上当受骗。

3.4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适度的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如果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现实中因为一些大学生上网成瘾,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进而导致耽误学业甚至放弃学业。大学生应该明白,再诱人的网络空间也无法替代严肃的现实生活,痴迷于网络、荒废学业、摧残身心、逃避现实、自我封闭、疏远亲情无异于自毁前程。值得大家警惕的是,沉迷于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已成为近年来青少年刑事犯罪率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3.5养成网络自律习惯网络的虚拟性以及行为主体的匿名特点,不利于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习惯,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保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规律,控制上网时间,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3.6 在网上体现大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1)不转发、散布丑化、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和不利于社会和谐安定的信息和言论。不少大学生怀有完美的道德理想,痛恨道德败坏的社会现象,愤世嫉俗但又缺乏社会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网上借揭露社会阴暗面进行反动和扰乱社会安定的宣传容易轻信与附和。所以大学生要不断提高知识、政治和道德水平,增强对网上政治言论的鉴别能力。(2)不浏览色情、暴力和宣传迷信、邪教的网页,积极抵制和举报违法网站。不能说浏览色情、暴力等网页的大学生必然有违法之行,但大学生因过多接触这些内容而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以致行为出轨的事例也是举不胜举的,我们对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3)使用文明语言,不发表侮辱、诽谤等具有人身攻击性质的言论。虽然侮辱、诽谤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但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使一些大学生松懈了对自身的道德约束,有恃无恐地在网上用大量污言秽语相互漫骂,甚至下线后滋生更多事端,这对现实生活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是极为不利的。(4)不以制作传播病毒或其他方式非法侵入、攻击他人网站,妨害公众使用网络。现实社会的道德规范对虚拟的网络空问缺乏监控,某些滋生不轨意念又不愿接受现实道德规范约束的学生便把这种意念在网上付诸行动。这种行为往往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物质和道义上的损失,除了自我炫耀和肆意发泄外,作恶者也是损人不利己的。(5)不以任何不诚实的方式骗取他人信任,获取并散布他人隐私,或窃取、毁损他人信息。现实社会已存在的不善之行在隐蔽的网络空间得以肆意扩张,在青年学子中利用网络欺骗他人感情、散布他人隐私、恶意修改他人信息的事件屡见报端,这极不利于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打造适应社会所必需的诚信品质。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材料)

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

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网络生活行为方式调查研究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生活引言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

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

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和道德要求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样态和道德要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